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131章 朱元璋礼拜章诚,谢其让义军有今日

第131章 朱元璋礼拜章诚,谢其让义军有今日

第131章 朱元璋礼拜章诚,谢其让义军有今日局面

“善长于觉悟上远不及章先生!”

“这是我在认真思索后想到的,尤其是在看了大同社的理念后,更加认为,只有大同社的理念才能救天下百姓!”

“所以,善长愿意将李氏的军队交给大同社,因为交给大同社就是交给百姓,我自己也请求加入大同社!”

章宅。

李善长在政事堂议事后,不久就来了章诚这里,且提出了自己想交出兵权与加入大同社的想法。

为此。

他现在很诚恳地向章诚躬身作揖一拜。

章诚倒是没想到李善长会在这时主动交出兵权,主动要求加入大同社。

这让他不禁一脸狐疑地瞅了李善长一眼。

“善长愿意接受大同社的考察,对于善长而言,若能入大同社,就等于灵魂有了归处。”

郭天叙不安地说道。

朱元璋说了一句,就和章诚相视一笑。

“我们还去投小明王吗?”

“丞相容禀。”

“毕竟章先生说的对,谁最有实力才最有资格说了算。”

而张天佑和郭天叙则都很好奇地看了冯国用一眼。

但章诚不能因此就拒绝李善长。

“而投豆票决官职尊卑,是章先生提议的,我们也认可了的,天叙和我也不是不服气,虽然心中对未能立天叙为大帅有些不如意,但不是说真的就因此不愿意听丞相的。”

“如此多谢章先生!”

李善长说着就对章诚再次拱手作揖起来。

章诚见此便道:“既如此,那以后就不必再提投附小明王的事,我们这支义军依旧只接受滁州行中书省的领导。”

冯国用对朱元璋拱手作了一揖,然后就道:

“所以,善长对于章先生愿意让大同社考察自己,不胜感激。”

章诚笑着说了起来,并和李善长去了由原滁州知州衙门临时改称的行中书省。

对于具体的一个人而言,还是有复杂性的。

“这事先不提。”

“所以,我们现在去,就只能是寄人篱下,给人家冲锋陷阵,到时候,肯定是恶战苦战都让我们来,发财的好事肯定是他杜遵道和刘福通自己的人。”

“公能这么想,很好!”

张天佑道:“说开了挺好,大家都是坦坦荡荡的人,不藏着掖着,反而少些误会,再说,他朱元璋真要想当天子,要排除异己的话,那就不只是我们要排挤!严格来说,章诚、李善长、冯国用、邵荣这些皆不是他需要排挤才能安心的人,相信章诚他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

“没错,大帅生前有言,诸事宜听章先生言。”

“我们先去政事堂议事吧,眼下得尽快问明白郭平章他们到底是不是投小明王。”

非常虔诚。

“既然你们不愿意投,我们又何必去呢!”

“我想了想,章先生或许说的有道理,我们与其指望他小明王的义军,还不如指望策动天下百姓。”

张天佑叹了一口气,无奈笑道:“还有必要去吗?”

要知道,素来天下也不缺愿意以天下为己任且也愿意改头换面的旧地主旧军阀。

要不是章诚知道现在李家在经济上的唯一利益来源就只有他和朱元璋掌管的官商收入,章诚都因此有些愿意相信,他是真心实意要践行大同社的理念。

“但我今天上午都和朱元璋他们说的那样直白了,现在又说不去了,会不会不太好?”

毕竟,李善长无论怎么说也是地主阶层的一员。

众人都点了点头。

“我回去后,还是再想了想,觉得自己是在平天下的韬略上不及丞相和章先生领悟高,钻了死胡同,不说为丞相,就是为我们冯氏一族,也不能想着只争一二百年的富贵,为了万世富贵,也该摒弃陈规旧礼,求新求变才是。”

这时。

郭天叙听张天佑这么说后点了点头。

朱元璋问起冯国用来:“你怎么又来了?”

郭天叙在午休时,也问起张天佑来。

所以,章诚就笑道:“好啊!我们大同社欢迎公加入,但是大同社有自己的入社规则,所以需要先对公考察一段时间,也就还不能直接让公入社,不过等考察合格,我会主动介绍公入社的。”

在政事堂的集会上,当朱元璋问起郭天叙和张天佑到底作何打算,还要不要投小明王时,郭天叙就道:

张天佑这时也跟着说了起来。

“我们投小明王的目的,你也知道,是为了能让小明王替我们制衡朱元璋和章诚他们,可他们不愿意去,那小明王就不能制衡他们,我们加入小明王的意义也就不存在,而小明王他们扶持我们的意义也不存在!”

他俩对这方面倒是不怎么敏感。

这时。

章诚则道:“既然我们确定了不再投附小明王,那就仍旧坚持以滁州行中书省为眼下领导我们的官衙,以丞相朱元璋为首,而眼下对于我们而言,得赶紧要做的除了完成大帅的丧事之礼外,还得尽快整编军队,确立中下层的官职以及官员俸禄和服章制度,做到上下分明,以为接下来平定天下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李右丞已经表示愿意把他的军队交给大同社。”

“你们呢?”

章诚说着就问起郭天叙、张天佑和冯国用、邵荣来。

冯国用一脸诧异地看了李善长一眼,随后道:“那我也交给大同社吧,只要能利于尽快平定天下,收兵权于一体,我是能接受的。”

“我们自然不同意。”

“我们愿意听行中书省的,但不代表就愿意听大同社的。”

郭天叙回道。

章诚颔首,然后说道:“那总能接受派几位善治军也善宣教政策的人去你们军中任训导员吧?”

“听章先生的,反正大帅的遗命就是让我们多听您章先生的提议。”

“咱知道,你不会害咱们义军。”

邵荣这时回道。

郭天叙和张天佑看了一眼,随后问道:“必须要派吗?”

“要不,我自己兼任你部的训导员,为你改造军队,伱总放心吧?”

章诚这时问道。

“没错,你不信我的人,难道还不信章先生的人吗?”

朱元璋这时也暗暗一笑,对郭天叙说了起来。

郭天叙大喜,忙道:“这我相信!我很愿意章先生过来为咱出谋划策,让咱的兵马也能在将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下集庆这样的大城!”

郭天叙还不知道章诚在军队思想建设上的厉害,所以只觉得章诚加入,会让他的军队更加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已经和郭天叙合成一部的张天佑也不知道军队政治思想工作有多重要,所以也只跟着笑说道:“有章先生帮着一起让我们的兵马更有战斗力,我们自然是愿意的。”

“好!”

“就这么说定了。”

“整编的大致方向就是,我和丞相的兵马整编成一军,李、冯、邵与我们大同社派去的军官一起各自整编成一军,郭平章和张舅爷的兵马暂时由我带着几个人过去做整训。”

章诚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接下来。

发源于郭部的义军便开始了整编工作。

章诚和朱元璋的义军自然是整编最彻底的,各级主官清一色全是大同社的人。

而李善长和冯国用以及邵荣的义军其次,各级主官中有一半是大同社的人。

郭天叙和张天佑部的义军最不彻底,只要章诚和他带去的几个大同社文官可以施加影响。

但无论如何,也比之前好很多。

凡事得循序渐进的来。

“李善长和冯国用怎么都愿意把军队交给大同社了?”

朱元璋在议事结束后倒好奇地问起章诚来。

章诚笑道:“这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怎么讲?”

朱元璋现在已经通过与章诚的交流知道了后世关于“经济”的这個概念。

所以,他也能听明白章诚口中的“经济”是何意思。

而朱元璋现在这么问候,章诚便回答说:

“他们为起兵,把自家的田地都分了,借据都烧了,所以,眼下他们维系族人和自己的优渥生活,全靠滁州军械行和惠民商行的分红!”

“他们自然也就担心真的不跟我们一致,早晚会失去这股分红,所以,他才不得不在主张上有所改变。”

朱元璋听后点了点头:“有道理,果然都很灵活,嘴上说着要恪守旧礼,真看见了不守旧礼的好处,又立即改变了主张。”

“这叫嘴上是礼制,心里全是生意。”

“所以,上位,我们要想让把朋友整得多多的,还是要加快发展生产,在多创造利益。”

“虽然土地眼下要分于民,但商业上的利可以用作拉拢之用,如李善长和冯国用这样,我们将来要想郭天叙和张天佑真的彻底跟我们一条心,也得让他们在利益上与我们有所捆绑为好。”

“再有,而今我们辖区的百姓,还是以农户居多,工人与匠户太少了,也正因为此,才让地主阶层显得很强大,我们也不得不跟着妥协,而真要想让民众能够替我们监督官僚,还得尽快发展实业即工业,让更多的工人和匠户出现,他们才是将来替国家对抗官僚的主力。”

“毕竟以农耕为主的百姓的确因为耕作基本上是一个人独立完成或者最多两个人,分布也很散,所以组织起来的难度很大,而且基本自给自足的他们改变与革新制度的迫切性不足。”

章诚这么说后,朱元璋就问道:“你的意思要继续加大办各种厂坊的规模?”

“是的。”

“军械厂和军械行都得扩大规模,反正现在也需要扩兵,不担心这些军械没有人用。”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多办些其他厂坊,既增加财政之收入,也多培养一些工匠出来。”

章诚回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些就烦请你章先生来办,咱不是很明白要办哪些厂。”

“我现在只是提一提。”

“具体怎么分工,到时候还得在政事堂合议一下比较好。”

“眼下军事方面也不能松懈,待整编完成后,就该以攻代守,继续往外打。”

章诚说道。

朱元璋颔首:“没错!”

接着。

朱元璋就笑着说:“好在眼下郭天叙和张天佑他们总算放下了招安与外投的心思,李善长和冯国用、邵荣他们也愿意被我们整编,大家接下来也总算是可以劲往一处使,父帅在天有灵,想必也会欣慰的。”

朱元璋说着就仰头看了看天,随后就突然朝章诚作了一揖:“我们这部义军能最终还是捏成一个拳头,没有分崩离析,多亏章先生从中斡旋,进而晓以大义,且布局在先,才能有今日这样的局面,故请章先生受元璋一拜!”

章诚不禁一怔,随后回了一礼:“上位客气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