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87章 郭子兴受朱元璋启发,不再想招安

第87章 郭子兴受朱元璋启发,不再想招安

第87章 郭子兴受朱元璋启发,不再想招安

须臾间。

朱元璋就与郭子兴碰了面。

而且,朱元璋还立即滚鞍下马,向郭子兴行起了大礼:“父帅在上,请受元璋一拜!”

郭子兴含笑受了朱元璋的礼。

他离开濠州城来滁州城,属于狼狈而来,是与赵均用等义军争权失败而来。

甚至,郭子兴在与赵均用争权期间,还一度被赵均用设计抓入了大牢,差点被杀害。

若非,朱元璋数次写信劝赵均用,乃至以大兵来濠州解救郭子兴相威胁,且用重金贿赂赵均用身边人,郭子兴可能已经被害。

所以,郭子兴如今能与朱元璋会面,可以说是死里逃生,见到朱元璋自然也是百感交集。

尤其是。

他在看见朱元璋亲自出来接他,还认他这个父帅后,他早已禁不住两眼盈泪。

突然。

朱元璋这里就又道:“元璋向父帅请罪!”

“吾儿请什么罪?”

郭子兴颇为惊讶地问道。

朱元璋说:“父帅陷入赵均用之手时,元璋未能立即来救,实在是有罪,愿被父帅责罚!”

郭子兴听后忙也滚下了马,扶起了朱元璋道:“吾儿快快请起,这哪里怪得了你!”

“何况,这事若不是你打下了滁州,在滁州立足,咱可能早就被那姓赵的害了。”

朱元璋也站起身来,笑道:“多谢父帅宽宥元璋,父帅能来滁州,元璋心里高兴的很。”

郭子兴则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与朱元璋说起自己为何还是决定来滁州的话来。

现在的两人都还没到彼此生嫌隙的地步,毕竟是久别重逢,历史上,两人真正矛盾积生还得等彼此一起在滁州城待久了以后。

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久别重逢自是欢喜非常,若是相处久了,纵然再亲也难免龃龉。

与此同时。

在郭子兴于朱元璋会面时,任知恭这里则对郭天禄、郭天叙、郭天爵说道:

“诸位公子,朱元璋离我们不远,这个时候,正是一箭射死他的机会,如此,他的部下就会群龙无首,而为我们所并!”

“滁州城也会为我们所有!”

“我们就不再是来投他朱元璋,而是夺下了滁州城!”

“这好像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郭天爵忍不住说了一句。

郭天禄和郭天叙则面色大惊。

而郭天禄则瞪了任知恭一眼,道:“不可,暗箭伤人,不是英雄好汉的行为!何况,这样将来又怎么让天下其他英雄折服?”

“兄长说的对!”

“我们也没有理由杀他朱元璋。”

郭天叙也跟着说了一句。

任知恭不由得脸上浮现出失望之色。

郭天爵也闭住了嘴。

而朱元璋这边,则在安慰了郭子兴一会儿后,就指着眼前正在被百姓们耕作的农田说:

“父帅请看,这就是咱和章先生清丈出来的良田,已大约有五十余万亩,都分给了无地百姓耕种!”

“让他们到时候交粮纳税,老百姓也的确勤勉,在获得田后,就立即来耕作了,所以现在这里都看着没那么荒芜了。”

“章先生?”

“为父在信里倒是见你数次提起他。”

郭子兴笑着说了起来。

朱元璋则笑道:“父帅不知道,章先生是真正欲安天下的人,要不是他提出要清丈,咱都不知道原来滁州的豪门大户隐占了这么多税田,即便如今只是清丈了几家的田,就已经清理出这么多隐田,如果全部清丈,再养几万兵,是不成问题的。”

“好个章先生!”

郭子兴感叹了一句。

接着,郭子兴就笑着对朱元璋说道:“也难为伱找到这么个贤才!”

郭子兴说着就因看见一老妪正坐在田埂边,含笑抱着一木块,就忍不住亲自走过来,问这老妪:“老人家,你抱着这木牌作甚?”

这老妪本姓陈。

而这陈氏就在这时笑着说:“这木牌上写着分给我家的田地数目呢!我怕被人盗走了,官府就不认这块田地是我家的了。”

陈氏说后就问郭子兴:“你们也是义军?”

朱元璋道:“是,老人家,我们都是义军。”

“义军的军爷,吃点东西吧。”

“我家自己烙的饼,是我大儿子从工地上挣来的粮食。”

陈氏忙从自己怀里掏出用布抱着的几张饼来。

朱元璋忙笑着拒绝道:“老人家您留着自己吃吧,我们不饿。”

郭子兴见此一幕沉默了。

且因此,郭子兴直接回到了马上,开始往回走去。

朱元璋因此跟了来,问道:“父帅怎么了?”

“为父从未见过义军会这么受老百姓欢迎。”

“哪怕是,从一开始,发现老百姓在见到我们义军后都不跑的情况,都少见。”

郭子兴颇为感概地说了起来,然后看了一眼朱元璋说:“元璋啊,你比为父爱民啊!”

“父帅过奖了。”

“这都是章先生的功劳,元璋自己也没想到,可以有清丈的机会给老百姓分田,让他们如此爱戴义军的。”

“要不是,章先生预判了贪官劣绅的罪恶在先,抓到了几个贪官劣绅的把柄,我们义军也没有这个清丈的机会。”

朱元璋说了起来。

郭子兴听后越发对章诚感兴趣起来:“章先生!”

郭子兴接着就点了点头:“为父能想象得到,清丈有多难,有人愿意清丈有多难,带为父进城吧,为父想见见这个章先生。”

“是!”

过了一会儿,郭子兴又问:“百姓如何能这么快就耕种了?”

“章先生让百姓成立了互助社,全社农具一起用,有不足的再由官府给予。”

朱元璋回道。

郭子兴听后大叹:“这位章先生是治民能臣啊!”

接下来。

朱元璋就和郭天禄、郭天叙、郭天爵、任知恭等打了招呼,寒暄了一下。

而张天佑、赵继祖这里也和郭子兴寒暄了一阵。

随后。

郭子兴就在朱元璋的陪同下,来到了滁州城外。

然后。

郭子兴就看见,滁州城清流水上往来不断的舟楫与鳞次栉比的店铺以及络绎不绝的人群,不禁感叹说:“这里竟如此兴盛!”

郭子兴说着就又对朱元璋说道:“难怪沿途都有人说想要活着得来滁州城,这里果然比为父起兵前来滁州时看到的滁州城要繁华热闹许多。”

“元璋也这么觉得。”

“现在的滁州自从抄灭了一些贪官劣绅,通商征税又大兴工程后,就比以前兴旺发达了不少。”

“这仍是章先生的功劳!”

“别的儒士,希望义军抑商厘清田税,而章先生则另辟蹊径,提议改革商税,收奢侈税,还把税政独立出来,并与商贾合作,收婴幼,开工程,明商规,也就短短数月内有了不少气象。”

朱元璋笑着说道。

郭子兴则神色凝重道:“再说仔细些,这些治政之法,为父也很少知道,底下文士幕僚们,也的确不提这些。”

“是!”

“按照章先生的意思是,义军要有明确的养军制度,不能像以前一样,靠劫富的方式做大,也不能接受投献。”

“前者会类如土匪,始终不会得到地主的支持,后者又会逐渐被地主收买,进而沦落为地主的走狗,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

“首先。”

“就是要有明确的军饷制度,让士兵有军饷,有军饷后就会有交易,商人就能赚钱,为商人生产商货的百姓也能有活干,而我们的义军也会因此有了军纪,不再祸害士绅百姓,就能转而为了有饷可发而去收税。”

“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争取大部分士民百姓的支持,进而有持续的收入养军安民。”

朱元璋转述后,郭子兴突然勒住缰绳,停在清流河岸边,然后一脸激动地看向朱元璋道:

“为父明白了!”

“父帅明白什么了?”

朱元璋也不由得停马问道。

郭子兴看着清流河上的船帆,和船帆两侧裸身拉着船的纤夫们说:

“咱在濠州城,不是不如那赵均用,而是不如那些缙绅!”

“是他们用投献的方式,裹足了咱的手脚,忽悠住了咱,让咱只知道招兵买马,只知道过富贵安逸的日子,然后等招安,不知道要有个做官的样子,不知道要让弟兄们也要有个官军的样子,吃饷护民,不知道要建立收税的制度,要正大光明的收钱,不是去抢去等着别人来献。”

“濠州城有缙绅劝父帅接受招安?”

朱元璋则在这时问了这么一句。

郭子兴点首:“不是劝为父接受招安,是让为父等到将来招安!说这样就能当上官,洗脱反贼的名!”

“他们认为,虽然现在朝廷无意招抚天下义军,但随着天下越来越乱,朝廷迟早会有无力围剿义军的时候,会要招安天下义军的!”

“他们为此,还表示愿意帮为父在朝中替为父这些义军说话,劝朝廷招抚为父为官,为父为此,还每年把抢来的资财给他们送去大部分,让他们去打点,给我们求个官呢!”

郭子兴说着就又道:“但为父现在才算是明白,我们自己要是不强大起来,怎么可能被招安当官?只怕官没当,还会被元兵或者其他义军给剿灭了!”

郭子兴是地方豪强出身,起兵造反倒不是因为自己活不下去,而是见天下大乱,饿死之人太多,而又因为社会矛盾加剧,阶级上升空间缩小,自己家族也因为官府盘剥越来越重,社会越来越动荡,有滑向贫困的趋势,且同宗之中已有贫困族人开始饿死,便想着通过造反的方式实现阶级跨越,即成为官僚家族而已。

所以,郭子兴有接受招安的心思,也有自己真能靠造反,而在将来天下定鼎后,成为新权贵官僚的心思。

总之,郭子兴的革命性比朱元璋还不强,想当官称王的**,则比朱元璋还重!

对于郭子兴而言,至于是当元廷的官还是新王朝的官,是当元廷的王还是新王朝的皇帝,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跨级成为官,兼并更多的利益,自己郭家不再只是地方豪强。

当然。

不只是郭子兴一个人这么想。

天下大多数豪强出身的造反者都是这么想。

所以,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认为郭子兴无能,只能说,郭子兴也有自己所在阶层的局限性,就像朱元璋也有他自己的局限性一样。

只是朱元璋在受章诚的影响后,且在亲眼目睹很多士大夫在勾结元廷而做的罪孽后,对元廷已没多少好感,所以,他在这时也就主动说道:

“父帅,其实,章先生还说,义军真正要明白的是,我们造反是为了什么?”

“造反自然是为了当官称王,求富贵!”

郭子兴直接打断朱元璋的话,而问着朱元璋:“难道还有别的目的?”

“天下谁不是为了富贵而辛苦,你元璋若不是为了富贵,会来找为父收留?”

“不为了富贵,谁造反,谁愿意当贼子?”

“梁山好汉里的那个宋江,不也是为了他的弟兄们富贵,能够一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才造反杀官,然后又受招安当官!”

郭子兴说后,朱元璋才接着道:

“按照章先生的话说,义军要富贵一辈子,子子孙孙斗富贵下去,不能只是当官就行了,得改礼,建立被胡元乱了的新礼,首先就是这华夷之礼不能不重建。”

“礼?”

郭子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也就对朱元璋道:“你细说说。”

“是!”

朱元璋答应了一声,就开始用章诚说服他不要只想富贵而要想着改礼的话,对郭子兴说道:

“按照章先生的话说,胡元入我中华,勾结汉贼劣绅,乱了中华之礼!”

“刻意将汉人分为南人北人,还刻意联合色目人压我汉人,让贵族大官只让蒙人和色目人做,最多就是让北方汉人做,反正我南人就算当了官也当不了大官,也不能救天下汉人百姓。”

“本来当官的有安民之礼,结果就因为官位被胡人和北方汉人垄断了,不像我中华本来之礼,是择选天下英才录之而安天下民,若为大奸大恶便被惩办以安民,所以,才导致现在人人想造反,吃不饱饭的想造反,吃饱饭的也想造反,进而使得天下大乱。”

“父帅可知道,那些勾结元廷的汉贼有多可恶?”

“咱审之前那个胡元知州贾知礼时,那贾知礼就在被章先生揭露其罪恶后,就坚持认为我南人就是低贱,若饥饿就该饿死,若被当军粮就该被当军粮!”

朱元璋知道郭子兴跟自己不一样,郭子兴没有救天下百姓的心思。

而自己倒是在章诚的影响下,开始有了努力不让天下百姓受饥寒之苦的理想。

所以,朱元璋没有直接把章诚还劝他也为了救天下百姓的话而改礼的话告知给郭子兴,只先抓住郭子兴想当官的**劝说郭子兴。

朱元璋想以后在慢慢劝服郭子兴也为百姓想想。

因为章诚告诉他,说服一个人不能急。

而朱元璋这里说后就问着神色凝重、拳头拽紧的郭子兴:“所以,父帅觉得,有胡元这样乱礼的朝廷在,我们南人能求得了富贵,当得了官吗?”

“当不了!”

“所以,他们现在都还不招安!”

“即便我们当了官,只怕也升不上去,只能当个憋屈的小官,就算运气好,当个更大的官,还是要被北人、色目人、蒙人压着。”

郭子兴说着就看向朱元璋:“那个章先生说的对,这胡人是乱了礼,我们义军得纠正过来,但凡是这礼不乱,不问出身,靠读书中进士后就能当大官,能光宗耀祖,为父也不会走造反这条路!”

“所以,章先生才说,我们义军要恢复中华,驱除鞑虏。”

朱元璋说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郭子兴喃喃念了起来,随后就立即调转了马头道:

“进城,为父要立即见到这个章先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