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血首辅 > 第136章 安抚

大明铁血首辅 第136章 安抚

作者:用灵魂去瞄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0:49

第136章 安抚

第136章 安抚

清涧县黄河边流民大营。

张宗贤带着胡忠心和王国甫两个亲传弟子,在这里视察这流民安置情况,这些难民都来自于山西,乘着黄河封冻过来的。

这样的流民最多,事实上山西多山而平地少,除了几个盆地都是山脉,自古山西人就有出省讨生活的勇气。

朝廷加税一文,地方上就要收十百文,原先百姓没有地方去,只要是不死就忍了,先卖儿卖女再卖地,直到活不下去饿死。

这种状态还能撑短时间,如今看到黄河对岸都能吃上肉了,不仅交税少,还没有徭役,一些去那么闯荡的后生带回来话也是,那面只要肯卖力就有饭吃。

一咬牙就拖家带口地跑了过来,跑了一户那这户的税,就要摊到村子里其他户上。

村里没有跑的就会加重负担,跑得越多,这个村里剩下的人负担越重,那还留下来干什么?也跟着跑了。

尤其是夏天的干旱导致夏粮欠收,交完秋税和夏粮百姓已经没有余粮了,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抛荒的土地越来越多。

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背井离乡。

张宗贤站在黄河边,看着山西的百姓拖家带口地走在黄河上。

感叹着自己只是给葭州百姓减轻了负担,竟然造成了如此效应。让黄河对岸的山西提前上演了这一幕。

正在感叹大明百姓的艰辛,就看到对岸突然出现了一群壮汉,正在抢劫逃难的百姓,看了半天也没有人上前制止。

立即招来负责此营的军官质问。

“弟子拜见师尊!”

“黄河对岸有强盗劫掠百姓,你怎么不管?”

“对岸非我葭州境内,弟子不敢越境行使。”

“迂腐!身为学派弟子,忘记我立法学派的大愿了吗?”

“弟子不敢忘?弟子这就派兵。”

“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要直接派兵过去,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去把那些强盗都杀了,派人些机灵点的去对岸,再有强盗都按此处理。”

处理完此事张宗贤也没了心情继续呆在黄河边上,就回到营地里。

如今此处营地已经接纳了近五万多人,除了对岸还有很多顺着黄河走过来的。

幸好现在是冬天,不然这么多人聚集,防疫都是大问题。

视察完流民大营,张宗贤就回到了清涧县。带着马师爷去会见各大工坊的掌柜,一方面是应对此次流民涌入,太平号下了很多订单。

另一方面随着太平号的发展,这些工坊与太平号绑定越来越深,张宗贤的一些做法让这些工坊有了疑虑,期间小动作不断,也是需要安抚一下。

而且一直以来张宗贤都想让这些商贾,参与到地方的管理中来。想让他们认识到要争取自身的权力,等到张宗贤掌权立法时,这些人就是除了弟子外最重要的支持力量。

张宗贤出门向来不喜欢那些官仪,都是带上一队武艺出众的弟子轻装出行。

到了清涧县城也没有去县衙,而是到了新建的马市大楼会见各大工坊的掌柜。

当初由张宗贤扶持起来的王家建造,柳家工坊,徐工,刁三一他们依然成为了清涧县的头面人物。

各个如今都是行业内的翘楚。王家建造接各种造房的订单接到手软,都开始外包了。

柳家工坊更不必说,吃张宗贤给的军备单子就已经快忙不过来了。

徐工现在更是独霸机械行业,如今葭州的木工都被他收入麾下。

刁三一已经停了山西的炉子,把师父们都请到了葭州,不仅是练铁还参与开矿,这一年挣的钱都比以前十年挣得还多。

这次会面张宗贤也没有拿架子,还是按照前世面见下属那样,坐在专属他的茶室中,马师爷负责沏茶各大掌柜则是坐在茶台旁。

“诸位看来今年都挣了不少啊!个个红光满面的。”

与张宗贤接触最多的年纪最大的柳匠头先开口道:

“都是托大人的洪福,要不我等哪有如此富贵。”

老王头赶紧附合上:

“是啊!都是大人提携我等。”

其他两人也跟着说。

张宗贤给每人倒了一杯茶后,淡淡的说道:

“这钱多了不一定是好事啊!钱多了就一定会被人惦记。今年正月十五都有马匪敢攻打县城了,要不是本官有所准备,我等的家业都已经化为乌有了。”

张宗贤一开头就提到马匪攻城,一些子就让在场的人摸不清头脑,这知州大人到底唱的是哪一出。众人也不知道怎么回话,一时间整个茶室安静下来。

张宗贤等待了一会喝了口茶才继续说道:

“柳匠头听说你分家了,让小儿子带着不少家财去了江南过日子去了。是不是给你们柳家打个前站,你也想去江南养老啊!”

柳匠头听完赶紧解释:

“是老朽教子无妨,那小子非要去江南看看,老朽这就把他叫回来。”

张宗贤哈哈笑了笑:

“你那小儿子是想去秦淮河看花魁了吧,拿着那么银子,跑到江南去,这不是小儿持金等着人家抢了吗?”

柳匠头不敢搭话只能在那里陪笑。事实上在给张宗贤造了几万只火铳后,柳家的人感觉到不对开始怕了,这么多的火铳,这是要打仗吗?

陕北地界这么太平,没有仗打啊!就算是支援辽东,他们也知道,拢共才送过去一万五千只鲁密铳,剩下的有三万只大小自生火铳可一直都没有支援辽东。

就算是防马匪也不需要这么多啊!他们不敢猜测张宗贤要造反,为了以防外一才有了,让小儿子带着钱去江南的举动。

张宗贤又给刁三一倒了杯茶说道:

“我听说山西来人了,还是官面上的人,怎么你家还有在朝为官的亲戚吗?也给本官介绍一下都是同僚嘛!”

刁三一冷汗直流,哆哆嗦嗦地解释道:

“是远房的表亲,听说这里的繁华来清涧县看看。改日在来清涧县一定为大人引荐。”

自从给张宗贤造了大炮,刁三一也获得了大利,但是家里的长辈也是担心张宗贤造炮是要谋反,便想着在山西那面找个靠山。

那面的靠山在得知,张宗贤在造炮,早就听说了清涧县的富裕,就想着过来看看拿到实证来威胁张宗贤。

“引荐就不用了,那人过黄河的时候没有注意脚下,冰碎了掉河里了,本官还听说他老家失火,一家人都没了。”

听到那家人失火,刁三一自然明白张宗贤是张宗贤干的。吓得只打哆嗦。

张宗贤再此环顾在场的几位,老王头是个实在人,私底下一直兢兢业业的,为了修桥的事都已经吃住在工地上了。

徐工那面虽然商贾气息重,但是绝对是个机械天才,钟表能复制出来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在。

“在大明商贾就是官府的钱袋子,向来都是随意取杀的,你们也是经历过世面的,何时有过本官这样给你们送钱的。

像你们这样家财万贯的在哪里不都是别人眼中的肥羊。没有了本官的保护,你们的家财就是给别人积攒的。

你们应该都知道本官的学派都教的是什么?本官不管那些儒生怎么看?本派的大愿本官一定要实现,要实现大愿,就得发展工业,发展工业就得保护商贾的利益。

这也是本官扶持你们的原因,在本官看来世间人人生来平等,待将来本官入阁必会为天下的商贾撑腰。

本官知道你们有些人有顾虑,本官向来以诚相待,有顾虑可以和本官说。

本官自然会给你们一个解释,如今各地的百姓都视清涧县为人间乐土拖家带口地来投奔。

为了给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一条活路,本官不得已在河套草原上掀起大战。

然而朝廷昏庸,河套几次易手,为了不受朝堂干扰,本官并未上报朝廷。

而要彻底拿下河套,也需要你们的帮助。无论是火铳还是大炮,无论修路修桥还是建设水闸。都需要你们通力合作。

待本官克复九缘故地,到时候会在那里建设一座新城。一座由商贾通力合作建设的新城,那里将没有官府,管理新城的将是他的建设者。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好好跟着本官干,荣华富贵不在话下,一个小小的葭州放不下本官的宏愿,大明的疆土也放不下。”

在场的五人回味着张宗贤说的话,话里既有敲打之意也有对未来的承诺。

老王头最实在,首先开口道:

“大人一心为民,百姓都看在眼里,清涧县的百姓家里都供着大人的生词,没有大人百姓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一口肉。

小人干了一辈子的苦力,遇见大人才有了今天的荣华富贵,大人说什么?小人就做什么?就是让小人造反小人也跟着大人干。”

徐工也开口:

小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大人所作所为小人都看在眼里,这天下再也没有比大人再好的官了。他们也不会像大人这样如此器重我等。

大人的宏愿,小人更是佩服不已,历朝历代何曾有过如此在乎百姓的学派。要是小人在年轻十岁一定要加入大人的学派。也不枉此一生。

柳老头颤颤巍巍地起身跪下:

“大人是小老儿糊涂糊涂啊!”

看着老泪纵横的柳匠头,张宗贤于心不忍便让马师爷上前去扶起柳匠头。

看到柳匠头跪下了,刁三一也赶紧跪下。

“还请大人开恩,今后我刁家绝无二心。明日就将子侄全部送到大人的书院,拜大人为师。”

张宗贤起身将刁三一扶起,而后对所有说道:

“今日的事就此结过,望各位好好生产,救百姓不只是我立法派,还有你们的工坊。”

待工坊掌柜散去后,马师爷也终于向张宗贤问出了心中的疑问。马师爷知道今天让他来是有原因的,今天既是给工坊掌柜的们做了个解释,也是对他做了个解释。

然而马师爷听完疑虑更多了。掌柜的们一走就迫不及待地询问:

“主公,河套动静那么大,早晚会传到京城。到时候朝廷必然会派人来调查,主公要早做准备啊。”

张宗贤不屑道:

“朝堂诸公什么得行,你还不知道吗?只要边墙无事,等他们反应过来本官早已拿下河套。到来明年七月,他们就是想过问也顾不上了。”

自从《众生应劫录》之后,马师爷就对张宗贤的种种预言不再怀疑。

“主公,如今这大明已病人膏肓,主公既有精兵强将又有培养了如此多的弟子,还受百姓的爱戴。

当初汉高祖刘邦征战天下依靠的也不过是核心那几十人。”

张宗贤知道马师爷要说什么?立即打断了他的话。

“师爷不要说了,本官要的不是那皇位,要的是实现我立法学派的宏愿。历朝历代都是皇帝的昏庸导致百姓受苦异族入侵。

今后本官入住朝堂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广开民智,限制皇权,我立法派要依法治国,而不是期盼所谓的圣君降临。

本官之所以要收复河套,就是为了应对宰劫,否则我华夏传承就会被倾覆。汉人将再次被异族统治,从此再无华夏衣冠。”

马师爷被张宗贤的想法给惊到了,儒家用天人感应来限制皇权,从未有人提出过用法来限制皇权。

那样的大明还是大明吗?

张宗贤没有理会陷入沉思的马师爷继续说道:

“为了不让朝堂干扰本官收复河套的大计,就需要马师爷辛苦一趟,前往京师探听各方动向,为本官争取时间。

先在京师建一座葭州会馆,而后就有马师爷坐镇京师,为本官联络各方,本官已经交代雨农,将京师以及辽东的人手,全部交由马师爷掌管。

虽说马师爷不是我立法学派的人,但是也是我张宗贤的心腹军师,将来待我入住朝堂,高官厚禄少不了你马师爷的一份。”

马师爷知道这是张宗贤正是让他进入了核心圈子,把他当作了心腹。立马跪下表示衷心:

“主公放心,有我在绝不会让朝堂影响到主公的大计,此去京师妻儿就有劳主公照看了。”

有马师爷在京师只要支撑到,天启登基即可,到时候贿赂魏忠贤就行。

新人新书求订阅!求!求推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