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全福夫人要和离 > 第180章 夜探望亭

全福夫人要和离 第180章 夜探望亭

作者:抹茶蘸醋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9 00:54:54

第180章 夜探望亭

直到哄枍哥儿睡下,自己也洗漱收拾妥当,甚至还翻了几页书都不见沈南珣来。

陆风禾这才意识到,自己一天都没看到沈南珣了,到毗陵这段时间,沈南珣可从来没一天整没在她跟前出现过。

陆风禾喊来香芽儿,依然知道香芽儿是沈南珣那边过来的,陆风禾便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问香芽儿。

“今晚你可得了世子要过来的消息?”

香芽儿惊得顾不得主仆尊卑猛地抬起头,看到陆风禾的眼睛才又低下头。

“奴……奴婢未曾。”

“你也莫要惊慌,我能知晓定是世子同我说的,你只要不曾做伤害我们母子的事,我也不会容不得伱。”

香芽儿闻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姑娘明鉴。”

“起来吧,好生当差,抽空也与我讲讲你的本事。”

香芽儿很是惶恐,别的主子要是知道了自己收下的人是别人想方设法塞来的,只怕一秒都容不下她。

“去问问世子今晚在不在府上,若是在的话让他来一趟。”不知道为什么,陆风禾吩咐香芽儿干这种事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

香芽儿依言出去了,很快就听到几声有节奏确完全没有规律的声音。

声音停下,过了几息,香芽儿走了进来。

“禀姑娘,世子不在府中,等他回来自有人转告世子。”

陆风禾想问他们是怎么传递消息的,自己除了香芽儿发出消息那几声鸟叫,其他动静完全没听到,怎么香芽儿就有回信了。

但她也知道,各家死士暗卫都有其传递消息的秘密方式,这种方式不足以外人道。

陆风禾躺下想得确是,沈南珣莫不是又不在毗陵,还是被五哥又带去了烟花地。

沈南珣确实不在毗陵,但也离毗陵不远了。

他本来想派路顺带人去望亭镇探一探闻家的消息,临路顺要出发了,沈南珣又起意亲自走这一趟。

毗陵到望亭镇倒是不远,出了城,往东朝着太湖的方向走,约莫二十里就是望亭镇。

望亭镇不大,不过百余户人家,都是在太湖养荸荠和鸡头米卫生。

闻家人落脚的别院也很好找,就在望亭镇边上,靠近太湖。

据说这并不是闻家或是襄王的别院,而是江宁府一个富商的别院,富商每年要来太湖收各种水产品,尤其是荸荠、鸡头米和慈菇,一来就是三四个月,便在望亭镇修了别院。

沈南珣不清楚富商同闻家、襄王府有没有联系,闻家只是单纯地租借别院,还是有更多的交易勾结……

不过,看得出闻家来得匆忙,别院周围的布防并不森严,别院也不大,很容易就确定了主院的位置。

他们埋伏了三刻钟,也只在主院周围发现了三个暗卫,这可不像闻大爷出门的架势。

沈南珣给陆顺传信,三名暗卫解决掉一个,让他们的人易容混进去。

路顺不大赞同,他们这趟出来的人少,这混进去了一个他们就少了一个,沈南珣的安危……

沈南珣也想过三个都解决了,可动静太大容易暴露不说,还会打草惊蛇,离望亭镇最近的只有他,很难不联想到他身上。

路顺最后还是用了淬了毒的暗器把人解决了,摘下面罩的那一刻,沈南珣惊呆了,居然是下晌去过新宅的那位侍卫。

所以这人应该是明暗都走的,这就很难办了,家主迟早会找此人,若是明暗通吃的,那就算易容了,也很容易露出端倪,毕竟没有特意模仿了解过,最重要的是沈南珣知道此人手指断过,异于常人,这一点很难模仿。

路顺刚刚还在想这暗卫的本事也不怎么样,那么容易就被处理了,要说他明暗都走,那就正常了,这就叫学艺不精,这两条路完全是两个路数。

沈南珣抵额想了半天,在制造一场混乱和无声无息中,沈南珣选择了无声无息。

”化了吧。“

路顺取出了另外的瓶子,从旁边的小水沟里取了点水把瓶子里的粉末融成液体。

“世子离远些。”

沈南珣很有经验地避到了两棵树开外的地方,路顺也拉起了面罩,猛地把瓶子里粘稠的液体倒在尸体上,如此取水化粉三次,尸体躺的地方只剩一团焦黑看不出是什么的东西。

另一人取出特殊的油布把地上的一团东西包起来,带走,地方就只剩一滩水油一样的东西,渗进了土里。

这时候另外两名暗卫应该是闻见味道了,发出了闻讯的声音。

一人三短一长,一人短促地一声,路顺也学着那人短促地回了一声就赶紧离开。

沈南珣和陆顺趁机摸到了主屋附近,主屋还未熄灯。

也正因为还未熄灯,另外两名暗卫没过多的猜测不合时宜的气味是什么东西。

两人就这么在正房耳房的暗处等着,正房里两三个人的话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大约没觉得这里还能进来外人。

李冠子把陆四郎说的紫薇星移动说成了自己前几日夜观星象看到的,但因从未见过紫薇星移,所以不敢直接禀报,今日查了不少书,却有星移一说,只是从未出现过紫薇星移。

又说沈南珣不是帝王相,沈南珣一副薄情寡义的样子,浑身煞气,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生出一副帝王相呢。

闻家其实从未想过会在岭南,包括这一趟,他们也没计划到岭南去。

岭南路远不说,那里的郑郡公也实在不值得他们放在眼里。

郑郡公如今已经快花甲了,他已经是第三代宗亲了,郑郡公年轻时候领了两广转运使的差使,便去了岭南,结果在岭南受了病,是当地一个医者用土方子慢慢把他治好的。

在治病期间同医者之女产生了情愫,索性就留在了岭南,成了亲,求了封赏。

他能有郡公这个爵位还是因为经历了两代官家,新帝即位,大赦大赏的光,京都宗室甚至不清楚他到底有几个孩子,自成亲,除了国丧,便再也没回过京都,还都是一个人回的。

陆四郎把这个祸水引到岭南,倒不是因为郑郡公此人真的不好相与,相反,传言他是大力支持海贸,鼓励岭南夷民学汉话写汉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