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神沐英 > 第十章 明安小镇

战神沐英 第十章 明安小镇

作者:不得不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31:43

第十章 明安小镇

伙计听说他第一次来,眼珠一转,拉住他,说:“等等,这担柴我们要了,给你一文钱,你把柴放在后边柴房去。”

王沐一听,知道这个伙计在骗他,没有老大爷的指点,王沐就会将柴贱卖了,他对着伙计说:“大哥,你看这柴,又粗、又干,很耐烧的,能不能多给点?”

伙计说:“就这价,爱卖不卖,不卖就赶紧走。”

王沐挑上柴担就准备离开,伙计不干了,拉住柴担直嚷嚷:“你小子把我店门口搞脏了,还想走?没门,这担柴就当赔偿了。”

王沐从来都爱讲道理,碰上个无赖,顿时火气上升,眼睛瞪着伙计:“你想讹诈我吗?”王沐是杀过人的,虽然年少,但身上有股杀气,平常还好,看不出来,只要一怒,杀气就出来了,那伙计只觉得浑身发凉,有点害怕了,但又觉得自己怕一个少年,说出去有点丢人,硬着头皮上前,挽起袖子,还想吓唬吓唬王沐。

这时,从店里出来一位中年人,呵斥住了伙计,中年人对王沐说:“小兄弟,这担柴我们要了,给你四文钱行不行?”

王沐说:“谢谢大叔,四文钱可以的,您看柴放到哪里去,我这就挑进去。”

中年人说:“麻烦你将柴担放到后院柴房里,出来后给你结账。”王沐按照中年人说的,挑着柴担去了后院。

伙计说:“掌柜的,这小屁孩子,干嘛给那么多钱?”

掌柜的眼睛一瞪:“你知道什么,这少年很不简单的,小小年纪担着这么大的一担柴,脸不红气不喘的,不卑不亢,腰里还别着砍刀,发怒时身上透着一股杀气,这样的人,能不惹尽量不要惹,不知道有句话叫做莫欺少年穷吗?他一旦成长起来就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懂吗?不知道江湖寻仇吗?”

伙计一听,身上冷汗就出来了,对掌柜的作揖:“还是掌柜的眼力好,小子差点闯下了大祸,多谢掌柜的帮衬着。”

掌柜说:“刚才他的手已经在运力了,看得出是个练家子,我要不出声,你最少都是残废,你要不是跟我是亲戚,我才懒得管你的破事。”

说话间,王沐放下柴担后,从后院出来了,掌柜的将四文钱放在了王沐手上。问:“小兄弟是哪里人?”

王沐只知道有个孙家庄,顺口答道:“孙家庄的。”

掌柜有点奇怪:“孙家庄的山不高,柴都是灌木,没这么好的成色啊?”

王沐说:“大叔,我是从远处大山里砍的,所以柴的成色好。”

掌柜说:“难怪的,以后你的柴,有多少我就要多少,还是这个价,你看可行?”

王沐说:“大叔,一言为定了。”

掌柜说:“成交,你叫什么名字?”王沐告诉了自己的名字后,就离开了这家小饭馆。

走在小镇上,王沐边走边看,用心的记住每一个店面,和每一个路口,再在街上杂货店买了一大包粗盐,又给先生、自己等四人一人买了两套衣服,花去了二两多银子,将物品打包后背在了身上,然后开始在镇上闲逛了起来。

回到山里的第二天,王沐带着三人来到山口,开始搬石头、堵山口,花了整整五天的时间,将山口用大小石头堵上,砍了些树枝、灌木覆盖石头,再将野藤拉到灌木上,这样一来,就是有人走近都不会发现这里有条路了。

王沐对三人说:“这个地方是我们的安身之地,要绝对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还有先生的身份也要保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有先生这个人,明白了吗?”,三人连连称:“明白、明白。”

四人拔开野藤,进去后,随手将野藤还原,然后返回山里。入冬前还要多赚点钱,于是,三个大点的孩子每天一担烧柴,送往山外的小镇,小三子则留在山里继续砍柴。

每次卖完柴,王沐都要带上两人在镇里逛逛,看看镇上需要的山货及价格,一来二去,镇上大都熟悉了王沐,王沐为人实在,柴的成色好,又不偷奸耍滑,大家都很相信他,抢着要他的烧柴,甚至价格还可以增加,但王沐只认小饭馆的刘掌柜,除非刘掌柜不要了,他再卖给别人。

刘掌柜对王沐的为人很是赞赏,心里想:这小伙子的人品还是很不错的,是个值得结交的人。在外面,刘掌柜也是逢人提起王沐,直举大拇指赞不绝口。

整个冬天王沐带着三人一直在打猎,山里面有狗獾、野兔、獐子、野黄羊,动物的毛皮可以卖钱,肉可以制作腌肉,晒干后在山洞了储存,山洞里一年四季都是恒温,而且干燥,特别适应保持粮食,野物的油脂还可以炒菜,也可以治疗创伤,一句话,动物身上浑身是宝。

春去冬来,在山里生活了两年,四个孤儿跟随着先生,农忙时,自己种植庄稼,自给自足;农闲时,先生教他们读书写字,给他们讲解兵法、刀法、剑法,也教习他们的社交礼节,早晚就练习武艺,四个小朋友武艺、书法都有很大的进步。

这天,王沐完成了早上的练习,走到先生的面前,请示说:“先生,我想去定远城走一趟。”

先生知道他想出去见见世面,就同意了,只是交代他不要携带兵器,带上王二杆子王正明和二墩李兴盛,小三子张兴武在一边不高兴了,瘪着嘴:“去镇上不带我,这次去城里又不带我。”

王沐说:“你还小,等你长大点再带你去,好不好?再说,先生身边也得有个人啊。”小三子才咧嘴笑了。

临出发时,先生走出来交代说:“定远城里有户陈姓的大户人家,家主叫陈仁普,你如果遇上麻烦了,就去向他求救,只告诉他,矜之先生让你来的,他就会明白的,一定要记住。”王沐默记了会,就向先生鞠了一躬,带着二人下山而去了。

在明安小镇上,王沐向刘掌柜了解定远城的情况,刘掌柜很热心的向王沐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定远城的情况。

定远城目前属于吴国公朱元璋的地盘,手下将领郭英率兵驻扎在城里,朱元璋的大本营却在离此不远的濠州城,濠州城由大将常遇春驻守。

定远城中有四大家族,郭、陈、张、李四大家,四大家族都是豪门,世代统治着这座古城,郭家郭子兴起事后,朱元璋率手下兄弟都投奔于他,后来郭子兴战死,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接任大帅。

郭天叙能力平平,朱元璋麾下诸多将领不服气,为了平息朱元璋部下的怒火,就将朱元璋封为吴国公,实际上当下朱元璋的地盘和势力,远比郭天叙强大,因目前局势严峻,东有张士诚虎视眈眈、北有元军大军压境、西有陈友谅借机滋事。

朱元璋目前的主要目标,则放在了拿下淮南、庐州一带的粮草之地,大将军徐达十来万人马,已经开向了长江以北地区。

定远城李家是书香世家,在定远城很有影响力,许多义军首领纷纷来李家拜访,想请李家家主李善长出山辅佐,李家家主以身体不适均予以婉拒了。

后来李家家主李善长耐不住打扰,审时度势后最终选择了朱元璋,成为朱元璋的幕僚,辅佐朱元璋最终取得了天下。

定远城张家是土豪世家,拥有周边地区良田万顷,家奴众多,家中子弟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张家财大气粗,故县城一带无人敢惹。

张家与郭天叙是姻亲关系,是郭天叙集团的强有力的支持者,每年大量的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运往郭天叙大营。有了郭天叙的强力支持,张家更是无法无天了,连定远城守城大将郭英,都不放在眼里,屡屡挑衅驻军,郭英按国公之意都予以忍让了。

陈家为经商世家,是典型的徽商,家财万贯,定远城大部分商铺都是陈家的,陈家的生意在江淮一带遍地都有,可以说陈家富可敌国,也不为过,陈家家主陈仁普与郭家郭子兴是世交,郭子兴兴兵起义,陈家倾其所有,以大量的粮饷支持郭子兴,大批的陈家子弟加入义军,为郭子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郭子兴去世后,张家在县城太过跋扈,陈家敢怒不敢言,慢慢就淡出了郭家的圈子,暗地里倒向了朱元璋这边。

从明安小镇出发到定远县城,大约三、四十里路,途中有一大集镇,名叫叶集镇,叶集镇是明安镇的好几倍大,且很繁华,镇上商铺大多是陈家的,但周边的良田却大都是张家的。

叶集镇的张三巴是镇上的一霸,拥有良田数百顷,在当地呼风唤雨,是定远城张家的分支。张三巴仗着定远城本家的威风,和在滁州城郭天叙手下人大将的妻舅赵德兴撑腰,在大集镇一带作威作福、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巧取豪夺,十里八乡的乡邻们敢怒不敢言。

张三巴之子张八武,今年十八岁,从小就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只要有他看中的女子,基本上逃不过他的手心,轻者直接霸占,敢反抗者最后被整的家破人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