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 第二百七十五 安排

第二百七十五 安排

“那就全要不就得了,这有什么难的?”

李跃说的大大咧咧,好像对承接一批学生的事情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旁边的李纲此时气的胡子有些发颤,要不是年龄大了,不然整个人都想起来收拾李跃。

“我说你小子怎么回事!你给自己可定的是副院长的职位,书院一步步发展起来你又不是不清楚,贸然承接这么多学生算上你我们五个人,还有哪些百工该如何自处?”李纲在一旁生气的训斥道。

李跃有些无奈。他是真没把这个当成一回事来看,但奈何面前坐的是个老寿星,自己也只能小心宽慰道。

“先生您先别急,学生知道承接这些人势必会给书院带来压力,但一样也可以壮大南山书院的力量。”

“学生之前回家时就已经做了安排,现在新的材料已经在路上运送着了,相信用不了半月学校新的教学楼就会开始动工。”

“哦?”李纲诧异地看了李跃一眼,“真是想不到你小子还有这样的想法。”

“那场所的问题解决了,先生们的问题你打算如何处理?”

李跃想了想道:“学生有钱,能用 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李纲敲了李跃一下,“你觉得能用钱买来的算名士吗?”

李跃正思索着,突然想到了什么,的回头望向李纲,“先生,当初您可是说过要替我找人的,现在莫不是说话不算话了?”

李纲捋了捋白须,“我能给你叫来几个老掉牙的,还有以前的几个学生,但此次承接的学生数量不少,就我带来的十来个人就算一个人掰成八瓣来使可能都有些不够。”

听到李纲的回答,李跃松了口气,刚刚给他吓得还以为李纲要给他赖账,不过现在来看,李纲显然考虑的更深。

“先生,您看你叫上三五个好友七八个学生,其它三位先生也叫上三五个好友七八个学生,这书院的老师队伍不是一下子就扩张起来了吗?”

李纲听到这话差点一口淬到李跃脸上,“我就是说你能不能少消费消费他们几个老骨头,你以为那些名士大家是那么好请的,这其中很多可都是真正的隐士和高人。”

李跃闻言笑道:“先生这隐士也分情况,如果是那些真的厌倦了俗世的我可以不去管他,但万一是另一种情况呢?”

“什么情况?”李纲追问道。

“先生,这仕与隐的矛盾一直是历朝历代文人志士的一大困扰,由此矛盾产生的隐逸心态也随之盛行。其实,生长于名士身上的“隐逸之风”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他们或身归于山林,或朝野于而隐于内心。其实,隐逸之风之所以盛行,归根结底还是朝堂上矛盾激化的原因。”

“大唐以前政局极不稳定,战乱导致生灵涂炭,士人的性命更是朝不保夕。这个战马嘶鸣的时代,也是名士仕与隐矛盾冲突表现得最为强烈的时期。大一统王朝一去不复返,生长于战乱年代的文人将何去何从?那些曾经的风流们又能在怎样的境界与状态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他们不会完全采取老庄的无为之思。中庸之举,就是将积极入世与无为之思想结合,身在山野而心向国泰民安,抑或是身在朝廷而心归于山林。”

“俗话说小隐隐陵数,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史。很多人只是缺个门路而已,如果想要做官也是完全的可以的,别的不说,我去求陛下给开一些口子,虽是闲职,但也能沾一沾名气,若是有能力,陛下考核后实职也未必不可。”

李跃直接抛出了自己的底牌,纵观几次隐居浪潮:“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每逢乱世或改朝换代,隐士就很多。除了唐代和宋代这种特殊情况。

一些在各名山大川隐居的人,大多是为了精神上的升华而刻意苦修。多是道士和尚这类的方外之人。

至于文人骚客,所谓隐士大多都是自己感觉生不逢时,心有不满,若是皇帝一召见,大多屁颠屁颠的跑出来了。

李跃不是瞧不起这些人和事,只是绝大多数实际都是这样,求生活他有钱,求名声也能找李二给安排一些闲职。

除了真的追求灵魂层面升华的人,否则李跃都能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李纲看着胸有成竹的李跃有些狐疑道:“小子做这么多事?你要对他们提什么要求?”

“很简单,那些三四十岁年轻些的教够十年,我去求陛下给讨个官做,那些年龄大的教够五年,以后我给老人做养老。”

“就这么简单?”

“对,就这么简单。”李跃肯定道。

“给老夫一千贯,我再帮你去多找些人。”

李跃点了点头,“没问题,明个就让账房给你支钱。”

……

远处传来更夫报更的声音,李跃也起身告辞回去休息。

刚才和李纲探讨了一些学院未来的发展,他感觉很是正常,但这却把李纲给高兴坏了。

李跃感觉李纲好像真的很热爱教育事业,更发现了李跃这个项目的前景。

或许是李跃画饼太过用力,老头竟然在晚上给他说人活到快入土,头一次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李跃听到这话也是颇为感慨,李纲历北周、隋、唐三朝,出任过杨勇、李建成、李承乾三位太子的老师,本来是件很幸福的事,等太子登基那定是高官厚禄,可惜运气极差,还被后人送了“太子杀手”的外号。

作为经历北周、隋、唐三朝的博学之士,李纲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李纲可以亲自教导未来的君王,不幸的是,之前的太子都不是可造之才。

除了太子,李纲还辅佐过北周齐王宇文宪和隋炀帝之子齐王杨暕,这两位结局同样悲惨,宇文宪功高震主,自己和儿子全部被杀,李纲哭着为其收尸并收养了宇文宪仅留的一个女儿,大业年间李纲短暂担任过齐王杨暕的长史,杨暕结局是江都之变被乱军拉到街上处死,两个儿子被杀,仅有一个遗腹子活到唐朝。可以说李纲一生历经三朝辅佐先后三位太子两位齐王,五人全部结局凄惨,真正是运气不佳、如今能找到这么一个爱好也算是能给他的晚年生活带了一些乐趣,毕竟李跃也等着老头继续发光发热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