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

新视角读后汉书 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3、昆阳大战一举成名

昆阳大战一举成名

绿林军杀死郡守甄阜、消灭南阳军队之后,归者众多,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绿林军接受了刘秀兄弟的建议,立了汉朝皇帝的后代刘玄当皇帝,然后两路出兵,攻打新朝。

绿林军一路由刘玄、刘縯率领十万主力部队,围攻宛城,打算占据此城,作为根据地;一路由王凤、王常、刘秀等人率两万兵马,向北攻占昆阳、定陵、鄢城等地,扩大势力。

王莽听说南阳兵败、宛城被围、刘玄称帝的消息之后,又惊又怒。起初,他把注意力放在北方赤眉军身上,现在,王莽意识到,绿林军公然打出了“恢复汉室”的大旗,并且拥立了汉朝皇帝,这才是他的心腹大患。于是,王莽决定,调集全国之兵,南下解宛城之围,并寻求与绿林军决战。

王莽向各州郡颁布诏令,令各州郡派出部队,由州郡长官亲自带领,定期会集;征调数百名精通兵法之人,充当军中参谋;征召天下奇才异士,随军参战。其中召来一位巨人,名叫巨毋霸,他不仅身高超过两米,而且还能够驱使虎豹犀象等猛兽作战。

王莽任命大臣王邑、王寻为统帅,统领各路兵马,各路兵马有四十二万之众,号称百万。一时间,从长安到洛阳,从洛阳到昆阳,千里道路,旌旗辎重,大军不绝。《后汉书》说:“自秦汉以来,所有战争出师的盛况,都比不上这一次。”看来,王莽是倾其所有,拚了血本,非要置绿林军于死地不可了。

王邑大军南下,必须要经过昆阳。昆阳,在现在河南省叶县一带,位于洛阳和宛城中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个时候,昆阳城中,绿林军只有**千人,另外,在昆阳附近的定陵、鄢城,还有一万多人。绿林军的主力部队,此时围攻宛城,正在紧要关头,抽不出兵力来救昆阳,昆阳处于危险之中。

在这危急关头,城中将领们紧急开会商议,不少人面露惧色,提议弃城逃跑。刘秀十分坚定说:“不可!弃城逃跑,使我军暴露在旷野之中,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据城坚守,才有可能保住我们的性命和妻子儿女。昆阳虽小,但城池坚固;敌军虽众,却都是临时拼揍的,战斗力不会太强。我军主力很快就会攻克宛城,到那个时候,主力赶来,我们内外夹击,就可以大破敌军了。”

众将领见刘秀沉着冷静,分析得很有道理,都坚定了守城的信心。会议决定,由王凤、王常负责守城,刘秀出城,到外面组织兵力,作为援军。于是,刘秀带领李轶等十三人,连夜出了城门,到定陵、鄢城一带去召集兵马,组织援军。

公元23年5月,刘秀出城不久,王莽大军就来到昆阳城下。有个叫严尤的将领,向统帅王邑建议说:“昆阳城小但很坚固,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耗费时间和兵力,僭越称帝的刘玄在宛城,我们应该直奔宛城,灭了刘玄,昆阳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计策,但王邑是王莽的堂弟,骄横惯了,哈哈大笑说:“我率百万大军,遇上小小的昆阳城,却要绕道而行,岂不让人笑话?”然后,王邑又得意洋洋地说:“攻下此城,杀尽那些反贼,我们踏着他们的鲜血,前歌后舞而进,岂不快哉!”

于是,王邑一声令下,大军将昆阳城团团包围起来,城外设置了一百多座军营,旌旗遍野,人喊马嘶,锣鼓号角声传出几十里路,可谓是声势浩大。

王邑大军把昆阳城包围了十层以上,城外到处是人山人海,然而,人多有什么用呢?真正能够与城中守军对敌的,只有攀登城墙的那些人而已。守城将士们居高临下,擂木滚石和箭矢一齐打来,城下士兵死伤累累。在那个冷兵器时代,要想攀上城墙,攻破城池,谈何容易?

王邑大军轮番攻击了多日,毫无进展。王邑焦急,采取挖地道和使用冲车攻城的办法,但由于兵力施展不开,也未能奏效。王邑狂躁,下令军中所有的弓箭,一齐向城内狂射,顿时箭如雨下。但城中将士们躲在掩体内,出门打水时头顶门板,箭雨对他们构不成多大威胁。这样坚持了二十多天,昆阳城屹立不动,王邑无计可施。

可是,在这段时间里,围攻宛城的绿林军主力,却取得了很大进展,宛城城内弹尽粮绝,城破在即,而王邑滞留在昆阳,白白耗费了救援宛城的宝贵时间。如果王邑能够听从严尤的建议,大军直扑宛城,击败绿林军主力,那恐怕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王邑真是庸才!

在此期间,刘秀、李轶等人到达定陵、鄢城,调集各路兵马,共计一万多人,准备增援昆阳。有的将领贪惜自己的财物,想留一部分兵力看守。刘秀说:“如果战胜了敌人,珍宝财物要比现在多一万倍;如果被敌人所败,脑袋都保不住了,财物还有什么用呢?”大家觉得有理,于是丢弃财物,一齐跟着刘秀去救昆阳。

刘秀率援军到达昆阳城外。众人见王邑军队连营一百多座,兵力强大,心生怯意。刘秀笑着说:“别看敌人兵多,都是些乌合之众,又经过多日战斗,早已疲惫,没有什么可怕的。”

刘秀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带领一千骑兵为前锋,李轶率主力跟进,逼近敌军四五里地的地方,摆开阵式,准备攻击。王邑见刘秀援军不多,只派派数千兵马前来迎战。

刘秀乘敌兵刚刚到来,立足未稳,突然一声令下,自己一马当先,带头冲入敌阵。将士们见了,又惊又喜,说:“刘将军像文弱书生一般,平日里看着胆怯,如今遇上大敌,没想到如此勇敢。”于是勇气大增,人人奋勇向前,把王邑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斩敌上千。刘秀高兴地对大家说:“敌人已是强弩之末,近日就可以打败他们了”。

刘秀故意大肆宣扬宛城已破、绿林军主力挥师前来的消息,王邑士兵听了,军心动摇,个个内心恐慌,丧失斗志。刘秀觉得,与莽军展开决战的时机到了。

刘秀精心挑选了三千名勇士,组成了敢死队,自己亲自率领,直接向王邑、王寻的中军大营发起攻击。王邑的军队是临时征调来的,缺乏统一的训练和调度。为了避免混乱,王邑曾经下达命令,要求各营严格管束自己的队伍,没有命令,不准擅自出战。所以,刘秀攻击王邑大营的时候,并没有人人前来援助。

刘秀率领的敢死队如狼似虎,王邑士兵不是对手,大营很快被冲垮了,连统帅王寻都被杀了。王邑的指挥中枢被打掉,各营立即陷入了混乱,莽军士兵就像无头的苍绳一样,到处乱跑乱撞,纷纷四散逃命。

刘秀指挥部队,分头向各个敌营冲击。昆阳守城将士见援军赶到,士气大振,齐声呐喊,冲出城来。一时间,战鼓咚咚,杀声震天。

恰在这个时候,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犹如天崩地裂,又似天兵相助。王邑军队中的虎豹犀象吓得四腿发抖,四散奔逃,巨毋霸也不知下落。士兵们更是胆肝俱裂,争相逃命,互相践踏,死伤无数,相互拥挤落入水中的数以万计,致使河水断流。

王邑、严尤等少数将领,踏着自己士兵的尸体,过河逃走。王邑的四十二万大军,就这样士崩瓦解了。战后,绿林军得到的粮草器械和珍宝,不计其数,几个月都运不完,剩下的只好烧掉了。

昆阳大战,歼灭了王莽主力,决定了王莽失败的命运。三个月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就灭亡了。

昆阳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这次战役,充分展示了刘秀过人的胆略、智慧和领袖风范,刘秀因此一举成名,奠定了他日后平定天下的基础。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写诗赞扬刘秀说:“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昆阳之战获得大捷,刘秀自然十分兴奋,但高兴劲还没有过去,一场新的重大危机,意外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