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李元昊的称帝准备(下)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李元昊的称帝准备(下)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李元昊的称帝准备(下)

第五个问题:到底是攘外必先安内,还是安内必先攘外?

李元昊称帝之前,即位之后的这六年的时间里,他“明号令,以兵法勒诸部”(《宋史》卷四百八十五),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因为他要生于忧患。党项处于一个四面受敌的一个位置,不修武备那是绝对不行的。李元昊对安内还是攘外这个问题有自己的回答,具体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他既安内,又攘外,安内和攘外同时进行,比较集中的表现就是打猎。李元昊作为西夏国主(此时还没有做皇帝),特别爱打猎。那么,他为什么这么爱打猎?那是因为:一方面,这是习俗、风气使然,“胡儿十岁能骑马”,游牧民族的男子从小就被培养教育,大人们希望他们长大以后骁勇善战,另一方面,打猎可以最大程度上把攘外和安内结合在一起,对于攘外的目的来说,打猎起到了一个军事演习的作用,有助于部队在对外战争中,提升战斗力。打猎中遇到的猛兽,很有可能比敌人都要凶猛,杀猎物,既可以练胆子,也可以训练军事技能。对于安内这一方面,打猎的好处在于可以凝聚人心,打猎需要高度的协同,党项原来是一个又一个分裂的部落,现在正在在李元昊的带领下逐步完成向国家的转变,打猎使得各个部落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可以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通过打猎,党项族的各个部落渐渐成为一个国家共同体,并且紧密团结在以李元昊为核心的西夏国中央周围。

细心的我还发现:在打猎过程中,李元昊与党项族的豪酋们,“则下马环坐饮,割鲜而食,各问所见,择取其长”(《宋史》卷四百八十五)。打猎之时,气氛热烈,打猎之后,气氛愉快和谐,大家下马围坐一圈,没有君臣,不分上下,更没有等级尊卑,一起喝酒,一起聊天。喝酒吃肉的时候,李元昊就问大家,你们对于当今我们的朝政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咱们如何搞内政外交,现在的这个阶段对大宋王朝和大辽王朝是要和还是要打?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如果有好的意见和建议,那么我一定采纳,如果指出我的错误,那么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李元昊的这种统治方式,还真是大有上古贤君之风。

在安内和攘外的过程中,李元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战果,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他有着不可阻挡的气势,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扫清了河西走廊的各个反对势力,通过攘外,李元昊大大拓宽了自己的疆土,使西夏幅员辽阔,有两万里之广,俨然成为西北的一个大国。不过,正当李元昊在城墙上高唱:“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无敌是多么,多么空虚”之时,真正的敌人出现了,打得李元昊的几万大军落花流水,这个敌人就是分裂之后的吐蕃等部在青海湟水一带的一个政权——唃厮啰政权。但是很不幸,接连两场战斗,都是西夏败绩。湟水,成为李元昊挥之不去的痛,同时,还是李元昊逃不过的梦魇。

但是李元昊就是李元昊,过不去的坎儿,他绝不死磕。他将目光转向了积贫积弱的大宋王朝。李元昊正在酝酿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规模恐怕还不小。是时候,该跟宋人硬碰硬了。

李元昊的称帝准备,在此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我们将视角转向大宋王朝,转向主人公范仲淹,请看下一章节《范先生在军中》(引子),大战即将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