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71、王允设计诛董卓

新视角读后汉书 71、王允设计诛董卓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71、王允设计诛董卓

王允设计诛董卓

董卓残忍暴戾,祸国殃民,搞得天怒人怨,遭到人们普遍反对。朝中大臣伍孚,身藏利刃刺杀董卓,没有成功,反被其所害。袁绍组织了十几路联军,武力讨伐董卓,也失败了。董卓更加骄横狂妄,不可一世。不料,一个名叫王允的文弱大臣,却巧施计谋,诛杀了董卓,使这个人人痛恨的乱臣贼子,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后汉书》记载,王允是太原郡祁县人,世代为州郡官员。王允年轻的时候,好大节,有大志,诵诗读经,学识渊博,又有智谋。有一次,朋党领袖郭太见到了王允,交谈以后,很欣赏他,到处夸赞王允有王佐之才。从此,王允开始出名。

后来,王允入朝做官,担任了御史。黄巾起义爆发时,他被举荐升为豫州刺史。宦官张让的宾客们,有的与黄巾军来往,被王允探知,报告了朝廷。汉灵帝发怒,斥责了张让,张让由此怀恨在心。

第二年,张让诬陷王允,王允被捕入狱,眼见性命不保。大将军何进路见不平,挺身相救,才保住了王允的性命。于是,王允成了何进的亲信。

何进惨死,董卓入京。董卓也是何进的亲信,王允因此积极协助董卓,处理宫中善后,受到董卓信任,又成了董卓的亲信。董卓提升他为司徒,主理朝政,相当于丞相。

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王允把宫中图书档案收集起来,带到了长安,使得许多宝贵资料得以保全。到了长安以后,董卓不喜欢理政,把朝中之事都委托给王允。然而,王允为人正派,有很强的正义感,他对董卓的所作所为,却越来越不满意了。

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占据了险要地利,他又在鄘地修筑了坚固的城堡,高厚各七丈,名叫鄘坞,也称为“万岁坞”,城堡内储备了三十年的粮食和大量箭矢。董卓认为,城堡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常常得意洋洋地说:“事情如果成功,可以雄居天下;假如不成功,守在这里,也足可以养老了。”

董卓觉得没有后顾之忧,整日里大摆酒宴,纵欲狂欢。董卓喜欢一边喝酒,一边杀人取乐。杀人时,先割去舌头,挖掉眼睛,然后放到一个大锅里慢慢煮。被害者眼睛看不见,嘴里发不出声,只能像牛一样闷叫着,在大锅里翻滚挣扎,痛苦万分。

参加酒宴的人,全都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战抖,许多人的筷子掉到了地下。只有董卓一人,神色自如,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被杀的人,有的是俘虏,有的则是与董卓作对的大臣。众人都在心里咒骂董卓,说他是个魔鬼。

朝中有个叫伍孚的大臣,为人刚毅,侠肝义胆,他与董卓并无私怨,董卓对他也不错,任命他为越骑校尉。伍孚见董卓如此残忍,失去人性,便决心刺杀他,为民除害。《三国演义》中曹操想刺杀董卓,那是假的,而伍孚刺杀董卓,却是真的。

《后汉书》记载说,有一天,伍孚暗藏利刃,去见董卓,说完话后,告辞离去。董卓没有怀疑,起身相送,还亲热地拍拍他的肩膀。突然,伍孚拔出刀来,猛地刺向董卓。

董卓是武夫出身,十分灵活,侧身一躲,没有刺中,急喊左右。卫士们一拥而上,将伍孚乱刀砍死。在临死前,伍孚怒目圆睁,大骂道:“你这个吃人的恶魔,恨不得将你剁成碎块,以告慰天地和百姓。”

王允见董卓越来越残暴,而且篡位之心也越来越明显,忠义之心油然而起,下决心要铲除董卓,以保朝廷安宁。王允暗地里观察,见大臣杨瓒、士孙瑞等人,都十分痛恨董卓,便分别与他们沟通,几个人一拍即合,决心诛灭董卓,为国除害。

他们商量了一个计划,打算推举杨瓒担任左将军,掌握一部分军队,以便于随时行动;又打算推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去控制地方,作为基地。这样,在朝廷内外,就能够形成一定的势力,可以伺机而动,铲除董卓。

可是,董卓虽然残暴,却并不傻,他有点疑心,因而没有同意王允的意见,而是提拔士孙瑞为仆射,擢升杨瓒为尚书。两人都被提升了职务,看起来是好事,却没有了实权,更无兵权了。因此,王允的这一计谋成了泡影。

王允他们再次商议,觉得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冒险行刺。可是,伍孚刺杀未遂之后,董卓提高了警惕,戒备森严,内穿铠甲,而且他又力大无比,很难下手。要想接近和刺杀董卓,非得是他身边亲信之人不可。于是,王允想到了吕布。吕布本是个见利忘义之人,王允认为,他是可以被利用的。

王允有意接近吕布,经常与之交往,送给他喜欢的礼物,极力拉拢他。王允当时是朝廷重臣,身居高位,吕布也愿意与他来往,而且两人都属于董卓的亲信,交往密切也很正常。时间不长,两人就似乎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关系十分亲密。

不过,王允并没有给吕布送美女,更没有送貂蝉。《后汉书》上根本没有貂蝉这个名字,其他正史也没有记载。貂蝉实际上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吕布一开始对董卓似乎很忠心,认他为干爹。董卓也很信任吕布,任命他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出门时都让吕布负责保护。但两人的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并不牢固,时间一长,便产生了矛盾。

有一次,不知道因为何事,董卓对吕布发了火,拔出随身佩带的小戟,向吕布投去,幸亏吕布动作敏捷,才没有被刺中。吕布赔着笑脸请罪,心里却产生了怨恨。

吕布好色,后来与董卓宠爱的侍女有了奸情,两人如漆似胶。但吕布惧怕董卓,生怕董卓知道了,会惹大祸,整日心中忐忑不安。于是,吕布去找王允商量,应该怎么办?

王允一听,机会来了,先恐吓吕布,说:“你这祸可闯大了!董卓残暴不仁,你是知道的。纸里包不住火,你和侍女之事,迟早会暴露的,到那时候,董卓肯定会用大锅煮了你。”

吕布吓白了脸,求王允给想个办法。王允假装沉思一会,说:“为今之计,只有杀了董卓,才能免祸。董卓专权霸道,失去人心,从皇上到大臣,都恨不得除掉他。你如果做成这事,上对国家有功,下可以保命,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吕布有些动心了,但有些迟疑,说:“我们毕竟是父子关系,如果这样做,别人会怎么说呢?”

王允冷笑一声,说:“你姓吕,他姓董,是什么父子啊?再说,他投戟杀你的时候,想到过是父子吗?”吕布点头称是。

为了坚定吕布的决心,王允又抛出了利益诱饵,说:“皇上早就有意除掉董卓了,你奉诏行事,名正言顺。事成之后,一定会加官进爵的,可以纵情享受荣华富贵。”吕布一听,眼睛发亮了,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公元192年的一天,朝廷举行盛大集会,董卓自然要去参加。董卓为了安全,做了周密安排,从他的住地到皇宫,道路两旁,布满了军队,身前身后,又有层层卫士保护,还有吕布等人前后警戒。董卓很满意,感觉万无一失了。

董卓没有想到,王允等人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刺杀他,更没有想到,行刺者竟然是他最信任的干儿子。王允事先秘密奏明汉献帝,讨来诏书,交给了吕布。吕布见有皇帝诏书,信心大增,立即安排部下李肃等十几名勇士,穿着董卓卫士的服装,在北掖门内埋伏下来。

董卓大摇大摆地进了北掖门,突然,李肃一跃而起,用长戟刺向董卓。董卓内穿铠甲,戟刺不进,只是手臂受了伤,掉下车来。董卓大惊,急唤吕布。吕布应声而到,高举诏书,厉声喝道:“皇帝有诏令,诛杀董卓贼子。”

董卓这才猛然醒悟,吕布已经背叛了他,怒骂道:“你这条狗,竟敢如此!”吕布挺矛向前,一矛结果了董卓的性命。董卓的主簿田仪和几个亲信,想要反抗,均被吕布杀死,其他人就都不敢动了。在《后汉书》记载中,吕布使用的兵器是长矛,而不是方天画戟。

在吕布刺杀董卓的同时,王允命皇甫嵩领兵攻打鄘坞。当时守鄘坞的,是董卓的弟弟董曼,董曼不是名将皇甫嵩的对手。皇甫嵩轻松打下鄘坞,杀了董曼,又将董氏男女老少全部杀光。城堡中藏有金子二三万斤,银子**万斤,绢帛谷米和珍奇玩物堆积如山。

听说董卓被杀,长安城沸腾了,老百姓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如同过年一般。许多人卖掉珠宝衣服,换来酒肉庆贺,街道上的店铺和酒馆里,全都挤满了人。

董卓的尸体被扔在街上,被万人践踏。有人用芯子点上火,插在董卓尸体的肚脐眼里,董卓肥胖,油脂很多,一直燃烧到天亮。董卓的尸体被烧成了灰,撒在道路上。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董卓恶贯满盈,他在坏事做绝、残暴不义的同时,也为自己铺好了走向灭亡的道路。

董卓被杀了,大快人心,不料却引发了战火,结果朝廷崩溃,天下大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