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55章 这是真正的自由市

第55章 这是真正的自由市

第55章 这是真正的自由市

第五十五章、这是真正的自由市

“大公者,天下为公也!”

报摊上一名身穿南洋这里最常见的短袖短打衣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来笑道。

看到两人头上包的和印度阿三一样,微微一笑。

“两位是从内地来的吧?”

韦森特大惊:“你是怎么知道的?”

“自一个月前明王击败大清兰芳团练衙门和婆罗洲诸国联军,发布了兰芳建省公告后,南洋华人就基本剪去了辫子,或是蓄发挽起发髻,或是干脆剃个短发图个凉快。”

“像是你们这样,把头顶包得严严实实的,除了从内地而来的,还真的不多见了。”

南洋这里蓄头发实在是有些遭罪。

好在明王府除了要求麾下子民剪辫子,倒也没有非要要求大家伙儿冠发。

现在很多都来巴淡岛金盆洗手。

他急忙把二楼的窗户门窗都关严实。

无论这钱来路如何。

在明王统治下的马六甲诸岛和筹备中的兰芳省。

刘光亮问道。

都算是洗白了。

老实说连黄金财都有些心动呢。

是否蓄发并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话题。

说这里是个自由市、

卖的可火爆了。

这进财行背后老板本来就是十三行总商伍敦元。

因此十三行的商人们暂时都在观望,还不敢直接前来。

比如说最近《大公报》就报道,明王府诸司官员围绕着是否复古蓄发展开了辩论。

山羊胡说的铜钱是明铜元,大清的铜钱在这里是不被承认的。

黄金财做了个数钱的手势、

“卖军火?”

山羊胡朝着明王府的方向拱拱手说道。

那买上个几期也不错。

“在这里,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做。”

可不是么。

“当然了,不过得先兑换成明元,在克里斯银行开个户才好。”

“好嘞!”

压抑了数百年的民众之间的舆论。

目前蓄**占了上风——清剃发易服,明复汉家衣冠,这是政治正确,连明王都没有公开对此事发表意见。

进财行表面上的老板黄金财眉头紧锁。

虽然说逆明没有说不让十三行来巴淡岛行商,但是十三行后面毕竟是北京城的八旗王公们。

“知道知道,这个进财行这段时间倒是挺有名的,他们居然可以从内地出生丝,在这之前都是十三行的买卖”

“卖报的,你看看那几期卖的比较火的,给我那几份。”

总的来说。

明王府从来不问来路,只要往道桦银行或者是克里斯银行一存,兑换成为明元。

倒是头一回出现了一些清新的空气。

脸上带着苦色,似乎在时刻警惕着什么的华人们的面孔,脸上居然也开始出现了别的一些表情了。

却没能看出什么所以然——都是用白话行文的,一看就不如朝廷的举人进士们这么有文化。

巴淡岛上有专门的行商铺面一条街。

虽然这逆明反贼要推翻大清朝,想要让他无处为奴(韦森特又恢复旗籍了),但是逆明伪王这等人物,不说是和当今万岁爷一个级别吧,至少也要比福康安高好几级。

黄金财连忙摆手说道:“也不是不能做,多转几个手就是了。关键是这个”

韦森特看了看这大公报、日月报,上面记录了不少近期的大事,甚至还在一个版面上看到有商家的广告。

“怎么?不能做?”韦森特眉头皱了皱。

那就是个自由市。

“怎么,黄老板?这买卖不能做吗?”

毕竟是关系到性命的东西。

山羊胡熟练的选出了几份报纸。

两人翻开了一阵。

甚至都出现了《大公报》这样敢于就明王府政策公开议论的报纸。

巴淡岛也没说不能做军火买卖。

所以许多华人贪图凉快,直接就留个方便的短寸头——这个流行风倒是从明军那里刮出来的。

卖报的翻出过去的好几期报纸说道。

倒是文官这边规矩比较多。

来到这里的钱。

韦森特和刘光亮面面相觑。

朱道桦在要求麾下明军剪去辫子的同时,也没有让他们蓄发,目的是为了在战场上头部破损后缝合、巴扎方便。

就黄金财知道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

这里的别院以后会有部分赏赐给大明的功臣,到时候还会建一个功臣小学堂,在这里住,日后儿子的同学可都是大明的达官贵人.

引得不少阔佬背着明元就要下定。

“做,是能做但是如果是给大清做,我怕惹上麻烦。”

“呵呵,明王是何等人物,你一个卖报的知道人家说什么呢?”

自然是通过囤积巴淡岛上的土地狠狠的赚了好几笔。

进财行的铺面不难找。

这些东西也许可以作为“逆明情报”,往上一送,大小都是个功劳。

这里算是目前岛上房价最贵的地方了——朱老板怎么不知道地产经济的好处?

韦森特冷笑一声说道。

“换明元?这可是大买卖,不是白白给逆明送钱么。”

能够在行商铺面一条街买上一个铺面的,都是有实力的大行商。

一个卖报的草民能知道这等天上的人物说什么?

“怎么不知道,这大公报、日月报天天都报道明王在说什么。你看这一期,说的是神州文明优越论,这一期,写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你看这.”

“天下为公?谁说的?”

进财行的铺面内。

朱老板这是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最近不少本来在南洋做没本买卖的华人海寇,因为这段时日明军完全掌控南洋,生意开不了张。

倒是伍敦元胆子大,派人以南洋华商的名义在巴淡岛上买了个铺面。

实际上朱明王还是很讲信用的。

刘光亮掏出几张10铜元面值的纸币,随后问道:“卖报的,你知道进财行的铺面在那里吗?”

“你们可不知道,这些明王说的话,不但在这巴淡岛、西婆罗洲大有人买,连安南、暹罗、缅甸,甚至远在北方的日本国、朝鲜国都有人买,一买就是一大摞,把全部期数都买下来的!”

这十三行的行商,都是这些王公的买办而已。

不过既然刚这么多国家的人都来买了。

据卖别院的牙人说的。

不少人都买了巴淡岛北面新开发的靠海别院。

“明王说的。”

“二位,一共80铜钱。”

“没办法,在南洋要做买卖的,不给明王送钱就做不成。”

黄金财道。

就在此时,门口有小厮敲门。

“掌柜的,罗德里格斯大班来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