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东宫有福 > 第172章

东宫有福 第172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9 00:49:02

172.第172章

172

一砂锅炖羊肉, 一大块炙烤得香喷喷的羊排。

吃得孙老板是连叹美味。

主食就是普普通通包谷面和白面做成的二合面馒头。

本来孙老板还嫌二合面馒头太糙,难道他还吃不起白面馒头?

谁知吃到最后,难免觉得油腻, 用二合面馒头蘸了羊肉汤,包谷面的香甜加白面的绵软, 又是一种风味。

最后的结果是所有食物被一扫而光,连汤都不剩。

孙老板临走时放下一块银子, 还直叹说自己要这么吃下去的话, 大概很快就会长胖。

送走孙老板, 福儿见也是该吃饭的时候了, 扬声让小喜子去叫三个孩子来吃饭。

不多会儿, 两个小圆球从门外滚了进来。

一同的还有一条黑白相间、长相看着挺威武的大狗。

小圆球来到福儿面前, 就清脆地叫了一声娘。

福儿见两人冻红的小脸蛋,嗔道:“让你们不出去,非要出去,瞧把自己冻的?”

二郎道:“弟弟和沱河他们骑狗打仗, 不过我也玩了。”

沱河他们是附近住户家的小孩, 年纪和二郎三郎差不多大,也就三四岁的样子, 最大的不会超过六岁。

这间食肆正面门脸对着大街,侧面却临着一条巷子,巷子深且长,里面有很多住户。

福儿他们也住在这条巷子里。当初之所以盘下这家店,就是因为这店后面还连着一座小宅子, 不缺住的地方。

自打来到这里后, 福儿很快就跟附近的住户商户熟悉了起来,同时二郎三郎也在这里结识了一群小伙伴。

他们经常约在一起在巷子里玩耍, 巷中那么多住户,只要不走出巷子,也不怕孩子丢。就是每每都玩得很疯,家里大人不叫,是绝对不会回来的。

“让你爹弄点热水,把小脸和小手洗洗去,再去一个叫大哥,喊他来前头吃饭。”

方才为孙老板做吃食时,福儿见也到饭点了,就顺便多做了些,正好一并吃了。

小喜子去把午饭端了出来,在桌上摆下。

不多会儿,卫傅领着二郎出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大郎和三郎也来了。

看着小小年纪就显得异常稳重的大儿子,福儿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想当初大郎小时候,多活泼一孩子,自打有了两个弟弟,就一天天的稳重起来。别家小孩这个年纪,都在外头骑狗打仗。

他倒好,也不四处玩耍,只在家里读书。

当然不是说这么不好,就是太好了。反正在福儿想法里,这个年纪的孩童就该是四处撒欢,调皮捣蛋。

“你们先吃,我去把苏勒的饭端出来。”

一听见‘苏勒’、‘饭’,苏勒当即激动地站起来了,尾巴摇得能看见残影。

福儿顺手推了下它的大狗头,笑骂道:“干什么都不行,吃饭你第一,走吧,跟我上后头。”

苏勒心里委屈啊,它哪是干什么都不行?它充其量就是不会拉车,但它方才带小主子骑狗打仗赢了啊!

可惜苏勒不会说话,即使它会说话,大概说的也是谄媚之言。

因为它就算被嫌弃了,还是蹭在福儿的腿边,又是拿狗头蹭,又是跟前跟后,一看就很谄媚。

不过这狗着实有些大了,可能因为毛发太丰茂的缘故,肩高都过福儿的腰了。

以至于显得福儿格外娇小,真让人害怕被它这么蹭几下,把她蹭倒了。

幸亏福儿一直走得很稳。

狗饭自然不光是苏勒一只狗的,后面院子里的还有几条大狗。

这次卫傅和福儿出来,既然是乔装,就不宜带太多人。除了带了小喜子,和两个平时负责照看狗的汉子,然后就是这群狗了。

狗在冰城十分常见,是当地人极为重要的伙伴,每到冬季,人们出行运货全靠狗拉车。

从外表看去,这几条狗就是拉车运货的狗,实际上它们可不光能拉车,必要时也是个护卫。

福儿把狗饭交给负责照看狗的汉子契准,为了不惹人注意,他和另一个汉子平时极少在外人面前露面。

随之一同的,还有他们的午饭。

出门在外,就这么几个人,一般福儿都是自己吃什么,就给他们顺便带着做点什么。

反正这食肆生意也不好,她忙得过来。

是的,食肆的生意不好,这是如今福儿最意难平的。

可能由于之前自己做生意都是无往不利,她没想到会在自己最拿手的事上失手,别看她当着孙老板说的好,不着急。

其实不着急才怪。

当然要说着急也不对,应该算是失落,毕竟一直以来,身边的人都对她的手艺极为捧场。

没想到来到这里后,反而没达到预期。

.

用罢午饭,三个孩子去午睡。

这是雷打不动的习惯。

福儿其实也困了,吃饱了就容易犯困,问题是店门还开着,谁知哪会儿钻进来一个客人。

她打算再过一会儿还没客人,就去午睡。

卫傅见她恹恹的,道:“其实你要想店里的生意好也不难,把价钱降一降,应该不会差生意。”

其实食肆生意不好,很大原因是因为菜价有些不符合他们这个小门脸。

小食肆的地方,偏偏卖出大酒楼的价钱。

附近住户大多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少有在外面吃饭的,即使偶尔出来打打牙祭,也不过一月能出来吃一回。

但凡尝过聚仙居菜的人,就没有说不好吃的,唯一让他们却步的就是价格。

毕竟像孙老板那样不差钱的,又有几个人?

但若让福儿降价,那也是绝对不行的,不是她贪得无厌,而是她在御膳房待久了,已经养成了挑拣食材的习惯。

就比方说,她炖牛肉,必然要牛下腹那一块儿的肉,放在别家酒楼,哪里的肉不是肉?都是牛肉,但在福儿这不行。

所以可想而知,为何她的价格降不了。

因为食材的成本就不便宜。

当初开这家食肆时,她和卫傅可是盘着腿坐在床上算了半天,才得出一个适中的价格。

可以赚,但赚的不多。

如果降价,意味着要赔本赚吆喝。

而如今的生意虽不好,每天不过零星几个客人,但将将也够糊口。

这个糊口指的是,平日花销按照普通人家来算,吃的是粗茶淡饭。

不过这对福儿他们来说,自然是不可能的,只看平时随从吃的什么,就能知道他们平时在吃喝上从不会亏待自己。

“那就还继续这样,反正也不指着它挣钱。”卫傅安慰道。

“那怎么行?我开店,那必然是要挣钱的,让我想想做点什么。”

说着,福儿上后头午睡去了。

嗯,一边睡,一边想。

.

来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切似乎都悠闲了下来。

这些年卫傅忙够本了,难得清闲,而孩子们也难得能体验到真正的民间生活。

不像大郎还小时那样。那时卫傅还在考科举,福儿还跟着他四处奔波,大郎可是跟着父母吃过苦的。

曾在乡下撵过鸡追过狗,下河摸过鱼虾,曾跟着父母奔波千里,曾跟着娘在贡院门前摆过摊,也曾跟着娘在大理寺门前告过状。

而等到二郎三郎出生的时候,这种日子已经远离了一家人。

二郎三郎自小出生在官衙里,干过最出格的事,就是夏日里在小叔叔的带领下,去河边摸鱼虾。

所以俩孩子自打来到这里,几乎睁开眼,就是去找小伙伴们玩耍。

一大早,刚用罢早饭。

福儿打算去早市上买些菜。

这边二郎和三郎还在吃饭,小孩子总要吃的慢一些,那边院门已经被人砰砰敲响了。

小喜子去开了门,钻进来几个小家伙。

“二郎三郎……”

“来了来了。”

两个小家伙也不吃了,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包子,就打算出去玩儿了。

“把苏勒带上。”

不用二郎三郎喊,苏勒已经站了起来,尾随着两个小主人后面,跟了出去。

“吃完了,跟着娘去买菜。”

福儿对大郎道:“一天到晚闷在家里,哪像个孩童?”

大郎苦笑。

他也不是就闷在家里没事干,他有读书。

大郎已经启蒙一年有多,启蒙老师是他爹,如今也是卫傅带着儿子读书。

福儿也不管儿子答不答应,就去了院子里。

先把柴旺叫出来,让契准给柴旺身上套了条皮带,皮带后面绑着一架小拖车。

说是拖车也不准确,因为拖车像一个带着盖的大箱子,大小正好够柴旺一只狗拖着走。

这是福儿来到冰城后,跟当地人学的,有时在城里运送少量货物,不需要用大车,都是用小车,一只狗也就够用了。

柴旺很有灵性,见女主人拉着小主人出了家门,就拖着车随后跟上了。

对了,冰城的房子一般都没有门槛,就是为了狗拉车可以方便进出。

.

从宅子里出来,是临着巷子的。

巷中已经有不少住户起来了,见福儿牵着孩子,又领着狗出门,便道:“老板娘这是早市买菜啊?”

“是啊,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菜。”

其实怎么可能有什么新鲜菜,当地冬季最多的菜就是各种肉,还有冰鱼。

福儿倒巴不得这里有洞子菜买,可惜没有,而且黑城的洞子菜也送不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在这里种洞子菜倒是一门生意,可惜福儿选了开食肆,也是洞子菜太高调了,如今黑城的洞子菜,在整个辽边都很有名气。

卖洞子菜很容易和黑城画上等号,这也是为何福儿没选择洞子菜的另一个原因。

……

果不其然,来到早市上,摊子上都是各种肉类。

牛羊肉狍子肉兔肉山鸡等,而更多的则是当地的特产,冰鱼。

这种冰鱼产于柏海儿湖,肉多刺少,算是难得一见的美味。当地天气寒冷,捞上来的鱼即使当天不吃,也不会坏,就扔在露天,能保存好几个月。

福儿平时是不会买这种鱼的,因为她知道这种鱼都不是现捕的,都是死了很久的。但今天她却站在冰鱼摊面前,包圆了整整一筐冰鱼。

显然这筐鱼已经超出柴旺身后小车的极限,所以福儿也没自己弄回去,而是让卖鱼的小贩送到食肆去,去了后自然有人结账。

她则又领着大郎,在早市上逛了一圈,零零散散买了许多东西,装在柴旺身后的小车里。

之后母子二人就回去了。

回去时,食肆的门已经开了。

卫傅见她回来,迎了出来。

“怎么买了那么多鱼?”

他可是亲耳听过福儿是怎么嫌弃这些冰鱼的,想吃鱼的时候,她宁愿花大价钱,买现捕的,也不愿意吃这种冰鱼。

“你不是说让我降价吗?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那就卖点便宜的吃食。”

“你打算拿这些鱼做什么吃食?”

福儿没直接答,而是卖了个关子。

“小五儿最喜欢吃的。”

卫傅暗忖:小五儿还有不喜欢吃的?正确来说,福儿做的什么,他都爱吃。

以至于她那弟媳,明明什么家务都不会,现在也跟着福儿学做菜了。

不过卫傅也知道福儿打算做什么了。

鱼圆。

.

鱼圆这东西做起来不难,只要见过这东西的,都知道怎么做。

但想做的好吃却很难。

首先鱼自带腥味儿,不会除腥不行,过了除腥这一关,想把鱼圆做得软弹嫩滑也不易。

就好像有人做肉丸子,一样的做法,但吃着就是很柴。

做鱼圆只需要鱼肉,头、骨一概不要。

福儿的刀功是极好的,只看见鱼在她手里盘转几下,鱼肉已经被剔下来了。

去掉的鱼头和鱼骨不扔,可以拿来做鱼头锅,还可以给柴旺它们做狗饭吃。剔下的鱼肉则被放在案板上,被剁成鱼茸。

剁鱼茸也要讲究方式。

反正福儿教了小喜子半天,他都只能把鱼肉剁得四处乱飞,最后还是卫傅在边上看会了,福儿剁累了,就换他来。

于是今天旁人眼里文弱书生的大掌柜没有看书,而是剁了半上午的鱼茸。

等鱼茸剁好,接下来是调味儿。

鱼圆吃在嘴里腥不腥,最重要就是这步,这一步同时也关系着之后鱼圆能不能软弹嫩滑,所以是福儿亲自动手的。

待调好了鱼茸糊,接下来就是挤鱼圆。

这一步同样不简单,反正卫傅下手做了两个,挤出来的鱼圆奇形怪状的,而福儿挤出来的鱼圆则是又圆又光滑,看着就喜人。

把鱼圆挤在热水里,煮到七成熟,就可以停火了。

福儿不光只做了这一种鱼圆,还做了一种填了不同肉馅的。

她说她还会做蟹灌鱼圆,可惜这里没有蟹,食材也不够,不然一个鱼圆她可以做出几十种吃法。

……

光有鱼圆还不够,鱼圆还得配好喝的汤。

汤底能决定是让鱼圆更添美味,还是增添败笔。

很多人都喜欢原汤化原食,用鱼汤来做汤底,其实用鱼汤来做汤底,未免夺了鱼圆的鱼鲜香味儿,最好的汤底当还属特制的高汤。

用鸡骨猪骨鸭骨加猪肉羊肉等,炖出来的汤底。鱼圆滚水煮熟,加一勺汤底,微微放一些胡椒,之后撒一点葱花即可。

其实让福儿觉得,再加两片青菜叶更好,可惜这地方青菜叶比肉更难得。

.

孙老板到点儿就来了。

福儿顺手给他煮了一碗鱼圆。

简简单单的白瓷碗,汤底清亮如水,显得其中的鱼圆格外白嫩可爱,衬着葱花的翠绿,让人不禁口涎泛滥。

“这是鱼圆?”

福儿笑道:“孙老板不愧吃过大江南北,这东西在北面可不多见,南方倒是寻常。”

“瞧着寻常,但闻着这香气,似乎不寻常。”孙老板正色道。

“您尝尝就知道了。”

孙老板用汤匙舀起一个。

闻了闻,才喂进嘴中咬了一口。

热度正好,不会让人觉得烫嘴,可鱼圆咬开后,并不是实心的,而是内有乾坤。

眼睛还没看见,但是舌尖已经感觉到了。

既有肉的醇香,又多了一丝甘甜,配着鱼圆的鲜……孙老板猝不及防,嘴比脑子诚实,已经吃进去一个。

他不甘心又舀起一个,这次咬开后没吃,而是低头端详。

白的是鱼圆,馅儿却是橙黄色的,难道这是——

“这是灌蟹鱼圆?”

福儿眼神意味深长,脸上却笑道:“孙老板能知道灌蟹鱼圆,果然见多识广,但这可不是灌蟹鱼圆,孙老板再尝。”

再尝他尝着也是灌了蟹粉的。

可这种时候这种地方,哪来的蟹?

孙老板一连尝了四五个,总算尝出点味儿了。

“这里面加了南瓜?”

福儿笑了笑道:“加了什么,就不能告诉孙老板了,这是家传的手艺,孙老板只管吃着对口就行。”

“说得倒也是。”

一碗吃罢,孙老板拍了拍腿,叹道:“黄金白玉兜,玉珠浴清流①,虽然老板娘说不是前朝秦淮八艳之一那位所创的灌蟹鱼圆,但没有用蟹,却能做出蟹的滋味,老板娘才是好手艺!好手艺啊!”

“那老规矩还是再带一份?”福儿笑问。

“老规矩,再带一份,总不能我这个老板吃了,扔下铺子里的伙计不管吧。”

……

孙老板连吃了两碗,才拎着一份装在食盒里的鱼圆走了。

另一边,小喜子正在把食肆门脸右侧的门板往下卸。

这食肆的门脸其实还算宽敞,只是天气寒冷,就没有都打开,只在中间开了一道门,门上还挂着一块皮棉帘子挡风。

如今既然打开,自然是打算用来做生意的。

此时小喜子和卫傅已经手搭手,把打开门板的这块地方收拾好了。炉子和案板也已临门摆好,虽然看着不算美观,但暂时先这样,改日再改也不迟。

福儿去找来一个围裙,让小喜子穿上。

“今天你不用烧火了,任务就是卖一百碗鱼圆,卖完了收摊。”

小喜子提着碎花小围裙,欲哭无泪。

这么冷的天,让他临门摆摊也就算了,还让他卖一百碗,能卖完吗?

福儿又去找了块木板。

让卫傅在上面写了几个字,鱼圆,五文。

意思也就是五文一碗。

也有不是五文一碗的,加了肉馅的要贵点,至于方才孙老板吃的那种,那是福儿专门做的,不卖。

安置完小喜子,福儿转头和卫傅说话。

“你说鱼儿上钩了吗?”

卫傅摸了摸下巴。

“我看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