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中兴 > 第47章:重建工作迈出坚实第一步

崇祯中兴 第47章:重建工作迈出坚实第一步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2:20

第47章:重建工作迈出坚实第一步

陕西的事很快便传入了京中,自然,洪承畴矫诏诛杀刘广生等人、自领巡抚陕西的事朱由检也知道了。

周延儒本以为朱由检会大怒,却没想到后者反而是开怀大笑。

他要的就是洪承畴这种不顾一切的恶犬爪牙。

这种人越多,大明朝越能救回来。

伪造圣旨可是祸连满门的大罪,如今的洪承畴就和南京的温体仁一样,一旦朱由检放弃他们,那就是死路一条。

想要活命就得死死依附皇权,还要拼上性命保住皇权万世永固。

这种臣子,难道不是一个皇帝最爱的走狗吗。

“既然洪承畴想干一件大事,那朕就成全他,传旨,以洪承畴代替杨鹤,出任陕甘督师兼领陕西巡抚一职,尽快剿灭流孽。”

该提拔提拔,该重用重用,朱由检也暂时放下了对洪承畴的历史成见,给予了暂时性的信任。

而他的注意力随后又被一个新的名字所带走。

“张献忠。”

这个名字进入到了朱由检的眼中,初看到的时候还错愕了一阵,可紧跟着便是舒心的笑。

蝴蝶效应开始发酵了。

“这是个狠人,放在陕西剿流寇浪费了,荫他一个锦衣卫百户,调入京来。”

虽然把张献忠留在陕西,有可能会看到张献忠代表官军大战‘李自成’,但朱由检显然并没有如此恶趣味。

高迎祥会是唯一一任闯王了,不会再出现第二个闯王。

现在的朱由检,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己一手鼓捣出的大范围面试官员上。

这种可以一飞冲天的选官方式让南北两京都喧腾起来,无数道毛遂自荐的奏本堆满了朱由检的案头。

这也让朱由检从中发现了好些位曾在明末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才。

“兵部司务孙元华?”

“是臣。”

文渊阁成了这次面试地点,朱由检高高在上,下面是走马灯的各级官员,文渊阁外的大广场,站了排队等候的浩浩荡荡数百人。

朱由检俯瞰着,脸上带着轻松的笑。

这确实是个名人了。

明末火炮专家,师从徐光启。

大明朝从荷兰人手里买了些西洋火炮,而后孙元化带着兵部火器局的工匠开始仿造,最后在宁远城筑城制炮,痛击努尔哈赤,为宁远大捷立下了功劳。

“你很谦虚啊,只竞选了一个兵器局司丞的官缺。”

孙元化言道:“回陛下,臣不通军务,只钻心于铸炮等工备之务,因而不敢好高骛远,误国误民。”

“你觉得西洋人的火炮如何?”

“自古凡有兵器者,概无一物可比火炮之利,任他神兵利器、万夫不当,火炮之下皆作齑粉,臣窃以为,将来沙场之战,火炮必起绝对之成效。”

朱由检大为满意的点头:“这倒是实话,如果宁锦袁崇焕手上能有一百门西洋火炮,借皇太极十个胆子,也不敢正视我大明之威。”

想想一百门滑膛加农炮齐轰,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几乎等同于降维打击。

“当年你的老师徐光启位列次辅,派兵部给事中卢兆龙至澳门招募西洋兵三百,组建了西洋火炮军,后来徐光启离开朝堂,醉心西方传教之术,这支西洋火炮军也消声匿迹了是吗。”

孙元化叹气点头:“陛下所言甚是,自家师离开朝堂之后,先帝与朝堂诸公皆不喜西夷,遂裁之,逐回澳门。”

“咱大明朝自诩天朝上国,

得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才是。”朱由检合上孙元化的履历,专心谈话之事:“这群西洋兵都来自哪里?”

“他们的国名比较奇怪,有葡萄牙国、西班牙国、荷兰国和英吉利国,都是些东渡远洋而来淘金的水手,还有些和日本人纠结在一起沦为海盗,澳门是他们的据点,很多股海盗都盘亘于此。

当年老师委派卢兆龙赴澳门招募西兵,本以为语言不通难以实现,结果却是顺利异常,其原因便在于这些西夷早已仰我天朝之名多年,故而无不愿意竭尽全力,报效国朝。”

欧洲人的脑回路真难理解。

当雇佣兵那么开心?

估计连雇佣兵都算不上,那时候大明朝穷的叮当响,连京营的饷银都亏欠着,又能给他们几个银子。

即便如此还能干的津津有味。

朱由检想不明白也懒得再想,问道孙元化:“朕登基之后,曾派人去过宣武门外的天主堂,想请你的老师徐光启复出,但是被他给拒绝了。”

“陛下勿怪。”

“西学这一块,你的老师可谓我大明之先驱,请他出山的事,还得你替朕多费费心。”

“是,臣这些日子定去老师那里多多拜会。”

朱由检也不再多说徐光启之事,继而言道:“当然,教育的事咱们暂时没有精力去办,现在国家战事紧急,先紧着平贼来吧,你懂火炮,又能替国家招募到西洋人的炮手。

这样,朕将火器局拆出来,给你建一个火器兵工局,然后再建一所炮兵作战的指挥院校,去请那些懂火炮、又有多年炮战经验的西洋兵来当老师,尽快为咱大明造出炮、练出兵,拉起一支能打仗的火炮军来。

如此卿当身兼两职,尽快办差吧。”

孙元化眼里便露出喜悦之色:“多谢陛下。”

“无论是兵工局还是炮兵学院,不再归属兵部,直接受朕垂辖,缺钱缺人都可以和朕说,朕为你摆平那些鸡毛蒜皮之事。”

孙元化于是大喜,拜首谢恩离开。

自孙元化之后,排队的官员陆续进入文渊阁开始面试。

朱由检事无巨细,一一询问。

不需要笔试,因为朱由检的面试远比笔试更加困难,而且也比程序化的笔试要更加灵活。

没有三分能耐,那是真的别想通过。

最终经过长达七天的面试,朱由检总算是精挑细选,暂时拔擢了几十位中央官员。

从此不再是光杆司令、孤家寡人了。

崭新的大明朝官员名单在崇祯元年九月火热出炉。

吏部尚书、顺天巡抚周延儒。

兵部尚书拔选吏部郎中孙传庭。

户部尚书起复旧臣毕自严。

工部尚书拔选入京工学举人宋应星。

礼部尚书拔选翰林院庶吉士黄景昉。

刑部尚书拔选贡生杨廷麟。

都察院左都御史拔选大名知府卢象升。

大理寺卿拔选监察御史毛羽健。

通政使拔选庶吉士田唯嘉。

如此九卿齐备,至于其他的诸如太常寺、太仆寺等无关紧要的中央衙门在朱由检的大手一挥下,全部裁汰!

如今中央直属的衙门除了九卿所领导的衙门外,便再无其他衙门。

不过朱由检另外又新增设了两个机构,由自己这个皇帝亲领。

一个是孙元化所领导的兵工局及其下属炮兵学院。

另一个则是只挂牌还没有人的空衙门:西学学院。

朱由检打算将徐光启请出山,将这个交给他,毕竟包括李之藻、汤若望这些人都还在,东西方的精英齐聚中国,赶在十七世纪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没有一个融汇东西的衙门,那便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国家。

加之辽东督师袁崇焕、西南督师秦良玉、陕甘督师洪承畴、山东督师袁可立(暂定)、南直隶巡抚温体仁、京营提督曹文诏、司礼监兼领锦衣卫指挥使王承恩、明镜司提督曹化淳。

国家的政治、军事、情报三套系统业已完成重建。

朱由检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皇太极,老子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