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110章 杨宪看见章诚的义军后,决定加

第110章 杨宪看见章诚的义军后,决定加

第110章 杨宪看见章诚的义军后,决定加入!

翌日。

天色阴晴不定。

初冬的风瑟瑟地吹着,让人不由得紧锁脖颈。

杨宪本人也不得不搓手拧眉地走在了瓦梁垒的大街上。

昨晚,他在听了应光祖的叙述后,不由得对这里的义军,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他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义军,会让原成都县丞应光祖,开始希望,官军能把这里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幼都屠杀掉。

但杨宪发现,现在瓦梁垒城内其实很是井然有序。

虽然,城内有不少百姓都别着刀,还有不少诸如“恢复中华”“摆脱奴役”“减租减息”的标语,贴在各处牌坊上,特别醒目!

但他没有看见任何打砸抢的情况,而且这里的商业还颇为繁荣,甚至不少庶民竟也在拿粮易货。

杨宪因此,进一步增添了想了解章诚这支义军的兴趣。

毕竟他平生最想见到的场景,其实就是这种秩序井然的状态。

作为一个北方士子,他从北到南,去过许多地方。

而他发现,无论是义军统治区,还是元兵统治区,秩序都很糟糕,所以,才有许多地主结寨自保,许多商贾依附于有刀的人才能生存。

所以,杨宪决定去应光祖所说的义军重点布局的乡野里去看看。

但杨宪刚出城,循着官道大陆,正要进入一临河小渔村时,就被一从芦苇丛里钻出来的两民壮持弓箭逼停住了。

其中,一叫孙第九的民壮问道:“你是来干什么的?!”

杨宪被吓得脸色煞白,他真没想到这乡野里还有弓箭手,在心情平复了一下后,才如实回道:

“我想见见章先生。”

“那你和你的随从都把手举起来。”

孙第九说了一句。

杨宪和他的随从倒也老实的举起了手。

接着,孙第九就吩咐说:“把他们的眼睛都蒙上!然后带到汪参政那里去。”

于是,杨宪等就被蒙上了眼睛,像犯人一样被人押着进了村。

汪参政就是汪广洋。

现在的义军官职还比较乱,再加上,章诚现在在名义上也属于郭子兴的领导,所以,也就还没改革自己义军的官制,只让汪广洋以郭子兴所授予的参政官名义做这里的行政首脑。

汪广洋因为也是士大夫出身。

所以,章诚还让他负责招待来拜见他的读书人。

自从章诚出滁州单独发展后,的确会有些来拜见他的士子出现,所以,章诚为此不得不让人专门负责此事。

至于杨宪为何要蒙眼睛进入村里。

这是因为,章诚让各村各社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加强了防御制度,设置了各种复杂的路障机关,还有各种地道寨堡,除非是义军内部的,会很容易因为不能识别暗号而陷入机关里。

所以,外来的人需要由放哨的人带着才能顺利进入村子内部,但为了不让以拜见为名实则是来打探虚实的元廷细作混入,一般外来的人进入都需要被蒙眼进入。

何况,这一带以平原为主,章诚既然要扎根乡村,自然不得不加强防范意识,以做到尽可能让将来元兵来到这里后摧毁不了这里,而即便是“三光”,也难以消灭这里。

当然。

杨宪则对此有种自己进入了土匪窝的感觉。

因为他想不明白,为何这支义军明明占据了瓦砾垒,其首领为何还要藏于乡野,乃至不惜设这么复杂的保密制度。

但很快。

杨宪就没再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因为他被眼前出现的一个大规模学校吸引住了。

杨宪只见这个学校匾额写的是“义军讲学院”,讲学院有大量写着“识字班”和“读报班”名字的房间,房间里,有很多青年孩童在朗读着“复我中华”或者“救我汉民”的内容。

接着。

杨宪就看见,讲学院大门处报栏里有一张写满文字的大纸,大纸上有许多楷书写的内容,内容都是讲述的义军现在发展的如何,胡元围剿义军的情况,还有分田情况,各社社长与都头公示,甚至还有黄帝纪年的日历以及极具煽动的文章诗词。

杨宪忍不住继续往下看,结果还看见有教百姓如何防疫如何更好的耕织作肥的内容,甚至还有妇幼保健知识。

“这比官报还全呢!”

“这些造反的已经发展到办报这个地步了?”

接着。

杨宪又发现在这讲学院旁边一溪流下游的院子内竟传来密集的敲铁声,而院子外,则有百姓排队领农具与武器的场面。

“还自造军械,还给百姓发军械与农具!”

“这就是我们汪参政!”

在杨宪惊骇之时,孙第九就将汪广洋带了来。

而汪广洋见到杨宪后倒认出了他:“希武?”

“朝宗?”

杨宪也跟着大为惊愕地唤了一声。

这个时代,士大夫群体没有很庞大,所以一地的士大夫大多都相识。

汪广洋和杨宪也不例外。

因而,杨宪则主动问道:“伱怎么在这里?”

汪广洋道:“说来话长,从去滁州看了一眼后,就稀里糊涂的跟着章先生了。”

杨宪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对汪广洋说:“看的出来,这位章先生是有意动员庶民来造天下的反,不但办学给庶民开智,还给庶民发武器,促农耕,更是通过《中华报》让寻常百姓熟知天下事,还通过这《中华报》鼓动百姓们造反。”

“没错!”

“这些百姓很多都是饥民,受苛捐杂税盘剥苟延残喘,每日饿毙者不知凡己,如今因为章先生要以乡野为发展重点,才让他们免受官吏盘剥,免受兵匪袭扰。”

“另外,按照章先生的意思,他们不能只指望好官英雄来救他们,得学会自救,因为好官和英雄都会因为恶势力的强大而难以支撑,所以才给他们发兵器,让他们学着怎么分析天下事,怎么组织动员,提拔他们当中觉悟高能力强的优秀者新的官僚,以对抗旧官僚。”

汪广洋说后就问杨宪:“你是为什么来见章先生?”

杨宪这里想了想后,就道:“我是来投奔章先生的。”

“投奔?”

汪广洋惊讶地问了一句。

杨宪很严肃地说道:“自然!章先生在这里发展百姓,令百姓恢复生产,恢复秩序,明显才是真正能得天下得民心民力的人,我杨宪岂能与天下百姓对立?”

接着。

杨宪又说道:“实不相瞒,我是奉家师之命来悄悄看看章先生这支义军的情况的,而家师之所以派我来,是想让我对付章先生,但我认为我没必要再对付章先生,我对付章先生,无疑就是跟天下百姓作对。”

“这非我愿也!”

杨宪拱手回了一句。

汪广洋则也给杨宪拱手作了一揖。

接着。

汪广洋就对杨宪笑着说:“那我带你去见章先生。”

章诚这时正在新建的船坞里指导船工们建造一种,降低艏艉楼,且将船楼并入船体的新型小帆船。

这种帆船便于架设更多更大的大炮,能于侧面攻击敌军水师与陆上部队,同时,还因为艏艉楼高度降低且并入船体,而不那么招风,故逆风的时候,船速也很快。

章诚造这样的船,自是为了将来渡江袭扰元兵做准备。

因为他是很赞同朱文正提出的可以随时渡江袭扰元兵的意见的。

“杨宪?”

而章诚在知道杨宪来见他后,倒是颇为惊讶。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会把这么一位大明未来的中书左丞招了来。

“让他来见我!”

章诚说着就忙放下了手中的图纸,只让朱文正继续带着几个当地老的造船工匠研究,而他自己则来到了船坞附近的屋舍内。

很快,汪广洋就带着杨宪走了进来,见到了章诚。

章诚打量了一下杨宪,只见眼前这位中年人中庭饱满,两眼颇为有神,上唇一圈黑黑的胡须,倒是让人看着就觉得严肃。

“希武为何要见我?”

茶过三巡后,章诚就先问了一句。

杨宪也在打量着章诚。

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位章先生虽然比自己年轻,皮肤也比自己白净,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子弟,但明显家教甚好,所以对待自己也颇为有礼尊重,神色间毫无倨傲之气。

当然。

杨宪不知道的是章诚是因为知道他在历史上不是普通人,所以才多了些重视。

但无论如何。

杨宪对章诚的第一印象很好。

而杨宪也因此同样很礼敬的将自己的来意告知给了章诚。

“刘伯温应该还在视我们为贼寇吧?”

章诚倒是因此笑着问了一句。

杨宪道:“家师不知内情,故以从大流耳,但家师非偏听偏信之辈,故派我来这里看看!”

“那希武看出来什么没有?”

章诚问道。

“在下看后,只想加入章先生的义军,推翻暴元,以从天道人心。”

杨宪这时回了一句,且对章诚拱手作揖:

“还请章先生收留,哪怕是让在下为一小吏,亦足矣!”

“盖因,在下从小便立志安民,为此不惜勤学苦读,而非为我个人富贵,如今天下,我只看见章先生这里在真正的开民智、安民生,故我杨宪岂能不从?!”

杨宪说后就抬头看了章诚一眼。

章诚道:“我这里不一定就能成功。”

“在下不在乎能不能成功,只在乎有没有实现平生志向的机会。”

杨宪回道。

章诚知道,历史上的杨宪最初是以做情报工作出名,曾担任朱元璋的检校,检举了很多权贵的不法行为,包括朱元璋外甥朱文忠身边的儒士,也都因为他的检举而被处置,只是后来到中书省后陷入党争太深,而最终因为党锢之争而被杀。

而章诚倒是想继续发扬杨宪在特务上的才干,便道:“你便在我拱卫司任主事,负责对外打探各种消息,联络士林中人,让他们尽量为我们所用,毕竟你也是士林中人,能与他们结交上,也熟知他们。”

杨宪拱手称是,且向章诚作揖称谢。

接着。

杨宪就道:“在下正有一事要告知章先生。”

“什么事?”

章诚问了一句。

杨宪则看了汪广洋一眼。

汪广洋颇为惊愕,随后还是主动退了出去。

杨宪则才来到章诚身边说:“据我在行省的朋友说,中书右丞朵儿只奉脱脱之命,已尽调集庆之兵渡江来剿义军,分成数路,其中,由万户伯里率兵万余人来这里,欲攻下瓦梁垒断**后路,预计就在下旬到达瓦梁垒。”

章诚点了点头。

杨宪继续说道:“朵儿只从脱脱之命,本欲攻下**,结果在合围**的时候,瓦梁垒被义军攻克,他自然不可能不管。”

章诚点了点头,且把汪广洋叫了进来,且问道:“我让造的青铜火炮监造的如何?”

“已经造好六门。”

汪广洋回道。

章诚道:“继续造,根据情报,元兵还得在下旬才到来。”

汪广洋拱手称是。

元兵这里,还不知道章诚部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行军进程,所以,万户伯里在率大军到达瓦粮垒,瓦粮垒一带,章诚部已经撤到干干净净。

“妖贼往哪里撤的?”

伯里只得问起当地乡宦应光祖来。

应光祖道:“去滁州的方向!还请官军务必消灭这支贼军啊,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鼓动刁民造反,十分猖狂,若不能尽灭,恐遗祸不小!”

“本官知道,等消灭他们主力,定清洗一遍这里!”

伯里说后就带着元兵往滁州方向而去。

结果,伯里所部就在河涧一带遭遇了章诚的伏击,被数千火器连番射击,几乎全军覆没,伯里本人更是在逃窜时被藏于当地芦苇水草间的民兵所俘。

章诚因此大悦,且对毛广吩咐说:“给滁州方向传递消息,让他们放心,进犯滁州的元兵已被击溃!”

“是!”

接着,章诚又对花云吩咐说:“立即回瓦梁垒,向当地顽固的豪绅宣告,我们又回来了!”

随后,章诚又对朱文正说:“按我们原订计划,你立即率神机营乘船渡江去集庆,攻其必救,记住,不可久留,要做好随时回来的准备!”

“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