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坑爹之王PK大赛 > 编外人员赵括

坑爹之王PK大赛 编外人员赵括

作者:个性飞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21:15

编外人员赵括

白起,让人闻名丧胆的“杀人狂魔”同时代绝对无人能及,就算孙膑重生胜败也未可知。当然赵括去之前秦帅并不是白起,可是打了这么久,赵国想尽快结束,秦国肯定也想啊,即使当时不是白起,那么在考虑这么大一场战争的时候又怎么可是忽略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呢。而作为里帅赵括又怎么可以不考虑白起参战的可能性呢。这场战争以赵军覆没结局,可是正史上是没有提及战神级人物白起也损失过半,让秦军也损失了近20万人。在中计陷入包围后赵括首用“孙膑十阵”中的“车城圆阵”,每次赵括都是冲在全军最前,这份胆识实在令人佩服。他在断粮46天的情况竟让大军没有生乱,绝对是兵史上的一个奇迹。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赵括是有真才实学,相当的带兵能力的。如果没有长平之战 ,如果历史可以给赵括更多的时间成长,也许在经历更多战争洗礼后,赵括可以成为一代名将,但是历史不能重来。而赵括还是过于年轻气胜,虽然在战前他多次勘察地形,下令之果断也无人能及。可是赵括是大鹏展翅恨天低,小马乍行前路窄,在长期得不到父母认可,极度渴望证明自己的情况下他对前帅廉颇的意见视若罔闻,也没有找下面的将军询问军情,而是立刻更吏换将,准备实行自己的战术。要知道廉颇及其他将领,已与秦军对持多时,廉颇也多次试探无功而返,此时此刻无论如何赵括都应该更冷静,沉稳一些,他手里掌握着45万人的性命啊。此战对秦对赵都意义非凡(秦军也派出40万大军)。赵括头脑一热,在秦军故意示弱,小胜之后冒进。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他陷入了秦军白起的包围。更让人迷惑的是,赵括竟然在被围46天后才突围求援,却又只派了个5000人的求援队伍……我实在是理解不了他这波骚操作,面对40万秦军的包围这5000人确定可以突围么?被围的46天里他在想什么?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冲杀出去?其实从结果来看,如果不是他等待了46天,也许结局也会不同,因为战争最后的结局也是赵括在突围的情况下斩杀了近20万秦军,而赵军在突围中也只死了20万左右(另外二十万被骗进峡谷发粮食,有撑死的,有被射死的)。此战后,秦也已经变成民倦、粮匮、国空之局面。

我们先撇开长平之战,单看赵括,即使与他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也略胜一筹,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考试赵括应该会拿第一。赵括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是有一定能力的人,如果运用得当他也是会以另外一种形式留名历史(想起另外一个人,马谡)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在长平之战前就与父亲上过战场,只是未以主将的身份出现。赵奢奉命伐齐,久攻不下。这个时候赵括建议父亲暂缓攻势,派人打听清楚城中已经断粮了。赵括运用所学“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让父亲放回俘虏,并每天往城中扔粮食。麦丘城守将几近精神崩溃,但求与赵军一战,赵军坚持不战,导致最后城中百姓杀掉守将,开门投降了赵军。而在阏与之战中,赵括也为父亲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后来秦军大败而归。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是可以发挥不同工效的,赵括并非无才,只是还没有到可以掌45万大军,关乎国家生死的主帅之才时。

公平的说,长平之战避无可避,之所以让赵括来替换廉颇,一是因为赵国已无力支持,二是其他的名将不敢上,没有人敢接这么重的责任,于是乎在秦军的推波助澜下,在赵国上层的集体决策下、在赵括的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下,最终败了,败的相当的彻底,可是如果不是赵括,换其他人会有其他结局么?个人认为不会,所以虽然赵括被45万人联名报名,终也只作为了编外选手。赵括绝对不是个只会纸上谈兵之人,如果给他更多的成长时间,长平之战未必不会有其他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