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再续雄汉 > 第三十六章 五胡政权

再续雄汉 第三十六章 五胡政权

作者:第一楼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37

第三十六章 五胡政权

“五胡”得以形成,并非朝夕之间,这一过程持续了上百年

“五胡乱华”是史学家对西晋动荡时期的一个总括。

当年,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选择南迁,使得北方先后出现了数十个政权。

但其中,以鲜卑、匈奴、羯、羌和氐建立起的政权影响力最大,故以“五胡”来代指这些政权。

其实,“五胡”得以形成,并非朝夕之间。

单谈匈奴,指的是秦末汉初称霸中原以北的游牧民族,世居北蛮。当年,匈奴已被秦赶出了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区。

不过,在刘邦、项羽忙着消灭对方之时,他们得以迅速发展。后来,给西汉制造了巨大的麻烦,直到汉武帝时期,匈奴才被打得四分五裂,退居漠北。

再后来,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使得汉朝和匈奴保持了60年的和平。

进入东汉时期,匈奴再次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的首领带着大家庭投降了东汉朝廷,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于是,在西晋晚期,南匈奴的后裔成立了前赵政权。然而,有人将“五胡”进入中原,“怪罪”于曹操。

若曹操在天有灵,估计只有仰天长叹的份,当年,他为了削弱南匈奴的势力,趁着单于朝贺被扣的机会,更是将南匈奴分成了五部,自此,南匈奴势力极大的被削弱了。

只是,西晋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使得外戚杨骏居然为了个人私利,拉拢南匈奴单于后裔,并给了其统领匈奴五部的军政大权。

后来,八王之乱使得晋朝的国力严重衰退,而这些手握重兵的人,能没有其它想法吗?不过,到了隋唐时期,基本看不到关于匈奴的文字记载了。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比匈奴建立的前赵政权晚了80年,这时早没了前赵。后来,太武帝拓跋焘很是勇猛,将北方给统一了,成了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

那么,北魏政权是如何发家的呢?

鲜卑族拓跋部本来生活在大兴安岭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之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领拓跋诘汾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了原来的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

之后,拓跋部迁居到了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有了往来。

后来,拓跋部后裔拓跋猗卢,在帮助晋政权对抗匈奴和羯族中立了功,最终。

被晋王朝封为代王,建立代国,实力渐盛,但后来代国被前秦灭了。前秦瓦解后,拓跋家族的后人重新复国,改国号为“魏”。

可见,拓跋家族在西晋时期,已经从部落首领演化成了“王”。并且,在后来的政权更迭中,一旦有机会,拓跋家族势必会再次卷土重来。

相对来说,羯族、羌族和氐族建立的政权,存在感似乎要弱一些。

接替前赵的是后赵,准确来说,这两个政权有一段重叠时期。因为,后赵的创建者是羯族首领石勒。

而后赵的创立,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

石勒祖上曾是一个部落的小头目,他被中原人俘虏后成了奴隶。后来,由于石勒相貌奇特,被免了奴隶身份,成了前赵的一员猛将,屡次打败敌军,使其声名渐起。

之后,更是趁着前赵内乱之际,石勒称“王”。并且,在石勒统治时期,北方基本形成了统一局面。

当时,后赵和南边的东晋以淮水为界,大家各自发展,倒也有了短暂的安定期。

只是,石勒驾崩后,太子石弘继位,因石虎专权,刘太后与养子石堪拥立石勒子南阳王石恢欲举兵反对石虎,导致事泄被杀。

随后,石虎篡位,自称“大赵天王”,并且将石勒的子孙全部诛杀殆尽,正式即皇帝位。

在石虎统治时期,他极度荒淫残暴,屠杀大臣、百姓,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百姓起义不断。

据《晋书》载,石勒率军在苦县,一次就将已经放弃抵抗的汉族军民二十多万人基本屠杀了,几千几万杀人的次数那就更多。

石虎病逝之后,诸子为争帝位互相残杀,导致后赵崩溃。

在后赵内讧时,有位氐族将领苻洪本想趁在后赵内乱时,试图谋取中原,却遭麻秋毒死,终年六十六岁。

到了公元352年,他的儿子苻健称帝,定都长安,建立前秦,与东晋断交。苻健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甚至一度统一了北方。

苻健死后,苻生继位,但他却淫杀无度,不久便被苻坚杀而代之。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

苻坚知人善任,由王猛辅政,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势大盛,开创十六国时唯一的繁华治世,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苻坚有意一统天下。

淝水之战后,前秦天王苻坚战败,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古羌军阀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都北地(今陕西省耀县),次年擒杀苻坚。

后秦是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姚苌卒其子姚兴继位,攻杀前秦苻登,扫除前秦残部;又乘后燕灭西燕,尽占原西燕河东之地;99年,乘东晋内乱,陷洛阳,淮汉以北诸城多请降,国势遂与后燕相当。

416年,姚兴卒后其子姚泓继位,到417年后秦被东晋所灭。

其实,羌族部落的发展也是在西晋时期,他们先是从甘肃迁徙到陕西,由于,羌族部落的力量比较薄弱,前期都是依附于其它政权,如:前赵,后赵,还一度归顺东晋。

其实,除了匈奴之外,其余四个民族势力的壮大,让人感觉似乎都是瞬间之事。

其实,他们都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而西晋晚期的内乱给了他们机会。简单来说,在西晋动乱的年代,拼的只有力量。

当时,西晋内耗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怎么能有实力去对付新生力量呢。

然而,有人以人口的锐减,来说明为何晋皇室会南迁。

但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士兵的,更何况,一位杰出的将领也是需要培养的。虽然,司马家族非常厉害,但却被自己人给杀光了。

此外,即使人再多,若统兵无方,那还是去送死,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

当时,晋皇室南迁,大批汉人也跟着南迁,即使有人来抵抗这些少数民族的力量,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前秦有统一北方,但时间却很短。而前赵和后赵都采用的是“胡汉分治”的办法,直到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实行了汉化改革,才使得他们所辖的汉人有了一定的地位。

其实,西晋时期的混乱,究其原因还是汉朝以来对于各民族的接纳政策。看看南匈奴,你只要投降,我就给你一块地。但结果,把他们养肥了不说,找到机会竟直接反击。

再加上,后来司马家族的不团结,也给了他们乘虚而入的机会。之后,西晋一败再败,只能选择南迁了。

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这些少数民族只是针对中原王朝。其实,他们的想法和所有建立大一统王朝的人一样,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坐拥天下。

只不过,这场混乱发生在中国北方而已。

李璟既然选择争霸天下,便不会放任异族的崛起,等和连,轲比能这场战争结束过后。

李璟便可全力对付异族,定然不会使“五胡乱华”之事再次发生。

和连与轲比能之间的战争已经,过了半年有余,此时已接近192年。

李煜已经两岁,已经能自己独立行走一断路,荀贞,陈氏等人对李煜极尽宠爱。李宥等三人也一岁多了。

李璟再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在关注草原的战事。相信不久,便会有消息传来。

轲比能可不是易与之辈,如果没有李璟的介入,最后轲比能开始再次一统鲜卑的狠人。

虽然轲比能死后,鲜卑在次分裂,但也显示了,轲比能卓越的军事才能。

以八万对十五万,加之对地形的了解,应该不会输得那么快,起码能撑到明年。

草原一到冬天就会下雪,牛羊便会冻死,天气极其恶劣,同样也不适合作战。和连再厉害也只能撤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