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月当空 > 八十六章:一请商山四皓

秦月当空 八十六章:一请商山四皓

作者:凤山野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55:29

八十六章:一请商山四皓

回到咸阳后,扶苏立即命人按照自己在甘州城中规划好的方略开始组建护商军,出使各国的使团。

至于出使孔雀王朝使团的提领之人,扶苏决定让韩川来担任。

在南越的时候,扶苏就想过让韩川带一队人马去孔雀王朝秘密打探消息,测绘出孔雀王朝的详细地理信息。

这次正好要向孔雀王朝派遣十几只贸易使团,扶苏就顺理成章地让韩川来担任使团首领。

回到咸阳一个月后,蒙毅就按照扶苏的要求便挑选出了六千名出使西域诸国与孔雀王朝的使臣,这些人中有医官,兽医,而这些都是扶苏要求蒙毅必须要做的。

西域与孔雀王朝距离路途遥远,这些使团成员与驮货载人的马匹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扶苏让蒙毅给使团配备了医官与兽医。

就在蒙毅挑选好使团人员的同时,韩川也遵照扶苏的诏命从军中选出了三千名精于测绘的士卒,与蒙毅挑选的使团成员们汇杂在了一起。

这一日,扶苏率领一众朝臣来到咸阳城外,为出使西域诸国的使团送行。

当韩川与三十名使团御史校尉(使团中的领队官职)来到城门处时,一眼就看到了前来为自己送行的扶苏等人,立即从马上一跃而下,直奔扶苏处,与扶苏和一众大臣辞行。

“韩川啊,此番西去,路途艰难,务必要小心,若是遇到危险,要以大家的性命为重,切不可意气行事。”扶苏对韩川叮嘱道。

“诺,卑职谨记公子嘱托。”

“去吧!”扶苏拍了拍韩川的肩头对韩川说道。

“诺”

韩川说着便率领一众御史校尉回到队伍中,率领着一支将近万人的队伍离开了。

望着大秦使团的身影越走越远,扶苏心中滋生出了些许悲凉之情。

从咸阳到西域,再绕过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孔雀王朝,这是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道路,虽然韩川等人此行即将创造一个壮举,但是路途上的艰辛也只非比寻常的,遗憾的是扶苏没有想到此行会给韩川带来长达五年的牢狱之灾。

按照“扶苏”穿越前的历史走向,三百多年后的汉武帝时期,张骞也是从这里踏上出使西域之路的。还有魏晋时期的高僧法显,及至大唐时期的玄奘,都是从这里踏上西行之路的。

韩川走后,扶苏意识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自己即将开启大秦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变革,虽然已经培养了叔孙通等这些敢于革新的人才,但是依然缺乏像韩川一样年富力强的执行者,虽然他的治下有各级官吏,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扶苏改革的意图,因此革新的成效不一定能达到扶苏的预期。

这日朝议,扶苏向群臣抛出了改革军功授爵制招揽人才的议题。

“诸位臣公,如今我大秦已经收回了南越,收回江东长沙郡也在朝夕之间,接下来的两三年,我不想再动刀兵,专心提振国力,只是眼下我大秦各级府衙人才匮乏,实在不足以支撑变法革新,诸位以为该如何为国选材?”

听了扶苏所言后,一众朝臣立即低声议论了起来,只是他们议论的主题并不是为国选材,而是扶苏所说的变法革新,显然变法革新刺激到了他们的敏感神经。

只要是改革,就必然有反对的声音,并非变法革新一定会触及所有人的利益,而是因为变法革新会改变他们已然固化的习性。况且变法也就意味着需要改变,对于这些安于现状的臣公来说,让他们改变就像要他们的老命一样。

“禀公子,变法事大,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本,还望公子三思。”一名大臣左顾右盼一番后开口谏言道。

“是啊公子,变法之事,兹事体大,实在不敢轻易尝试。”

“禀公子,臣附议。”

……

转瞬之间,只见有一大半朝臣纷纷开口劝谏扶苏不要贸然变法。

“诸位臣公,今日不议这变法之事,只论为国抡才之事。”

听到扶苏给朝议定了调子,群臣只好选择闭嘴,不再讨论变法一事,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为国选拔人才上。

“禀公子,我大秦不是已经有依照军功授爵选材之法吗?按照军功授爵选材之法,乃商君所创,是我大秦强盛的基石,不可轻易废止啊!”嬴姓宗族出身的大臣嬴钺有些生气地说道。

很明显扶苏改革选材之法已经触及到了他所代表的利益,引起了嬴钺的反对。

始皇帝之前,嬴氏宗族权利极大,但是在始皇帝连续不断的打压下,嬴氏宗族的权利最终被削弱了下来,尽管如此,宗族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此时嬴氏子弟多有在军中效力之人,若是扶苏废除军功授爵制,那这些宗族子弟的前途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嬴钺才会跳出来反对变革军功授爵制。

“八叔,我说过要废除军功授爵制吗?更何况我大秦可不只有这些士卒,还有无数的儒生,百姓,难道选材就要忽略这些人吗?”扶苏看着嬴钺说道。

“公子,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军功授爵制用了这么多年,贸然改变恐怕会激怒军中将士,危及国本。”

嬴钺所说并非扶苏没有想过,只不过这话从嬴钺口中说出就带着一丝威胁扶苏的意思。

扶苏没有继续理会嬴钺所说,而是将目光转移到李斯与蒙毅等人身上。

“丞相,你以为从儒生中选拔人才是否可行?”

“禀公子,老臣以为公子所谋甚佳,从儒生中选拔人才一事确实可行,只是这些儒生经过‘焚书坑儒’一事的打击后,恐怕不愿意为公子效力。”

“公子,臣以为此事不难,只要公子能请动‘商山四皓’,这些儒生就会前来投奔公子。”蒙毅反驳道。

“蒙毅啊,这‘商山四皓’当初可是因先帝‘焚书坑儒’一事而辞官归隐的,恐怕很难请他们出山。”李斯无奈地对蒙毅解释道。

“丞相,当初‘焚书坑儒’一事乃父皇所为,当初我也不赞成,如今大秦在我治下,他‘商山四皓’还有何理由拒绝呢?蒙毅,要不你就替我跑一趟,去请一下这‘商山四皓’。”

见扶苏安排自己去请“商山四皓”,蒙毅便欣然领命接受了扶苏的吩咐。

待朝议结束,蒙毅便立即赶回家去收拾了一番,次日一早便率领几名随从动身了,去请“商山四皓”。

……

由于商山就在咸阳附近,蒙毅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找到了“商山四皓”的隐居之地,遗憾的是当蒙毅向“商山四皓”之一的东园公唐秉说明来意后,就被唐秉赶了出来。

蒙毅只好无奈地离开商山,返回咸阳向扶苏禀报“商山四皓”不愿下山的消息。

知道了蒙毅的遭遇后,扶苏决定亲自去商山拜会“商山四皓”,请他们出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