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血首辅 > 第132章 火箭弹与自鸣钟(求订阅)

第132章 火箭弹与自鸣钟(求订阅)

第132章 火箭弹与自鸣钟(求订阅)

安排完骑军的事,又两人讨论了草原的局势,现在的草原上土默特部四分五裂。

自从洮河之役扯力克汗兵败,而后在扯力克汗晚年,三娘子纵容其孙素囊台吉,凭借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在土默特部称王称霸。

扯力克汗于万历三十五年死后,素囊竞声称“应王者我也”,公然进行篡夺王位的活动。

他勾结明安台吉,用武力驱逐王位合法继承人卜石兔(博硕克图),引起各部台吉、首领的公愤。

万历三十九年,那木儿台吉联合73家台吉声讨素囊。三娘子、素囊祖孙调集兵马,决心诉诸武力。

明廷深恐危及封疆,遂由宣大总督涂宗濬出面调停,结果双方达成暂时妥协,卜石兔于万历四十一年袭顺义王爵,素囊升为都督知。

由于土默特部的分化,右翼诸部也纷纷脱离顺义王的控制。河套这面就为鄂尔多斯万户部和乌审万户部所控。

此时正是拿下河套,包头,归化城的好时机。一旦野猪皮死了,皇太极上位,面对辽东明军日益坚固的堡垒。

必然会调头进攻草原,先收服蒙古人。如果坐视皇太极收服蒙古人,那么大明的九边都会直面建奴的兵峰。

那时候不是单加辽响就可以解决得了,得再加一个九边响。还是会走到官逼民反的老路上去。

张宗贤给两大弟子分析了形势后,也给出了他们任务,那就是在未来两年内拿下河套,三年内拿下归化城。

交代完两个大弟子任务,张宗贤就回到了葭州治所,回到治所后张宗贤就发布任务成立火箭弹研究小组。

这玩意用黑火药做发射药就行,主要把喷口向一个方向倾斜布置就行,这样发射出去就会产生陀螺效应。

这样弹道就会非常的稳定。而且不需要做出多远的射程来,直接加大装药量,能射出五里就可以了。

这就是张宗贤给骑军准备的武器,把弹头和单体分开,一匹马可以带上至少四枚火箭弹,类似于前世的107农用器械。

既可以单发也可以群发,装药方面更是可以装三百斤火药,都可以用来攻城了。

而且可以开发多种弹头,纵火弹,开花弹,霰弹。

接着张宗贤还学习前世海思科金属网防爆墙,设计了大明版本的防爆墙,给工坊下达订单生产。

又将前世的工兵铲也画了出来,向工坊下了订单。

就等着秋天向河套发动第一波攻势了。

进入六月底,新任的延安知府也就是原来的通判,派人来找马师爷,让马师爷到延安府一叙。

马师爷立马将此事向张宗贤做了汇报,马师爷分析到,这知府一定是投靠了巡抚那面,否则怎么也轮不到他升知府。

找他应该是想释放善意,应该不会学上一人故意来找事的。

张宗贤认可了马师爷的分析,新官上任嘛。毕竟是顶头上司,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按照规矩一上任就应该送过去孝敬的,既然找上门来了,就让马师爷跑一趟,给新任知府送上孝敬,再探探知府的口风。

马师爷带着礼物来到了延安府。虽然是对方邀请的,但现在人家是知府了,自然不能像以前一样约在茶楼品茶了。

只能先发拜帖,看看知府大人什么时候有时间见他了。

很快知府那面就传来话,还是以前品茶的茶楼见,而且让马师爷一个人去。这下把马师爷搞不会了,知府如此屈尊到底为何事啊!

到了约定的日子,马师爷提前到了地方准备好茶等待着知府到来。

没过多久就有人敲门,代马师爷打开门,就见到了乔装打扮的现任延安府知府。

“邦德兄别来无恙啊!”

马师爷看着堂堂四品大员如此打扮,着实是吃了一惊。

“景卿兄新官上任何以至此啊!”

何以至此?当了知府才知道你们家那知州,来到这边陲之地不到一年就掀起过多大风浪。叫你过来就是要好好质问你一下。

“何以至此?邦德兄此话应该问你家知州啊!”

这话更让马师爷摸不着头脑了。不敢再以平辈相交,赶紧换了称谓。

“知府大人可是我家大人有什么不周的地方,还忘知府大人海涵啊!原先是我家大人礼数不周,如今这不是派我来给大人赔礼来了吗?”

那知府先是坐下喝了一口茶后,才说道:

“好茶啊!如此好茶整个西北之地,也就是你家知州可以日日品茶,富可敌国私养重兵,还广纳弟子,开院教书。你家大人是要造反吗?”

一句话就把马师爷问蒙了,造反?

“知府大人这又从何说起,我家大人也是朝廷命官,哪有朝廷命官想要造反的。”

你家知州不是要造反,为何要在清水营和黄埔川堡大肆招募骑军。还广纳弟子开宗立派不教四书五经,反以立法之说蛊惑人心,以农具耕牛收买百姓。

这不是做造反的准备吗?

马师爷立马辩解道:

那招募的都是商队护卫,草原马匪横行,不服王化,不得已而为之。且那都是私家商队所为,与我家大人无关。

我家大人开宗立派也是追寻法家先贤。探求治国之道。

给百姓贷以耕牛农具,更是那太平号所为,我家大人只是鼓励商贾莫要坑害百姓。

这正是为官之道啊!知府大人莫要信那些小人之言,我家大人向来心系朝廷,那蜂窝煤专卖就是我家大人的提议。

为国库开源而不加百姓负担,不仅如此,我家大人治下衙门每日都必向皇城高呼三声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如此还不能证明我家大人对大明对皇上的忠心吗?

马师爷的说的知府都知道,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的,他升任知府后,就被巡抚叫到身边,给他讲了张宗贤来到延绥镇种种所为。

他们承认张宗贤是个有大才之人,但是从张宗贤的作为来看,此人也是个心狠手辣之辈,颇有枭雄之姿。

他们也怕张宗贤外一有莫逆之心,现在延绥镇能打都掉到辽东去了。

剩下的都是些吃空饷的。外一张宗贤真要造反,他们这些地方官首当其冲。有心检举张宗贤,但是又怕逼反了张宗贤。

思前想后才有了,知府乔装打扮试探马师爷这一处。

听完马师爷的话,知府并不与马师爷争辩。反而斯里慢条地喝起茶来。

马师爷见知府这样就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也明白他们肯定是忌惮新军战力。继续说道:

景卿兄这明前龙井,可是西湖边上给皇上御贡的那十八棵茶树上采来的,每棵每年才能采二两。从杭州运到这边塞之地。

每两茶价值不下千两白银,我家大人知道景卿兄喜欢品茶,派人专门跑了趟杭州买来给景卿兄品鉴。

景卿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毛线作坊一个月消耗十几万斤羊毛,这羊毛都得从草原上运进来。

为了求购羊毛,商队是越跑越远,那草原苦寒之地羊毛都是那人命换来的,这不就得多招些人补充。

巡抚大人那面也知道,这羊毛不好弄。再说了如果我家大人没有些准备,想必在清涧县那会就早已被那马匪给害了。

如今这产业越来越大,也怕贼惦记啊!

知府又喝了一口茶,闭上眼睛好生的回味了一番。

“是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家知州怕贼惦记,我等也怕啊!听说你家知州还在张罗的在黄河上修大桥。这怕不是要直捣京师。”

景卿兄说笑了,不说一路上大同宣府两镇,就是咱这延绥镇上下也不会坐视不是。我家大人修桥是为朝廷着想,为百姓着想啊!

这桥一通运往延绥镇的粮食就不用绕那么多弯路了,朝廷也能少些路上的损耗,服役的百姓也就能早点回家啊!

“邦德兄造反是要诛九族的,可不要误己误家啊!”

景卿兄说这么多,你还是对我家大人有误会啊!我家大人身边就有锦衣卫的百户,内廷的公公们都知道我家大人的忠心。

据说皇上当初就有意召我家大人进京,只是皇上觉得我家大人历练不足,想让我家大人在地方上多历练几年。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知府也明白再说下去无意,谁让张宗贤背景够深,除非他真的造反否则告上去也只会换来斥责,随即说出了巡抚交代的底线。

其实你家知州造桥,那对陕西山西两地百姓是天大的美事,巡抚大人那面也是时常,关照本官要多多协助。想让我等同心协力完成此等千古第一佳话。

另外那清水营和黄埔川堡兵员都有定额,切不可肆意招募,否则巡抚大人那面必不会纵容,延绥镇上下世受国恩,绝不会容忍叛逆。

马师爷听明白了,说到底还名的事。在黄河上修一座桥那可是天大的政绩,巡抚和知府都想参一脚,留个名。毕竟桥修成了,到时候当成祥瑞报给皇帝都行。

而且是千古留名的事,谁不想史书上留个好名声。以马师爷对张宗贤的了解,知道此事张宗贤必不会在意,无非是填几个名的事。

景卿兄和巡抚大人能支持修桥,是我家大人翘首以盼的,到时候桥通了,必定要两位前去观摩。至于那清水营和黄埔川堡的守备

是我家大人的学生,我家大人必定会严加管教,让巡抚大人放心即可。

“那就有劳邦德兄了,还有一事得麻烦邦德兄,我家贱内有一兄弟也想贩卖毛线,凑了五千石粮食,不知道邦德兄可否给引洗一下路。”

这时看那总兵和知府都入了股,也想参上一股了。搞了半天还是要钱啊!不过这种事马师爷做不了主。

“景卿兄此事容我几天如何,待会回去就给景卿兄准信。”

“还是麻烦邦德兄,来来来一起品鉴此茶。”

马师爷回去向张宗贤汇报后,张宗贤明白自己最近闹得的动静还是大了些。那巡抚被他拿着把柄,也不敢直接告他,也舍不得已经毛线作坊的分红,派出知府来探探口风。

今后得让雨农注意的点,将骑军放在边墙外安全点。

至于那知府想要入股的事,也没有问题。反正那知府愿意用粮食换,就给了延安知府半成股份。说是半成具体分红肯定没有这么多。不过一年也会给个一万两。

至于修桥的事,现在王家建造那面正在和刁三一合作,已经把炼铁炉建到了黄河边上,不过此事对于两家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是铁索桥但是也催不得,让他们慢慢造吧。

随后又吩咐下面,将那私盐的利润按照规矩,每月都给知府和巡抚衙门送过去。其他地方也一样,给县该给的都要给。

到了七月一号开完了旗下产业的月会,众人都散去后,胡彪留了下来,说是要替他儿子给张宗贤献上一件礼物。

原来胡忠心上次演习的时候没有管理好师弟们,被张宗贤免去了亲传弟子的身份。胡彪知道后把胡忠心狠狠地打了一顿。

为了给自己儿子立功恢复亲传弟子的身份,听说学派挂出的任务里有自鸣钟一项。不惜花费重金从南面采购回来一台自鸣钟。

张宗贤看着胡彪抬上来的自鸣钟,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过原本张宗贤就想给胡忠兴安排个任务,让他立功恢复亲传弟子的身份。

“老胡你就是对孩子太骄纵了,以前你可是要把他送到商队去的。”

胡彪闪闪笑道:

“大人以前是没有办法,现在托大人的福,咱也是官了,自然想着自己的儿子好些。”

“自鸣钟我收下了,不过不能让这小子这么轻松地过关,得让他多吃点苦。”

全凭大人安排。

胡彪走后张宗贤就把胡忠心叫来,从新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制作出可以随身携带的自鸣钟来。

大小不能超过头盔,而且是可以大规模量产的。做好了就恢复他亲传弟子的身份。

胡忠心领了任务,立即就把原先和他一起被罚的内门弟子,召集起来商量怎么做到师傅的要求。

原理张宗贤给他们讲过,只是也有人试过想要做出来,一直没有成功。

现在有个样品摆在面前,倒是省了很多麻烦。按照张宗贤的教导,众弟子先是分工。让画工好的先将未拆开前的机械机构画出来。

随后在拆解时记录下每一步,每一个零件的位置尺寸。随后反复拆解组装几次搞明白了内部结构后。

众弟子就开始找工方定做零件,想着先复制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来。

新人新书求订阅!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