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齐怪谈 > 第502章 最后一战

北齐怪谈 第502章 最后一战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9:20

第502章 最后一战

建康。

皇宫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空荡荡的大殿之内,陈顼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摆放着许多的奏表,他将这些奏表反复的排列,不断的改变其位置,动作也越来越粗暴,神色愈发的暴躁。

在无人的时候,陈顼便不必隐瞒了。

他的脸色苍白,神色萎靡,眼里布满了血丝。

而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奏表有许多,从不同地方送上来的,可无论怎么找,这么多的奏表里,愣是找不出一件报忧的奏表来,都是在报喜。

前线的上奏说又击沉了北胡的船只,后方的上奏说又开垦了多少耕地。

朝中的上奏说这次的辩论何等热闹,百姓们受到了多大的教化。

陈顼翻来覆去的看,就是找不到一个说不好的。

陈顼的脸近乎绝望。

陈顼算不上是个极有才能的人,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人,时而英明,时而昏庸,也就是个中人而已。

可便是再不够聪明,他都能隐约看出这亡国的气象来。

江北已经丢了,敌人从多面将陈国包围起来。

而在国内,大臣们一如往常,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光看奏表,似是天下太平,一切安好。

陈顼能感觉到国内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是,能感觉到是真的,无力改变也是真的。

这种看着自己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感觉才是最痛苦的。

在黄法氍之事后,陈顼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就连皇后,现在都不怎么与他商谈国家大事了。

陈顼耷拉着脑袋,望着面前的奏表愣神。

就在此刻,忽有侍卫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

陈顼猛地调整好了心态,抬起头来,如什么都不曾发生。

“出了什么事?”

“袁侍中,毛尚书求见。”

在过去,陈顼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句‘袁侍中求见’,因为袁宪这个人比较直,见到他一般都没什么好话,但是现在,陈顼听到这一句,却觉得格外的温暖,袁宪已经好久没有主动来求见过了。

陈顼赶忙开了口, “请进来,请进来。”

侍卫走了出去。

片刻之后,袁宪跟毛喜两人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

陈顼赶忙起身,脸上终于是出现了些笑容, “袁卿来了! ”

“陛下!”

袁宪行礼拜见,一旁的毛喜也急忙行礼拜见。

毛喜是陈顼的老臣了,先前他因为丧事而辞官守孝,结果守着守着事情就开始不对劲了,他只能加快了速度,早些出来再次入仕,恢复了之前的职位。

陈顼让他们两人坐在自己的左右,热情的寒暄起来。

“袁卿可是有一段时日不曾来求见了。”

“政务当真有如此繁忙吗?”

“需要朕派遣几个能吏前往辅佐吗?”

袁宪摇着头,脸色肃穆, “陛下,政务并不繁忙,臣这次前来,乃是因为南边的事。”

“南边?”

“臣在罗州的友人与我书信,称当地蛮夷聚集人手,私自购买铁器,有造反的迹象!”

“罗州??友人??”

陈顼顿时懵了。

袁宪解释道: “乃是一位与我同学的儒生,定居在罗州,教导了许多人,当地的蛮人对他也颇为敬重……派遣子弟到他府上求学,他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些迹象,故而写书与臣。”

陈顼暴怒。

他猛地从案前抽出了一份文书来,而这,正是罗州的上奏,罗州最新的上奏还是在禀告他们又开发了多少耕地!!

“蠢材!! ”

陈顼重重的捶了下这文书,眼中杀气腾腾。

一旁的毛喜赶忙说道: “陛下息怒!”

“这件事还只是文书而已, 尚不知虚实。”

毛喜又赶忙看向袁宪, “我并非是信不过袁公……”

袁宪点点头, “我知道,是该先查明。”

陈顼问道: “那便让当地官府去查?”

“不可。”

毛喜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认真的说道:“陛下,最好还是由庙堂直接派人秘密探查,到达之后再告知地方官府,使其协助,不可惊动了其余人。”

“地方官府做事向来粗暴,若是庙堂直接令他们查办,就是不曾造反的,也得被他们打成反贼,若是真要造反,那只能引发混乱…”

陈顼皱起眉头,沉思了许久,“那毛卿认为,谁可以担当此任呢?”

毛喜瞥了眼袁宪,低头不语。

最合适的人选那自然就在眼前。

陈顼沉默了片刻,“朕再想想……”

袁宪长叹了一声, “陛下,臣请前往。”

“袁卿……”

袁宪抬头看向了陈顼,他的眼神颇为复杂,“陛下,南边的情况向来复杂,臣的好友为人正直,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我觉得这件事大概率为真。”

“欧阳绝过去曾在南边担任官职,如今又在北边,或许就是他派人联络当地蛮人,想要分散我们的兵力。”

“这些时日里,江面上往来的船只极多,少有盘查。”

“而北人蠢蠢欲动,诸多将领们驻扎在各个险要之处。”

“我听到守江的将领们说,敌人时不时的换防,大张旗鼓,尘土滚滚,隔着江水都能听到那大动静。”

“这绝非是在换防!这是在迷惑我们的军队,在为总攻进行准备!”

“刘桃子这个人,做事果断,从不迟疑,又有祖珽这样的人来帮助他。”

“陛下,南边的蛮人好解决,可北边的强敌要怎么抵御呢?”

袁宪有着一肚子的话要说,此时索性都放开了说,他严肃的说道: “江边的军队已经很久没有操练过了,将领们多是由没有功勋的人来担任。”

“将领们贪婪,粮饷克扣严重,士卒们斗志涣散,有的劫掠,有的收取贿赂……”

“官员们只顾着中饱私囊,整日饮酒作乐,无人察觉到有变。”

陈顼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毛喜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打断了袁宪的话, “袁公,您说的很有道理,只是这些事情,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当下还是南边的问题…”

袁宪却没有因此而后退,他直接粗暴的回怼了毛喜。

“当下南边的问题当真是最要紧的吗?”

“敌人若是只为夺取江北而来,何以动用那么多的将军?”

“江对面为何频频换防,到底是什么规模的换防才能造成那般的动静?”

“为什么我们的人已经不能到对岸进行探查了?敌人何以如此严防?他们在防什么?”

“刘桃子当下或许就在对岸,明日就要发动总攻,而毛君却觉得南边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袁宪的声音犹如惊雷,吓得陈顼都一个哆嗦。

毛喜拦都拦不住。

袁宪将这些话说出来,胸口顿时畅快了许多,多日来的沉闷都消失了。

“陛下实不该冤杀黄法氍!!恐为后人耻矣!!”

他最后又补上了这么一句暴击。

一时间,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三人都不曾说话。

如此过了许久,陈顼问道: “袁卿还有什么别的要说的?”

“没有了。”

毛喜有些担忧, “陛下……”

陈顼大手一挥, “朕不怪袁卿,这些时日里,只有他对朕说了实话。”

“袁卿,朕决定为黄将军平反,赦免他的家人,追封其功劳。”

“只是,人死不能复生,不能因一人而弃天下苍生啊。”

“这南边的事情,就劳烦袁卿前往解决。”

“朕明日就召集群臣,来商谈抵御强敌之事!”

……

次日,群臣云集。

乍一看,那真是……猛将没有,怯鸡无数,贤良没有,虫豸遍地。

这边坐的是个写宫廷诗的醉鬼,那边坐的是一人吃三军的豺狼,左边坐着代代修降书的虫豸,右边坐着风紧我先撤的懦夫。

魑魅魍魉,身披朝服,勾肩搭背,这个唤作狼,那个又唤作狈,吃的是血,喷的是粪。

陈顼坐在上位,看着殿下群臣。

人才济济。

“北胡近来多有异动……”

毛喜率先起身,开始商谈今日的主要内容。

整顿军队,加强防备,抵御强敌。

可毛喜只是刚刚开了个头,群臣便急躁了起来。

好不容易送走了一个黄法we,这是准备再来一个?

黄法e还在的时候,耗费大量的钱财去搞军务,弄得大家都很缺钱,朝廷本就不富裕,一要用钱,就开始压榨国内这些贤良之家,这还了得?

在毛喜刚刚说完了几个可疑之处,甚至都没有谈到真正内容的时候,大臣们就开始了驳斥。

对毛喜荒唐的论调,大臣们加以批判。

有的认为毛喜是要穷兵黩武,毁了大陈,有的认为毛喜是想中饱私囊,还列举了他本人的可疑之处。

有的则是从孝道上抨击毛喜,认为毛喜说好要服丧三年,可还没满年就停止了守孝,无耻不孝,根本不配当官。

至于支持毛喜的,也并非是完全没有,还是有几个真正的人在庙堂之中的。

毛喜鼓足了劲,开始与这些人角力。

双方开始了一场没有兵马的战役。

“我各地的守备不足,而敌人频繁的调度,这已经是达到了最危险的地步,这种时候,还谈论什么穷兵黩武??非要等到敌人渡过江水而后才能进行防御吗?”

“公既言仁者无敌,天下望风而降,何不坐船前往对岸,劝说北胡来降呢?”

毛喜其实是个不太擅长辩论的人。

这位兄台一直都是干实事的类型,但是此刻,也不知是什么缘故,他的言语攻势变得极为猛烈,即便是面对一些过去的朋友,他也毫不客气,直接回怼。

毛喜将话题围绕在江防上,针对他本人的攻击,他压根就不理会。

江总看着这喧闹的场面,有些无奈。

江总是个较为复杂的人,他不算是真正的恶人,不算公开受贿或者滥杀无辜的类型,但是,作为大臣,在治理国家上没有丝毫的建树,整日就迷恋自己那破诗。

作为文人还可以,但是作为国家大臣,那就实在太离谱了。

他的性格算是比较宽厚的,不太喜欢与人争执,就是这一次,他也没怎么去攻击毛喜。

趁着双方交战的间隙,他站起身来。

“毛公!”

江总虽然没什么能耐,但是资历比较深,他这么一起身,众人大多都选择了安静。

毛喜看向了他, “江公有什么要教我?”

江总认真的说道: “毛公的担忧,我已知晓,只是,北胡没有多少战船,有前线的将士们禀告,停泊在对岸的战船不过五十余艘,且又老又破,敌人就以这些船只,如何能渡江作战呢?”

“要我说,加强江防是对的,但是,不能操之过急啊。”

江总这番话,当即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

毛喜却很生气。

“这些年里,光是在座的诸位,卖给北胡的战船都不只五十艘吧?”

这句话却引起了更大的争议。

整个朝议一直处于乱哄哄的状态,每个人都能定个殿前失仪之罪了,大陈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陈顼听着这如山的反对声,脸色愈发的纠结。

好在,他是有着决定权的。

到最后的时候,陈顼还是亲自出面,言语里驳斥了毛喜,但又表示江防之事,不能不警惕,算是强行推进了这件事,让毛喜来负责。

群臣离开的时候,虽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是大多都不是那么的开心。

……

广陵。

城外尘土飞扬,官道之上的军队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尽头。

又有许多运输粮草的军队,各类的马车,驴车朝着目的地前进。

百姓们是不敢出来的,都藏在家里。

有骑士们飞奔而过,沿路查看是否有军士劫掠百姓的情况。

城外的校场,有大量的民夫正在进行修建。

大营是一个连着一个,连绵近百里。

军士们的脚步声响亮,随处可闻,没有中断的时候。

城内的官署之中,甲士遍地。

大堂之中,当地的官员和将军们分别站在两侧。

姚雄,高延宗,任忠,贺若弼,刘成彩,破多罗,史万岁等等诸将,赫然在列。

而坐在上位的人。

正是祖珽。

祖珽笑呵呵的坐在上位,看着面前的众人,眼神一一从他们身上扫过。

“诸位不必惧怕,我并非是来担任主将的,就是来做些粮草后勤方面的小事,不会与你们争功的。”

姚雄和高延宗带头发笑,其余众人这才敢笑。

祖珽这才让众人各自坐下来。

他的脸色颇为慈祥。

“诸位,这次的战事,乃是王将军担任主帅,共发步骑水军二十八万,攻灭伪陈。”

“二十八万人,确实是少了些。”

“本来我提议,再修养三年,等到新府兵操练完成,聚集全国兵力,以五十余万人一同出征。”

“只是南边诸多将军们纷纷请战,认为以当下的兵力也能灭亡伪陈。”

祖珽看向了他们,“我们的将士里,不少都是北人,不习惯南边的水土,将士们多是骑将,也不曾有渡江作战的经验……”

“我知道诸位骁勇,皆有战功,不过,只请诸位勿要轻视敌人,我们的敌人不只是伪陈的战船和士卒,南边蛮荒之地,自古以来,有许多一统北方之人,都在这江水覆灭。”

“大多都是因轻视敌人,高估自己。”

“我虽非主将,却是奉陛下诏令而来!! ”

祖珽的脸色变得肃穆起来, “若有人贪图军功,执意冒进,轻视敌人,犯下大错,我先斩而后奏!!”

“大一统在即,这是大丈夫建立不世功名的时候,也是诸位最后一次建大功勋的机会!”

“不可辜负! ”

高延宗率先起身, “唯!!”

其余众人纷纷跟进。

祖珽的脸色再次缓和下来,他笑着说道:“当然,我还是愿意相信诸位的,陈人压根就没有防备,只要我们足够谨慎,步步推进,灭亡陈国并非难事,我就在此处,为诸位筹备粮食物资。”

“当然,诸位有别的什么事,也可以直接与我上奏。”

“我就在这扬州道行台,为诸位压阵。”

“等到灭亡伪陈,功成名就之时,我当为诸君表功。”

众人大多都很激动。

他们等了好多年,终于盼来了攻打陈国的时候。

说起来,当命令忽然下达,祖珽来到广陵,召见众人的时候,他们都还很震惊。

他们心里多少都知道朝廷要对陈国用兵了,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连他们都没想到,陈国自然就不必提了。

这次的战争,有两位统帅,一个是高长恭,一个是王琳。

两人的军队从广陵一直到巴蜀,全方面的包围了陈国。

而高长恭负责从荆襄方面攻打陈国,王琳负责从两淮攻打陈国。

至于祖珽,他算是个皇帝派来坐镇后方的,后勤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为了督战,确保两路大军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在江水两岸的将士们都不怎么知情的时机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即将爆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