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生一九二七 > 第173章 内政外交

新生一九二七 第173章 内政外交

作者:斗平山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0 22:39:54

第二天一大早,杨解放就敲开了侴姑的门。侴姑刚睡醒,衣服都还没穿戴好。杨解放把手中的白毛巾在她面前晃了晃,说道:“看吧!这就是证据。”侴姑皱眉道:“这是什么证据?”杨解放得意地说道:“这才是赵晓慧真正的落红。证明我两年前的那天晚上,根本就没有碰她。床单上的污渍是她月事来了留下的。”侴姑只是瞄了一眼,说道:“你昨晚上在她那里过夜?”杨解放回道:“要不然怎么能拿到这个证据?”侴姑一阵无语了,没好气地说道:“你就不能用别的方法来证明吗?现在……她现在真的成了你的女人了。你想赖也赖不掉了。”杨解放却无所谓,说道:“反正赖不掉,将她收了又如何?关键是,我不能让你误会我。”侴姑微微一怔,苦笑道:“好吧!我错了,你没有始乱终弃。”

吃早饭的时候,侴姑把赵晓慧领了出来,告诉大家又多了个妹妹。只告诉大家她是文工团成员,出身来历没有讲。文工团来司令府演出,小司令看上了一个漂亮的文工团员,收入房中。这很符合他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形象。众女虽然不乐意,可还是接受了。只是在无人处,高惠兰警告杨解放:“别太过分了!要不然我会让那些妹妹全部守空房。”她对杨解放的滥情还是很介意的。

今天是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那是常规操作。杨解放先是给老丈人姜清夫和两位丈母娘拜年;然后拜望了几个年龄大的元老:药罐子、孙大夫、曲唤章和曲同丰等人。在烟台的谢葆璋,也发了一封电报去拜年。在发电报时,他发了一封电报到上海。这不是拜年的,是让包自强去调查赵晓慧以及她的家人。他对赵晓慧并不放心!美人计才是千古第一阳谋!就算你识破了,依然无法抗拒。

杨解放给长辈元老拜完年,就轮到部下给他拜年了。接下来几天,进出司令府的人络绎不绝。这一天,政法大学的校长刘谦初来拜年。他还带来了一个女子,刘谦初介绍道:“这时我的夫人张文秋,她是湖北人,毕业于湖北女师,是我在武汉工作时结识的,年前才来济南。若是有合适的工作,还请小司令按排一下。”杨解放笑道:“不必避讳,其实你自己就可以安排。也罢,节后就让她去我办公室找一下孔主任。让孔主任给安排一个文职工作吧!”张文秋笑道:“多谢小司令!小司令年纪轻轻就如此成就,将来不可限量啊!以后,还请多照顾一下我们家老刘!”杨解放回道:“刘校长能力出众,正是我倚重的人才。只希望我们能精诚团结,共创一份事业。”

小长假结束,山东各级政府恢复办公。上班没几天,从南边传来消息。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盘踞在武汉的桂系军队挺进湖南,驱逐湖南省主席鲁涤平。鲁涤平是老蒋一系的人,被迫率部撤入江西。这就意味着新一轮军阀混战开始了。

杨解放暂时不想参与其中,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然自己掌控了山东,那就要掌控一个完整的山东,一点也不能少。威海卫目前还被英国占领着,他想要拿回来。动用武力肯定是不成的,杨解放还没盲目自信到这个地步。他手下正好有民国第一外交家。于是把顾维钧找来商议,能否用外交的方式收回威海卫?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掀起了一轮新的瓜分热潮。英国趁势强租威海卫,奇葩的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租借日期。这也就导致了威海卫虽然是租借地,但是经济发展一直没有大的起色。商人还是很理智的,一般不会去一个主权归属不确定的地方去投资。因此,相比于烟台和青岛,威海卫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顾维钧得知他的打算以后,说道:“据我所知,国民政府刚刚跟各国签署了一系列新的条约。其中就包括关税、租借地、宁案和五三惨案的善后、以及东北问题。威海卫的问题虽然不在这些条约之中,但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谈判对象。我们只是一个地方政府,有必要这个时候插一手吗?”

杨解放追问道:“那些条约都是些什么内容?能打听到吗?”顾维钧回道:“不用打听得很详细,看各方反应就知道,都是些不平等条约。”杨解放道:“这么说来,威海卫的事情指望不上国民政府了。你试试看,去谈一谈,谈不好咱们也没多大损失,再让国民政府去谈好了。万一谈妥了呢?”这对顾维钧来说,的确是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顾维钧稍微想了一下就同意了。

让杨解放意外的是,姜小珺得知此事后,也要求参与其中。从日本回来后,这丫头就想着往外交方面发展,立志成为杨解放的外交夫人。为此,结婚以后,她还抽空跟盛方颐学习英语。杨解放不好打击她的积极性,反而鼓励了一番,同意了她的要求,让她作为顾维钧的助手参与谈判。

顾维钧稍微准备了一下就启程去了威海卫,先是坐火车到青岛,再乘船去威海卫。只是,他们刚到威海卫,见到庄士敦,亨利这个军火贩子就急匆匆赶来济南。杨解放没有怠慢,很快就在会客室接见了他。

亨利一边跟杨解放握手,一边说道:“杨,你的地盘已经够大了。何必再惦记着威海卫这么个小地方?”杨解放笑着请他坐下,说道:“亨利先生,你今天是代表英国官方来跟我谈判的么?”亨利立刻摇头道:“不是。我仅仅是代表我个人,来表达一下我的忧虑。我们可是很好的合作伙伴。若是因为你的这个举动,给我们之间的合作造成了坏的影响。这是我们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杨解放反问道:“会有什么坏的影响呢?”

亨利说道:“首先,你的海军学校那里有很多的英国籍军事教官。如果英国官方把他们召回,你的海军学校怎么办?”杨解放点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亨利接着说道:“其次,过年前,你又订购了八艘S级驱逐舰。现在还没交付呢。你难道不想继续发展你的海军了吗?还有,你去年订购的岸防炮已经在运来的路上了。这个时候万不可节外生枝。”

杨解放反问道:“如果以上问题发生,你们大英帝国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一句话就把亨利给问住了。杨解放接着说道:“海军学校那些英国籍军事教官,是我花高价聘请来的。他们是以私人的名义来的,并非英国公派。他们若是辞职不干,我还可以去别的地方请。我想一定有人会愿意来的。至于驱逐舰的事,别以为我不知道,那正是你们皇家海军想要拆毁的战舰。我不过是捡了你们的垃圾而已,别以为我占了多大便宜。要不然这样,我现在就取消这笔订单如何?至于岸防炮,我们可是有协议在前的。如果不能按期给我安装好,我是不会付钱的。”

亨利立刻摇头道:“杨,你的力量还很弱小,你需要一个盟友。你难道不想得到大英帝国的庇护吗?”杨解放道:“大英帝国的庇护当然是我需要的。但是,我更加明白。英国皇家海军在威海卫驻军不是为了保护我。请问一下亨利先生,这么庞大的舰队是在保护谁?谁又是他最大的威胁?我的确需要一个盟友,可是大英帝国就不需要盟友吗?”

亨利反问道:“你能给大英帝国提供什么保障呢?”杨解放回道:“一旦我们成为真正的盟友,我的军队不需要你们英国提供任何军费;却能给在山东的英国公民提供保护,分摊英国皇家海军在远东地区面临的威胁。这是其一。第二,威海卫每年才产生多少税收?再看看烟台和青岛,就知道差距有多大。威海卫在我手里能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我将把那里打造成一个跟英国开展贸易合作的窗口。你以及所有在威海卫经商的英国公民都能从中获益。”

亨利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应道:“好吧!我会把你的这份善意传达给我的那些朋友,希望能在此次谈判中起到积极作用。”

杨解放知道,空口白牙的保证,打动不了这个贪婪的犹太人,必须要有看得见的好处才行。于是,杨解放转口说道:“亨利先生,我这里正在修筑铁路。我需要一些火车头和火车车厢。你要是有从事相关业务的朋友,不妨给我介绍一下!”亨利说道:“其实,我也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回头我就给你一份详细的报价如何?”杨解放道:“很好。希望我们之间的愉快合作,能给这次谈判带来好的影响!”有了足够的好处,亨利自然愿意效劳。

亨利走后,杨解放立刻将他与亨利之间的谈话整理一下,用电报的方式发给了顾维钧和谢葆璋。顾维钧很快就回电,他表示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小的代价收回威海卫。谢葆璋也很快回电汇报了他那里的情况。

郭寿生过年前接收了在日本订购的两艘轻型巡洋舰。四艘S级驱逐舰交给海军学校之后,海军学校组织第十九期学员分批登船训练。去英国接收新战舰的事,他们已经在准备了。将从第十九期选拔优秀学员担任接收任务,预计三月底出发。

至于岸防炮方面,谢葆璋早有准备。他会在海军学校选拔学员来组建岸防炮台守备部队。

然后,又询问了一下陇海铁路修筑进度。刘锡九和关向应等人组成的修路委员会过年没有休息。在实地勘察之后,确定了修路方案。目前已经在陕西招募青壮劳工,先修缮原有的官道以保证物资运输的通畅。

两人报告了一个新问题:关中开始闹饥荒了,目前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那些干活的劳工请求直接发粮食当薪资,还要每天发放。这让两人很为难,把问题反映到了杨解放这里。杨解放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也感觉到一阵头痛。在近千里的路段上,十几万人分段同时开工。这物资调拨,可不只是要保证这十几万人的生活、生产所需。背后可能就牵扯到了十几万个家庭上百万人的生活物资的供应。这无异于供给一场大战役,而且还是远距离、长时期的供应。

杨解放当即决定,召开一次军政要员联合会议。他先给刘锡九回电,要他火速赶回济南。然后下达了会议通知。刘锡九虽然是从灵宝乘火车回来的,前后也花了三天时间才回到济南。于是,会议如期举行,省政府厅级以上官员和解放军正团级以上军官都汇集到了济南,召开了一次大会。

会议自然是由杨解放主持,他先是让刘锡九说明关中的情况。刘锡九站起来说道:“关中地区干旱严重啊!别说灌溉了,连饮水都出现了困难,开春后要是不下雨,后果真的无法想象。因为去年的这场干旱,粮食歉收或者绝收,不少人家里已经断了粮。对他们这些人来说,铜钱、现大洋那就是个铁疙瘩,远不如给个窝头实在。他们要求每日发粮抵薪,我们实在不忍心拒绝啊!情况就是这样,具体该怎么办?还请各位同僚给出宝贵的意见!”

刘锡九说完坐下,底下一阵沉默,各人都在盘算着。杨解放静静地看着没有说话。就在众人沉默之际,牟衍淑首先发言问道:“请问一下刘委员!你们委员会计划动用多少人来修铁路,多长时间能够完工,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粮食安全由她负责,粮食的调配也归她管。

刘锡九回道:“小司令曾说,修铁路是其次,以工代赈才是重点。所以,参与修路的人越多越好。我们预计招募二十万甚至更多的陕西劳工参与修路。每人每天定额供粮一斤半,再发放三到五斤粮食当薪资。每天需要供应的粮食大概在500到600吨之间。预计一年左右完工。”牟衍淑稍微计算了一下,在一年之内要供应20万吨粮食过去,确实不是一个小数字。牟衍淑抬头看了一眼杨解放,说道:“粮食供应可以保证,这些粮食可以保证200万人饿不死。”

题外话,国民政府刚刚制定出了新的度量衡标准。规定2市斤等于1公斤、3尺等于1米。也算是与国际标准接上了轨。在过年期间,还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也算是他们为经济建设和商品流通做出的贡献。

杨解放开口问道:“知道陕西现在有多少人口吗?”刘锡九回道:“大概900多万。”杨解放转头又问道:“粮食运输方面能保证吗?”赵长贵回道:“从山东到灵宝段有铁路运输,是没有问题的。可要从灵宝转运到西安,至少要一百多辆大卡车,每辆卡车配备两名司机,日夜不停地跑才能保证粮食这一项的运输。除了粮食外,还有其他物资需要运输。运输量起码还要增加两倍。我们目前的运输工具是不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