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殿试

第二百五十六章 殿试

李二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瞬间了然。

尤其是以魏征为首的一帮臣子都对此表示认可,而剩下能来到甘露殿里的大臣无一不是当初跟着李二一起打拼的大臣。

这些新兴的贵族们对李二的举措一向都马首是瞻,毕竟他们的后人再不济都能直接举荐当官。

眼下能进来的这些人一个个都处于权力核心,就算没有李二的照拂,他们的后人也能在他们的身影下很好的生活,因此李二的想法刚一说出,首先叫好的不是房玄龄等人,而是平时老被大家嘲笑没文化只有力气的尉迟敬德。

身材魁梧的尉迟敬德对李二的提议第一个举双手赞成,这让人啊感到反常的举动也可能和他年轻时期的经历有关。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油砰,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更是帮助李二夺取帝位。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期的发展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由于尉迟敬德性情憨直,居功自傲,每次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甚至在宫廷之上厉言争辩,于是和这些人的关系逐渐恶化。此后,尉迟敬德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

而他也感受到自己没文化带来的短板,虽说自己此时再接着学习已经不现实,但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

对于自己的儿子,尉迟敬德一直很是上心,京城内的大儒们不是没有,但一个个都神龙见首不见尾,换个法子想让自己儿子求学,但长安城内的世家们一个个都瞧不起他。

暗中说他是打铁汉,他的儿子以后就应该老老实实的继承自家的衣钵,老老实实的出去打铁,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读书上面。

气不过的尉迟敬德一怒之下揍了其中一家的老头,但也因此被全长安的世家还有有点名气的读书人拉进了黑名单。

整个古代史可以说就是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历史,其实世界各国也是如此,只不过士大夫换了个名字,或叫贵族,或叫政治门阀,而中国对这些象征着统治阶级的政治门阀有一个统称,那就是世家。

世家,顾名思义就是以血缘为纽带、世代传承的大家族。中国古世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贯穿整个古代史。在中国浩瀚漫长的历史中,世家大族的身影始终伴随着朝代的兴衰。

秦灭六国之后,化家为国,整个天下归于统一的管理。地方自治权被收归中央集权,那些曾经显赫的诸侯世家顿时便消散。

门阀世家,其源起于汉,盛于晋,兴于南北而至唐时不绝。门阀世家的势力在隋唐期间达到了顶峰。其中的代表不得不提的是其中势力最庞大的七宗五姓。

七宗五姓指的是从汉朝晚期到唐代中晚期之间传承近千年的七个名门望族,也叫五姓七家,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七宗五姓与隋唐两朝的政治发展密不可分。

隋朝灭亡的最大原因,也是因为隋朝首创了科举制,使得寒门子弟有了入仕为官的途径,打破了世家门阀对官场的垄断,抢了他们的饭碗,自此把世家豪门得罪了个遍,才被群起而攻之。

而隋末十八路反王中,也是李渊识时务为俊杰,自诩自己出身于陇西李氏,才得到了各世家的支持最终坐上皇位。

七宗五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除了自己家族的子弟在朝为官之外,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姻亲、扶持等各种方式拉拢的门生故旧,其势力庞大到骇人听闻的地步,连皇室都对其十分忌惮,甚至李二曾今想嫁女儿过去给当时的七宗五姓之一的崔氏,别人都以唐宗室血统不纯,没瞧上,拒掉了这门亲事。

就是因为这份影响力留存,尉迟敬德也开始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毕竟儿子空有一身力气却没有文化水平,就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头疼的不行。

现在可是太平年代,根本不像乱世那样靠着勇武和一身力气就能建功立业的。

如今可是读书人的天下,自己儿子十几岁了还被没一个正经念书的地方。

虽说李跃开了书院,也有几个名满天下的大儒被李跃请了过去教课,但李跃是什么性格还有以前的情况他都是清楚的。

长安第一纨绔弄出来的东西能有多正经,他把自己儿子送了进去,但这也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比让尉迟宝林一个人在家里自学要强。

如今好不容易出来一件事可以好好恶心一下这些世家,顺便也能扶植更多有能力却没有背景的新人进入大唐的舞台,这对尉迟敬德来说是绝对的好事。

其实看到众人一起支持的态度后,李二整个人也完全放松了下来。

其实他没有说的是,李跃还给他又补充了一点。

那就是“殿试”,李二没有说就是打算给所有人一个意外,这样也能更好的筛选出漏网之鱼。

李跃告诉李二殿试就定位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级,由李二这个皇帝亲自主持,并且进行出题,而题目目前只能由李二自己知道。

这样一来,取士的最终决定权便转移到了皇帝手中,新科进士都变成了“天子的门生”。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了官员尤其是一些世家利用科举考试认门生,进而结党营私的事情,从人性的角度来讲,选贤用能必然青史留名,明君爱惜羽毛,昏君贪慕虚荣自己家的产业,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更需要什么,一定程度还抑制了**。

天子选择了你,给了你机会,古代的忠君思想,那还不为人家卖命。

当然了殿试的出现也可以好好教训一下那些世家大族,也好让这些人明白,这天下究竟是谁说了算。

没人知道李二打的算盘,如今开设殿试目前也只有李跃他还有太子李承乾清楚,开设此举的意义不可谓不大,但李跃没有专门上书给他,整个人的态度和意思就很明显。

每每想到又能做出一件足以名垂青史的事情,李二的嘴角就忍不住的微微上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