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256章 姑姑,你也不希望

大唐好圣孙! 第256章 姑姑,你也不希望

作者:林家龙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1:00

第256章 姑姑,你也不希望

李思摩的话好用,且容易让人破防。

至少阿史那弘恩是破破又防防。

但是这话也没法再往下深说,毕竟打不过薛延陀又不只是李思摩的锅,他们人人都有份。

突厥的内部意见开始撕裂,以李思摩为首的一部分,想要全盘接受大唐的条件,去除突厥国号内附。

而以阿史那弘恩为首的一派,则认为祖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岂能轻易丢弃,坚决不同意李思摩想要内附的要求。

朝廷自然也是知道了这件事,但也没多说什么。

内附不内附,是突厥人自己的事情,你来是好事,你不来也无所谓的,反正我北方也的确需要一个肉盾。

突厥人的商议,自然是不欢而散。

意见无法统一的结果就是一直这样拖着,不过李思摩也不着急,一方面,他请求内附是出自真心,另一方面也是找这么一个理由去压制那些反对派。

这样一来,李思摩就更有理由赖在长安不走了。

他本来就是右武卫大将军,是应该在长安的。

李景仁最近往怀化郡王府跑的次数比往常都勤,看他那样子,和阿史那云好事儿是快成了。

其实按理说,阿史那云应该改姓叫做“李云”的,但是问题在于唐朝有一个同姓不婚的禁忌,所以这个“阿史那”的姓氏便得以保存了下来。

同姓不婚,我国传统的婚姻禁忌,指同一姓的男女不得通婚,先秦至两汉的伦理和法律都反对同姓通婚。

同姓不婚是周代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对同姓婚配会造成后代畸形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

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

到了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亦依唐律。

其实话说回来,李云这个名字也的确有点那个,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梁山泊上的青眼虎呢。

大朝会的最后一件事,则是正式推广圣元纪年法。

对于这个方便好用的纪年法,目前来说,至少长安人是觉得挺不错的。

李象的挂历也在加班加点的印制当中,为了推广这么个纪年法,他也算是不遗余力了。

进入四月之后,各族的使节也各自往回走。

大唐也派出使节跟随各族使节回国,对各族首领进行宣慰。

裴行俭也带上程处弼等人,向登州方向而去。

和裴行俭同行的,还有熟知中南半岛各国的王玄策。

李愔也带着自己的王府卫队,跟着裴行俭一起前往登州。

裴行俭这一部分的人马,是准备向南去中南半岛;而李愔这一部分的人马,则是准备去登州接受训练。

出海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这是李象定下的规矩。

不然的话,在海上两眼一抹黑,岂不难受?

李愔是个急性子,但有李世民的诏令压着,他也不敢乱动。

他的旗舰经过李世民的更改,改成了“镇远大将军”号。

用老李的话说就是“什么他娘的人间渣滓,老子入你娘的渣滓!”

李愔是梗着脖子杠了一顿,遭殃的可是杨妃,连着三天都被老李一顿鞭挞。

本来其实一天就行,但李愔这小子非得作死,在老李面前当面跳脸,说他的文采不行,镇远大将军这个名字太俗了,俗不可耐。

正所谓子债母偿,杨妃自然是……反正看她也乐在其中。

新罗女王金德曼也启程向新罗出发,而贞德郡主则留在了长安之中。

新罗国内势力错综复杂,金德曼也是为了贞德郡主好,所以才把她留在长安城。

大唐对于金胜曼也颇为照顾,不仅给她安排进了四方馆,甚至还破天荒允许她进入务本坊的国子监学习。

四月初十这一天,全国各地的考生汇聚到了长安城当中。

由于体育场所在的坊市还剩下很大一片空地,所以李象便在那边兴建起了一座专用的考试场地,还有两座规模宏大的学院。

学院一文一武,文的则是教授各种课程,譬如、数学、科学等课程,教材都是由李象编写的。

武的则就很简单了,李象还没去请示,反正在他的构想当中,武学院的名字应该是大唐皇家军事学院。

去立政殿肯定不能空着两只手去,李象便带上了裴雪青写下的《封神演义》五到二十章,去给老李送去。

第五章到二十章的内容,是从纣王造炮烙开始,一直到文王夜梦飞熊。

夜梦飞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姜尚,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李象一走进立政殿,便看到李世民正在和李明达一起吃茶。

看到李象手里拿着一沓文稿,老李急不可耐地问道:“可是《封神演义》上了新?快快呈上来!”

李明达的耳朵动了动,放下茶杯,微笑着问道:“这《封神演义》是何物,怎不见象儿与我说?”

“诶?象儿没告诉过你吗?”李世民接过文稿,语气之中多有显摆:“哈哈,那这可真是象儿的不是,这《封神演义》啊,你看了就知道,乃是一个话本,讲述的是商朝末年的故事。”

“哦?”李明达也来了兴趣问道:“那前面的部分呢?”

“这倒是朕的不是了。”李世民笑笑,从一旁的案几上拿过前五回,递给了李明达。

李象看了,心头一个激灵。

李明达拿过文稿,翻开一看。

“哟,我倒是不知道,象儿的字何时这么娟秀了?”

姑姑的话语多少带点阴阳怪气,反正李象是怎么听怎么难受。

“这是,咳咳,你侄媳妇儿写的。”李象只好如实说道:“姑姑,你是知道我的,我这文化水平有点一般,所以只能给阿姐一点大纲,让她加以润色。”

“哼。”李明达哼了一声:“独想着你的阿姐,却不想伱姑姑?”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李象尴尬地笑着。

老李完全没管这边发生了什么,他已经在聚精会神地看故事了。

这年头的娱乐活动还不是很发达,唐传奇还没有发展到巅峰——就算发展到巅峰,也是短篇故事,哪里有这种大长篇?

这样的大长篇小说,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完全属于是降维打击。

就算是李世民,也无法抵御这种大长篇小说的诱惑。

当然了,和后妃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也是娱乐活动,但毕竟太过单调不是?

李世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当年在晋阳的时候,偷偷去李渊的书房偷《搜神记》回去给病恹恹的李玄霸讲故事的日子了。

唉,那段日子还真是无忧无虑啊……

当然了,李玄霸就是《说唐》当中李元霸的原型,他名字就叫李玄霸,不要搞错了,只是为了避讳某个遭了瘟的大麻子,而改名成李元霸。

李明达见李世民沉迷,她也来了兴趣。

刚刚也只是小小的酸味儿而已,想着之前象儿让自己修补《霓裳羽衣曲》,现在竟然有了媳妇儿忘了姑,不找本宫来帮忙,当真是讨打。

李明达现在独自住在大吉殿,大吉殿是独属于她的寝宫,所以自然是有资格自称“本宫”的。

“这陈塘关总兵,你是故意的?”老李看到李靖的时候,虎着脸看向李象。

“同名同姓而已,阿翁有啥值得奇怪的。”李象一脸丑人多作怪的神情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一窒,白了李象一眼。

“李靖就李靖吧,若是卫国公知道你把他写书里,他……”

“他能找我拼命?”李象挠头问道。

“不,他能谢谢你。”李世民嘿然一笑。

李象:……

你说话能不能不要大喘气啊阿翁!

“这太乙真人,当真是……”李世民看到太乙真人和石矶娘娘斗法的时候,多少有点一言难尽:“当真是不顾面皮啊,明明是他李哪吒射死彩云童儿在先,却如此不讲理……”

“害,那能咋办?”李象摊摊手。

他也不太好多评价。

李世民又往下看,然后就看到了姜子牙下山。

“呀,是太公望。”李世民欣喜地继续往下看。

从古到今,帝王最喜欢的臣子首推诸葛亮,而在没有诸葛亮的时候,帝王们都喜欢伊尹和姜尚。

“这元始天尊……”老李抬头看了一眼李象。

李象本来想说你都演过,但还是憋了回去。

不对劲儿,毕竟这是他阿翁,不是糖果强啊。

老李也有点惊讶,难不成真是你小子的二师叔?

而后他就看到了那个嫌弃姜子牙的马氏,不觉跌足而叹。

“太公望如此贤臣,竟然摊上这么一个婆娘,当真是好汉无好妻……”

“赖汉娶花枝?”李象狐疑地抬起头:“那……阿翁,您算是赖汉娶了阿婆这个花枝?”

听到李象的话,老李重重一捶桌子。

“阿翁是好汉,阿婆也是花枝。”李象连忙改口:“你们俩就是青梅绿茶来相配,天生是一对……”

“诶?”李世民被李象带歪了:“青梅和绿茶?朕倒是看临川康王刘季伯所作《世说新语》当中,有魏武‘望梅止渴’之典故,难道青梅煮茶,也很好喝?”

是的,刘义庆,字季伯……

现在还没有《三国演义》,所以自然也没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不妨试试,我也是听说挺好喝的。”李象如是说道。

“嗯。”李世民低下头继续看书:“下次试试。”

李象又转过头看李明达,发现对方早就看完了前五回《封神演义》,正托着腮盯着他出神。

小象伸出手,在李明达的面前晃晃。

“姑姑,回神了。”

“喔。”李明达这才回神,呓语一般问道:“象儿这脑袋究竟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想出这么瑰丽奇幻的故事?”

“这都是阿姐写的,我只是提供一小点想法而已。”李象笑嘻嘻地说道。

李明达伸出手,在李象脑袋上打了一记手刀。

“姑姑,下次不能打头。”李象认真地说道。

“怎么?”李明达觉得李小象的神情有些好笑。

“姑姑,你也不想侄儿就这样变笨吧?”李象咳嗽了一声。

李明达想想,伸出手又缩了回去。

算了,万一真把孩子打笨了怎么办?

“阿耶,你看完了吗?”李明达可怜兮兮地转过头问李世民。

老李哈哈一笑,把看完的前十章递给了李明达。

“嚯,倒真不愧是太公望,这伏鬼捉妖之术,当真是神鬼莫测啊!”老李看到姜子牙捉鬼和火烧琵琶精的时候,凤躯一震。

他是真把里面的故事当了真,毕竟这可是孙子写的,从圣祖皇帝那里看来的,还能有假的?

李象也没解释,而是让老李继续往下看。

他则是起身,让福宝端进来新做的晚餐。

这人不能光看书,总归是还要吃点饭的。

不多时,福宝带着人鱼贯而入,在老李的桌子上摆下了……两只汉堡。

李世民身为马上皇帝,食量有点大是正常的。

李象也是两个,李明达则是一个。

正好李世民看到伯邑考被做成肉饼给姬昌食用,他一拍桌子,怒声骂道:“狠毒!太狠毒了!这世间怎能有如此狠毒的行径!”

说话间,就低头看到了面前放着的汉堡。

你别说,汉堡那可可爱爱的形状,还真挺勾人食欲的。

尤其是李世民这种心态年轻的老小孩儿。

“这是什么?”李世民饶有兴致地问道,顺手抄起一只,咬了一口。

那种新鲜的口感,让他感到很安逸又巴适。

“伯邑考。”李象揭起汉堡上方的面包胚,指着那肉饼说道。

老李哽了一下,随即连忙冲着李象伸手。

李象会意,递过去一只水碗。

老李抓起水碗,猛灌一口,梳顺了半天,目光不善地看向李象。

“你这小子,怎能如此……”

说话的时候,又低头看看手中的汉堡,发出“特”的一声。

李明达不懂这个梗,睁着大眼睛看看李世民又看看李象,不知道这祖孙二人在打什么谜语。

“哈哈哈……”李象拿起汉堡,想了想,还是没说下一个地狱笑话。

问,周武王姬发是怎么追封大哥的?

答,汉堡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