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齐怪谈 > 第482章 轻窕侯

北齐怪谈 第482章 轻窕侯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9:20

第482章 轻窕侯

七月,秋高气爽。

骑士们带着周主的诏令,往返于各地,平定诸多地区。

三路大军都放缓了进军的速度,只是分兵去受降,各地已没了抵抗,汉周大战正在走向终点。

蜀郡。

官署阶外,全副武装的甲士们分布在两侧。

他们身材高大且挺拔,目视前方,一动不动。

周后主宇文赞换上了自己的冕服,手里捧着玺,有数十个官员模样的人站在不远处。

宇文赞打量着自己所穿的衣裳,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这套衣服,他总共就穿了两次,头次是登基的时候,而后就是现在要投降的时候。

还有身边的这些大臣们,这是他登基之后,初次与他们相见。

老臣们热泪纵横。

或许是缅怀故国,看着手持玺,抚摸着冕服的天子,皆是泣不成声。

宇文赞从众人之中搜寻了许久,而后找到了一个熟人。

没错,正是再度被俘虏的宇文善。

宇文善在战事受了伤,无法再往前走,被汉军所俘虏,这才刚刚好起来,就看到宇文赞被抓了回来。

宇文善的心似是都死了,脸色麻木,神情呆滞。

宇文赞偷偷走到他身边,「公也在此处啊!!」

宇文赞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宇文善缓缓抬起头来,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

「公何必伤心呢?此天命也,便是天子,又如何能抵抗天命呢?」

「我给你说啊,这汉军会使神仙法术,战马长了翅膀,是能飞的,这绝非人力所能敌,这是我亲眼所见!」

宇文信誓旦旦的说道。

宇文善听着他的话,神色愈发的悲凉。

宇文赞对此视若无睹,他压低了声音,问道:「稍后见到陛下,我该怎麽说,才能保全性命呢?」

宇文善终于有了些反应。

「刘桃子不会杀害陛下的,陛下只要少言语便可。」

宇文赞问道:「可我听闻,他过去杀害过投降的贵人.:::

宇文善却不再说话了。

宇文赞有些不悦,如此等候了许久,终于有侍卫走出来,允许他们进去拜见。

宇文领着大臣们,浩浩荡荡的走向了官署。

宇文赞总觉得,在这种地方投降实在有**份,以双方的身份而言,怎麽也得在长安,或者邮城这样的大地方投降吧?

他胡思乱想着,在甲士们的凝视下,不断的往前走,一路走到了议事的大堂。

这自然是比不了皇宫,看起来还是显得很不堪,规格不足。

但是,宇文赞对此没有话语权。

刘桃子难得的穿上了冕服,宇文赞瞄了一眼,这衣裳穿在刘桃子身上,感觉很不得体,就像是将布帛套在了狗熊身上,怎麽看怎麽奇怪。

而汉国这次参与战事的诸多统师大将们,则是站在了两侧。

以身份的高低来站位,祖斑,高长恭等人站在最前头,分别领着汉国的文武。

宇文赞走在最前头,走到了规定好的地方,而后朝着刘桃子行了跪拜大礼。

「陛下率王师以安四方,臣初不知天命,竟敢阻挠,如今自知德行不足,妄居天命,制法度而下诏令,实违上意,今愿降陛下,去帝号,称臣以拜....

宇文赞这番话是有人教过的,言语极为的卑微,一开始还好,到最后,几乎就是指着自己骂自己是贼了。

群臣们自是更加的悲切,只是,他们无力阻挡。

在宇文正式向刘桃子投降之后,祖斑令人上前,拿走了宇文的印和玺同时又为他更换了衣裳。

刘桃子封他为轻窕侯..:..这不符合以地方册封的条件,不过也说明皇帝没有打算给他哪个地方作为食邑。

若是宇文赞一开始就投降,或者还能得到个还不错的侯,别管有没有食邑,

至少面子上过得去。

可如今,他是被抓住后投降的,故而册封的侯,就是**裸的羞辱了。

轻窕来自左传里的『楚师轻窕,易震荡也」。

宇文对此倒是没什麽触动,能保命就不错了,还管他是不是羞辱??

祖斑站在不远处,听到这个册封倒是轻笑了起来。

果真是汉室遗风啊。

而后就是对其馀那些投降官员大臣们的处置方式。

刘桃子赦免了领着军队与汉军作战的将士们,同时封赏了一些投降之后立下了功劳的人。

最后,他宣布周国正式灭亡,往后周国的领地便是汉国的领地,令人将宇文赞带上马车,送往邮城居住。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宇文邕虽率兵抵抗天师,有大过错,可念其治政有功,其子又投诚,故不绝其祀,改周侯,取谥号,派其子弟主祀。」

「宇文宪虽顽抗不知天命,可念其忠义,不绝其祀..:.令其享周侯庙。」

刘桃子并没有直接禁止对宇文邕和宇文宪等人的祭祀活动,就是充许他们的后人举办祭祀活动来纪念他们,也不会以官方的形式直接将他们打成妄臣恶贼之流,进行讨伐。

人已经死了,周国也亡了,就没有这个必要。

这也算是汉国澄清了过去的一些谣言,例如宇文宪弑君这样的谣言,若是宇文宪真的弑君,刘桃子是不会允许祭祀他的,更不会让他跟宇文邕一同接受祭祀。

祖斑其实不太理解天王为什麽想这麽做,大概是出于对这兄弟俩的敬重?

在忙碌了许久之后,宇文赞等人匆匆离去。

当下虽已灭周,但是最后的收尾工作还在继续,因此刘桃子没有急着进行封赏。

朝议结束,众人各自离开,却有两个人跟上了刘桃子,一同走向了后院。

一人是高长恭,一人是郑道谦。

祖斑自然也是一直跟随着的。

一行人回到了后院,刘桃子让他们都坐下来。

他先是看向了郑道谦,眼里都带着些敬重。

「郑公立下大功,实令人敬佩。」

刘桃子说的颇为诚恳,郑道谦却赶忙谦让,「此战能胜,因陛下仁德,因将土用命,我所做的,乃小道耳,实在不值一提。」

祖斑哈哈大笑,「非也,非也,自郑公往周以来,我们事事都能先知,每次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这一次,若不是郑公告知,只怕宇文赞便要跑了出去,

徒增许多麻烦。」

「况且,郑公确实不易啊,这麽多年了......

连高长恭都说道:「若非郑公,我是不能生擒宇文的。」

郑道谦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麽。

他这些年里的经历,着实算不上轻松,杨坚这个人本来就聪慧,郑道谦一直都表现出一副反刘桃子的模样来,甚至很多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出卖刘汉利益的事情,正确的上书上奏,可这些都是为了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

到了如今,这苦日子终于是结束了。

郑道谦心里却还是有些担心。

「陛下,先前为了获得贼人信任,不得已做了些...

「无碍,我都知道,郑公,朕许你休假三日,先回去好好休息吧,勿要担心那些事情。」

刘桃子安抚了几句,郑道谦终于松懈了下来,行了礼,而后告辞离开了。

看着远去的郑道谦,祖斑抚摸着胡须,「想来他也能好好的休息上三天了。」

高长恭看向他,「莫非祖公也想要休息几日?」

「哈哈哈,还不到时候呢。

祖斑赶忙看向了刘桃子,「陛下,各路军队可以依次撤退了。」

「先减少粮食消耗。」

「这关中跟巴蜀,都已经被打成了废墟,我认为应当先免三年,安定人心。

T

「这州郡之划分...:」

祖斑很是熟练的从怀里拿出了一份舆图来,祖斑这份舆图,很久很久之前就准备好了,当初攻进长安,拿到准确的舆图之后就开始准备了。

祖斑不只是提前做好了对巴蜀等地的区域划分,他连陈国的都做好了,当初决定辅佐刘桃子起兵的时候,他就开始尝试着划分天下州郡。

这份舆图被放在三人面前,高长恭看了几眼,只觉得有些异。

「祖公以往都是粗分,不喜欢多分州郡,今日怎麽.....

祖斑这份舆图,一改过去的风格,对州郡划分的较为细,光是关中地区,他就分出了四个州,而在巴蜀这里,则文是分了六个州,加上甘,凉,那就是十二个州了。

大汉过去二十一州,加上这十二个,州数量就达到了三十三个。

祖斑眯起了双眼,「河北河南都是我们的腹地,距离邺城近,只是这关中巴蜀,脱离我们已经很久了,故而,这边应当细分。」

「况且,关中与巴蜀,道路难行,政令难通,若是不细分,会导致效率低下,对往后的治理不利。」

虽说战争打赢了,天下大一统的曙光都已经出现了。

但是他们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攻占重要,但是治理更加重要,若是接下来不能稳定民生,安抚好当地,那新收复的土地就会不断的损耗汉国本身的国力,非但不能增强,可能还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祖斑沉吟了许久,而后看向了刘桃子,头一次,他竟有些迟疑。

刘桃子和高长恭都能看到祖挺正在思索,两人都没有开口打扰他。

祖斑就这麽沉思了许久,忽开口说道:「陛下,这刺史的人选倒是好说,可以提拔有政绩,名声出色的太守或者官员来担任,还可以提拔一些过去周国的贤人,但是,是不是还该设立两处行台?」

「行台?」

「以两地的情况,分设关中道行台,巴蜀道行台,而后派遣两位德高望重之贤,担任行台尚书令,全权负责,治下诸事,可自行决策,如此增加效率,因地制宜。」

祖斑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高长恭对这些不是很懂,故而选择沉默。

刘桃子问道:「有用吗?」

「短期内有用,但是之后必须得撤掉。」

「若是有用,就如你所说的来。」

对于如何收拾当下的烂摊子,祖斑其实也拿不出太新奇独特的办法,打仗能出奇策,但是治理就只能老老实实,一步一步的来了。

便是有些地方具有特殊性,那也是差不多的方式,编户籍,授耕地,减税赋,清理盗贼,让地方慢慢自我恢复。

这次的大战,将北方都弄得够呛,想要再以举国之力安抚这些地方,那也不太可能。

这第一年,就只能是先安排好官员,而后苟,等到北方恢复,再慢慢对这边进行扶持,而后提升整体国力。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的官员选择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

一次性扩张太大,储备官员都有些不够用。

按着祖斑的提议,汉国开始调整战略,从进攻转入防守,最好能和平发育,

短时日内不再爆发战事。

汉周大战虽然结束了,陈国那边也退兵了,可实际上汉国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不只是因为各地的军队还在外头,最重要的是北边还在打。

没错,在刘桃子领着大军前往长安的时候,宇文邕的老丈人就从北边开始了骚扰和袭击,而刘桃子的老丈人则是出去抵挡。

第四次老丈人之战爆发,双方断断续续的打到了现在。

斛律光始终没让对方占到什麽便宜。

虽然兵力上处于劣势,但是靠着军械和兵员素质上的优势,成功的击退了几次敌人的进攻,可因为后勤受限而不能出击,有些屈。

另外,宇文赞虽然投降了,但是汉国还没有彻底让所有的周人都归顺于自己白沙郡。

此处乃是蜀地往南的重要通道。

城池之上,仍然是悬挂着周国大旗。

城内的居民里,能见到不少的蛮夷装扮之人,城内勉强还算是有秩序,没有完全混乱。

在位于城池中心的官署之内,周国最后的几个大臣并列而坐,看着手里的诏令。

尉迟迥便在此处。

尉迟迥在战败之后,一路逃回到后方,而后奉命跟宇文孝伯汇合,假装带着天子车驾往南,吸引敌人的进攻。

当他们一路跑到了白沙,准备继续往南挺进的时候,汉军再次追来,不过,

这次他们却没有袭击,只是带来了周国皇帝的诏令。

要求各地投降于汉。

这诏令上的印玺,用词,都能证明这是出自自家皇帝之手的。

周国灭亡了。

这个消息,完完全全的摧毁了周国最后的士气。

将士们已经完全崩溃,不愿意再战。

便是这几个带头的官员,都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尉迟迥是不愿意投降的。

但是,周国已经灭亡了,皇帝都投降了,他文能做什麽?

尉迟迥缓缓看向一旁的宇文孝伯。

他明显是想要说些什麽,宇文孝伯跟他对视了许久,两人都不曾开口。

可一旁的几个大臣却坐不住了。

「陛下归顺了大汉,那我们还何必继续赶路呢?这道路是越来越难走,况且,若是我们继续抵抗,谁知道汉主会不会将过错都怪在陛下的身上?那我们当不是成了危害陛下的恶人吗?」

他们说的是大义凌然,站在不远处的韩擒虎,此刻也是一脸的迷茫。

这个年轻人同样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了。

尉迟迥的嘴唇颤抖了许久,而后又忽然释怀。

他点点头,「好,降便降吧。」

「诸位且做好准备,更换衣裳,出城投降。」

在座的众人,不少都是面露喜色,大家纷纷离去。

尉迟迥和宇文孝伯却一动不动,坐在这里。

等到众人都离开了,两人这才起身。

「蜀国公,过去我对你有些偏见,还给陛下说:做大事不能拉拢你这样的人,还望蜀国公勿要怪罪啊。」

宇文孝伯率先行礼。

尉迟迥笑了笑,「无碍,无碍,说起来,我那不成器的侄儿阿运找到我,说你深受宠爱,将他都逼得无法自处时,我也骂了你,说你这个人是个没什麽本事,只知道讨好陛下的奸贼。」

两人聊了几句,尉迟迥这才拱手行了礼。

「话就说这麽多吧。」

「安化公,告辞啦!」

宇文孝伯后退了一步,朝着他行礼,「蜀国公,告辞!」

两人笑着各自转身离去。

八月,白沙归顺。

唯尉迟迥,宇文孝伯二人不降,着周服,自缢府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