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血首辅 > 第173章 奔袭两千里

大明铁血首辅 第173章 奔袭两千里

作者:用灵魂去瞄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0:49

174.第173章 奔袭两千里

第173章 奔袭两千里

边墙外的土地终究是要纳入大明的行政体系中的。

除了塑方城的参议会作为一个试验田外,张宗贤最终决定,按照大明的行政制度,在边墙外设立朔方,乌海,五原,九原,东胜,归化,云川,镇虏,玉林,宣德十座县城。

以后新占领的地区,也会设县。

设县后先不设县长,而是先建立六房,六房成员由在边墙内,实习的学派弟子来担任。六房则是由典史管理,六房运行一个月后再从其中选出典史。

其中六房中的礼房不再负责礼制、庆典、科考等事宜,而是负责建立免费的基础教育,聘请教师建立学校,每天早上开课,提供一顿午餐,下午不上课,只教识字,历史,算术三门课。

学制为一年,年龄在十五岁以下的都可以免费来上学,学满一年考试合格后就可以前往塑方城深造,无论学生是否学会了相关课程,一年后都将赶出学校。不再享有免费学习的机会。

还有管理出家人,对于除了佛道两家,外的一切都全部定为淫祭,一律废除。

户房不再负责对钱粮的储存管理,全部交予太平号负责,户房只需查验仓库,核对账目。

兵房也不再负责武器管理,武器管理将交给军队负责,兵房将主要负责,兵员选拔以及农闲时组织本县青壮进行军训。

改组三班衙役,建立巡警和税警。巡警和税警的警长等同于六房主管。

这样一来即便朝廷派人来接管这些地方,学派弟子们也能将其架空。

各县执行的律法也不再是大明律,而是由学派订立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这些法律法规借鉴了前世的先进理念,对于一些没有人性的封建法律一律废除,首先是废除人口买卖,以及封建礼教中的人身依附,废除对百姓造成人身伤害的惩罚措施。

对于各地的防御,张宗贤再次强调了,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在发动对林丹汗的进攻前,对外喀尔喀部(外蒙古东),和特辉特部(外蒙古西包括唐努乌梁海),和硕特,东察哈台汗国以及高原。

进行全面扫荡,除了抓捕俘虏,还要在这些地区建立千里无人区,即便敌人想要偷袭,也得先面对千片无人区。

对于兰州到哈密的铁路,如今已经兰州到嘉峪关的即将建成,虽然目前的铁路建设要求低,但是依然在建设过程中消耗了数以万计的俘虏,这次大扫荡也是为了填补劳动力的短缺。

对于边墙外已经建好的马拉铁路,张宗贤提议新成立的各县,在农闲时期发动全县群众,更换铁路的铁轨,马拉铁路的路基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只需将包铁的木轨,更换为铁轨。

要和百姓说明这不是徭役,百姓干好要给百姓相应的报酬,各县城的六房建立后,要将此事作为头等大事来干,要与交通部门合作,提前准备好铁轨。

至此会议基本结束,兵部的人返回了各自驻地,准备进行扫荡工作。

对于行政部的亲传弟子,张宗贤格外交代他们,让他们大胆去做,要依法办事,百姓就会认同他们尊重他们,切莫自己不尊重法律,反而要百姓遵守。

对于遇到问题,在来不及联系张宗贤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投票决定,一旦决定了就勇敢地执行,不要有顾虑。

相比于那些只读圣贤书的文官,他们掌握的知识更加的贴近于实用,更能得到百姓的认同,让他们相信自己,相信立法学派。

会议结束后,张宗贤就赶回了大同,开始准备前往宣府镇。

宣府镇作为拱卫京师的重要防线,以宣府镇城为治所,下辖宣府前、左、右卫,万全左、右卫,怀安卫、保安卫、蔚州卫、永宁卫、怀来卫、开平卫共十一卫

另兴和守御千户所、美峪千户所、广昌千户所、四海冶千户所、长安岭千户所、云州千户所、龙门千户所七个千户所。

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

全镇在册兵额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二员人,在册的马匹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四匹。

进入八月后,立法军东线的部队,在伯仁的带领下,出动了六个骑兵旅,携带大量补给一直杀到了北海,在北海附近驻扎了半个月的时间,对北海附近的鞑子部落进行了全面扫荡。

俘获了三万人口以及无数牛羊马匹后,返回了归化城。

在休整了十天后,继续出兵至抗爱山一带,将和特辉特部的重要牧场烧毁,劫掠两万人口后才返回归化城。

西线部队三个骑兵旅,则是从哈密出发,对吐鲁番,火州,又力失的鞑子进行了扫荡,摧毁了这些地区的农业以及草场后,返回了哈密。

修整完成后,又出兵到天山以北,对和硕特,准噶尔的草场进行了扫荡,俘获一万人口后返回了哈密。

西线部队还抽调五个旅精锐,组建了一个加强团,这支团级部队每名士兵携带三匹马,拉着补给物资,穿越高原无人区奔袭两千里,强渡过通天河,到达玉树地区,再将此地彻底扫荡后

又继续行军至昌都,用火箭弹将昌都烧成了一片火海,而后攻入昌都,彻底摧毁了昌都,在缴获大量金银后,返回了西宁卫。

张宗贤在得知后,特别奖励了参与此次作战的五个营,奖立他们集体一等功,并将这五个营调到东线,以此为骨干,在填充了大同镇招募的新兵后,组建了五个骑兵旅。

李自成也因此功升为团长,张献忠升为了营长。

如此大规模的扫荡,在东线直接导致了外喀尔喀部的崩溃,其部人马为躲避立法军的扫荡,一部分投奔了林丹汗,一部分继逃亡到了北海对岸。

而在西线,东察哈台汗国彻底放弃了吐鲁番,将人口全部迁移到了喀什一线,而瓦剌四部中的最强的和硕特部,也遭到了惨重的打击,部落人口大量溃逃至准噶尔部。

直接让准噶尔部提前崛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