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19、邓禹智勇赛过张良

新视角读后汉书 19、邓禹智勇赛过张良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19、邓禹智勇赛过张良

邓禹智勇赛过张良

邓禹,是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谋略家,“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赞他与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邓禹比张良强的地方,是能够亲自领兵打仗,智勇双全。邓禹为建立东汉王朝立下卓越功勋,被誉为东汉第一开国功臣。

《后汉书》记载,邓禹是南阳新野人,与刘秀是同乡。邓禹自小聪明好学,十三岁就能写诗作赋,后来到长安太学学习,与刘秀成了同学。邓禹比刘秀小七岁,虽然年龄不大,却有识人之能,他见刘秀胸有智谋,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就主动与刘秀亲近,两人成了好朋友。

王莽末年,各地豪杰纷纷举事,邓禹密切关注天下大势。绿林军立了刘玄当皇帝,因为邓禹在当地有些名气,很多人举荐他到更始政权做官。邓禹却觉得刘玄成不了大事,始终不肯相从。

公元23年,刘秀带一支队伍去抚镇河北。邓禹听说以后,心潮澎湃,立即单人独马北渡黄河,在邺县追上了刘秀。刘秀见好朋友前来投奔,十分高兴,笑着说:“我现在有任命官吏的权力,说吧,你想当个什么官?”

邓禹很认真地说:“我不想当官,只想为明公效力,落个青史留名。”刘秀大笑,知道他的志向不小。当天晚上,刘秀让邓禹住在自己的卧室里,两人同榻而卧,彻夜长谈。

邓禹为刘秀分析了天下大势,说:“刘玄虽然定都长安,但山东未定,赤眉势众,刘玄不想如何统一天下,只顾享受快乐,早晚必有祸事。赤眉虽号称百万之众,却是庸人崛起,志在发财,也成不了气候。建议明公以河北为基业,广揽四方英雄,取悦民心,恢复高祖伟业。明公忠良明智,深谋远虑,必能平定天下,成就大业”。

邓禹说的这番话,与刘秀心里想的一模一样。刘秀大喜,令左右人称邓禹为将军,让他住宿在自己帐中,与他日夜商议大计。

邓禹为刘秀平定河北精心谋划,献计献策,提出许多重大建议。邓禹还注意寻访举荐人才,像寇恂、吴汉、贾复等人,都是邓禹推荐的。刘秀对邓禹高度信任,凡是邓禹出的计谋,刘秀几乎全都采纳;凡是邓禹推荐的人才,刘秀一律重用。

刘秀把邓禹作为第一谋士,常常对众人说,邓禹就像张良那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秀能够在两年之内,迅速平定河北,开创基业,与邓禹的计谋是分不开的。

邓禹不仅能出计谋,还能亲自领兵打仗。王郎称帝以后,四处发檄文缉拿刘秀,刘秀从蓟城狼狈南逃。这是刘秀在河北最困难的时期,不少人悄悄溜走了。在这危急时刻,邓禹组织了数千人的队伍,亲自率领,攻取了广武郡,稳定了军心。

刘秀站在广武城楼上,打开地图观看,十分感慨地说:“天下如此之大,郡国如此之多,现在我们仅仅得到一个,你却总说我能够获得天下,能行吗?”邓禹十分自信地说:“自古兴大业得天下者,在于德的厚薄,而不在于土地的多少。”

刘秀消灭王郎以后,就把重点放在剿灭铜马军方面,命邓禹、盖延率军攻击铜马。盖延作战勇猛,求功心切,率军先行,不料交战不利,被铜马军包围在保城。

邓禹得知以后,立即率一支精锐骑兵,从铜马军背后发起攻击。邓禹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军阵营。将士们勇气大增,争先恐后,盖延又从城内杀出,两军会合,大败铜马军,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邓禹率得胜之兵,乘胜追击,连战连捷,铜马军被迫投降了。

平定河北之后,恰逢赤眉军大举入关。刘秀断定,赤眉军与更始政权之间必有一场恶战,肯定会两败俱伤,这是坐收渔翁之利、收复关中的大好机会。于是,刘秀派邓禹率两万兵马,西行入关,奠定根基,伺机而动。

邓禹立即率军入关,攻占了河东郡,与长安城遥遥相望。邓禹在河东郡站稳了脚跟,招兵买马,扩充部队,加强训练,然后,静静地观看赤眉军与更始政权大战的好戏。

公元25年9月,赤眉军攻占了长安,更始政权覆灭。这时,刘秀发来诏令,命邓禹趁赤眉军疲惫、立足未稳之际,进攻长安。邓禹却有自己的谋略,他认为赤眉军属于“盗贼群居”,没有长远打算和政治头脑。赤眉军人多势众,消耗粮食巨大,而关中连年灾荒,粮食歉收,时间一长,没有粮食吃,赤眉军必定自乱。邓禹给刘秀写信,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刘秀同意了。于是,邓禹率军绕过长安城,到达长安西北的北地,把那里的粮食收买一空。

果然,赤眉军粮食吃完,就弃城外出抢粮,邓禹轻松进入长安城。赤眉军往西转了一圈,无粮可抢,又被隗嚣打败,只好又返回长安。邓禹不想与赤眉军硬碰,撤出了长安城。

后来,邓禹军中粮食也吃完了,士兵们只好挖野菜充饥。邓禹驱饥饿之兵,与赤眉军打了几仗,没有获胜。这个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粮食,谁有粮食,谁就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获得胜利。

赤眉军陷入无粮境地,只好东返,途中遭遇刘秀大军伏击,全军覆没,刘秀轻松占领了关中地区。刘秀认为,邓禹仅率数万兵马入关,与强大之敌周旋,牵制了敌人,对收复关中功不可没。

公元37年,天下平定,刘秀封赏功臣,认为邓禹功劳最大,封为高密侯,食邑四个县。

刘秀统一全国之后,打算以柔治国,文治天下。邓禹很是赞同,于是带头交出兵权,回家去了。那一年,邓禹年仅三十九岁。邓禹为刘秀打下了天下,却没有参与治理天下,而是在家中潜心研究儒家经典。

邓禹有十三个儿子,都没有做官。邓禹让儿子们都远离权势名位,各自掌握一门谋生技能,自食其力。邓禹五十七岁病逝。

后人对邓禹高度评价,唐代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宋代追封七十二人,邓禹都名列其中。

邓禹为刘秀出谋划策,堪比张良,那么,另一位大臣寇恂的功劳,就能与萧何媲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