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86章 朱文正的决定,让朱家多一种可能

第86章 朱文正的决定,让朱家多一种可能

第86章 朱文正的决定,让朱家多一种可能

“滁州城不是我一个人经营起来的,是我们大家一起经营起来的,也是滁州城的所有士民百姓一起经营起来的。”

“但正因为是我们一起经营起来的!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些人还在,还能上下如一,去别的地方,照样能让一座衰败的城市重新繁华起来,甚至能原地造一座城,进而打造起我们新的基业。”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

“我们不管上位怎么选择,是迎郭大帅入城,还是不迎郭大帅入城,我们都应该选择打出去!”

“不能真觉得守住滁州城就能过太平日子。”

“何况。”

“元兵正在大举南下围剿,说不定就要在消灭张士诚等部后,到我们这里来。”

“到那时,我们再想出去打造起一片新基业,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

“而如果我们现在先内部火并后再打出去,只怕那时,大股元兵已经到了,而我们可能因为内部火并已经元气大伤,到时候别说打出去,只怕活下来都难。”

“所以,我的意思,格局打开,放下包袱,尽快打出去,到处开花!”

“就算滁州城落到了郭大帅手里,也没什么,总比落到元廷手里好!”

“将来元兵打来,没准也能像北方的义军、江南的义军一样,分走一部分来攻击我们元兵,削弱元兵实力。”

章诚这么说后,众人再次沉默了。

因为,章诚提出的战略思想,太悖逆人更想守住自己基业更想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过日子的心理。

所以,众人都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甚至不愿意相信这个道理是对的。

要知道。

懒惰是人的本性,苟安求稳也是人的本性,不到万不得已,没谁愿意出去重新开拓,毕竟出去就意味着有风险,有不确定性。

而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

别说现在这些朱元璋部的义军官将,大部分都是刚起义的百姓,就算是,后世历史上,在这一战略思想的原创者提出这一想法时,都被很多知识与素养更高的人反对。

可见,战略智慧被人知道是一回事,但能够被人接受,又是另一回事。

而且很多时候,人教人就是教不会的,还是得事教人。

章诚也知道,有些道理是需要被传授道理者,撞一撞南墙,才能被其接受的。

所以,章诚也没指望现在就说服这些人,也就没再多言,只是安静地喝起茶来。

凉风习习。

厅外的梧桐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朱元璋的嫡系官将们不得不面临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战略抉择,也就都不敢轻易做决定。

尽管章诚已经把最佳的答案告诉了他们。

但他们还是在徘徊。

不过,寂静总是需要有人来打破的。

迷茫中的人,也需要有冷静沉着的人,指引一个方向。

章诚给的方向,众人不想采纳,而朱元璋又不在,于是,李善长在这时站了出来,说道:

“弟兄们,我们还是先去看看上位在没在吧?!”

“说的没错!”

“我们还是应该先去看看上位是不是真的如章先生所说,已经出城去了。”

徐达这时就忍不住开了口。

汤和也跟着道:“那我们就去看看上位在没在。”

冯国用也道:“先去问问上位,上位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抛下兄弟们离开。”

于是,文武出奇的达成了一致,而都听了李善长的建议。

很多人都疾步出了练武厅,往总管府而去,甚至都忘了向章诚拱手告辞。

只有李善长和徐达、汤和向章诚拱手而别。

而且。

三人也没有疾步而去,只神色凝重地在月下慢走。

李善长忍不住先打破了沉默,而问着徐达:

“徐达兄弟,你说章先生说的有可能吗?”

“可能!”

徐达只回了这么两个字。

汤和则主动言道:“我也觉得很有可能,就像上次,他敢只身堵城门,逼着弟兄们约法三章一样!”

“上位纯朴果决,或许章先生没有猜错。”

“但我还是更希望章先生猜错了!”

李善长跟着说了起来。

而没多久。

花云这时已经疾步跑了来,见到徐达和李善长、汤和就一脸凝重地说:“上位真没见!”

“真没见?”

汤和大惊,问道:“你们找了吗?”

“找了!”

“后面菜地都去找了。”

“床底下都找了!”

花云说道。

汤和似乎不相信花云说的,似乎要自己去找一遍,便疾步跑去了总管府。

花云也跟了来:“老汤,等等我!”

而李善长和徐达则怔在了原地。

“还是章先生更了解上位啊!”

“上位或许真的主动去接郭大帅了。”

“我们这些人总不能连上位也挡在滁州城外面吧?”

李善长说后就看了徐达一眼。

“嗯!”

徐达只是“嗯”了一声。

李善长:“……”——

练武厅。

章诚在李善长和徐达等离开后就去了后院,继续训练自己的神机营火器兵。

而一直藏在练武厅内室角落里的朱元璋则也离开了练武厅。

但只有戚祥知道他躲在这里。

所以,朱元璋这时只在出来后,对替他把风的戚祥说:“还是章先生更了解咱!这些人,太想着自个了!”

戚祥则问道:“上位真的要出城去接郭大帅?”

“怎么,咱要是选择去,你是不是要杀了咱?”

朱元璋直接目光森冷地问了戚祥一句。

戚祥忙拱手作揖道:“卑下不敢!”

朱元璋淡淡一笑:“今日我在这里的事,不要告诉任何人!”

“是!”

而随后,朱元璋就又喃喃念了起来:“打出去?”

朱元璋念后就自言自语道:“这个章先生,总是跟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

说着。

朱元璋又不禁皱眉,他猛然意识到这位章先生似乎也不怎么愿意跟着自己义父干。

但朱元璋相信,等自己迎接郭子兴进了滁州城,让郭子兴放下了疑虑,那时只会让义军更加强大的,进而就会真的有希望守住滁州城,乃至取得更大基业的。

朱元璋也承认,章诚说的是对的,那就是元廷才是眼下义军的大敌,任何内部火并的行为,都是在给元廷剿灭自己这些义军制造方便。

但朱元璋不赞同章诚的是,章诚居然不愿意相信其他义军,不愿意相信自己父帅的胸襟格局,还是有很重的防备之心,不知道自己父帅跟别人不一样,只要足够坦诚,自己父帅不会有任何芥蒂排挤之心的。

啪!

这时,后面传来一阵炒豆子的声音。

朱元璋不禁问戚祥:“是什么声音?”

戚祥回道:“是神机营在训练。”

“上位,要不要先去看看章先生正在后院训练的神机营!”

戚祥有意拖住朱元璋一会儿也就接着主动问了这么一句。

“只用火铳吓唬人的神机营有什么好看的!”

“难不成还能训练这一两个月就能拉出去对战元兵不成?”

“要想击退元兵,还不如指望父帅带来的上万劲卒!”

朱元璋知道戚祥是想拖住自己,让自己不能出去接郭子兴,进而被又回来找章诚的义军弟兄们拦住,所以就多说了几句,顺便,也话里话外的提点了戚祥,让戚祥明白,守住滁州,与指望神机营相比,指望郭子兴的兵马更合理。

这个时代,火器的在军事上的地位还不高,朱元璋不相信火器的厉害,也是很正常的心理。

戚祥也不怎么相信,所以在朱元璋这么说后,没再多言。

而朱元璋这里也就悄悄离开了滁州城,没有选择去看看神机营。

神机营这时的确在进行训练。

“齐步走!”

“步履不得乱,谁乱打谁,督训队给我看准,谁乱了就一戒尺打上去!”

“等到指定区域,要看旗语再发铳!”

朱文正这时就正大声督促着神机营的火铳手做好训练。

而朱文正在督促完后,就因见章诚回来了,便让副指挥谢成替他来指挥,他自己则来到章诚身边对章诚说:“章先生!他们是找伱商议郭氏来滁州的事了?”

朱文正作为朱元璋的侄子,如今又在滁州城渐渐崭露头角,自然对郭子兴的到来让自己叔父头上多一个顶头上司的事也很抵触,便也很关心此事。

章诚点了点头,且笑着问朱文正:“文正啊,如果上位真的把郭大帅请进了滁州城,让出了兵权,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应该跟先生一起出去。”

“暂时不待在滁州,这样是最好的选择。”

朱文正回道。

章诚不由得抬头瞅了朱文正一眼:“说说理由。”

“我跟别人不一样。”

“我是爷的义子,亲侄子,如果我不走,肯定会是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可能不会害爷,但很可能会先除掉我!”

“另外,先生你离开后,我要是这里,我们这边的兄弟如果撺掇爷争权不成,只会撺掇我。”

朱文正说着就又道:“所以,还不如跟着先生打出去!这样既让我朱家多一种可能,不用我和叔父的命都决定在别人手里,没准还能让那位郭大帅对我叔父少些猜疑。”

章诚听后笑着拍了拍朱文正:“你是个想得透彻的孩子,没有真的沉醉在温柔乡里。”

“只是先生,如你教过我的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既然可能要打出去,那我们该做什么准备?”

朱文正这时不由得问着章诚。

“你现在应该明白,我为何要让选进神机营的寒士民壮,皆是朴实无妻儿的人了吧?”

章诚先问了朱文正一句。

朱文正道:“明白!这样的人更听话,而没妻儿之顾忌,也能让他们更愿意离开滁州,跟我们一起出去闯。”

“没错!”

“但这还不够,要让他们真正愿意跟我们一起打出去,还要继续做通工作。”

“别的义军,我们没法操控,但神机营是我们自己创立的,我们可以认真的做工作。”

“你先给营里担任百户与哨官、队正的寒士们讲道理,把我讲给你听的道理讲给他们,再让他们去讲给士兵,也让士兵自己成立讨论会讨论,向你们写意见书。”

“争取我们神机营上下,决心一致,都能够明白,出去不是去寻思路,也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去做种子,去开花,去做星星之火,去燎原,将来我们手底下,会再出现一个像滁州城一样安定繁荣的城市,不只一个,会有十个,乃至一百个一千个!”

“天下之大,只要我们掌握真理,就能遍地开花。”

章诚点头说后,朱文正就郑重地拱手称是。

章诚在这之后就回了自己知州衙门的内室,开始准备起自己要留给朱元璋看的一些书籍来,且开始给这些书籍添加批注。

毕竟章诚已经决定要离开滁州城前,他想在离开前再给朱元璋施加一些影响,留下一些书给朱元璋看。

因为他可以断定,朱元璋接下来在郭子兴来滁州的一段日子会特别闲,会特别有时间看书学习。

话说,朱元璋没有让自己的人陪着自己出城,只让张天佑、赵继祖等原是郭子兴旧部的人跟着自己一起出城去接郭子兴。

而且,张天佑也在见到朱元璋后拱手说:“没想到总管真的愿意让大帅来滁州城,不愧是能干大事的人!”

朱元璋笑了笑说:“咱可不想义军互相残杀,何况,还是咱父帅的义军!”

朱元璋说完就上了马。

……

郭子兴这里已离滁州城不远,且看见整个滁州城外面的田地皆被翻新过,还有新疏浚的水渠纵横分布于四周,更见有许多老农正在各处新翻的田地里播种冬小麦。

这让郭子兴不由得对自己身边的郭天禄、郭天叙以及任知恭等将说道:“元璋在滁州果然经营的不错,竟有复苏太平迹象!”

说着,郭子兴就说道:“吩咐下去,不得掳种地百姓,不得纵马踏苗,让老百姓能好好种粮。”

“是!”

接着,总管任务恭则说道:“大帅,国瑞做的这么好,只怕有更大野心,他会不会不欢迎我们来滁州?”

“是啊!父亲,他终究不是我们自家人,别现在有了滁州城,还有直管的三万兵马,就不想认您这个义父,要自己做大帅了。”

郭天爵这时跟着说了起来。

郭子兴听后眉头一拧,随后肃然提起缰绳说道:“不会的!元璋不是那样的人,他不会负为父!”

“可是!”

任知恭这时正要继续说,就见前面出现数骑。

俄然。

朱元璋就出现在了郭子兴等人面前,纵马奔来喊道:“父帅!”

郭子兴见此热泪盈眶,也纵马奔来喊道:

“元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