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齐怪谈 > 第490章 伪齐正统

北齐怪谈 第490章 伪齐正统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9:20

第490章 伪齐正统

突厥,可汗大帐。

大帐并非是过去的那种临时营地,而是一座正在成型的城池,有了城墙,有了道路,有了民居。

在城池的南边,此刻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这些百姓里,既有带着镣铐的奴隶,也有披着毛皮的自由人,肤色各异,有老有小,成分混乱。

这些人足足有上万,在高处,则是有披甲的骑士手持大弓,盯着那些人,眼神凶狠。

这上万的百姓们正在忙碌。

有人正在挖地基,有人正在搬运石头。

老人们吃力的搬动石头,稍慢了几步,就有官吏手持长鞭进行抽打。

奴隶们大多都是汉人,契丹人,奚人,西域人等等,他们几乎**,身上只有破烂的布片能遮盖身体,遍体鳞伤,不断的重复着手上的工作。

可还有相当规模的突厥人,跟着这些奴隶们一同工作,他们倒是有衣裳,可依旧免不了毒打。

那些戴着高高尖尖帽子的官吏们,做事相当的公正,真正做到了对大家的一视同仁,不管你是被抓来的俘虏,还是自家的百姓,其态度都是一样的暴虐且残忍。

在众人的努力之下,一座崭新的佛塔正出现在城池的南边。

佛塔估计会相当的高大,只从地基上来看,可能要比城内的可汗宫殿还要高大的多。

还有许多的匠人,此刻戴着锁链,正在为佛塔雕刻各类的佛像。

浩浩荡荡的众人,正在重复着自己的工作,时不时就有人因劳累而倒下,官吏上前殴打,若是发现再打也起不来,那就拖走了,一同埋葬。

冷风呼啸而过,似是恶鬼正在发笑。

几个和善慈祥的老和尚正在商谈着这座大佛塔的周边配套建筑,全然不顾那些苦工们的哀嚎声。

哭嚎声时不时的响起,妄图夹杂到那些大僧的诵经声之中,却又往往半途而废,戛然而止。

新上任的佗钵可汗站在了城楼之上,就看到他披着黑色的奢华裘衣,身后跟着几个全副武装的武士,身边还有一个年迈的僧人。

佗钵可汗相貌慈祥,眼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嘴角带着虚伪的假笑。

他眺望着远处的工程,笑呵呵的看向了身边的老僧。

“惠琳大师,国内的智者们对我说,修建佛塔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处,耗费了大量的财力,还死了很多的奴隶和百姓,要我停止修建,可我看到这座辉煌的佛塔即将诞生,就听不进他们的言语了。”

惠琳和尚急忙说道: “可汗,这些话都是无知之言,当初的齐国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君王礼佛,佛法无边,使其强悍异常,无人敢招惹,齐国被篡夺之后,国力不如从前,再也不敢出征了。”

“当下可汗礼佛,若是能在国内继续推行佛法,以慈悲为怀,国家定然兴盛,往后或许能南下建邦,完成齐国皇帝都没能做到的大事!”

佗钵可汗忍不住问道: “我也能达到英雄天子的地步吗?”

“定然可以! ”

这位可汗有两个爱好,第一个是比较喜欢佛法,第二个是很崇拜高洋。

他觉得高洋是真正的英雄天子,想要效仿他来成就大业。

嗯……某种程度上,他是比较成功的,奈何他先天有缺,尽管有些荒唐举动,但是对比高洋来说太过于正常,还是形似而神不似。

这位上台之后,没有急着去南下大战,也没有去开扩四边。

前任可汗是个雄才伟略的人,虽然在斛律光这边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是光看他能跟斛律光打的有来有往,就知道他的才干不凡,前任可汗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消化了上一个草原帝国的遗产,成功让突厥变成强盛富裕,兵马数十万的大国。

到了他这里,突厥的战略目的断了一次,佗钵可汗没有再想着去扩大其余方向上的领土,或者收留其余部族,他的目光几乎是只盯着中原地区,或许也是因为周围都已经被上任给打完了,到他这里只剩下了中原。

他就做些劫掠的行为,而后推行佛法之类的。

先前的劫掠行动,都是这位可汗所发动的。

只是两地的距离较远,消息闭塞,斛律光尚且不知道对面换了人。

惠琳和尚是河北人,先前被突厥人俘虏,因为新可汗对佛法比较推崇,故而得到了赦免,而后就开始建议新可汗修佛塔,钻研佛经。

惠琳已经很清楚怎么跟这位可汗交流沟通了。

他认真的说道: “当初那位英雄天子,便是崇信佛法,他在位的时候,修建了很多的佛塔,推广经文,故而得到庇护,每次战争都能获得胜利,百战百胜,而后来败给陈国,那是因为陈人更重佛法,英雄天子也是知道了这一点,故而战败之后发誓要超过陈人,修建了更多的佛寺……”

“在中原,佛塔处处可见,人人都知道经文,寺庙里堆满了信众……”

听着惠琳的话,佗钵可汗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

“只恨没能出生在中原,没能出生在英雄天子的故地!”

惠琳偷偷瞥了眼他,没有说话,神色复杂。

佗钵可汗已经下定了决心, “我会再加派人手,尽快完成这座佛塔,若是真的能帮助我取得胜利,往后我还要修建更多的佛塔!”

“对了,我还希望您能帮助我受戒,往后我要吃斋念佛!”

“好!好!”

惠琳答应的很是爽快。

突厥在新可汗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新的时代。

佗钵可汗在不久之后真的受了戒,成为了佛门子弟,而后开始在国内推行佛教,他派人去四处找那些被驱赶的大和尚们,希望能弄来一些佛经,在得到这些佛经之后,又进行抄写,在国内推广。

与此同时,他又找来了周国的宗室,天水郡公宇文众,在汉国灭周的时候,大量的周人逃到了突厥,宇文众是宇文导的儿子,宇文导是宇文护的兄长。

他下令让宇文众做了周国皇帝,同时让他收敛周国的逃亡者,要为周国复国。

同时,他还下令去联系齐国的人,希望能拉来一些齐国故人,重建齐国。

找来找去,却找不到愿意叛变的,又找不到什么宗室,只能暂时作罢。

就在这个时候,斛律光也回到了边塞,这一次,他一改常态,却开始派遣小股军队出去骚扰袭击突厥人的军队,同时又派人去拉拢突厥麾下的那些小部族,说服他们倒戈一击。

佗钵可汗在得知汉国开始出兵袭击骚扰自己的时候,非常的愤怒。

他决定等佛塔完成之后,进行祭祀,而后大举南下,给斛律光等人看看什么叫佛法无边!

双方都开始了积极备战。

斛律光将粮食辎重偷偷迁到前线的几个重要城池,又集中好了兵力,很期待突厥人能自己过来。

而佗钵可汗也是在发动百姓积极修建佛塔,讲述佛经,等着战时显灵。

如此熬到了冬季。

双方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准备。

斛律光这边,来自不同地区的精锐磨合完成,边塞几个重要地区囤积了粮食和重兵,骑士们几次袭击,重创敌人的营地,引起了突厥上下的愤怒,他们的几个部落跟汉国暗中达成了约定。

佗钵可汗这边,佛塔修建完成,比王宫还要高大,成为了突厥境内的奇观之一,他下令所有人遇到佛塔都要绕行,不得直接通过,就是自己都得下马,而他国内的和尚们也成功取来了《净名》、 《涅槃》、 《华严》等佛经和《十诵律》,在国内进行推广。

双方准备妥当,开始新一轮的交锋。

佗钵可汗之所以崇拜高洋,是因为他本人就比较好战,他为人骄横,对兄长和父亲的观点都不太赞同,突厥前几个可汗的态度比较谨慎,尤其是在被高洋击败之后,且战略眼光一直都很不错。

齐国太过强盛,他们就坚决跟着周国打齐国,周国开始强盛起来,他们就开始摇摆,让周人先动手,自己在一边看着,能不上就不上,可一旦发现了好处,就立刻扑上来,一旦齐国开始走向弱势,又急忙转变立场。

这在道德上虽然有瑕疵,但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他们的选择是很正确的,制衡两国,谁弱帮谁,通过两国的战争来壮大自己。

佗钵可汗并不反对他们的战略构想,谁弱帮谁是对的,但是,每次都不多抢点东西,小打小闹,这样对自己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反而是那两国容易失衡,一旦其中一方统一了,那自己岂不是就要挨打了?

到了他的时候,突厥的国力又非常强盛,因此,这位愈发的骄横,甚至开始想效仿高洋来拳打四方了。

为了反击斛律光的袭击和破坏,佗钵可汗召集了亲戚们,准备了近十万的大军,当然,其中的精锐只有两万多人,浩浩荡荡,分兵两路,一路去强攻恒州,另一路却是准备等幽营等地的军队一如既往的去支援恒州时趁机对这两个地区发动劫掠。

在老丈人之战里,突厥强攻一地,当地军士死守,其余地区的军队前来增援,而后突厥撤兵,这已经成为了惯例。

佗钵可汗就是要打破这个惯例,他要做出强攻恒州的模样,等到敌人在这里召集重兵的时候,去偷袭他们空虚的地方!

刚刚入冬,突厥大军便杀了过来。

佗钵可汗亲自带队,前来猛攻恒州,至于劫掠的任务,则是被交给了他的侄子来完成。

一切的设想都不错,可是,斛律光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为了击退敌人。

在突厥大军奔袭而来的时候,斛律光让将军们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佗钵可汗带着大军杀来,刚停下来扎营,还没有来得及发动进攻,斛律光就先发动了猛攻,他安排在几个重要城池的将领们带着精锐军士们杀了出来,攻向了突厥人各地的兵马。

双方就在关外开始了大战。

佗钵可汗显然是没有预料到斛律光会出兵攻打自己,按着他麾下智者们的看法,当下的汉国应当是在施行修养政策,做灭陈准备的,不该与自己交战,他只能认为这是斛律光的个人行为!

佗钵可汗急忙下令,让侄儿别管劫掠了,快来帮助自己,斛律光的军队肯定不会太多,这是解决掉斛律光的最好时机。

突厥人的营帐分布在各地,共有十几处,各地开启厮杀的时间都不一样,故而无法及时判断敌人的兵力。

佗钵可汗正准备跟斛律光大打出手,可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判断出错。

斛律光在边塞的军队其实并不少,在击败了周国之后,朝廷召集了不少精锐来加强边防,斛律光麾下的精锐应当各地之中最多的,而他囤积了不少的粮食,出征或许不够,但是在家门口打一快战还是可以的。

汉军忽然袭击,大家都是憋了一股怒火,难得遇到建功立业的机会,人人当前,不敢迟疑。

各地营地告破的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快。

佗钵可汗早上得知敌人进攻的消息,到了晚上就已经接到了好几支军队被歼灭的噩耗。

突厥的军队是以不同部族为本,不同的部族军队就由其本部大人来统帅,尚且还没有完成对军队的成编制管理。

佗钵可汗赶忙带着精锐前往救援。

在长城之外,双方混战,斛律光以敌人的军制出发,将自己麾下的军队也分成了几支,分开与各部作战,若是遇到较强的部落,那就聚集起来,打完之后再次分开。

斛律光亲自坐镇,不断的切割战场,打断对方彼此的来往,主动出击来寻求战机。

而佗钵可汗面对斛律光就显得有些太吃力了。

他想要故技重施,让军队彻底分散,让汉军难以抉择进攻方向,但是此时的汉军也是处于分散状态,若是大军彻底分散,反而会被对方咬住吃下,可若是要聚集,聚集起来的突厥军队因为编制上的缺陷无法正面对抗汉军的骑兵。

汉军坐镇边塞的这些军队,绝大多数都是老六镇出身,骑射都是家常便饭,无论是骑术还是射术,麾下的战马,骑兵的战术,那都不逊色塞外部众,而在军械上甚至还领先。

佗钵可汗亲自带着大军去支援,可对方一旦发现突厥军队主力到达,就即刻回去,防守城池。

另外一面的汉军就会猛攻。

而佗钵可汗若是回头去攻另一边,那这边又会扑上来。

一时间,佗钵可汗都有些分不清谁他妈的是游牧。

这不是塞外的战术吗??

双方仅仅打了四天。

而在四天之内,斛律光歼灭了六支部落成制的军队,他的攻势凶猛,军士们全力以赴,而被裹挟而来的部分部落开始反水。

这些部落是后来归顺的,受尽了欺辱,得到了汉军的保障,那自然就没什么好说的,拿着武器就开始倒戈一击。

到了第六天,佗钵可汗完全没有了继续战斗的想法,赶忙下令给远处的侄儿,什么都不要管,撤离!撤离!

这次的战事耗费的时日极短,可以说是汉与突厥数次大战之中耗费时日最短的一次了。

从双方正式见面到结束,竟只用了七天的时间。

而在这七天之内,斛律光通过疯狂的多线出击,日夜猛攻,击破敌人大小部族十余个,斩获两万三千余人,获牲畜物资旌旗无数。

佗钵可汗领着心腹们逃回了王城。

他刚刚上位就迎来如此大败,且送出去了那么多部族,国内的局势大变,而斛律光此刻也向其余部落首领派出使者。

斛律光表示:这波佗钵可汗的问题确实很大。

两国本该和平相处,但是佗钵可汗收留周人,又频繁发兵劫掠,实在不妥,希望突厥各部能再选出一个新的首领出来,交出那些被留下来的周人,废除其皇帝号,两国再建和平。

佗钵可汗并非是上任可汗的儿子,是弟弟,本来位置就不算稳固,而因为这次兵败,顿时开启了内部之争。

至于斛律光,此刻则是一边向朝廷报喜,一边继续派人联系塞外的诸多势力,准备下一次的大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