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52章 围猎

晋末长剑 第1152章 围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52章 围猎

第1152章 围猎

“放箭!”巴郡太守解思明一声令下,平地上万箭齐发。

密集的箭矢往山林边缘覆盖,将冲出来的梁军大面积扫倒在地。剩下的人见势不妙,纷纷退回身后的山林之中。

很明显,他们早在穿越山林,意图绕后的过程中就被发现了,然后陷入了敌人的预设战场之中,故死伤惨重。

密集的箭矢一刻不停,直到山林边缘再无一个站着的人影为止。

“咚咚……”鼓声响起,巴郡板楯蛮两千余人手执弓弩、盾牌、短兵冲了上去,追杀溃敌。

战术是不错,但追杀的人是不是少了些?

解思明一看就觉得不对,立刻喊来郡都尉,问道:“兰家的人呢?”

郡都尉也懵了,道:“好像就没来。”

“去问问!”解思明脸色阴沉道。

“遵命。”郡都尉领命而去。

解思明看向前方战场,心中没有丝毫挫败梁人绕后偷袭阴谋的快感。

兰家是涪陵郡大族。

李成朝廷为了拉拢,称他们为板楯蛮,但梁朝则说他们与巴东诸部一样,都是白虎夷。反正各说各话,都出于政治目的。

涪陵(今彭水)这地方,别看设了五个县,但基本是当地部落首领说了算——部落首领自称“邑君”,因为他们筑城邑聚居。

人家倒向谁,那就是谁。

蜀汉年间,涪陵最大的豪族是徐氏,因为造反被镇压,然后迁走了徐、蔺、谢、范五千家去蜀地,首领当“猎射官”。

这几家一走,兰氏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家族开始扩张势力,现在他们是涪陵五县头号“邑君”。

说实话,解思明以前没太看得起兰家。

这个家族野蛮凶悍、粗鄙无文,祖上本无姓,因仰慕涪陵蔺氏,遂冠此姓。不过在登记时被写错了,“蔺”写成了“兰”,于是以兰为姓,知道这事的人都笑得不行。

但兰家居然不遵号令了?岂有此理!

而愤怒的同时,解思明隐隐生出一股担忧:最近有獠人首领带人跑了,好在征东大将军及时反应了过来,竭力封锁消息,令其对军心士气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獠人先跑,涪陵賨人再跑,到底因为什么?

解思明心中隐隐是知道原因的,不就是因为梁军突入宕渠,往江州后方杀来了么?

二月初一的时候,梁军右骁骑卫烧毁了堆积在垫江县附近的一部分军资。

李征东第二天就得到了消息,然后以换防为由,拣选了数千六郡子弟前往垫江,稳固局面。

就在昨天,这批人主动出击,为梁军大败,死伤、溃散两千余人,剩下的直接逃回了垫江县城及周边的水陆营寨之内,再不敢出战。

如此一来,陆上运输大受影响,被截杀、烧毁、掠走的粮草军资不计其数,不但影响了江州前线,还养肥了突入宕渠的梁军大队人马,搞得他们都不怎么缺粮了。

没办法之下,李征东只能让水师抽调部分小船回援,不是为了打梁人,而是为了运输资粮,毕竟当初水陆并运就是因为船只不足。

仗打到今天,阳关城塞破损不堪,兵员死伤惨重,躺在城后呻吟哀嚎的蛮汉兵士不绝于道。每天都拉走一大批人,又每天新增,望之触目惊心。

说实话,李征东多次亲临城头指挥,且散家财犒赏军士,六郡子弟也够卖力,堪堪挫败了梁人两次穿林绕行、一次水路突袭、无数次强攻关城,甚至还逐退了一次迂回巴郡南部蛮獠聚居区的企图,已经很用命了。

若因为粮道被断导致全军崩溃,阳关、江州这种险要之地失守,真的太可惜了。

想到这里,解思明深深地叹了口气,对将来一片茫然。

******

阳关城内一座狭窄阴暗的砖房内,李寿龇牙咧嘴,任凭医者为他清理、包扎伤口。

水师都督罗恒、幕府司马蔡兴、阳关都督上官澹、骑督李豹等人围在身侧,抱怨不已。

“罗演真是废物,偷袭能被人一路推回来。”蔡兴忍不住骂道:“宕渠一失,全线动摇,我等在此拼死抵抗又有何用?”

“他是太子舅父。”李豹幽幽地说了一句。

他是李雄庶子,本来机会就不大,但不妨碍他心里酸溜溜的。

天子立个嫡子为储君,他也不说什么了,偏偏立个侄子,简直匪夷所思。

当然,这也和他没关系,他压根没可能当太子乃至天子,早就死心了。

“说的什么胡话!”罗恒暗道你们几个是不是眼瞎啊,我这个罗氏族人还在呢。

“好了。”李寿摆了摆手,结果牵动伤口,脸皱成一团,良久后才道:“听闻罗公已在阆中、西充征召了数千板楯兵、獠兵,此忠勇之士也。没有罗氏,板楯兵如何能为朝廷效力?昔年龚氏兄弟可是为罗尚(罗宪之侄,襄阳人)效力的。”

李寿定了调,众人才知失态,不再埋怨。

罗恒原为李寿长史,地位崇高,这些六郡勋贵、宗室子弟本来对他很客气,但战局危难之下,难免推衍塞责,口不择言——仗打成这样,其实每个人都脱不开干系。

“陛下有旨,令我等固守江州,相机驱逐袭扰后路之敌。”李寿说道:“他已——”

说到这里,李寿神色微微有些黯然,道:“他已抱病亲征,誓要歼灭顽贼,扫清突入腹心之敌。”

上官澹一听,暗道还得在阳关死扛。

梁贼攻势太猛了,军心也有些不稳,伤亡着实太大,究竟还要扛到几时?

不过,作为天水上官氏子弟,与朝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没什么好多说的。事到如今,便是硬着头皮也要顶住。

征东大将军都数临城头,乃至中箭负伤,他有什么理由不拼命呢?

“陛下能驱逐贼军吗?实在不行,能不能抽调汉中守军南下?主公只需书信一封……”蔡兴说道。

“不可。”李寿一脸晦气道:“若往常,把汉中守军撤回来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会不行。不撤还能咬牙顶住,撤则泄了那口气,一溃千里。”

镇守汉中的乃镇北将军任调,出身天水任氏,其妻李氏就是李寿之妹。

“司马可点计一下粮草、甲仗、马匹、兵员数量,以做长久之计。”包扎完毕后,李寿让医者退下,说道:“守住江州,还有一线之机。若守不住,即便天子打赢了,最终还是要败。”

“遵命。”蔡兴拱手道。

很明白的道理,如果有地形、关城乃至水师辅助的江州都守不住,把数万梁军放进去,在地势平坦的旷野中,你怎么打?

现在只能顶住,撑死了抽调一部分兵马北上。

但真的还能抽调很多吗?蔡兴默默算了算,江州左近现在只有不到三万五千人了,今天早上解思明来报有涪陵板楯蛮不辞而别,正在遣人拦截,而兰氏此举有可能会引发风潮,让更多的人逃窜,可用之兵就更少了。

撑死了再挤出数千人,但这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而就在他愁眉苦脸计算的时候,城外又响起了激昂的鼓声,新一轮进攻开始了。

众人面面相觑,真是一点喘息都不给啊。

******

嘉陵水乃古西汉水形成。

前汉开国后十余年,令西汉水改道,无法沟通关西、蜀中两地。西汉水切割流经之处地形,慢慢形成了后世的嘉陵江水系。

嘉陵水之名,便得自于武都嘉陵谷。甚至在司马晋、李成的地图上,嘉陵水仍被写作“西汉水”,可惜其已改道,再不能入沔水(汉水上游),而是入长江——这一段长江,当地人也称作“蜀江”,不过此名传扬不广。

二月初七,桓温得到了一支援军,第一时间就将其派了出去。

这是来自岢岚郡的匈奴骑兵,一共两千五百骑,由秀容、静乐等县征集而来,郡都尉万俟可统率。

他们在接到命令后,自宕渠渡河,一路向西,进至嘉陵水东岸。

板楯蛮昝氏大发青壮,带着本部落及依附昝氏的小姓兵马计七千人,配合万俟可部轻骑的行动。

此时的嘉陵水西岸已经有了数千军士,乃罗演、罗顾兄弟征召的板楯兵、獠兵,大概三四千人的样子,屯于南充国——此为巴西郡属县,不叫“南充县”,也不叫“南充国”,而叫“南充国县”,历史遗留问题了,大致位于今南部县一带。

罗演似乎颇为胆小,尤其在看到对面有大股骑兵的时候,有些畏惧,打定主意隔河对峙,绝不主动出击。

万俟可没耐心与他们纠缠。

二月初八,他命令昝氏伐木造桥,强攻南充国。

昝氏固然不愿,但出于多种考虑,硬着头皮答应了。

于是乎,一场板楯蛮的内战即将展开。

万俟可则在初八夜间悄然南下,利用骑兵的爆发力南行数十里,在归附部落的帮助下,于初九、初十两天强渡嘉陵水,抵达了西岸。

他根本没兴趣搭理罗演兄弟。事实上,在得知李雄带数万人御驾亲征之后,桓温就已经知道,不挡住这支部队,就没法彻底消灭敌江州大军,他的目标已经放在了李雄身上。

二月十三,在最后一次获得补给后,万俟可终于得到了成军的消息。

遂一路疾行。

当万俟可登上一座高坡,观瞭前路的时候,但见前方数里外旌旗如林、兵戈耀日。

终于找到你了!

时大梁开平六年二月十四正午,位于广汉郡治(今射洪南)以北十余里。

同样是在这一日,桓温又得到了军师何伦发来的第三批援兵:西河、平阳二郡杂胡轻骑两千骑。

他不再等待,当场率飞龙山镇兵及杂胡计两千五百骑,星野兼程而来,试图以此五千骑兵围猎李雄。

毫无疑问,这是决定李成命运的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