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72、天下大乱天子流浪

新视角读后汉书 72、天下大乱天子流浪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72、天下大乱天子流浪

天下大乱天子流浪

董卓被诛杀了,但他的部队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董卓统兵多年,总有一些亲信死党,他的部下率兵攻入长安,杀了王允,汉献帝被迫离开长安。堂堂天子,竟然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几乎无容身之地。这岂不是咄咄怪事、天下奇闻吗?

《后汉书》记载,董卓的嫡系部队,是凉州兵。凉州兵凶悍,军纪败坏,战斗力却很强。董卓死后,如何处置凉州兵,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王允犯了致命的错误。

有人向王允建议,赦免董卓的部下,以安军心。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也派人到长安,请求赦免。这本来是稳定局势的好机会,可王允嫉恶如仇,又书生气十足,严词拒绝了。王允的打算是,取缔全部凉州兵,以绝后患,并派关东的军队进驻凉州,去解散他们。

这样以来,便谣言四起,说王允要杀掉所有的凉州人,整个凉州,都人心惶惶。李傕、郭汜恐慌,打算解散部队,各自逃命。

武威人贾诩却劝阻了他们,说:“各位要是丢下军队,独自逃生,那么,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起来。不如集结军队,攻打长安,替董公报仇。事成,可得天下;不成,再逃走也不迟。”

众人都说好,于是整顿兵马,结盟发誓,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杀向长安。贾诩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人,后来成为曹操的重要谋士。

王允听说李傕兵犯长安,急忙派将军胡轸、徐荣率军迎敌。不料,胡轸曾是董卓的部下,想为董卓报仇,于是杀了徐荣,率军投降了。

李傕率军东进,沿途收罗了不少董卓部队的散兵,到达长安城的时候,已经拥有十多万人。另外,董卓的其他部下樊稠等人,也率兵前来为董卓报仇。各路兵马会合,声势浩大,把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

王允本是文官,没有掌管过军队,长安城中兵马也不多。王允见形势危急,急忙颁发皇帝诏令,征调各地兵马前来。但各地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心,都拥兵自保,不肯相救。皇帝的诏令,形同废纸了。

王允只好独自守城,守了八天,城内又有董卓余党叛乱,里应外合,长安城被攻破。李傕他们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又纵兵抢掠,朝廷和长安百姓,再一次遭殃。吕布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邈等人,也曾经称霸一方,后来被曹操所杀。

攻入长安的部队,分属多个将领,并没有统一的指挥和领导。于是,各个将领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便开始互相攻打。李傕杀了樊稠,又与郭汜互相残杀。

汉献帝虽然没有了天子权威,却仍然是一块金字招牌,是各路兵马争夺的对象。郭汜想把汉献帝劫持到他的军营去,李傕迅速率兵来抢,双方混战,箭都射到皇帝身边,差点把汉献帝射死了。

后来,杨奉率军赶来支援李傕。郭汜见夺帝无望,一怒之下,转而劫持了公卿大臣。这样,朝廷一分为二,皇帝在李傕手里,公卿大臣们则由郭汜控制着。试想,这样的朝廷,还算朝廷吗?

李傕索性把皇宫里的金银财宝全部抢走,甚至把宫女的财物都洗劫一空,然后一把火把宫殿烧了个精光。汉献帝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只得住到李傕的军营里。李傕派兵看守,断绝内外联系,堂堂天子,成了囚徒。

李傕与郭汜继续在长安城内混战,互相攻打数月,死了上万人,房屋多被烧毁,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朝不保夕,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董卓的另一部将张济,从陕地赶来,想要调解李、郭二人的矛盾,提出把汉献帝迁到弘农去。弘农是东汉的一个郡,位于长安和洛阳之间。李傕与郭汜都打得精废力尽了,只好同意。经过商议,由郭汜、杨奉等人,共同“护送”汉献帝去弘农。

车驾出发之后,郭汜却另有打算,他想把天子挟持到郿地去,那里是他的地盘。但其他人都不同意,郭汜势单力薄,只好返回长安,去与李傕商议。其实,杨奉等人也有私心,他们是想自己挟持皇帝。

汉献帝车驾走到华阴,驻守华阴的将军段煨,见皇帝驾到,便把汉献帝请到他的军营中。段煨倒有忠义之心,对皇帝恭恭敬敬,侍奉得十分周到。汉献帝很知道好歹,便想留在段煨营中不走了。

可是,杨奉等人岂肯罢休,诬蔑段煨造反,举兵攻打,想夺回汉献帝。双方激战十几天,不分胜负。

郭汜返回长安后,与李傕商议,两人都后悔放走了汉献帝,于是迅速领兵来追,正遇段煨与杨奉等人大战,便立即参战。结果,段煨战败,杨奉逃走,汉献帝又落到了李傕和郭汜的手里。

跟随皇帝的官吏士卒死伤殆尽,皇帝的用物及法典资料全都丢光。皇帝侍卫沮俊拼死博斗,受伤落马,李傕下令杀了他。沮俊临死前大骂:“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如此逼迫皇帝,天地不容。”

李傕等人重新挟持了皇帝,让汉献帝露宿野外,如同俘虏一般。正在这时,杨奉又整顿兵马,与董承、韩暹等人联合,再来攻击李傕。李傕不敌,丢弃献帝,大败而逃。汉献帝又落到杨奉、董承手里了。

杨奉等人恐怕再生意外,连夜催促汉献帝东行,车驾都损坏了,皇帝只好步行。到了黄河边,岸高十几丈,他们把皇帝用绳子系着缒下去,其他人只好闭着眼睛往下跳,被摔死摔残的不计其数。

杨奉事先在黄河边准备了船只,但船少人多,大家争先恐后往船上爬,船上挤满了人,许多人仍然死抓着船帮不放手。董承拔出剑来,一顿乱砍,船仓里留下一大堆手指头,许多人冻死淹死在河里。

好不容易过了黄河,汉献帝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饱受摧残,又惊又怕,又冷又饿,几乎挺不过去了。杨奉他们寻了个百姓家,让汉献帝稍事休息,熬了点粗米饭给他吃。

天明之后,杨奉找了辆破牛车,让皇帝坐着,继续赶路。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安邑。安邑,在现在山西的夏县一带,当时是河东郡的治所。汉献帝暂时居住在安邑,有一年时间。

汉献帝在安邑住下后,杨奉等人自感“护驾”有功,要求封赏。于是,杨奉、董承、韩暹都被封侯,其他跟随的人,也纷纷前来讨官。汉献帝十分大方,来者不拒,要什么官就给什么官,反正他封的官,已经一文不值了。由于皇帝用物都丢光了,刻印来不及,就用锥子刻画,代替官印。

汉献帝在安邑居住一年之后,又被挟持着回到了洛阳。但洛阳早已被董卓烧毁,破败不堪。粮食不够吃,许多人只能挖野菜充饥,汉献帝也常常饿肚子。堂堂天子,过了几年饥寒交迫的生活。这个时候,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很多人都不记得有皇帝了。

公元196年,曹操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想起了汉献帝,于是出兵把汉献帝弄到了许昌。汉献帝终于在许昌定居下来,不愁吃喝了。然而,汉献帝只不过是曹操手里的工具而已,他仍然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后来,汉献帝长大成人,他很不甘心,企图夺回大权。汉献帝密令岳父董承,设法除掉曹操。可是,皇帝已经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没有一点势力,甚至连自由都没有。结果可想而知,董承和他的女儿董贵人均被杀害,汉献帝只好继续做一个囚徒皇帝。

其实,汉献帝十分聪明,品德也不错,但是,东汉王朝已经被他的前几任皇帝败坏完了,大厦已倾,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皇帝尚且如此,朝廷名存实亡,自然是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遍地狼烟了,天下百姓,又将经历一场漫长的灾难,可悲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