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 第二百七十四 夜谈

第二百七十四 夜谈

给一群和尚指了条明路,李跃也开始安排送客。

书院是学生们学习的地方,因此他也没有让人给安排和尚们在寺庙里边留宿。当然别人大老远来李跃也不可能让人家和尚真的在野外过夜。

让手下的人给村子里边的农家打了声招呼,腾出几间房子给人家住着,李跃也觉得自己对他们也算是仁至义尽。

毕竟他可不想掺和到未来的佛道之争里边去。

佛教传入中土,传统文化之卫道者。

一则以佛教来自印度,乃夷狄之教,以为夷狄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

二则以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

三则以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

四则以佛教之流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自西汉以来,佛、道有许多冲突。

西晋时,道教流传《老子化胡经》,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胡”指的就是释迦牟尼。后来,这本经书成了道教徒的依据,借此说明道教地位高于佛教。

有佛教僧徒为了打压道教,造作了的不少经典,贬低老子、孔子、庄子。

如:东晋和尚支遁,在《释迦文佛像赞序》中说:“昔周姬之末,有大圣号佛;……络聘周以曾玄。”其大意是佛不但是老子的师父,而且还是他的“太爷”辈,老子和庄子都是佛的“曾孙”和“玄孙”,连当弟子的资格都不够。

后来,瞎编个《正诬论》,说老子闻道于竺乾古先生。古先生即是佛,所以老子不过是佛的徒弟。

又有个《清净法行经》说:“佛遣三弟子(到)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净光菩萨,彼称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震旦即中国,这一下,把儒、道的祖师,都“包容”成了佛弟子的化身。

这样的“包容”,就像一个7岁的顽童,对30岁的壮汉说:“我对你很宽容,我不打你,不骂你,你不过是我的儿子。”

唐代,有两次大规模的佛道之争,一次是下诏先道后释,佛教徒法琳和道士秦世英等力争,几被杀身,以善变获释,流放蜀中。而后又是武则天借助佛教登基,佛教才借皇权为自己增色添光。

道教本就是土生土长的宗教,源自于上古巫术、先秦道家、神仙方术、阴阳家、墨家以及儒家的某些思想,其中驳杂可想而知。

华夏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可正因为无所不包,道教本身难免会有很多的问题。其中四个致命的缺陷,曾严重影响道教的发展。

缺陷一是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其终极目标是修仙长生,**飞升。这与佛教涅槃往生,灵魂不灭大异其趣。中国人最讲究实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亲眼见**飞升的又有几人?祖天师张道陵在蜀中传道数十年,在一百二十多岁的高龄得道成仙。可晋朝王隐的《蜀记》里记载说,张道陵在深山中修行,被大蛇吞食。嗣天师张衡为了迷惑信众,抓了一只仙鹤系在山巅。仙鹤挣脱高飞,张衡对外宣称祖天师张道陵化为仙鹤飞升。白日飞升之类的传说,总是真假难辨。

虽说二凤一直说自己就是老子的后人,但也没有因此而抬高他们的地位。

李跃正想着,一直跟着他敲门的管家道。

“侯爷,李纲先生请您过去。”

李跃点了点头,这么晚了李纲找他还真是头一次,整理了下着装,李跃便回应道。

“先生那里我自然会过去,对了今晚让和尚们住到村民家里,可有人说什么吗?”

听到这话,管家高福呵呵笑道:“侯爷您这想的是哪里?让和尚借住村民家咱们又不是不给钱,而且就几间房子的事情,您直接给了一贯钱,这放到平时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少村民还在后悔为什么没选上他们家里呢。”

“嗯,下次要是还有和尚过来,咱们能推就推吧。”李跃 交代了一句,快步向李纲住的小楼走去。

算算节气已经立夏,此时不论是时节还是温度都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候。

远远看见李纲一人坐在自己独自打理的小院当中,李跃远远喊道。

“先生,您找我。”

或许是上了年纪,李纲反应过来时李跃整个人已经走到了跟前,李纲便招手示意李跃坐下。

李纲此时显的极为安逸,整个人靠在躺椅上面,一旁的小茶几上还放着热茶。

“来,尝尝,自从用了你小子的制茶方法后,我便托人从苏州特意送来的,据说是石头缝子里边长出来的东西,冲泡之后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李跃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随后忍不住问道:“先生,这么晚了,您找我有什么事情?”

李纲看了李跃一眼,“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是这个性子,以后做事要沉稳一点。”

李跃被这没来由的教训一下子给说懵了不少,但还是耐下心来静静听起了面前这位老人的人生经验。

李纲教育了李跃以后,便进入了晚上的主题,“李跃书院发展到这一步你打算让书院以后的路怎么走?”

听到这话李跃有些不明就里,“先生,咱们正常走不就行了吗?这还要什么规划?”

李纲听到这些心里不免有些来气,“难道过节的时候没人去你家里走动说安排学生进来?”

说到这里,李跃点了点头,“是有不少人来我家说过这些事情,其中不少人都是军门里的人,很多人还都是我爹以前的老部下。怎么?难道还有人跑您那里去走动?”

李纲点了点头道:“不错,除了我以外,他们其他三人也都见了长安的不少官员,不过都被我们给拖了下去。”

“那先生您的意思是?”

“这其中送来的孩子有好有坏,不过孔子常说有教无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