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134章:退而求其次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134章:退而求其次

作者:宫堡鸡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3:40

第134章:退而求其次

流贼窜入河南,魏忠贤和王立等候已久!

可说是“梦寐以求”!

这个时代,陕西和山西都是“穷地方”,没多少油水可捞!

尽管如此,大同的代王府仍旧富可敌国!

代王,只是个小小的藩王!

跟河南的福王朱常洵相比,几乎不值一提!

据东厂这几年的摸底调查,福王的身家,绝不会低于一千万!

就算朱由检不拨一两银子,魏忠贤和王立也会抢着去剿贼!

利用流贼的力量攻破福王府,再以迅雷之势剿灭流贼,对东西二厂来说,几乎是轻而易举!

如此一来,福王府的金银珍宝……

嘿嘿!

只是,大殿里的风向,似乎不大对劲!

听了一阵,王立再也忍不住了,怒指着温体仁:

“温大人,曹巡抚临危受命,领兵前往山西剿贼,户部没拨一两银子吧?

也没向万岁爷要一两银子吧?

曹巡抚只有三千兵马,就杀得流贼鸡飞狗跳,难道是大功一件?

在你眼中,怎就成了重大过失?

流贼数十万之众,全都有手有脚,谁能阻止他们南下河南?

难道,凭你一张嘴,就能阻止?”

“王公公,我只是就事论事,你也不必生气!”

温体仁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众所周知,曹巡抚率领的是骑兵!

当初,洪总督率领的是步卒,没能阻挡陕西的流贼东渡山西,尚且情有可原!”

然而,曹巡抚的麾下,全都是日行百里的骑兵!

就不能抢在流贼之前,率先赶到黄河阻截?

他放任流贼南渡河南,还不是重大过失?”

温体仁始终拿“骑兵”说事,引来一众同党的附和。

王立还想争辩,却见朱由检盯着自己!

并且,他还在轻轻摇头!

不知朱由检的本意,王立只能强压怒火,眼睁睁看着无数的脏水泼向曹文诏!

尼玛!

喷子!

全都是喷子!

一个个的,自己不敢领兵剿贼,喷起人来却理直气壮!

你几个狗日的,知道十几万流贼是什么概念?

就算往那里一站,伸着脖子让人砍,也能把曹文诏累死!

别说是十几万流贼,就算是十几万头猪,曹文诏也无力阻挡他们南渡黄河!

而且,曹文诏只是山西巡抚!

流贼一旦渡过黄河进入河南辖域,他就无权引兵追赶了!

这形势,就跟当初的洪承畴一模一样!

“罢了!”

朱由检出言喝止,等到殿上安静下来,正色说道:“曹文诏放任流贼南渡黄河,确实有重大过失!

但,鉴于曹文诏平定了山西,朕就不再重罚!

曹文诏,革去山西巡抚之职,降任山西总兵!

这事,就这么算了!

当务之急,流贼大举闯入河南,绝不给其喘息之机!

谁能领兵剿贼?”

话音刚落,温体仁就迫不及待地上前请命:“皇上,原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朱大典,久经沙场,战功赫赫!

若由他领兵剿贼,不出三月,必能凯旋!”

“皇上,原辽东“东车右营都司”左良玉将军,既参加过京师保卫战,又参加过收复关内四城之战斗,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若由他领兵前往,大事必成!”

侯恂的话音刚落,钱象坤、何如宠、吴宗达等人纷纷进言,要么自请出战,要么举荐贤能。

王立和魏忠贤都想请战,可惜很难插上嘴!

渐渐地,王立似乎明白了什么!

曹文诏由巡抚降为总兵,对王立来说无伤大雅!

毕竟,曹文诏是王立的部曲,不在乎三品还是四品,更不靠那点俸禄过活!

但,曹文诏的降职,却是在安抚温体仁!

此时的周延儒,正在蹲大牢!

朱由检急需培养新的文官集团,制衡日渐强大的东西二厂!

温体仁和他的同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陕西的洪承畴与山西的曹文诏,好像,没费什么功夫就剿灭了流贼嘛!

既然流贼不堪一击,那么,此时的请战,正是立功的大好机会!

理清了其中原委,王立只能无奈摇头!

河南的剿贼,东西二厂就别再指望了!

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想趁机“抄”他的家,也没有希望了!

唉!

人算不如天算!

天算,也算不过人心!

稍作盘算,河南的剿贼重任,朱由检给了左良玉!

历史上的秦良玉,王立略知一二。

毕竟,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女将军!

然而,历史的左良玉,王立从未听过。

因为,明末的历史,王立真的不了解!

只知道,袁崇焕刚到辽东上任的时候,碰巧是左良玉麾下的士卒,因为欠饷劫持了毕自严!

若换了其他人,必是死罪!

但,袁崇焕与左良玉,都是因为侯恂的器重,才能官运亨通!

因此,袁崇焕免去了左良玉的死罪,只是革去了他的“车右营都司”之职!

然而,左良玉毕竟受到侯恂的器重!

在京师保卫战,以及收复关内四城的战斗中,作战极为英勇,没辜负侯恂的赏识!

这不,一有机会,他马上就升了总兵!

我去!

连“兵”都是现成的!

侯恂麾下的“昌平军”,直接拨给了左良玉!

另外,温体仁大力举荐的朱大典,也升了右佥都御史和山东巡抚!

罢了,罢了!

左良玉和朱大典都是战功赫赫,一人剿贼,一人平叛,已成定局!

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暂且,就去四川吧!

洛阳的朱常洵,你一定要留住性命!

要守好自己的家,守好自己的银子!

这些东西,一定要给我留着!

千万别让流贼抢走了!

……

散朝后,在乾清宫,朱由检单独诏见了王立。

对曹文诏的降职,王立并没表现出不悦,这在朱由检的意料之中。

西厂没能去往河南剿贼,王立心有不悦,朱由检也在眼里。

“厂公,朕说过,你是朕的尖刀,唯一的尖刀!

河南的流贼,山东的叛乱,还用不上你这把尖刀!”

这样的夸赞,王立自然是嗤之以鼻,却装出受宠若惊的模样。

朱由检自是高兴,接着说道:“如今,朕手里有的是银子!

拨款赈灾,发兵剿贼,出兵平叛,重建边军,再也没有任何掣肘!

这些,皆是厂公之功!

朕绝不会忘记!

今,国内的流贼与叛军,很快就能平息!

东北有山海关天险,建奴难以攻破,不足为虑!

朕最关心的,仍是革旧立新,变法强国!

此重任,非厂公莫属!

还望厂公尽快准备,速速起行,不负朕之重托啊!”

朱由检的话在情在理,王立也不反驳,连连点头。

看得出来,朱由检手上有了银子,有些飘飘然了!

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流贼和建奴,而是看到了三年之后!

甚至,看到了变法的成功,看到了大明的强盛!

然而,对于大明的未来走向,王立却漠不关心!

只要备好了退路,一切都无所谓!

当然,此去四川,还是要有稳定的外部环境!

于是,王立面带忧虑,试探着问道:

“万岁爷,流贼从陕西逃至山西,又从山西逃到河南!

这样的清剿,何时是个头啊!”

这话一出,朱由检点了点头,深表认同!

他不知王立的本意,却想早日将流贼剿灭!

最好是一个不留,让他们永不再反!

“厂公,你的意思是……”

“流贼遁入河南,如果遭到朝廷的清剿,往西可逃往四川,往南可至湖广,若是往东……

南都有长江天险,又有守备力量,流贼不敢东去南都!

但,四川与湖广兵力薄弱,不可不防啊!”

朱由检连连点头,王立趁机说道:“陕西巡抚不能去山西剿贼,山西巡抚也不能去河南!

若是流贼从河南窜往湖广与四川,又该派谁清剿?

朝廷在调兵遣将的同时,流贼又有了喘息之机!

小奴的意思是,四川与湖广,也要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剿贼!

或者,有个更高级别的官员,能协调相邻各省的剿贼重任,以免延误战机啊!”

“嗯,不错!

厂公能未雨绸缪,朕甚是欣慰!

此事,朕明日就与众臣商议,定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四川的试点变法,就全靠厂公了!”

唉!

绕来绕去,又绕到了四川!

这个朱由检,怎就那么猴急?

我去构筑老巢都不急,你急个屁啊!

这家伙,看起来是满口答应了!

但,总觉得有点不靠谱呢?

罢了,罢了!

反正我的手上有骑兵!

流贼若敢窜入四川捣乱,那是自寻死路!

当然,如果真有张献忠,如果他真敢到四川,我必会高举双手双脚,锣鼓喧天地欢迎他!

再给他来个关门打狗!

嘿嘿!

送财童子前来,又有谁不欢迎呢?

对了,我在南方生产的丝绸布匹,虽在海外颇受欢迎,国内的销量却不咋样!

在国内,哪怕只增长一成,利润也能增加几百万!

毕竟,家门口就有一亿多人口!

赚家门口的钱,总比远销海外容易得多吧!

只可惜,大明的一亿多平民,按律只能穿粗布面料,没有穿绫罗绸缎的资格!

如此苛刻的律法,不是断我财路么?

“万岁爷,小奴认为,《明会典》中对百姓着装面料的要求,是不是该改改了?”

“哦?”

朱由检顿时来了兴趣,欣喜地瞪着王立:“厂公,这是你“革旧除新”的第一步么?

可否解释一下,为何要改?

又将如何更改?”

我去!

这个小皇帝,脑回路果然异于常人!

我随口一说,你竟能与“革旧除新”联系起来!

如果,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丝绸销量,你还同意更改么?

当然,不能跟他这样说!

必须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呃……万岁爷,你可否知道,普通的平民百姓,最感激圣恩的日子,是哪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