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大宋的学渣和考霸(一)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大宋的学渣和考霸(一)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大宋的学渣和考霸(一)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好几次提到了有关科举的问题,比如说《状元袍,两个人一辈子的伤》中,王拱辰和欧阳修斗了一辈子;再比如说《沉沦》篇里,我们讲到了进士意味着什么,苏轼的相关篇章中,我们说过苏轼差一点就成为了那年龙虎榜中的状元,这里,我们专门来聊一聊科举,这可是宋代历史上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

今天,在我们的高考作文甚至是中考作文的题目要求里都有这八个大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现在的高考作文,往往是议论文的天下,所以,在鄙人的中学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文言文,你不背,老师明天要流泪,议论文,你不写,老师把你“打出血”,当然我的母校,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老师素质极高,从来不打人,所以说打出血我用了个引号,老师打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当然,如果你真的在试卷上写诗,受到一次很重的批评那是肯定的,交上去,这卷子肯定是最低档,当然如果老师那一天不高兴,也极其有可能是零分。如果你斗胆这样去做了,我可以告诉你,这就是作死。

而宋朝有所不同,王安石变法之前,沿袭唐朝旧例(文言文里称作“故事”),重视考察诗赋,王安石变法之后,重视考察策论(与今天评议当前国家大事的议论文有些相似),但无论怎么考,都是为国选材,然而,宋朝对策论以及诗赋的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someone到宋朝参加贡举,幸运地高中了,而且很快被授予了官职,参加了工作,进入了工作岗位,很快啊,他的同事————隔壁办公室的老王同志过来闲聊,顺便与他自己做一个比较,开口不会寒暄,立马就问:“请问这位仁兄科举考得是什么科目啊?”如果,这个someone指代的是苏轼或者是章援(这个人不太出名,是章惇的儿子,是经过苏轼选拔出来的状元),他们会自信满满地回答:“考了策论!”老王会拍案叫绝:“是进士,而且都是一甲,佩服,佩服。”如果,这个someone指代的是吕蒙正,他会一本正经地回答:“考了诗赋”,老王也会为他鼓掌:“了不起,真的了不起,今后,请您多多关照。”如果,这个someone指代的是路人甲,他有些支支吾吾地回答:“考的明经。”老王就呵呵一声:“也还行,也不错。”实际上,他在内心里想说,这也凑合,毕竟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嘛!如果,这个someone指代的是路人乙,他自己都有些羞赧地说:“考的明算”(也就是数学中的算术),老王也许根本就不会搭理,也许会调侃两句:“一般一般,可惜不是大宋第三。”至于这个someone参加的是美术高考,那可就要分类讨论了,在徽宗朝,那老王可就要巴结他,因为他很有可能凭借画画天赋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但是,如果是在其他时代,那你就要靠边站了。

为什么进士(考诗赋、策论)比明经以及其他所有科目更牛X,更受尊重?那是因为进士科考试难度大,录取人数少,对考生的临场发挥要求更高,更能够考出水平,考出才学。明经科主要是考察背诵与默写,就连现在高考中,有一个题叫做理解性默写,这种题型都比明经科考试的难度大,因为当时,也就考个上句接下句,没有什么新意,不像这进士科考试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样才充其量算是入门,想成为高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诚然,付出和回报是成正相关关系的(这样说比起成正比更严谨些)。进士出身,比起明经出身实在是要好很多,也更加受人尊重。明经出身,能做到七品的县处级就阿弥陀佛了,实际上很多人都去做了教授(可不是现在的教授,只是个九品小官而已,相当于某县的教育局局长),进士出身,混到正国级、副国级(宰相、副宰相,正式的官称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当然也包括枢密使,枢密副使)大有人在。想做到省部级(宋代路一级的转运使、安抚使,以及中央的六部尚书、侍郎),那么,一般来说,非进士不可。

大宋真的是太看重科班出身了,甚至一度引发一小部分人的不爽,注意,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这部分人往往是通过恩荫的方式当了官。这些人,当官很容易,但是当大官很难很难,其实他们之中有些人文化水平也不低,只是不愿意寒窗苦读罢了。这一类人的代表人物是太平宰相晏殊的儿子晏几道,凭借父亲的关系步入仕途,但是终生沉沦下僚,吃尽苦中苦,也没有成为人上人。

有科举的地方就有考生,有考生的地方就有学渣和学霸,之前读六神磊磊的《读唐诗》,发现:在唐代的诗人里,要是搞一个“差生班”,估计会有很多人,阵容强大到超乎你的想象,比如————杜甫、孟浩然、孟郊、罗隐等等等等等等。

但是,在宋代找差生,也能找出很多,只不过,差生们往往都是无名之辈,我寻寻觅觅,找符合条件的人(有名的差生),最终,只是找到了一个人:柳永同学。

有些人总是不认同自己是学渣,比较典型的一个人是柳永。可是,同时代有很多比他差了一大截子的人往往考的比他好,中进士比他早。柳永好几次科考都自我感觉良好,但每次都落榜,属于名落孙山之外的人。

但往往所有人都逃不出这样一句话:你自认为你行没有用,需要你实际上行,但仅仅如此还不行,需要有人说你行,但仅仅如此还不行,说你行的人他得行,但仅仅如此还不行,你要身体行,活到你出人头地的日子。然而柳永,却将个性发挥到极致,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得不向现实的游戏规则低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