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江山第一部 > 第六回

大宋江山第一部 第六回

作者:火色山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38

第六回

刺史府元朗立军令 慈颜色董母护独子

三天过去了,别说没有一个人应募从军,便是看热闹的人也寥寥无几。董遵海再也坐不住了,急的人都瘦了一圈。胡子也没有刮,一根根长了出来,仿佛刚刚冒出地面的小葱一样。他在校场来回踱步,大声道:“都过去三天了,还是没有招募到一个新兵,你们快想想办法呀。”何旭抓耳挠腮,神情为难,道:“没有人愿意当兵,总不能硬拉些流民乞丐来充数罢?咱们也是无能为力。”董遵海神色大变,怒道:“这是甚么话?喝酒扯闲篇的时候,你们都一个个神通广大。怎么到了做正事的时候,就束手无策了?别以为这是我一个人的事,办砸了这件事,咱们谁也逃脱不了。”他颐指气使惯了,心烦意乱之下,对着众人又吼又叫。

李进皱眉道:“咱们一个也没有闲着,每天穿大街走小巷,喊的嗓子都破了,也没有人愿意搭理。说句不好听的话,人们愿意看一个疯子傻子自言自语,也不愿理会咱们。没有人愿意从军,总不能拿着刀硬逼着人家当兵罢?”董遵海怒道:“再要是招募不到新兵,说不定就要用这个狠办法了。”他也知道自己说的是气话,发发牢骚而已。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赵匡胤道:“我倒是有个办法。”何旭问道:“甚么办法,你快说。”赵匡胤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董遵海摇头道:“这算甚么法子?刺史没有给钱,没有钱赏给新兵。”赵匡胤见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道:“我这个重赏之法是这样的,先拿出些许钱财出来,做为赏金。只要身高五尺五寸以上,年纪十六岁以上的人都能和我比武。打败我的人就能得到赏金,给我打败的人就要从军。你们以为如何?”众人看到一线转机,不禁议论纷纷。董遵海道:“要是有人打败你,是不是就要给他赏金?”赵匡胤极为自信,道:“我想随州还没有人打得败我。”虽然这句话不包含面前诸人,但是董遵海却偏偏要往这上面想,心想:“你说打遍随州没有对手,岂不是连我也算上了?”念及于此,冷笑道:“你好大的口气,欺负随州无人吗?”

赵匡胤不知道他为何大发雷霆,当下道:“要是打输了,我愿意自己拿赏金出来。”董遵海要的正是这句话,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赵匡胤昂然道:“我赵匡胤说话算话。”董遵海不信赵匡胤打遍随州无敌手,道:“好罢,赏金是一百两黄金。”赵匡胤也和他赌上气了,道:“一百两黄金就一百两黄金。”这么大的事,董遵海不敢自作主张,于是回到官署,和父亲商量。

过去了三天,还是没有招募到一个新兵。这样下去,朝廷势必追究。为了这件事,董宗本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坐立不安,心急如焚。他见董遵海等人回来,板起脸孔问道:“你们不在校场招募新兵,回来做甚么?”董遵海道:“人们不愿意从军,到现在也没有募到一个新兵。”董宗本道:“不管愿不愿意,随州半年之内必须招募到一千二百名新兵,训练完毕之后送往京师,编入禁军。这是朝廷的诏令,不论用甚么办法,都要如期做到。”神情严厉,一付公事公办的样子。

董遵海道:“禀告刺史,赵匡胤有个主意,拿出一百两黄金作为赏金。如果有人打胜他,就能得到赏金。要是输了,就要自愿从军。这个办法是否可行,请刺史定夺。”董宗本凝视赵匡胤,问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赵匡胤回道:“我见没有人愿意从军,因此想到了这个办法。”董宗本不无顾虑,问道:“万一你每场都输,刺史府岂不是要赔的底朝天?”董遵海道:“他说过了,倘若输了,自己掏腰包,赏金由他自己出,与刺史府没有干系。”赵匡胤道:“正是如此。”

董宗本神色冷峻,厉声道:“你有甚么本事,敢夸如此海口?”赵匡胤道:“我自幼习武,练得一身武功,不说打遍天下无敌手,世上只怕没有几个人能胜的了我。”董宗本见他成竹在胸,信心十足,道:“年青人,话不要说的太满了。”赵匡胤道:“刺史若是不信,可以拭目以待。”这句话狂妄自大之极,除了董遵海,众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何旭见董宗本脸色一沉,怕他动怒,于是靠拢过去,往赵匡胤脚后跟踢了一下,笑道:“刺史若是觉得不妥,可以用别的半法。”赵匡胤虽然知道何旭是在打圆场,可是天不怕地不怕,道:“我觉得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好办法了。”李进见他固执己见,连使眼色,可是赵匡胤视而不见。

董宗本能成为一州刺史,绝非泛泛之辈,除了心思缜密,见识更高人一等,知道赵匡胤是赌徒的心思。走到堂下,心想:“年纪轻轻,居然狂妄不羁,当真不知天高地厚。”念及于此,道:“军中无戏言。”赵匡胤正色道:“我愿立军令状。”董宗本颔首道:“好罢,就用你的办法招募新兵。”他答允下来,并不是相信赵匡胤,而是时间紧迫,耽误不起,不得不另辟蹊径罢了。

打败赵匡胤就能得到一百两黄金的消息不胫而走,在随州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次日清晨,无数看热闹的人们四里八乡赶来,如潮水一般涌向校场,把偌大的校场围的水泄不通。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谈天的说地的,打的打招呼,见的见礼。不管认不认识,都能聚在一堆,谈论招募新兵这件事。那些卖糖果、卖凉茶、卖饼的小商小贩见缝插针,穿梭于人群之中,大声吆喝叫卖。一夜之间,训练军士的校场,竟然成了随州最热闹的地方。不知道的外地人,还以为这是集市。

李进和何旭带领十名军士在校场外维持秩序,将符合身高年龄的人编成顺序,站成队列,依次叫号入场。一百两黄金相当于一千多贯铜钱,当真是一笔巨财,正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报名比武的人络绎不绝,短短一个时辰,号都排到了一百位了。

第一个进入校场的是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身形魁梧,只比赵匡胤矮半个头。赵匡胤问道:“你知道比武的规矩吗?”那人看了看桌子上摆放整齐的金锭,道:“我知道,比胜了就能得到那些黄金。”赵匡胤笑道:“比输了就要从军。”那人似乎成竹在胸,道:“我未必会输。”赵匡胤道:“先签字画押,输了不能反悔。”待那人签字画押之后,问道:“你想比甚么?”那人道:“我是打猎的猎户,擅长箭法,要和你比试箭法。”赵匡胤冷笑一声,道:“睁着眼睛谁都会射箭,要比试射箭就蒙上眼睛。”

两人各自拿了木弓及三支羽箭,走到一条白线外,这条白线距离箭靶一百五十步。柯凡和胡冕分别用黑布条个他们蒙上眼睛,蒙上眼睛之前,赵匡胤就记住了箭靶的方位。不假思索,连射三箭,三支箭都射在靶上。而那人两支羽箭命中箭靶,一支射偏了。他输无话可说,只得当场换上军服,成了一名新兵。

比武的人陆续进入校场,无论是拳脚功夫还是弓马骑射,都是赵匡胤的手下败将。赵匡胤年纪轻轻,不喜欢拖泥带水,每打败一个人都只须三招两式,干净利落,眨眼之间的事而已。一天下来,竟然招募了二百名新兵。照这样下去,招募一千二百名新兵,只要短短六天。

众人把新兵领到军营,安顿好了之后,方才离去。何旭道:“忙了一天,我都腰酸背痛了。”李进道:“你算甚么?赵匡胤一个人单打独斗,行云流水一般对付二百名新兵,才叫是累。”何旭道:“是啊,打了一天,你累不累?”赵匡胤精力充沛,浑身使不完的力气,一天下来,依旧面不改色,道:“我不累。”李进道:“累了一天,先去喝酒解解乏。”

众人来到得意居,点了酒菜。何旭为众人斟了酒,道:“赵兄弟,你劳苦功高,咱们先敬你一盏。”李进道:“是啊,招募新兵的事,你功劳最大,应该先喝三盏。”赵匡胤虽然不居功自傲,毕竟还是颇为得意,当下连喝三盏,这三盏都是何旭斟的酒。李进笑道:“赵兄弟酒量好武功高,性情豪爽,真乃人中豪杰。”何旭道:“说到这里,我有句肺腑之言,早点认识赵兄弟就好了。”赵匡胤笑道:“现在认识也不晚啊。”何旭拍着桌子道:“对极,对极。”

赵匡胤没有来到随州之前,何旭等人众星捧月一般围着董遵海转。可是如今都视赵匡胤为英雄豪杰,及尽赞誉之能事。反而对他视若无睹,似乎可有可无。他心中格外不知滋味,一脸阴翳,独自喝着闷酒。他心眼比针眼还窄,看着赵匡胤与何旭等人高谈阔论,谈笑风生,竟是越看越不顺眼。仿佛一根刺扎进了肉里,浑身难受。

到了第二天,校场依然是人山人海,比武的的人和昨天一样,还是排起了长队。过了十多天,已然招募到了一千二百新兵。这件事虽然一波三折,最终功德圆满。董宗本见赵匡胤机灵能干,于是提拔他做了军校,命他协助董遵海训练新兵。赵匡胤二十出头,锋芒毕露、血气方刚的年纪,正愁一身力气没有地方施展,自是欣然应允。他豪爽大度,在校场上一丝不苟。下了校场,和新兵们喝酒赌钱,打成一片。训练新兵的那一天起,就搬出了董府,住在军营。

这天中午休息的时候,董遵海、赵匡胤和何旭等人坐在厢房里海阔天空的闲聊。李进道:“唐朝灭亡以来,历经后梁、后唐、后晋三朝,如今又是汉朝。朝代更迭,正是风水轮流转。却不知汉朝能否长久,会不会和前面的朝代一样短命?”董遵海道:“要说当今天子得以建国号汉,开创大汉基业,不过运气十足好罢了。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之时,当今天子按兵不动。当今天子兵出太原的时候,耶律德光又暴亡于杀胡林。随军的文武大臣拥立耶律阮为帝,可是述律太后却拥立其子耶律洪古继承皇位。耶律阮于是领兵回去,和皇祖母算账。辽军骁勇善战,纵横天下无敌手。要不是耶律阮急着回去和叔叔争夺皇位,而是统兵杀回开封,岂有汉朝?因此说当今天子能龙驭天下,实是好运连连的缘故。”

赵匡胤与他所见不同,当下道:“遵海兄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时天下大乱,辽军劫掠烧杀,天怒人怨,军民奋起反抗,打得辽军抱头鼠窜。当今天子审时度势,兵出太原,正是上顺天意,下应民心。出兵的时机恰到好处,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就算耶律阮不回去和耶律洪古争夺皇位,杀回开封,也讨不到好。”董遵海见他当众反驳自己,艴然作色,怒道:“你没有读过兵书,懂得甚么天下大势?”言罢拂袖而去。李进道:“你去哪里?”董遵海不答,怒气冲冲出了校场。

何旭摇头道:“不过扯闲篇闲谈而已,至于大发雷霆吗?”李进道:“他就是这样的人,过一会儿就自己好了,咱们说咱们的。”何旭道:“我听到一件稀奇事,白府要为二娘子选婿,比武招亲,时间定在五日之后。”李进问道:“是‘铁面狮子’白老爷子的白府吗?”何旭颔首道:“正是白慕山白老爷子。”转头对着赵匡胤,又道:“你不是本地人,还不知道白家来历。白家家学渊源,自成一派。白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一双铁拳打遍荆楚无敌手,广收四海门徒,力战天下豪杰。白府门前每天车水马龙,拜师学艺的登门挑战的人们络绎不绝,好生风生水起。可是不知道甚么时候,白府忽然遣散了门徒,紧闭大门。从此杜门谢客,深居简出,既不收纳门徒,也不与人比武了。一夜之间,变得冷冷清清。要不是听说这件事,我都想不起,随州还有白家了。”

李进问道:“白二娘子是甚么人?难道嫁不出去,非要比武招亲?”何旭道:“听说白老爷子有一儿一女,大郎君叫做白少宗,二娘子叫做白凤儿,白二娘子五天后正好满二十岁。”李进大声道:“都二十岁了,还没有嫁人,莫不是个满脸麻子的丑八怪?”何旭摇头笑道:“是丑是美就不得而知了,有人说她丑,又有人又说她天生丽质,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李进道:“倘若是大美人,怎么现在才比武招亲?”何旭道:“或许人家眼界高,瞧不上凡夫俗子,因此耽误了。”顿了一顿,又道:“不管怎样,我都要去瞧瞧热闹。”李进打趣道:“你想比武招亲,就不怕弟媳要你跪搓衣板吗?”何旭哈哈一乐,道:“看热闹而已,又不是真的比武招亲。”

五日之后,李进等人一同前往白家。要说随州最近就是热闹,先是刺史府招募新兵,轰动一时。如今又是白府设下擂台比武招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话。热闹的事情一桩连着一桩,似乎天天都有喜事。他们到了白府的时候,白府门前已然人头攒动,聚集了成千上百看热闹的人。这些人看热闹不嫌麻烦,有的竟然拿着板凳来的,打算一坐就是一天。白府门前搭着一座五六尺的高台,上面铺着木板毛毡。李进等人挤进人群,不管认不认识,向人们打听白府的事情。

正在这时,一名青年飞身跃上擂台。他二十五六岁年纪,剑眉星目,相貌英武不凡。身穿薄袄长裤,更显得身形挺拔。他拱了拱手,道:“我是白少宗,今天白家为舍妹凤儿比武招亲,大家请了。”何旭笑道:“既是白二娘子比武招亲,何不请出来一睹芳容?”他这么一说,人们纷纷应声附和。

白少宗双手虚按,做了个噤身的手势,也不回头,道:“阿妹,出来见见大家。”话声刚落,白凤儿也飞身上了擂台,正是‘燕子抄水’的轻功。赵匡胤见她身法轻盈灵动,不禁眼前一亮。白凤儿现身擂台,众人齐刷刷望去,白府门前顿时鸦雀无声。只见她乌黑的秀发绾成发髻,一双眼睛水汪汪的,有如清冽的泉水。鬓眉如画,肌肤胜雪。身穿锦袄长裤,腰间系着一条银丝软带,外面披着一件白色披风。只比白少宗矮半个头,身形修长娉婷。无论身材相貌,都无可挑剔,实是千里挑一的绝色美人。董遵海一看到她绝美的容貌婀娜的身姿,不禁怦然心动。一双眼睛盯在身上,竟然无法移动。白少宗笑道:“这就是舍妹。”话声刚落,白凤儿已然飞身下了擂台,不知所踪。她如同惊鸿一瞥般乍现乍隐,许多人都没有回过神来。不知道是谁大声道:“美人儿别走。”这一声大呼小叫,引得众人哄然大笑。

一名酒糟鼻子的四旬男子挤近擂台,道:“快比武罢,我等不及了。”何旭笑道:“这位老兄,瞧你的样子该有四十岁了罢,怎么还凑这种热闹?”那人瞪眼道:“我怎么就不能比武招亲?”白少宗道:“大家稍安勿躁,比武招亲也是有规矩的。”那人心中大奇,问道:“有甚么规矩,快说快说。”心急火燎,一付迫不及待的样子。

白少宗道:“凡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未婚男子皆能上台比武,不过要先和我过十招,打赢舍妹方能成为白家的乘龙快婿。”何旭对那男子道:“你都四十岁了,过了比武招亲的年纪,回家去罢。”那人一本正经道:“我还有几天才是四十岁,不过家里有个婆娘,现在就回去休了她。我回来之前,不可比武。”挤出人群,急匆匆往家奔去。李进低声道:“咱们这帮兄弟,只有你没有成亲,何不上台比武,抱得美人归?”董遵海正有此意,唯恐别人抢了先机,当下使出一势‘大鹏展翅’,飞身上了擂台。李进等为了给他喝彩,当下大声叫好。

白少宗家学渊源,一眼就看出董遵海身手不俗,当下道:“请教公子姓名?”董遵海道:“在下董遵海。”白家十余年来一直深居简出,绝少与外人打交道,白少宗并不知道董遵海的身份,当下道:“董公子知道比武招亲的规矩了,不必我再说一遍了。”董遵海道:“我知道了,请罢。”白少宗说了个‘请’字,使出一招‘龙游四海’,抬掌劈出。董遵海见他掌势带风,当下见招拆招。

赵匡胤凝目而视,但见白少宗掌势排奡纵横,乃是一门从所未见从所未闻的精妙武学,问道:“那白大郎君使的是甚么掌法?”何旭也不知所以,摇头道:“我也不知道。”白少宗只是给妹妹把关,十招一过,当即跃开,笑道:“公子好身手。”董遵海道:“请二娘子出来罢。”白少宗当下道:“妹妹,上擂台比武。”话声甫落,白凤儿一跃而起,半空中身形翻转,轻轻巧巧落在擂台上。

董遵海拱手为礼道:“二娘子,请了。”白凤儿落落大方,敛衽还礼。两人遥遥相对,一个是英俊潇洒的少年,一个是风华绝代的佳人,当真金童玉女一般,引得擂台下喝彩吹哨之声此起彼伏。李进等更是眉开眼笑,欢呼雀跃。还没有比武,就已经提前庆贺了。

董遵海道:“二娘子请出招罢。”白凤儿道:“看掌。”飞身而起,抬掌斜劈。董遵海大叫一声‘好掌法’,迎上前去,使出一招‘云开雾散’,双掌交错而出。白凤儿展开身法,早已到了董遵海身后,掌势直击。幸亏董遵海身手敏捷,百忙之中反击一招,不然背脊中掌,输了比武。他第一眼看到白凤儿就一见钟情,于比武招亲志在必得,再也不敢分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力施为。

赵匡胤见得白凤儿的掌法绵密,柔中有刚,亦刚亦柔,乃是极其高深的武学,不禁想起了那个动辄发怒的沈映月,心情:“毕竟白府家学渊源,她的武功要高出沈映月甚多。”又想沈映月虽是女流之辈,可是性情豪爽。而那田英豪,名字虽然响亮,竟然柔软懦弱,真是天生的一对,不知道是否已经成亲?

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董白二人已经斗了十多招。这时董遵海右掌直劈,顺势往回一带,在白凤儿脸上摸了一下。他并非轻薄下流之徒,只是自视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白凤儿天姿国色,不觉意乱情迷,情不自禁,做出了这个举动。他把手掌送到鼻端,做势闻了一下。何旭凑趣道:“好香啊!”董遵海自觉风度翩翩,但是白凤儿却觉得无耻轻薄,当下双掌击出。此招含愤而发,力贯双掌,使尽了浑身的力气。董遵海给她十成掌力打得飞下擂台,赵匡胤看到真切,于是伸臂接住。

董遵海还要上擂台从前比武,白少宗正色道:“你已经输了,不能再上台比武了。”董遵海急道:“我一时大意,才会中掌。”白少宗面色愠怒,道:“你轻薄无礼,没有打断你的手,已经是很客气了。”董遵海悔恨交加,虽然已经输了,可是却不愿意离去。

赵匡胤自来随州,就没有遇到一位高手,既知白府武学自成一派,早有一较高下之意,当下飞身上了擂台,抱拳为礼,道:“白大郎君,赵匡胤领教几招。”说着使出了‘三十二势长拳’。白少宗以为他是上台比武招亲来的,比试十招之后,跃到擂台旁边,换成了白凤儿。赵匡胤要比试武艺的人是白少宗,而非白凤儿,当下道:“白姑娘,请你退开,我要和你哥哥比武。”说着从白凤儿身前走过。

白凤儿使出一招‘飞凤展翅’ 双掌劈出。赵匡胤见她出招,心想:“他们兄妹师出一门,先和妹妹比试也是一样。”心念电转,出招比想法更快,早已使出了‘三十二势长拳’。知道女子天生不如男子力气大,因此出手只使了五六成力道。两人分分合合斗了二十多招,忽然赵匡胤箭步而上,一掌打中白凤儿的肩膀。白凤儿退了几步,不再出招。赵匡胤自觉胜之不武,当下道:“白姑娘,承让了。”言罢跃下擂台。

这是比武招亲,赵匡胤胜了比武,却飘然而去,白凤儿回头看了兄长一眼。白少宗点了点头,道:“赵兄弟留步。”赵匡胤问道:“还有事吗?”白少宗心想:“你这话问的好生无礼,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念及于此,道:“这是比武招亲,赵兄弟不能就这么走了。”赵匡胤道:“我不过比武而已,并非招亲,告辞了。”言罢和李进等人大步而去。

赵匡胤既已胜了白凤儿,后来就没有必要再比武了。白少宗当下道:“白府的比武已然结束,请乡亲们散了罢。”吩咐家丁拆解擂台,和妹妹走了回去。白慕山穿着狐裘坐在椅上,他五十多岁年纪,脸色发灰,或是受了风寒的缘故,不停的小声咳嗽。他见白凤儿神情不悦,笑道:“怎么这么快就进来了?随州没有一个青年俊杰是你的对手吗?”白少宗道:“那却不是,有个叫赵匡胤的青年打败了阿妹,但是却不辞而别了。”

白慕山怒道:“不辞而别?他不知道这是白府比武招亲吗?”白少宗道:“孩儿事先早就说过了规矩,可是他胜了比武之后就扬长而去了。”白慕山拍案而起,大声道:“竟然欺负到白家头上来了,当白家是甚么?”话还没有说完,就剧烈咳了起来。原本发灰的脸庞,变得更黑了。白凤儿拍打他的背心,道:“阿爹,不要动怒。你一动怒,就又犯病了。”白少宗道:“是啊,不要生气。”

白慕山喘了几口气,坐回椅上。白凤儿道:“阿爹,你犯不着生气。”白慕山笑了一笑,道:“这是年轻时与人比武受伤落下的毛病,没有大碍,你们不要担心。”白凤儿问道:“没有药可以治吗?”白慕山摇了摇头,道:“不说这些,那小子是甚么来路?”白少宗道:“听他的口音,不是本地人。他使的拳法,似是长拳,可是又没有见过。”白慕山‘哼’了一声,道:“找到他,叫他登门谢罪,不然打断他的腿。”白少宗知道这句话是说给白凤儿听的,当下应声说是。白慕山怒道:“还不快去?”白少宗当下转身而去,白凤儿道:“哥哥。”白少宗问道:“阿妹有事吗?”白凤儿道:“你别为难他。”白少宗点了点头,出了府门。

白慕山道:“乖女儿看上那小子了?”白凤儿坐在地上,依偎在父亲腿旁,道:“女儿不嫁人,一生侍奉阿爹。”白慕山轻轻抚摸她的乌黑的秀发,一脸慈祥,道:“傻孩子,哪有一辈子不嫁人的道理?”喟叹一声,又道:“要说这件事终究还是怪父亲,只知道督促你练武,竟然耽误了你的终身大事。”

白凤儿回到闺房,对着铜镜发呆,回想适才与赵匡胤比武的情形。试出他力气虽大,可是出招极有分寸,似乎留有余地。他魁梧伟岸的身影不停在眼前浮现,挥之不去,心中一阵烦乱,于是提起宝剑,到院中练武去了。

李进等人来到得意居,点了酒菜。董遵海想到一时得意忘形,输了比武,懊恼不已追悔莫及。一言不发,只顾喝着闷酒。殊不知酒入愁肠,更添烦恼。李进道:“赵兄弟胜了比武,轻描淡写,不费吹灰之力,看来白家的武功也不过如此。”赵匡胤道:“那白二娘子的身手已经很不错了,我是男子,终究是胜之不武。白少宗的武功一定高出妹妹很多,其实我是想和哥哥过招的。妹妹一定要出手,我也只好接招了。改天有空,再和大郎君比试比试。”但见董遵海大口大口喝酒,道:“董兄弟,你酒量浅薄,少喝一点。”

董遵海并不领情,一把抓住赵匡胤的衣领 大声道:“你胜了比武,很得意是不是?”赵匡胤见他发起了酒疯,道:“遵海兄弟,你喝多了。”董遵海吼道:“我没有喝多,清醒的很。我输了比武,你们瞧不起我是不是?”何旭笑道:“咱们谁都没有瞧不起你,你自己想多了。”董遵海怒道:“你看上去嬉皮笑脸的没有心机,其实最坏的人就是你。”何旭皱眉道:“我又没有得罪了,怎么说我是坏人?”董遵海指指点点,道:“还有你们,都是见风使舵的小人。”他一杆子打翻了一船人,众人脸上都挂不住了。只是碍于情面,没有一个人离去。董遵海不再说话,只是自斟自饮,最后终于把自己灌的烂醉如泥。

赵匡胤把他背回了家,董夫人见儿子醉的不省人事,心中大急,问道:“他这是怎么了?”赵匡胤道:“他心中不痛快,因此喝醉了酒。”董夫人连忙吩咐家丁将董遵海搀回卧房,又问道:“他好好的,为甚么忽然心中不快?”赵匡胤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道:“婶婶自己问他罢。”言罢告辞而去。董夫人见赵匡胤支支吾吾,问不出所以然,于是来到董遵海的卧房,只见他沉醉不醒,于是守在床边。

半夜时分,董遵海醒转过来,董夫人神情关切,道:“儿啊,你醒了?”董遵海虽然睁着眼睛,但是眼神迷离呆滞,并不回答。董夫人见他神情恍惚,急得落下泪来,哽咽道:“儿啊,你这是怎么了?”董遵海依旧充耳不闻,虽然面无表情,但是思绪万端。千头百绪,棼乱如麻。董夫人一边垂泪,一边道:“儿啊,你怎么不说话?你这个样子,是要急死娘吗?”

过了良久,董遵海终于喃喃道:“输了,我输了。”他终于开口说话,董夫人又是高兴又是难过,问道:“你输了甚么?和人赌钱输了吗?”董遵海摇头道:“不是赌钱,而是比武招亲输了。”董夫人越听越糊涂,问道:“甚么比武招亲?”董遵海坐了起来,道:“白家为白二娘子摆下擂台比武招亲,我输了比武,赵匡胤胜了。”忽然跳到地面,道:“不行,我不能就此认输,我要再比一场。”说着向外行去。

董夫人见他举止如疯似颠,匪夷所思,不可理喻,急忙命家丁拦住。这时董宗本大步而来,板起脸孔,大声喝斥道:“三更半夜的,你发甚么酒疯?”董夫人护子心切,道:“儿子受委屈,你莫要斥责。”董宗本奇道:“受了委屈?受了甚么委屈?”董遵海竟然笑道:“我输了比武招亲,人人都瞧我不起。”董宗本听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一头雾水,问道:“甚么比武招亲?”董夫人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董宗本皱眉道:“瞧你醉醺醺的样子,一句整话都说不明白,明天再说。”又吩咐家丁搀扶董遵海回房。董夫人视儿子为命根子,见不得他受半点委屈,仍然亲自守护。董宗本道:“慈母多败儿,瞧你把他惯纵成甚么样子?”

董夫人道:“儿啊,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再仔仔细细说一遍。不论多大的事,有爹娘为你做主。”董遵海当下把比武招亲之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只是隐瞒了非礼白凤儿一事。董氏夫妇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真相。正所谓知子莫若母,董夫人猜出了儿子的心思,笑道:“你看上那白二娘子了?”董遵海不答,显然默认了。董宗本‘哼’了一声,道:“自己输了比武,却怨天尤人,有甚么出息?”

董夫人劝道:“是啊,既然比武输了,就算了罢。随州的好姑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何必一门心思放在那白二娘子身上?”董遵海道:“我是一时大意,才会输的,其实不能算输。”董夫人翻来覆去,掰断了揉碎了,揣摩这句话,知道儿子是非白凤儿不娶,道:“看来这件事,只有你亲自出面了。”董宗本大惑不解,问道:“我出甚么面?”董夫人摇了摇头,笑道:“咱们的儿子也快二十岁了,你不想抱孙子,我还想早点抱孙子。你明天亲自去白府一趟,把这件事说清楚。”董宗本看看夫人,又看看儿子,叹息一声,终于点了点头。董遵海终于转忧为喜,董夫人柔声道:“你阿爹是随州刺史,这件事十有**准成,你就安心休息罢。”

次日,董夫人准备了好几样贵重礼物,一边把董宗本送出府门,一边嘱咐他到了白家如何措辞。董宗本见他絮絮叨叨,头都大了,皱眉道:“夫人,我知道该怎么说话,不用教了。”董夫人道:“我就是怕你见了人家,摆出官样,开口就是官腔。万一惹得白家不快,反而坏了儿子的终身大事。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不妨放一放身份,说话心平气和一些。”董宗本哭笑不得,道:“你若是不放心,跟我一起去罢。”董夫人道:“若不是要看着遵海,我倒真想和你走一趟。”董宗本挥手道:“你回去罢,等我的消息就是了。”董夫人又嘱咐几句,方才回到府邸,安慰道:“儿啊,你阿爹已经带着礼物去白府了,你静下心来,等好消息罢。”董遵海一颗心七上八下,忐忑难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会长吁短叹,一会翘首张望。董夫人见他心神不宁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

将近两个时辰,董宗本终于回到了府邸。虽然不到两个时辰,董遵海却是如同等待了千年一般长久,当下急匆匆问道:“阿爹,白府可有回信?”董宗本面色冷峻,如同罩上了一层寒霜,劈头盖脸道:“你说,你做了甚么见不得人的丑事?”这句疾言厉色的话问得董遵海一怔,过了一会,方道:“儿子没有做甚么见不得人的丑事。”董宗本怒道:“还说没有?你在比武的时候,是不是趁机摸了人家白二娘子一下?”昨天比武招亲输了,皆是因为此事而起,每每思之,董遵海无不追悔莫及。

董宗本厉声道:“说啊,做没做此等败坏家风败坏名声的事?”董夫人见儿子神情变幻,猜到了几分,问道:“儿啊,你究竟做没做?”董遵海道:“当时...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就鬼迷心窍了,顺手往她脸上摸了一下。我...我不是故意的,更不是存心轻薄。”董夫人袒护儿子,道:“其实这点小事,也没有甚么大不了的。”

董宗本怒道:“这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吗?轻薄无行,举止轻佻,只怕传的随州人尽皆知了。”董夫人问道:“白府怎么说?”董宗本冷笑一声,道:“白慕山说道,当时没有打断他的手,就已经很客气了。连带我给他一通数落,说我教子无方。”顿了一顿,摇头道:“我怎么就养出了你这么个放浪不端之子,家门不幸,真是家门不幸。”董夫人叹息一声,道:“你说你这孩子...”董宗本道:“想我堂堂一州之刺史,却给白慕山指着鼻子一顿数落,头都抬不起来,真是颜面荡然无存。”董夫人急道:“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吗?”董宗本道:“人家口气决绝,没有商量的余地。”指着董遵海的鼻子道:“输了比武不是丑事,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众目睽睽之下非礼人家。自己品行不端,连我的脸也丢尽了,你就死了这条心罢。”言罢拂袖而去。

董遵海急道:“阿娘...”董夫人安慰道:“你不要着急,等你阿爹气消了,阿娘再求他去一趟白府。”顿了一顿,又道:“儿啊,你怎么就当众做出了那样的举动?”董遵海道:“孩儿...孩儿当时也不知道怎么了,后来想起来,也是追悔莫及。”董夫人道:“摸一下脸蛋也不是甚么关乎名节的大事,白家抓着不放,心眼未免太小了。”不责备董遵海,反而怨怪白家气量狭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