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78章 汪广洋:我要立即见到章先生!

第78章 汪广洋:我要立即见到章先生!

第78章 汪广洋:我要立即见到章先生!

汪广洋怔住之余,不禁张大了嘴,半晌都未闭口,并因此陡生愧意。

“想我堂堂士人,就只知道感叹民生艰难,婴幼无依,徒为野犬之食,却已无收养之勇气,而竟已不如一逐利商贾有仁义!”

汪广洋因而暗叹。

在眼下的乱世。

救济婴幼,的确是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

因为救济婴幼的抚育成本很高,风险也很高。

毕竟,这个年代的婴幼夭折率很高,谁也不敢确定用许多米乳喂养后,会不会长不大。

所以,再富贵的人家,也没谁愿意收留婴幼,而只愿意收留稍微大些的孩童为奴婢。

卖儿鬻女,也基本上都不是买卖很小的婴幼。

更何况,越是富贵的人家,往往越是在意利益的得失。

汪广洋即便是士人,和大多数有良知的文人士大夫一样,也只能做到感叹一下民生艰难,而的确也没有意识要去收留这些婴幼。

谁让他自己其实也是靠宗族的供养过活呢。

而并不是真正的劳动生产者。

也就是说,他这样的儒士不直接生产财富,所以,他没法不顾宗族其他人的感受,而擅自拿钱去收留抚育婴幼。

李梦庚和郭景祥敢分自己的田,还能以,举族可能会因为他们跟任谦德走得近而被株连为由,逼着有地位的族人接受分田。

汪广洋可没有理由,说服自己族人,去收留平民百姓留下的婴幼。

所以,汪广洋只能感叹,如今也只能在见到商人也比自己仁德后,而感到忏愧。

但汪广洋也没想到,眼前这商贾会这么仁爱,不计得失的收留婴幼。

他可是知道商人有多重利的。

在他看来,这年头还敢经商的,没几个不是嗜利如命之辈,甚至,只可能,会为了利益,而心狠手辣到不顾亲情的地步。

但眼前,这支商队居然真的在收留婴幼,还带着妇女为这些婴幼提供奶水。

汪广洋对此不可能不感到震撼。

而且。

汪广洋还瞥见那车内,竟然已经有好几个婴儿!

汪广洋因而更加大惊。

他自然能猜到,这些婴儿肯定也是被沿途捡拾的,不然,谁没事在经商的路上,带着婴儿的。

为此。

汪广洋第一次决定主动去与这些商贾接触,并真的上前求见到了这家商队的主家程仁墨。

一向对商人不怎么瞧得起的汪广洋,还主动向程仁墨拱手作揖起来,且拱手问道:“在下斗胆请问,不知贵商为何收留婴幼?”

“自是为善,亦是奉滁州州牧章先生钧命,按滁州官令,沿途收留婴幼交于滁州义军,可作抵税之用。”

程仁墨因见汪广洋是文士,对自己也算尊重,便也就主动下车来,回了一礼,且说明了缘由。

汪广洋听程仁墨这么说后,不禁腹诽道:

“又是这个章先生!”

其实。

汪广洋在路上时,就已经,不下十次听到关于章诚的传闻,如说他止杀戮,而令义军安民,以及对权贵官僚收重税打击豪强的事。

现在,汪广洋在听见商人程仁墨说他沿途收留婴幼,是因为响应章诚号召,是因为章诚所在的义军允许商人拿捡拾到的婴幼抵税,自然对章诚也就更加好奇。

“多谢足下告知。”

汪广洋因而朝程仁墨再次行了一礼。

接着,他就急匆匆地滁州城的方向而去。

汪广洋身边的童仆高佑不由得忙追了过来,问道:“爷何故走的这样急!”

“这商队施仁降慈,既然是因为他滁州城的章先生有仁德,那我何必在这里停留?”

“与其和他一求利商贾多言,不如尽快去滁州城,尽快见到这位章先生!”

汪广洋说着就不顾炎天烈日,只把双脚频提。——

此时的滁州城。

正是车马不绝,人声鼎沸之时。

上下人等,正热火朝天地参与着,疏浚穿城而过的清流水,与加固堤坝、增修水渠等工程。

由于官办商行前段时间,因为官绅商贾炒粮,而在吸纳了许多发作军饷的粮食布匹之余,又增加了大批粮食布匹,即便一时要把粮食运到粮价高的地方发卖,都来不及将大量粮食变现。

再加上,滁州城的流民,很多还不能立即得到有田可耕和有工可做的机会,而依旧只是靠义军赈济,且来的流民越来越多。

所以,章诚便干脆把,已无法让官办商行吞下的大量靠抄家所得的陈粮,拿出来筹办工程与大兴基建,实行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增加耕地,畅通商路。

毕竟,现在来滁州的流民很多,不缺劳动力,只需给一顿饱饭就能让其出力。

而这里面。

最适合最需要做的基建工程,就是疏浚这个时代穿滁州城而过的清流水,一旦疏通他和南边长江水系,既可以灌溉更多农田不说,还能打通更多的商路,解决滁州城目前已不能通舟船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水路,具有运输最便捷、运输成本最低、相对安全的特点,经济价值非常高。

可以说。

这个时代的水路相当于后世的铁路,基本上通水路的地方,都会更繁华。

故而,滁州城真要是打通通向外面的水路,无疑能带来很大的商业效益。

同时。

义军也能因此在军事上,实现将来尽快渡江打出去的目的。

于是,章诚便决定先疏浚河道。

朱元璋对于这种利于屯垦与沟通商路的水利工程也很支持。

为此,朱元璋由于作为总管,对具体事务不用亲自处理,时间也就比较充裕,便还会亲自来工地上,挑石运泥。

对于从小就干各种体力活,到现在都还挖地种菜的朱元璋而言,对做这种体力劳动在内心里没有什么介怀,也没觉得有失自己身份。

所以,朱元璋也就基本上一有空就会来工地上干活。

这就使得章诚每次来找他,好几次都只能来工地上来找他。

这一天。

红日西沉之时。

章诚因为刚好忙完了手里的事,想着需要同朱元璋说一下疏浚河道后关于办工厂的事,便也带着一干属员来了河边,找到正挑土的朱元璋,说:“上位,歇歇吧!”

“等咱把这一堆土挑完。”

“那些十六七岁的青壮虽然粮食比咱吃的多,但干活是真的还不如咱。”

“这都一天了,还没结束眼前的这点活。”

朱元璋扶着摇摇晃晃的两大担土,往前方走了过去。

章诚见此看了自己身后的李善长、冯国用等文士一眼,并注意到了他们因朱元璋如此行径而皱眉的神色,也就觉得自己或许应该也带着他们一起去亲近一下底层劳动者,省得他们和自己都渐渐忘记劳动者的辛苦。

于是,章诚便道:“我们也去帮帮忙吧,就当案牍劳形后松松筋!”

章诚就让人拿了几副扁担与装土的筐来,而自己先挖了两筐土,挑着往朱元璋的方向而去。

朱元璋回头看见后,喜滋滋地笑了起来。

李善长忙很配合地在接下来也挑起两半筐土,且笑着道:“诚如章先生所言,案牍劳形者,也该没事活动活动筋骨,顺便也切身体验一下民众服役之辛劳。”

“是啊!”

“这两担土压在肩上,才更知百姓之辛苦。”

“而一想到他们这么辛苦一天,才只能换来两顿饱饭,就更加民之不易。”

冯国用也挑起两筐比李善长装的多了些的土,而咬牙朝章诚追了来,且也附和着说了几句。

张冕这里则抿了一下嘴,随后跟着挑起了,比冯国用装的更多的土,颤颤巍巍地跟在了后面,且说道:

“以前我在胡元为官之时,胡元之知州倒是没有如此亲尝民辛之举,若有,何至于如此下场!”

“不过,他也不会有,毕竟他哪里比得上章先生爱民怀仁呢!”

郭景祥自知,自己现在还被章诚看成是任谦德的同党,而对自己颇有芥蒂。

为此,他觉得既然如今要让章诚体验到人上人的美好,自己要比别人表现的更好才是,让章诚看见自己勤奋刻苦的一面,进而也对自己多生些好感。

于是,他便也就挑了比张冕还多的土。

李梦庚则自思,自己跟任谦德会不会有勾结的嫌疑还没被去除不说,自己弟弟最近又才惹了祸,只怕自己要让章先生喜欢,知道权力能让自己这些人更为畏惧他,怎么也得比郭景祥挑的土更多为好。

所以,他便干脆直接挑了相当于四筐土的量。

这整的张冕挑土跟来时,气喘不停不说,郭景祥更是双脚打颤,而李梦庚连迈腿都显得特别困难,嘴唇更是惨白无血色。

嘭!

而且,没多久,李梦庚就先连人带筐的摔在了地上,摔的到处都是土。

郭景祥因此转身一看,结果就在转身时因为立的不稳,也连人带筐的摔在了地上,还直接扯到了他前面的张冕所挑着的一个筐。

张冕因为挑的本就费力,于是在被这么一扯后就也跟着倒在了地上,摔的满脸是土,担子下的筐更是飞了出去,把疾步走着没看路的冯国用给绊倒在了地。

冯国用则也连带着绊倒了后面的李善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