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火2003 > 第468章 两个极端

星火2003 第468章 两个极端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4:53

第468章 两个极端

“最新的气动结构设计图拿到了吗?”

南天门基地的办公室里,林永明对着面前的雷刚问道。

“拿到了,跟我们预计的一样,采用的是悬浮连接设计。”

“这种设计方案不能说多惊喜,但实际上算的上是工期极限压缩后最有可行性的方案。”

“因为,我们可以调动的资源很多,但短期内能达成的技术突破却是有限的。”

“与其一次又一次地区吹风洞、去修改设计,还不如简单粗暴一点,像毛子一样,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已经把设计要求下发到气动模块联合研究组,他们会在三天之内完成第一个完整版的气动模型的制造,然后马上就可以进风洞去吹。”

“理论上来说,星火那边的方案基本上是不会出太大问题的,这个设计很快就能定型,转入制造阶段。”

“明白。”

林永明微微点头,随后继续问道:

“其他模块呢?目前进展怎么样?”

“速度都很快,我们已经下了死命令了,这是打仗,是你死我活的战斗,基本上所有能调动的资源都已经调动起来,前几年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现在真的是派上用场了。”

“民发办那边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供应链完全打通,渠道以最高标准对我们进行保障。”

“可以说,我们面前是一片绿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那就真的是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家了。”

“别说这些没用的。”

听到雷刚的话,林永明轻轻摆了摆手。

他毕竟身居高位,越是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他反而越是能保持冷静。

下死命令,下军令状,不计代价?

听上去很美,但实际执行中,那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且不说各种固定流程可能会因为过于严格的工期而被下意识省略,即使不存在这种主观性的风险,参与项目的人员万一因为过度疲惫发生了疏忽、造成了重大的漏洞,这个损失怎么去承担、怎么去弥补?

历史上不是没有这种事情,所以,在这种时候,一定得有人站出来踩一脚刹车。

于是,他开口说道:

“事情再急,也得有一个基本的规则。”

“美国那边的局势对我们有影响,但肯定不是直接的影响,大不了,我们还是可以上替代方案的。”

“宁可慢一点,我们也不要出风险。”

“现在,你跟我说说看,项目组的平均工作时间大概是多少?”

雷刚犹豫了几秒钟,随后回答道:

“12个小时左右。”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工作时间比较长,普通工人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但也都达到了10个小时。”

“太长了。”

林永明摇了摇头,思索片刻后问道:

“预算还充足吗?”

“充足的——要加人?”

“发钱,加人!扩大招聘标准,把老毛子拉进来!”

“这件事情,他们跟我们本来就是利益一致的关系,不可能我们出全力,他们坐享其成。”

“让他们把什么四代机项目放一放吧,搞了那么多年了,搞出个什么东西来?”

“那些工程师放在他们那里也是浪费,先让我们用用!”

“明白,我去沟通。”

雷刚立刻回答,随后,他离开了林永明的办公室,转身向原本就在楼里办公的俄国代表的办公室走去.

几个小时之后,克里姆林宫里。

马罗科夫坐在总统对面,一字一句地复述着来自华夏的最新诉求。

“.在两周时间内,至少向南天门项目调派200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和航空领域专家,并在一个月之内将该数量翻倍。”

“到场人员并入华夏管理序列管理,接受南天门项目组指挥,并由华夏方面给与报酬、提供相应保障。”

“同时,他们希望我们能共享当前保有的部分测试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此前图-95核动力发动机的数据、以及其他风洞测试数据.”

“总的来说,这次是直接打算让我们在技术和研发领域跟他们合并了。”

说完后,马罗科夫静静地看着总统,后者的眼神依然锐利且充满攻击性,但在此刻,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出来,那样的眼神里,还包含着几分茫然。

“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吗?”

他开口问道。

“.从民族的角度来说,我当然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毕竟,这就是事实上的,事实上的”

马罗科夫终究没有说出来那个词,而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他们也很越界,但你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时局下,我们两国之间确实需要一些超越常规的合作。”

“美国可能已经没有了侵略全世界、占领全世界的能力,但他们一定是还有搞乱整个世界的能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一股更强的力量去阻止和约束他们,而他们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我们必须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把南天门造出来。”

“这件装备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象征性的装备——它会成为新的世界秩序的起点。”

听到他的话,总统缓缓点了点头。

但随后,他又问出了一个让马罗科夫难以回答的问题。

“新的世界秩序.在那样的秩序下,我们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马罗科夫低下了头。

良久之后,他才回答道:

“不管是什么角色,但绝对不会是我们现在所期望的那种角色。”

“不过我想,我们应该认清现实才对。”

“复兴这个词,我们说得太多了,但对复兴的定义,却说的很少。”

“争霸和称霸早就已经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难道让我们的人民拥抱更好的生活,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兴吗?”

“至少我认为,是的。”

总统长长叹了一口气,在这一刻,他似乎也是终于放下了那一份被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执念。

“按他们说的办。”

“把人给他们,另外,如果需要资源支持,我们也可以全力配合。”

“事已至此,我们已经上了船了。”

“如果并不能做船长,那还不如,挑个舒服的房间躺下来吧”

世界分成了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已经陷入了无可挽回的混乱,正在酝酿着一场能够终结混乱的战争,试图用最极端的方式去重新找回秩序。

而另一个极端,却开始向着最为紧密的秩序发展,国家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最高效率运转,所有的盟友都被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甚至连毫不相关的看客,也在这样的秩序中有了一席之地。

南天门项目的快速进行只是其中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几乎可以说是“悄无声息”中走到了最高点的广寒宫项目。

阳泉,张学敏家中小小的客厅里,一家人难得地坐在了一起。

他的妻子脸上写满了自豪却又忧愁的神情,低声开口问道:

“真的要出发了?”

张学敏点点头,回答道:

“这是最后一次休假,这次回去之后,我们还会进行一周的适应性训练,然后就要上天了。”

听到他的回答,妻子长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从内心来说,她是真的不希望张学敏“去月亮上”的。

为什么一定要去呢?

能参与这个项目、能通过国家的选拔、甚至能经受那么久的训练,就证明了他之前所做地一切事情都是有意义的,这就已经够了,不是吗?

这样的人生经历,已经足以洗刷掉他此前所承受的种种误解、足以堵住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的嘴了,不是吗?

既然这样,干嘛不选择退出,干嘛非要冒着巨大的危险,真的去一趟月球呢?

那里可是太空啊。

人类历史几千年,登上月球的就那么几个,而且,那也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这次旅程的危险性吧?

要在那里待上几个月、甚至一年.难以想象。

哪怕丈夫已经反复地跟自己承诺过他一定会回来、承诺国家会用最先进的技术来保证他们的安全,但,那终究不是在地球上啊

一时之间,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只好看向了一旁的儿女。

而在这时候,原本对登月充满期待的孩子们,却也开始退缩了。

“爸,伱跟谁一起去啊?”

小女儿开口问道。

“这个不能告诉你,这是机密。”

“不过,等再过几天,确定要出发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安全的吗?”

小女儿再次问出了一个已经被问过无数遍的问题。

“安全的,放心吧。”

几人再次沉默下来,已经上了大学的儿子始终没有说话,但当张学敏看向他的时候,他却突然笑了起来。

“我没想到我还真能摊上这么个好爹——拼爹拼赢了。”

这话一出口,张学敏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你少跟我扯犊子。”

“我这一去起码是半年,长的话甚至可能要9个月到一年。”

“我不在家的日子,你好好照顾你妈和你老妹,负起当哥哥的责任,知道不?”

“知道,你放心吧。”

儿子坚定地点头,他其实也还没有真正长大,但是他知道,父亲离开之后,他就真正是个大人了。

但停顿了几秒钟,他又开口说道:

“不过你也不要搞得像是什么临终托孤一样.我就不信了,美国人能上得去的地方,都几十年了,我们还上不去?”

“就是这么回事嘛!”

张学敏欣慰地笑了笑,放松地靠在了沙发上。

他看出了妻子还想要说话,于是便继续解释道:

“你也真的不用担心太多,我们这次上去啊,象征意义是大于实际意义的。”

“我本来也不需要承担太多的责任,基本上就是帮其他科研人员打打下手,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搭建基地啦、搬运点东西啦之类的。”

“甚至你现在问我到底有没有危险,我都说不出来——这些事情,那些科学家早就考虑到了。”

“好吧.”

妻子终于不再多说,她站起身一边走向厨房,一边对张学敏说道:

“今天晚上我给你好好做几个菜,家里没什么东西了,你们爷三出去再买点菜吧。”

“那倒是真的要去买-——顺便,我看看家里还缺什么,也都一次性补齐了。”

张学敏拉着小女儿起身,儿子则一马当先地打开了门。

“热水器该换一个了,房间的空调也要换,不过可以去网上买,到时候我来修。”

“对了,老妹马上也要去上高中了,她得换台电脑,干脆今天一起买了得了。”

“不过不能去电脑城买,去网上买.”

他一边絮絮叨叨,一边自己拿上车钥匙把车开了出来,俨然已经是一家之主的作风。

看到这一幕,张学敏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实际上,他真的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这件事情他没有跟任何人说,甚至连遗书也没有写,但完全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要上战场的士兵,哪怕不用去前线,也会担心自己被飞来的流弹击中啊

车子一路开到了大街上,按照儿子的计划,他们买好了许多需要替换、需要的东西。

最后,在经过一家户外用品店的时候,张学敏让儿子停下了车。

三人一起走进店里,挑了一款天文望远镜。

老板对他们这个举动有些好奇,因为三人真的对这玩意儿什么都不懂,问起他们需要什么类型的时候,也只会回答“要倍率最大的”。

“你们是用来干什么?寻星吗?”

张学敏还没来得及回答,女儿便抢先说道:

“不是,是看月亮。”

几天之后,张学敏结束了短暂的休假,回到了嫦娥六号发射基地。

在这里,他将要进行最后的适应性训练,然后跟随其他队友一起,踏上飞向月球的征途。

而这,将是地球上的人类第二次登上月球。

也是地球上的普通人,第一次走向太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