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关凤邑之华亭公子 > 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

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

二更打过,夜色如墨。

瓦官寺中,一老一少仍对蜡像细细雕琢。此像高丈六,端坐莲台,庄严慈穆。

老者年过六旬,少者才十六七岁。无人知道,为造大佛铜像,父子二人已熬了多少日夜。

也无人知道,这像几经毁废,何时才能合老者心意。忽有一名蜷发肤黑之人,笑盈盈上得殿来,“啧啧”赞叹不已。

父子二人并未与他搭话,仍只顾雕琢蜡像。番邦人拱手道:“戴先生,你这造像技艺当真……独步天下!鄙人日日观摩,仍旧是看不够。”

此人汉话说的极为熟溜,竟丝毫听不出与中华之人有甚差别。

这对父子正是戴安道与其子戴颙,但见戴安道瞥他一眼,冷冷道:“古加马,你不睡觉跑这里作甚!”

被唤作古加马的番邦人笑道:“戴先生星夜劳作,鄙人特来问候。”

戴安道哼了一声,并未理他。对儿子戴颙道:“你眼神好,走远一点看看,这下颌可有瑕疵?”

戴颙领命下来,往远处走了十余步,仔细端详着殿中蜡像。

古加马凑上前去,也笑着观察半日,又道:“戴先生,这佛像已经造了第四尊,依鄙人看来,甚是完美无瑕。您何必如此求全苛责?”

戴安道语气不善答道:“老夫年将七十,这定是所造最后一尊大像,岂容半点马虎?你走远一点,莫要扰我。”

此时古加马身后忽有一人道:“戴先生神乎其技,精诚乎于心,小可受教了!”

古加马与戴安道同时回头,戴安道面上一喜,古加马却奇道:“你是何人?怎得深夜来此?”

来人却是陆英,他已在殿外窥视良久,见古加马行踪诡异,深恐一个不备,让他奸谋得逞。是以现身出言,打算给他个震慑。

陆英未理会古加马,对戴安道深深一礼,笑道:“戴先生,久违了!”

戴安道从木架上爬下来,上前拉着陆英手笑道:“来来来,快看看老夫这佛像如何?”

陆英随他走远几步,上下查看几眼,由衷赞道:“果然是绝品!三绝之中,此绝当不让顾长康所绘《维摩诘示疾图》!”

戴安道捋须大笑,得意之色毫不遮掩。

这时,有两位小沙弥捧着热粥,轻手轻脚走上殿来,呈到戴安道面前,言称:“戴先生,主持关心戴先生操劳,特命煮了粥为先生解乏。”

戴安道笑着回头道:“主持今日发这么大善心,倒教老夫过意不去呀!颙儿,你用!”

说着示意小沙弥将粥给戴颙端去。一名沙弥领命转身,另一人仍道:“先生,主持说,大功即将告成,不必急于一时。今日天晚,请先生用些热粥,早点歇息!”

戴安道笑答道:“哈哈,不必了。老夫不饿。”

陆英心中奇怪,看来今夜送粥并非常例,这个小沙门非要戴先生用粥,难道这粥有问题?

正想到此处,就见小沙弥端着热粥,硬往戴先生身前凑去。戴安道不耐烦地挥手一挡,热粥猛然洒向他胸前。

陆英大惊,喝道:“小心!贼子敢尔!”

说时迟那时快,含章拳带霜凝气急推而出,笼罩小沙弥大半个身躯。

小沙弥将粥碗一扔,连忙撤步掏出怀中匕首,狠狠往戴安道小腹扎去。

陆英撤掌换指,弹指力径点他握匕首的右腕。

只听铮地一声,夹着小沙弥一声痛呼,匕首当啷落在地上。

陆英后心一痛,

知道着了另一人暗算,连忙斜跨一步,左掌拍向后面之人手臂。

本拟夺了匕首,制服刺客。待手掌近了,才看到匕首上幽蓝之光闪烁,显然喂有剧毒。

惊得他急忙撤手,脚下一记扫堂腿,将袭击自己的小沙弥右腿踢断,又忙转身使出八成气力,一拳击中失了匕首的刺客。

那本拟刺杀戴安道的小沙弥先被击中手腕,还不待重新拾起匕首,陆英重拳又至,可惜来不及再发一声,已然筋断骨折,横撞在墙壁之上。

陆英回身再看断腿刺客,却不防他将手中匕首一转,竟刺在自家肚腹之中。陆英急忙上前踩着他肩胛喝问:“你们是何人?谁派来的?”

那小沙弥双眼鼓如金鱼,嘴角黑血汩汩,刹那间已命绝呜呼。再看那个撞上墙的小沙弥,一样已经死透,不能发甚言语。

戴安道惊魂甫定,见到陆英后背衣衫破碎,惊道:“华亭,你受伤了!”

陆英心念一转,才知身上着了软甲,那匕首并未伤及皮肉,只是微微有些痛感而已。

幸亏白灵儿送甲,洛新晴让他穿了,不然纵使匕首伤不到要害,其上面的剧毒也能见血封喉,陆英今日就要交代在此处了。

他回身微微一笑,从容道:“先生不必挂怀,陆英并未受伤。只是……为何会有人意图谋害先生,难道是这寺中僧人?”

戴安道捋须沉思,一时不知如何对答。

陆英余光见古加马沿着墙壁鬼祟而行,定是想要趁机开溜,忍不住喝道:“站住!你这番邦奸邪,可认得这两名刺客?”

古加马吓得身躯一颤,噗通跪倒在地,惶然道:“好汉饶命!将军饶命!小人古加马,乃是狮子国进贡使臣,绝不敢谋刺戴先生。请先生明察,请好汉明察!”

陆英道:“你为何深夜来此?还说不是与刺客同谋?”

古加马道:“冤枉啊!小人时常夜半难眠,无事便来此殿看戴先生造像,今夜为何会有刺客,小人实在不知……戴先生可以为小人作证,先生!”

他见陆英方才举手间击毙两人,刺客死状凄惨,不免吓得六神无主,此刻只想赶紧离开此地,以免惹祸上身。

戴安道摇头道:“华亭,这个番邦之人虽然招嫌,但一直住在寺中,也确实经常来此闲话。凭他能耐,并非是刺客主谋。”

陆英挥挥手,古加马如蒙大赦,赶紧一溜烟走得无影无踪。

寺中僧人听到动静,陆续有人赶来,陆英留在此处不便,于是辞别戴安道独身离去。回到富春山居,他脱下衣衫、软甲,细细查看。

这软甲似是以金线与蚕丝绞合织成,穿在身上凉爽通透,没想到如此坚韧。

看背后那处黑点,必是被匕首刺中之处,剧毒接触丝线,将蚕丝也腐坏了。陆英长舒一口气,坐在榻上静静调息。

第二日,得到密报,蒲登自从姚苌死后,以为姚兴小儿不足为虑,于是组织大军围攻始平、咸阳,想一举破秦。

咸阳太守刘忌奴叛秦归汉,始平危急。

姚兴整顿军旅迎击蒲登,先以奇兵突袭咸阳,将刘忌奴擒获,除去后顾之忧。又亲率大军赶赴废桥,解救始平之危。

先锋官辅政大臣尹纬率军先到始平,在废桥与蒲登对峙。尹纬下令据守要塞,切断汉军水源。蒲登人马缺水,渴死者众。

姚兴到后,尹纬力劝全线反击。两军于是在废桥展开决战,秦军大获全胜,蒲登之军彻底崩溃。蒲登逃至平凉,躲入马毛山苟活。

又有雍州刺史郗晖,受朝命回京除尚书之职,途经杨口时,被殷仲康遣人暗杀,其四子及家人皆罹难。

殷仲康与桓敬道起兵时,郗晖观望不动,还诛杀了劝他响应的襄阳太守夏侯宗之、刺史府司马郭毗。殷仲康怀恨在心,如今将其刺杀,也算一报还一报。

陆英冷笑一声,懒得管这些内斗之事。

又看到三吴之地因“乐属”迁建邺之事,百姓多有怨言。逃亡至海上的长生教主孙恩,趁民心不稳率众登陆,攻克上虞县,杀上虞县令。如今已然兵临会稽城下。

陆英知道,面见中领军孙元显的时机来了。于是他打马直奔武冈侯府,请见中军长史杨谧,想要他牵线搭桥,与孙元显私下一晤。

杨谧略显为难的应下,只称有机会定向孙元显禀明此情。陆英不愿与他多谈,于是拒绝了留客之意,又匆匆返回家中。

他暗中令人严密监视瓦官寺动静,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好在经昨夜之事,寺中也清查一番。朝廷迫于情势,又加强了戒备,倒再没有出现刺客行踪。

陆家陆道隆终于姗姗来访,询问陆英别后事情,洛阳经略之计,夸赞国子学改头换面,京中盛传华亭侯文武全才,不亚于杨丞相、谢太傅。

陆英笑着客套,只当与亲友闲话。有心问陆道隆琳琳之事,又不免打了退堂鼓。连行一学院暗子与典校署石亮都不知道详情,他一个廷尉署的官吏,又能如何。

午后,皇甫思领进两名女子,陆英还未动问,两人就珠泪盈盈地上前道:“郎君,小姐找到了吗?小姐在哪里?”

陆英诧异地看了两眼,认出一人乃是琳琳侍女琴心,另一人却不相识。

于是他问道:“琴心,你们怎来了我这?琳琳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琴心哭着答道:“府中前日忽热得到报信,说是小姐嫁与陆大人,洞房之夜就消失无踪,如今生死不知……我与剑意,我们……”

陆英一阵懊悔,当初成婚也未派人通知建邺朱府,只当琳琳生父已亡,唯一的兄弟也在洛阳,就没有想到其继母与家人。加之战乱刚息,确实是不周到了。

琴心又道:“听闻公子也回了京师,只是至今未曾归府……夫人心中烦恼,于是令我俩来找陆大人,说是,以后不必回去了!”

说着又扑簌簌流下泪来,连带剑意一起饮泣不已。

陆英颇为无奈,只得唤来翠羽,请她好好安顿二人,暂时就住在富春山居。

连着几日,都没有等到杨谧消息,也不知是他没有禀报孙元显,还是孙拿腔作势,不愿会面座谈。

陆英正烦闷,却有公主府从人来访,言称余姚大长公主请他过府一叙。

公主府距此不远,陆英自杨子敬亡后,还未再见过孙道福公主,是以爽快应下,更衣独自前往。

公主府建在天子行宫之旁,还是当年王国宝在世时,赵牙苦心营造。陆英也顾不上欣赏殿阁景致,直接入了后院中厅。

孙道福年近四旬,虽保养得宜,毕竟连续经历两次婚变,杨子敬更是盛年早逝,她心中难免饱受折磨。

陆英往上扫了一眼,见公主怀抱女婴,笑望着自己,眼角鱼纹历历可观。

他不便多看,赶紧躬身施礼道:“臣陆英,拜见大长公主。”

孙道福笑道:“华亭不必多礼。你久不曾在京,要见你一面甚难。时过境迁,如今我家神爱都会跑了……”

陆英看了看女孩,眉眼间依稀有杨子敬影子,不禁开怀道:“是啊!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女公子也长这么大了。”

孙道福逗弄了女儿杨神爱一阵,又道:“我有意将神爱许与陛下为后,华亭以为如何?”

陆英一怔,心想你家姑表兄妹结亲,问我何为。况且陛下未到成婚之龄,杨神爱更在怀抱之中, 何必如此着急。

但仍展颜笑道:“甚好,甚好!”

孙道福笑得很开心,边作鬼脸与女儿玩耍,边道:“太皇太后说,陆祭酒公忠体国,实心任事。不像元显那孩子,脾气倔,性子急,以后还需你好好辅佐陛下才是!”

陆英心内“咯噔”一下,忙道:“臣怎敢与中领军相提并论!只知道尽忠职守,鞠躬尽瘁而已。”

孙道福笑言:“华亭,太皇太后对你寄予厚望,你要努力呀!”

陆英道:“臣惶恐!”

孙道福再无旁的言语,又聊了些家长里短,询问几句琳琳动向,便称身子疲乏,令陆英自去。

陆英出了公主府,心中惊涛骇浪。太皇太后想让我作什么,为何要提到孙元显?难道是希望我借先帝驾崩之事,将其扳倒不成?

我一个闲散祭酒,无兵无权,纵然太皇太后不满孙元显专政,何不直接对儿子孙玿下旨?

难道说,会稽王已经无力制衡这个小子,太皇太后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一时也理不清思绪,心烦意乱回到家中,捡了两卷书读了半日。

傍晚,杨谧亲自来访,兴冲冲地称,中领军邀请华亭侯过府相见。

世事就是如此,想见他的时候,他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想见他了,他又派人来请。

陆英拒绝去王府会面,而是要在秦淮河画舫之上。之所以如此,一是让孙元显这小子少些傲慢,二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杨谧为难不已,但陆英铁了心如此,他只得再快马赶往王府,请示孙元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