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再续雄汉 > 第三十七章 再战异族

再续雄汉 第三十七章 再战异族

作者:第一楼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37

第三十七章 再战异族

袁绍得知公孙瓒已解决粮草之危,公孙瓒手里来年定会再次来犯,袁绍自然是不惧,但公孙瓒的骑兵,着实不好对付。

大汉三大产马地,凉州太远,并州在公孙瓒手里,幽州在李璟手里。就算袁绍有心组建骑兵,也没有马匹。

只能向李璟购买战马,李璟自剿灭苏扑延,乌延,参与对抗步度根,蒲头两兄弟,战马早已足够。

甚至还有三个马场,每个马场,约有七八万匹战马,李璟已够用了,无需再为战马之事发愁。

这时许攸道:主公可向幽州牧李璟,购买战马,某与李璟曾是同窗,料想他定会卖我一个面子。

郭图在一旁附和到,郭图与许攸同属一个阵营。

袁绍此时还未一统北方,但麾下的谋士,武将已分属两派,虽不至于拔刀相向,但明争暗斗是少不了的。

袁绍似乎乐得如此,并未加以阻止,麾下并不齐心,更有利于袁绍掌控。

袁绍不知道的是,就是现在的放纵,为以后自己的灭亡,埋下伏笔。

东汉末年有四大谋士,被后世戏称为“四坑”。

谋士虽然在第一定意义上能够帮助诸侯夺取天下,但是任何事都有例外,在三国乱世中,就有四位坑主谋士,他们的每一次坑主,都直接影响到了三国的历史走向!

第四位:蒋干

蒋干,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蒋干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以才辩著称,江淮之间,没人能辩解过他。

当年曹操在和孙刘联军打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为了了解周瑜军中的虚实,就派周瑜的好友蒋干去劝周瑜投降。

周瑜知道蒋干到来后,就设下离间计,让曹操杀死了自己的水军统领蔡瑁和张允。

蒋干此次出访,可以说为曹操赤壁惨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位:许攸

许攸,三国时期袁绍帐下最重要的谋士,曾多次为袁绍献灭曹大计,但是都没有得到袁绍的采纳。

后来在官渡之战前夕,因许攸的家人犯法而被收捕。因此许攸一怒之下就背叛袁绍,投奔了曹操。

许攸投奔曹操后,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乌巢粮仓之计,袁绍因此在官渡惨败。

许攸的这次叛变,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三国走势的一场叛变。

第二位:张松

张松是东汉益州太守刘璋的谋士,当年曹操拿下荆州后,张松为了攀附曹操,就打算为曹操献攻取益州之计,但是曹操嫌弃他貌丑,就对他态度极为冷淡。

张松对此不满,回到刘璋身边就劝刘璋和曹操绝交,并引进刘备势力。张松不仅帮助刘璋引狼入室,还手绘益州地图给刘备。

使刘备很容易就取得了蜀地。张松的连续两次坑主行为,也使其能荣登第二。

第一位:郭图

郭图是三国袁绍帐下谋士,他的坑主能力远胜许攸,因为郭图从一开始就各种坑袁绍。

话说当年,袁绍成为三国时期最大诸侯后,袁绍的谋臣沮授向袁绍提议顺应大势,去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天下。

但是郭图却极力反对,并认为天子请来后,只会多一个麻烦,不如顺势夺取天下。郭图的想法整合袁绍的心意,于是袁绍就错失大良机。

后袁绍和曹操打官渡之战时,士兵疲惫,沮授建议袁绍暂停进攻,让部队修养一段时间。

但是郭图却劝袁绍继续进攻,最后导致军中士兵极度怨恨,士气非常低落。

郭图坑完袁绍在官渡之战惨败后,又开始坑袁绍的两个儿子。他先是拥立袁谭做了接班人,而后又为袁绍的次子袁尚出各种馊主意,导致两兄弟发生内讧。

曹操因此趁机利用两袁的不合,彻底消灭了袁氏集团。三国中,向这种坑完老子,坑儿子的谋士仅此一位。所以排第一绝对当之无愧!

有此两人,袁绍才无缘天下之位。虽然前期,对袁绍统一北方,立下大功,但也因为二人,导致袁绍身死败亡。

二人得到袁绍的命令,满怀期待的北上幽州,这可是个肥差,许攸又是贪财之人,定会从中捞一比。

许攸,郭图二人来到蓟县,受到李璟的热情款待,一顿恭维的话,把二人都吹到天外去了。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千难万险,办事不难”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将此事办成了。两人脑海中不禁想到河北一派,垂头丧气的神情。

一匹战马售价五金,袁绍家大业大,一次性买了三万匹,共计十五万金。

骑兵可是十分烧钱的,如果不是李璟有马场,十万骑兵,光战马的费用,足以讲李璟劝退。

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垮匈奴,兵员额数大幅增加,最多时出现了三十万步兵为十万骑兵充当后勤的情况。

算上汉武帝设立的屯骑、羽林、期门等诸多军队,汉朝兵力最多时接近七十万。

当然,纵观整个两汉时期,常备兵力还是维持在三十万上下的。以举国之力尚且只有十万骑兵。

袁绍一次性就购买三万匹战马,世族的力量再一次显现出来,除了购买的三万匹战马外,李璟还额外送了袁绍千余匹。

李璟完全不担心,自己的行为是资敌,公孙瓒有五万骑兵,袁绍只有三万,两人又在去年结仇。

二人明年必然爆发大战,几万人,能撑多久?说不定到李璟南下的时候,早就没了。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运转,转眼就到了,191年的春节,自李璟接手幽州已近三年,经过数年的发展。

幽州早已兵强马壮,只不过,现在还不是去,争霸天下的时候。先将草原之事处理好,再去解决各路诸侯。

先对草原动手,能让李璟有一个安稳的后方,让李璟能够全力对付盘踞中原的众人,不至于被草原掣肘。

幽州百姓早已能够满足饱腹的愿望,不至于在为了,一点粮食就拔刀相向。

黄巾之乱爆发后,河北大地,竟相易子而食,树皮,草根都已被采食一空,灾民如蝗虫过境一般。

黄巾起义给当时(注意是当时)人民带来了什么?黄巾起义到底是对当时(不是后来的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就是说是正面影响多还是负面影响多。

农民起义不管结果如何,正面影响永远是打击了地主豪强势力,缓和了土地兼并矛盾。正史上的黄巾起义,受到的主要是贬斥的评价。

这其实也能理解,成王败寇嘛。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负面的影响就很容易找了,包括破坏生产力(打家劫舍),破坏社会秩序,加剧百姓负担(剿匪官兵的生活是由百姓负担的。

更重要的是官兵也是从百姓中征召,服兵役和徭役纳税的也是百姓),至于正面还是负面多,这其实很难判断,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结论。

我个人观点是,没有黄巾起义就没有三国时代,对于百姓而言,是离乱痛苦。对于英雄来说,是彰显自我的平台。看你从哪个方面看了。

除了甄姜与貂蝉其余人皆有了子女,也略显孤单了些,李璟决定也让二人怀上,这个时代嫁为人妻没有子女的都没有安全感。

觉得没有依靠,以李璟目前的权势,女人是少不了的,以色侍人,是不长久的终会有老去的一天,这也难怪二人心急。

几女也体会两人,李璟来找几人的时候,都已身体有恙推脱了。李璟也只能,去貂蝉或者甄姜房中。

李璟能留在幽州时间也不久了,开春后,和连会再次对轲比能用兵,李璟也是时候,去主持大局

当然不是说,郭嘉等人不行,但终归和李璟有了1800年的信息差,有李璟在,处理异族总比几人有经验。

李璟决定动用能出动的全部兵力,一次将此事处理好。

黄忠,关羽,颜良,赵云,太史慈,张辽,麴义,典韦,许褚,率八万骑兵,四万步兵出发,共计十二万人。

郭嘉,戏志才,田丰,荀攸四人随军出征,调集二十万民夫,为李璟提供粮草,保障后勤。这次可以说是举幽州之力,对草原动手。

与前几次对异族出手不同,这次可是将幽州数年的积累,全都用上,此战之后,幽州三年,再无出兵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