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党项 > 《》上部四十七

最后的党项 《》上部四十七

作者:李玉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2:15

《》上部四十七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四十七,准备过年

这几天,李昆玉的心里在苦苦的煎熬着。因为他的心里有事儿,他思考着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因而常常在走神。

关于三儿子那天傍晚和他说的,把老家那些人们都迁移到这里这件事情,这两天是他的心里在苦思冥想的一件特别折磨他的事情。

想想4年前,他们准备从老家搬迁到这里之前,他和那几个老哥们儿左一次又一次动员村里的其他人,包括周围那些亲戚朋友和他们一起口里出口外,来这边闯世界安家落户的时候,那些亲戚朋友们的态度包括一系列做法,都让他太心寒啊。

这件事情他自己苦苦的思索了一天。他不得不承认,三儿子那天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只不过他的心里非常不平衡,不想在这边现在生存条件这么好的情况下,让老家那边的人们来这里享受现成的。要知道当初那些人,可是说死说活无论如何不愿意来这里的啊。这种情况,和他们辛辛苦苦九死一生挖掘到金娃娃,现在要拱手让给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过去,积极响应他,生死相随在他左右的那几个老哥们弟兄郭娃子和韩骡驹,高狗蛋.刘羊换和郝驴子,当然也是一个个辅助他李昆玉这个队长,带领着村里的人们干这干那,发家致富的坚强力量,野驼山村现在怎么做?做什么?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由他们几个人来决定和牵头做的。这几个人和他李昆玉都是那种没有结义胜似结义的.亲套亲的老弟兄,本身就和他李昆玉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经过他们从老家口里出口搬迁到这里血与火的考验,现在和他是那种比亲兄弟还要亲的弟兄,所以关于这件事情李昆玉自己想了大半天以后,接下来他就要和这几个老哥们弟兄商议这方面的事情了。

这是李保山他们回到村里第四天的一个晚上。时间已经将近10点了。白天大家忙活了一天,刚吃完饭,几个老哥们弟兄就相约来到了村集体那个做木匠活的大库房里。大家七手八脚把几盏羊油灯点燃,把库房门关起来,又手忙脚乱的熬了一大铁锅茶水。大家随便坐在库房的一张榆木桌子四周。

一会儿的功夫,这个库房里就热乎起来。白天,有人在这里干了一天的活,干活的人离开这里最多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大铁炉子里的火焰还没有熄灭,刚才他们来到这里又给炉子里添了一些干柴,所以虽然现在外面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可是这个大库房里的大铁炉子一会儿就热起来了。

这会儿比这个大铁炉子更热的,是围绕在李昆玉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的心。

这些老弟兄们能够想象得到,李昆玉肯定有非常重大的事情要和他们商讨,不然的话就不会约他们来这里的。何况这两天他心神不宁,做事儿老走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以前,他们除了白天忙一天以外,吃完晚饭紧接着不管是炼铁也好打铁也好,或者做其他的一些事情,大家总要再忙活两三个小时,等到晚上差不多11点才会收工。

自从他们来到野驼山安家落户之后,由于手头的活太多,所以渐渐的他们就养成了这种每天晚上也要连夜加班干活的习惯,而且乐此不疲。反倒是某一天闲下来不干活儿,大家都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似乎缺少了什么或者说耽误了什么似的感觉。

按正常情况,今天晚上吃完饭也要继续忙乎。不过下午的时候,李昆玉就提前给身边的这几个老弟兄说,晚下一会儿班,把有些活儿往出赶一赶,吃完饭以后就不加班了。另外李昆玉还给大家说,晚上来这个库房碰头和他们说一点事儿。

大家都坐好以后,李昆玉把那天下午李保山和他说的那一番话,就是准备把三个弟弟送到他们认识的一个大牧主庄园里集中学习,包括晚上吃喝完儿子回到家里,又与他和老伴进一步说的,准备把村里年龄适合的孩子们,都送到那里学习的这番话,给身边的这几个老弟兄们说了一遍。李昆玉把如何让孩子们到那个庄园学习,包括下一步的安排,给老弟兄们说的比较详细,基本也是按照李保山的原话说的,但是大牧主具体是谁?庄园在哪里?他只是给老弟兄们一句带过,没有说庄园的方位和提柳擒虎的名字。这是李昆玉有意按照儿子的意思省略的,以免人多嘴杂,早早的就把这些没必要让大家知道的事情都泄露出去。

郭娃子和韩骡驹,高狗蛋.刘羊换和郝驴子都面面相觑,因为他们各自的儿子回到家里,可是压根就没和他们说这些话。甚至其他所有事情也没给他们说。给他们说的,主要是他们在野驼山的事情,再就是在山前的事情。从去了北海子以后的事情,他们追问的时候,就是简单的说,在北面这些草原上溜达转悠了一段时间,认识了一些人,具体的内容一点也没给他们说。

这些老哥们弟兄们哪里知道,他们各自的儿子和李保山在回来的一路上,已经多次把口径统一得密不透风,所有所有的事情,都由李保山回到村里统一给大家说,这样就不至于你说的是这样的,他说的是那样的,让有心人几轮询问下来,就从中听出了一些事儿。而有些机密无论如何是不能让村里的这些人知道的。

这会儿这些老头子们当然也能够想象得到,其实他们各自的儿子给他们隐瞒的,可能不仅仅是这么一点机密,还不知道有多少秘密在隐瞒着他们呢。因为那么多马牛羊别人可不是轻易能够送他们的,这其中定有隐情。不过他们也知道,即使回去再怎么询问各自的儿子也是白搭,因为他们的那些犟驴儿子没有一个是听话的,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的打啊骂啊。

李昆玉看出了这些老弟兄们的内心世界,替这些老弟兄们打圆场道:“在这件事情上你们就不要考虑那么多了。他们这次出去遇到的事情太多了,哪能一件件的给你们说清楚。总之我的三儿子也好,你们各自的儿子也好 ,都是好样的,没给我们丢脸,也没有做杀人放火的事情。他们做的都是让我们脸上有光的事情,简单的说,就是给别人帮忙,别人对他们的感谢,感谢的还不是一个地方的人,是好多地方的好多人,就这么回事,别的你们也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这些老弟兄们差不多能够想象得到,几个年轻人在外面做的事情,至少昆玉哥家的三儿子回来藏头露尾的是给昆玉哥说过一些的,他应该知道了几个小子们出去以后的一些情况,只不过他不想或者说不方便给他们说。昆玉哥是个什么样心底无私宽宏大量的人,他们这些老弟兄都知道,可能他不说是有他不说的原因,他们也就不必要追问什么了。

不过让各家各户的孩子们出去念书这件事情,还是引起了这些老弟兄们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他们七嘴八舌的询问李昆玉,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赶紧给大家说一说!

村里人就是这样,明明你刚才把一句话说完了,他们实际上也听清楚了,可是还要翻来覆去的问你好多遍,你还得耐心的给他们把这件事情变换着另外一种语言,翻来覆去的给他们叙说几遍。

此刻这里的情形就是这样。李昆玉又把这方面的详情,尽可能的给这些老弟兄们往详细说了一遍又一遍。末了他补充说:“他们认识的那个庄园里的庄主,有从中原地区请过来的专业老私塾,还不是三个两个,还很多。人家的学问很高,教出来的孩子一个个都很有学问,下一步都是当官的料。孩子们到了那个庄园学习,私塾的费用啊,吃啊住啊,还有下一步让这些孩子们去漠南草原城读书,甚至去北京读书,按照人家的说法,不论多少全部由他们庄园里负责了。”

在李昆玉这一番话说到中途的时候,就让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一个个吃惊不已。

不用说,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李昆玉都清楚。非亲非故,人家怎么会这样做呢?他们都能够想象得到,这可不是一笔小数,不要说这么多孩子,就是三两个孩子的费用,左一出右一出下来花费也是很多的。

李昆玉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能给我们野驼山每家每户带来希望。可是你们也知道,咱们整个野驼山现在才有80多口人,老人孩子就占到了多一半了,如果让这些适龄的孩子们都离开去那里读书,差不多就走了1/3的人口。我们比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这些孩子像我们村集体养的那些二岁马驹子牛犊子,眼看着就能耕种地了,可是这一放出去估计再回来,这些孩子们就不会给我们耕种地了,就不是一个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这让我们野驼山下一步发展干农活,整个就没人了。”

刚开始李昆玉说这些方面的事情,身边的几个老弟兄本能地认为,这是一件天上掉下大馅饼来的好事情,因为他们每家每户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儿女都有,几岁的孙子也都有,所以他说的这件事情对于各家各户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喜讯。不过随后李昆玉补充说的这番话,又如同给大家当头浇了一瓢凉水。

在昏暗的羊油灯下,李昆玉望着身边的这几个老弟兄说:“怎么办?明明是一件好事情,可是我估计这些孩子只要离开咱们村出去外面上学,下一步多数都不会回来了,即使他们回来也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能帮着我们做这做那了。”

这件事情太重大了,这些老弟兄们在此之前一点也不知道情况,现在突然听到李昆玉说出这么一番话,让他们有一种又惊喜,又有一些烦恼的感觉。

在这些老弟兄们七嘴八舌委决不下这件事情的时候,李昆玉将三儿子对他说的那番迁移的提议也说了出来。

如果说之前李昆玉说的孩子们上学的事情,身边这些老弟兄都没有想到的话,说到迁移老家人来南海子和北海子安家落户方面的事情,更是让这些老弟兄们万万没有想到!

后一件事情,有些太重大,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认为甚至有些太可怕了。在李昆玉那一句话刚说完以后,这些老弟兄们互相都没有征求一下对方意思的情况下,差不多都脱口而出,坚决反对这件事情,绝不允许把老家那些人迁移到这里。这些老弟兄们气愤不已,叽叽喳喳的说,老家那些鼠目寸光的亲戚朋友们,都不是好东西,有些甚至还是一些狗眼看人低的王八蛋!当初联合他们迁移这里的时候,比拉着他们上战场都难,就像他们这些人要去死,拉着他们一起去死似的,甚至连好脸色也没有。在最后他们离开的时候,连送送他们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其他的了,他们早已经从心理和这些人一刀两断了。

这些老弟兄们说的这番话,引起了李昆玉的共鸣,他也毫不隐瞒的说出了他的内心话:“你们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样,想起来就心寒,就让人恼恨!”

这些弟兄们继续叽叽喳喳的说,他们口里出口外,来这边闯世界的这些人,万幸的是当时他们在野驼山这里找到了一处再好没有的安家落户的地方,又用了4年的时间彻底打了一个大翻身仗。后来偶尔老家那边来这里走亲戚的那些人,包括野驼山回老家的那些人回来说,现在这边的生活比老家那边,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老家李家渠也好周围三五十里的那些亲戚们也好,估计他们再过50年的生活,都不会比上目前野驼山这里的生活。可是对于他们生活在野驼山里的人来说,才刚刚的安家落户,一切才刚开始发展,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就照目前这样发展下去,再过10年8年,这里的生活不知道要好到什么程度呢。

来自各方面的消息,老家的那些亲戚朋友,现在没有一个不后悔这些事情的,都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给他们这边示好,还隐隐的透露出想搬迁到这里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想法。但是,哼,想也别想,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这些老弟兄们当初从李家渠迁徙到这里的过程中,受到老家那些亲戚朋友的白眼和伤害,可不是一般的,这方面李昆玉的心里再清楚不过了,甚至亲兄弟姊妹,亲亲的姑舅俩姨在他们这些人临走的时候,都没有去他们家里坐一坐,没有送他们一程,没有把他们这些即将口里出口外的人叫到他们家里吃一顿饭,完全是那种陌生人的模样。稍不留神就怕被他们裹挟到口外来上战场送死似的。那种无情无义的表现,真让人寒心啊。

李昆玉这会和这些老弟兄们说这些事情,他并不是想游说这些老弟兄们,同意让老家的那些人搬迁过来,而仅仅是和他们说这件事情本身,甚至都不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

在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气愤不已,叽叽喳喳因为这件事情吵闹不休的时候,作为一个队长,作为一个到目前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立场和态度的李昆玉,不得不把儿子对他说的这件事情的一个本质的想法,给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说了出来:把老家那些亲戚朋友们大量的迁移过来南海子和北海子,可以帮着野驼山守卫门户,给野驼山补充劳力,增加某天可能出现外患的力量。如果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把这些孩子们送出去上学,也就不存在劳力的问题了。

啊,这倒是又一个意外。不过,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太重大了,哪能一时半会儿决定下来呢?

围绕着这件事情,这些老弟兄们七嘴八舌吵闹不休的说到了11点多,李昆玉看看继续说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何况原本他今天晚上和这些老弟兄们说出这方面的意思,也不是要让这些老弟兄们在今天晚上就决定这件事情。何况说一句心里话,在办这件事情上他本人就没有决定了究竟该怎么做。他知道,这件事情太重大了,根本就不是三天两天,甚至都不是三个月两个月能决定的,先让他们好好的合计吵闹吧,等吵闹合计到最终,期间他本人也考虑得差不多了,再看怎么来决定这件事情吧。

为此李昆玉就提议说,明天大家还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今天先回家睡觉吧,相关方面的事情让弟兄们慢慢的考虑,不急。

李昆玉说完这番话,就率先离开回家休息去了。郭娃子和韩骡驹,还有高狗蛋.刘羊换和郝驴子他们,短暂的几句合计之后几个人就各自回家,骑马飞奔向了野马林外围的石羊滩蒙古包。

几个老头子知道,他们各自的儿子和李保山,自从那天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开始,只要白天忙完村集体的事情,他们就亲自去石羊滩蒙古包和地皮菜蒙古包那边,给十二匹野马下夜,看护那些野马去了。

几个老头子飞马来到蒙古包和李保山他们几个人,关于迁移老家来人这件事情聊了大半夜,直到将近鸡叫的时候,他们才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回到自己家里休息去了。

……

李保山他们回到野驼山第十天的一个天不亮的早晨。李保山.郭虎.韩云龙.高喜财和刘黑子他们五个人,各自在家里吃过早饭以后,然后各自带了弓箭,还有各种野营和钓鱼捞鱼的家具等,每人骑着一匹马,又牵着三匹共计四匹马出了村。五个人就着模模糊糊的一点光亮,踏着雪路,向着村北面飞驰而去。为了以防万一,李保山还悄悄的把那把俄国产m1895纳甘转轮手枪揣在了怀里。

李保山他们5个人要去北海子打鱼和钓鱼。再过不到半个月就要过年了,他们5个人要给野驼山村集体准备一些年货。在此之前,李保山和父亲还有村里那些管事儿的叔叔大爷们合计,今年一定要让村集体把村民们这个年,给大家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李保山给父亲和一些叔叔大爷们,还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前段时间,李保山他们去了柳家庄园,虽然柳家庄园距离海子更远,吃鱼似乎很不方便,可是人家庄园里的后厨却不缺鱼,柳庄主隔三差五要让后厨给他们做鱼吃。而且还不止一种鱼类,似乎有七八种以上,各种红烧的清炖的油炸的……总之有一种层出不穷的感觉。李保山他们在老家的时候几乎就没有怎么吃过鱼,除了吃点猪肉,其他的肉类也很少吃到。大家来到野驼山这里4年以来,家家户户和村集体,都喂了一头头大肥猪不说,马牛羊肉更是敞开了吃。除此,山里各种各样的野味,不管是冬天和夏天,基本也是敞开了猎获,敞开了吃,肚里根本就不缺油水。

他们陕北无定河老家的这些人们,正因为过去几乎就没有尝过鱼肉,来到野驼山各种肉类也不缺,所以事实上他们对于鱼肉并不稀罕,也几乎不怎么想吃。他们在柳家庄园呆着的那段时间,柳庄主隔三差五安排大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烹饪给他们端上桌上的那种鱼类,他们不得不说,绝大多数的时候其实也是很美味的。毕竟山里的各种野味,还有马牛羊肉他们吃的太多,真的也需要换换口味儿。

正是因为有感于以上的情况,前几天李保山随便和父亲说起今年过年一些情况的时候,李保山当时就想到,今年大家需要把海子里的这些鱼尝一尝了。

李保山和父亲提议,今年过年以及初几那几天,让村里所有的人都在饲养院一起过年,一起红火热闹吃喝。随后他又提议,他和另外4个结义弟兄去给弄回一些鱼来。至于说这些鱼怎么才能做出柳家庄园那么多的美味来,其实在柳家庄园的时候,李保山有意无意的已经和人们打听的差不多了。

可能是李保山这次回来方方面面的表现,尤其是和父亲说话方面非常有艺术性,从而李保山隐隐地感觉到,这次他回来以后,父亲和他说话,甚至看他的眼神也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不像之前,也许他一张口还没等把嘴里的话彻底说完,就会被父亲劈头盖脸一通呛回来。这次不管他说什么话,首先父亲不会轻易在他说话的时候打断他,其次他说完某一句话,父亲即使当时不表示赞同,至少也不会立刻表示反对,而是要思索以后才做出回应。

当时,听到李保山说到他们给弄回鱼来,要亲自指导如何烹饪这些鱼的话语,父亲高兴地说,那太好了!

当然李保山除了要领着4个结义弟兄去给村里弄一些鱼回来,他私下里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去北海子落实。

自从上次在北海子与洪震海他们发生了那件冲突之后,到现在北海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李保山还不知道呢。按道理来说,北海子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是一个无主之湖,阿古拉泰和洪震海不可能再有什么动作。不过李保山还是想去实地看一看。当然他也想实地看一看湖岸周围下一步哪一块地方适合于建一个村庄或者集镇什么的。

自从那天刚回来村里的下午,他在自己家的窑洞里和父亲说过迁移老家人的事情,到此相关方面的事情李保山还再也没有主动和父亲提起一个字。实际上李保山心里清楚,这段时间父亲的心里非常煎熬,父亲每天除了忙活村里炼铁和打铁方面,还有其他事情,稍有闲暇功夫,就在激烈的思考着要不要把老家那些亲戚朋友们迁过来的事情。

李保山同样知道,围绕在父亲身边的那些老弟兄们,就是说他的4个结义弟兄的父亲们,都是这样的情况,因为他们几个人的神情已经表露了这一点。

在这方面,李保山故意不和父亲再提一个字。而且私下里李保山给身边的4个结义弟兄一再的嘱咐,回到家里绝对不要和他们各自的父亲提这方面的事情。好坏,先让他们自己慢慢的思考。物极必反,在这方面他们越是游说,也许越没有结果;越是假装这件事情像不存在一样,可能还有门儿。

李保山他们弟兄5个人这段时间回到村里以后,虽然村里从大人到孩子的神情和说话语气上,都表现出了一种对他们深深的感激,甚至因此而产生出对他们或多或少的一种崇敬之情,不过他们5个人自己却不敢装大。村里的人们每一天都在忙乎开矿石,煤炭和石灰石,包括随后的炼铁和打铁,还有做其他诸如木匠活皮匠活等事情,他们这么长时间没有帮一点忙,心里总感觉到愧对村里。所以那天回到村里,从第2天一早开始,李保山他们5个人就起早贪黑地投入到了帮助驮矿石,煤炭和石灰石,包括炼铁打铁方面这些最苦最累的工作中。

李保山还按照他自己大胆的配料比例,亲自冶炼了好几炉铁水,最终把这些铁水又通过二次回炉精炼,打造了一些工具。李保山当时做这一系列工作的时候,还得到了父亲和他身边的那些老弟兄的夸赞。

不过不得不说,最终打造出来的那些用具,其实质量比父亲他们在此之前打造的那些用具好不到哪里去。毕竟父亲在炼铁和打造工具方面的手艺都没说的。后来李保山不得不在心里说,就目前他们野驼山这些人的配比方法和炼铁手艺,他们最终只能炼出这样的铁水,打造出这样的工具,必须赶紧去黑头山学习以后,看看怎么提高一下这方面的手艺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