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692章 要建就建最大的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692章 要建就建最大的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692章 要建就建最大的

既然在这儿见到了殷俊,章泓兵的心也踏实了下来。

接下来,他先是亲切的向江南昆剧团的同志们进行了问候,然后又坐在了位置上,和演员们一起进餐,聊天说话了一阵,最后才坐回到了殷俊的身边。

高红他们几个不是行政就是演戏出身的,章泓兵过来,语气中明显有吹捧殷俊的味道,他们听了一下就明白。

因此,在对了几次眼色过后,他们就确定了章泓兵过来是为了谁。

但他们也没有生气的意思,一个江南昆剧团的出境演出,还真没到可以惊动副部.长的地步,他们也没有那么的自恋。

看到章泓兵坐了回来,几人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开,把这角落说话的空间,留给了章泓兵和殷俊。

“殷先生。”章泓兵喝着红茶,笑着道:“想不到你倒是一个戏剧的票友。我以为这只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才去看的东西。”

“我也不怎么看得懂,不过在孤老院也见过好几次。”殷俊道,“基本的唱念做打还是能看出来的,这也是咱们国家的国粹,应该发扬光大的。”

“对!”

章泓兵赞同的道。

他反正不是很相信殷俊说的“孤老院”的事情,现今国家侨办已经在鄂北全省排查了第二遍,还是没有找出殷俊所说的那家孤老院。

可是章泓兵30岁之前都在伍汉生活和工作,对于殷俊先前那个带着伍汉地区土话的发音和用语习惯,那是再熟悉不过,这也是做不得假的。

但这事儿到此,也已经被上面的人盖棺定论了,既然殷俊说他是鄂北伍汉周围的人,那他就是,不要再去查,也不要再去深究。

因为没有用。

殷俊现在已经是香江人了,他之前在内地做了什么,有什么经历,都和国家无关,国家在意的是以后,以后殷俊会怎么样。

就目前来说,殷俊喜欢内地的倾向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驻港办和章泓兵要力求争取殷俊的善意的最大原因。

争取到这么一个潜力无限的年轻大富豪的支持,对于内地处理香江事务,有着莫大的好处!

“殷先生,今天恰好能遇到你,我还没恭喜你把佳艺电视台收入囊中呢!”章泓兵真诚的道,却是绝口不提殷俊之前几次都拒绝接电话和见面的事情。

“他们可都说我是冤大头,花了两倍多的价格,才买到佳视。”殷俊耸耸肩道。

“那是他们不懂得占据新闻媒体的好处。”章泓兵道,“做一个集团公司,拥有自己的宣传渠道是最好的,这样随时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说的也是。”殷俊点了点头,“对了,章主任,咱们国家的火箭卫星发射事业怎么样了?能进行商业化运作吗?”

章泓兵一愣,“殷先生是准备做这个方面的生意?”

“这怎么可能?”少年哈哈一笑,“这个行业是需要一个国家的科研力量来推动的,我一个商人,怎么可能涉入其中?实不相瞒,我准备把我的电视台上星,弄成卫星电视。现在卫星发射都是欧美公司垄断,如果咱们国家自己就能做,这个钱完全可以拿给自己人赚嘛!”

章泓兵听得精神振奋,“我回去问一下。不过殷先生,咱们国家10年前就已经发射了自己的卫星——东方红一号。您要买卫星,也可以考虑一下自己人吧?”

殷俊哑然失笑,“不行,现在国内的卫星制造技术还是差了一些,特别是电视发射信号的通讯卫星,这一点真比不上美国人和欧洲人。等到咱们自己的卫星足够优秀的时候,我自然会毫不犹豫的买它的。”

殷俊说得这么直白,章泓兵脸上有些挂不住。

可他也知道,殷俊并不是看不起国内的卫星产业,而的确是这样,许多技术都处在科研和军用范畴,商业化什么的,根本没有考虑过。

倒是卫星发射,这个的问题都不大,从东方红一号到后面的一些卫星,华国已经发射了不少次数,经验应该是足够了。

虽然章泓兵不知道卫星发射的费用是多少,但想想这发射到外太空的东西,肯定是不便宜,能为卫星事业拉到这么一笔生意,可绝对不是小事儿。

想着可能价值一两千万美金的生意在自己手中促成,绝对是一笔亮眼的政绩。

更重要的是,这就把殷俊拉上了和内地合作的船,意义更加重大!

思量至此,章泓兵恨不得马上回去给国内打电话,把这个事情汇报回去。

“对了,章主任。”殷俊此时却不经意的道,“你说我如果想要做一个收录机的工厂,在哪个地方合适一点啊?”

“天水围那边……”

章泓兵浑身一颤,迫不及待的改口道:“当然是内地合适啊!我们内地各种电子零部件工厂众多,配套设施完善,土地资源也相当划算。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便宜,工资水准就是香江的三十分之一啊!”

第一时间章泓兵都没有反应过来,可他转眼就想到了为什么殷俊会没头没脑的问他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这都反应不过来,他就不是千挑万选来香江做事儿的驻港办副主任了。

殷俊想要做卫星电视,一两年都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是工厂的话,从一开始立项,平整土地、修建工厂,就能产生各种效应啊!

“华国现在做收录机的工厂,最大的有多少产量?多少人?”殷俊没有答复,而是继续问道。

“这一点,我还真不大清楚。”章泓兵的脑子飞快的转动着,尽可能的拿出自己记忆中的东西,“但是金陵的熊猫电子厂,工人有4000多。前两年的收音机年产量超过了30万台,收录机好像也有好几万的产量。”

少年颌首道:“那好,你说如果我做一个8000工人的收录机工厂,收录机年产能在100万台左右,又在哪里合适?”

8000个工人!?

年产能100万台的收录机!?

章泓兵觉得自己呼吸都快呼吸不过来了。

这就算是放在内地,也是数一数二的电子工厂了吧?

直接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还能拉动无数的附属零配件厂商,还能创造出那么多有价值的商品……

不管是华京、沪海还是粤州、南湾,都得为此抢破头的吧?

为什么殷俊会抛出这么大一个惊喜来呢?

他是不是在开玩笑、试探风声呢?

不不不!

殷俊从来都不是那种把正事儿当玩笑的人。

他既然敢怎么说,那就一定是有着计划,至少至少是有着这么一个打算。

“殷先生您认为,应该是哪个地方合适一些?”思虑过处,章泓兵略显恭敬的问道,称呼上都带上了尊称,“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您选择哪个地方,都是可以的。我敢保证,任何一个城市,都会用最好的条件来满足您投资的需求。”

“我选择的地方很简单。”殷俊说道,“第一,配套设施零部件的工厂多,这样做工就比较方便,不至于让工人们等着材料下锅。第二,人力资源丰富,可供我挑选的适龄的、有点能力的工人够多。第三,这个地方交通方便,南来北往运输顺畅。第四,各种电力水力饮食条件配置得当。第五,他们给我的条件最好。只要全部达成这些条件,我的工厂就可以落在他们那里。”

章泓兵微微点头,“如果按照殷先生的条件,那么沪海肯定是第一选择,因为他们的轻工业电子最发达,全华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轻工业电子产业在沪海。华京也不错,这里的电子科研机构众多,想要找到合适的人才和零部件工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知道章主任听过一句话没有。”殷俊淡淡的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殷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章泓兵一时没有想明白,他此时可不敢乱猜测,不然让上面的人知道了,可能带来数十亿产值的大工厂被他搞没了,那就有得乐子瞧了。

“沪海市有那么多的相关工厂,我去了也不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殷俊道,“华京、粤州同样如此。他们会欢迎我,但不会给我最好的待遇。”

章泓兵一想也是,再怎么说,这几个城市都是华国最繁华的城市,华国再怎么没有现代化的工厂,也不能缺了他们的份儿。

事实上,华国内地大部分的电子和机械工厂,还就在这么三个区域里面——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殷俊过去他们固然欢喜,可一个收录机的工厂,怎么也不会到重视第一的地步。

“那您觉得哪里合适?”章泓兵道,“您放心,内地每一个地方,都是欢迎爱国商人的。”

殷俊笑而不语,转向了场中吃得正欢的一群人。

“临安!?”

章泓兵瞬间秒懂,但却是一脸的惊讶。

就算那几个大城市不行,他还以为也应该是在伍汉、津卫等这些有工业基础的城市。

临安……

自古以来它就和工业没太大关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