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生一九二七 > 第174章 战争潜力

新生一九二七 第174章 战争潜力

作者:斗平山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0 22:39:54

孔宗儒接口道:“我们之前的卡车,主要是为了配备给炮兵二团牵引大炮和运输炮弹,数量不到200辆。如果不对外作战的话,可以把炮兵二团的卡车先抽调出来。”炮兵一团是一个骡马团,由骡马承担运载工具。炮兵二团是一个汽车团,团长孙耀臣。孙耀臣开口道:“我们二团的汽车抽调走,我没意见,但是必须补充足够的骡马。这些大炮不能当摆设,可以先改用骡马运载。毕竟,军国无小事,谁也不确定战争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赵长贵又道:“目前陕西方面人力应该不缺,可多招些劳工来转运物资。有这么多汽车,再配合人力搬运,大体上是能满足运输需求了。”刘锡九认同道:“铁路沿线的运输大体上没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发放实物为薪资,又会产生一个新问题。这些劳工不可能每天都回家,怎么保证他们把粮食及时地送回家里去?这是我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高尧插口说道:“这个问题可以交给我们解决。我们合作社正准备利用这次机会把我们的业务扩展到陕西去。我的计划是在西安建立陕西合作社总部,在各县建立分部,保证每个乡镇都有我们的合作社。既然粮食已经运到了西安,接下来就可以由我们合作社分销到各乡镇去。那些想要寄粮食回家的人,家里肯定有老婆孩子、兄弟姊妹。我们可以帮他们承办这个业务,就像汇款一样。”

刘锡九听得眼前一亮,说道:“这个倒是可行。那也不用直接给他们发粮。直接给他们发个粮食凭证就好了,让他们的家人拿着粮食凭证来领粮。”高尧接着说道:“领粮凭证要想寄回家也得我们帮忙。不如我们反过来操作。根据各人提供的地址和家庭人员,我们合作社定期给他们供粮。他们家指定某个人签收。等到了发薪资的时候,我们拿着他们家的领粮凭证到工地上去销账。”刘锡九赞道:“这个主意好!”

杨解放看着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问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团队成员终于开始群策群力了,不用自己再唱独角戏了。这很好!问题一个个提出来,又一个个想办法解决,形成了一个个解决方案。最后形成的方案是:合作社给每个劳工建立一个领粮本,合作社拿着领粮本两头跑,家里签收,劳工在工地签付销账。

最后高尧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需求:“汽车运输费油,骡马运输费粮,人扛肩挑又运不了多少。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运输工具,既不费油也不费粮,还能满地跑。”众人听得哈哈大笑,都说他尽想美事。赵长贵道:“那只有用独轮车了,一次运个三四百斤还是可以的。”高尧道:“这还用你教啊?我想要的是能运得更多、跑得更快、还不费力的那种。”

杨解放插口道:“这个可以有。”众人一听,全都看了过来。杨解放继续道:“孔宗儒,你去拖拉机厂说一声,让他们设计生产脚踏式三轮自行车。他们有造三轮摩托车的经验,造个三轮自行车毫无困难。这种车子操作简单,也不费油,一人一车运送五六百斤肯定没问题,要是道路状况好,千八百斤应该也行。每天跑上百八十里不在话下。”高尧高兴地赞道:“这个好!这个好!我要的就是这种。还是小司令有办法!”

事情讨论得差不多了,杨解放便做了总结性地发言,说道:“估计很多人不太明白,修一条铁路而已,为何要把大家都召集过来开这个会。我这就告诉大家为什么。如果这是二十万军队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打仗,我们该如何保障军队的后勤供应?”一句话又把大家的神经调拨起来。

杨解放接着说道:“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只要军队开拔,这粮食供应、弹药补给、兵员补充、伤病员转移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会出现。咱们要提前做好这个准备啊!我的兄弟们。”众人顿时都神色凝重起来。

那些军队系统的军官,刚刚一言不发,好像事不关己;这一刻顿时明白了小司令的良苦用心,他们一个个心中火热起来。小司令果然志在天下!这就是在为将来打天下做准备。嗯,这次修路,权当是一次演练吧!

有了这个核心思想在此,众人又重新审视这个修路项目。更加完善的方案相继提了出来。

刘雅梅一直疑惑为何会通知自己来开会,这个时候她明白了自己的用处,发言道:“我们医院要不要抽调医生,组建一个医疗队,去施工现场巡诊?”杨解放认同道:“很有必要。二十多万人在现场施工啊!哪天不得有人生个病受个伤什么的?没有医生可不行啊!”

孔宗儒也提了个建议:“这运过去的粮食都是生的,必须煮熟了才能吃。要不要准备一批干粮,在紧急情况下食用?”杨解放立刻想起了压缩饼干,不但同意了他的建议,还确立了建立食品加工厂的方案。

接着,白浪说道:“我们不能只在外面修铁路,我们内部也要多修铁路。这样调动兵马、运送粮食弹药就更快捷一些。不说别的地方,就说聊城这个地方吧!只要后勤能够保证,我一个冲锋就能打到平汉路。华北平原啊,多好的粮仓!”

孙志勇又抢着说道:“这么说来,济宁也要修铁路,不管是防御豫东还是进攻豫东,这里都是一个后援基地。”

于是又讨论出了内部修筑铁路的方案。目前,淄川到新泰的铁路已经修好通车,正在加修泰安至莱芜之间的铁路。再根据白浪的要求,又增加了一条济南至聊城再到馆陶县的铁路,从那里到邯郸已近在咫尺。又根据孙志勇的建议又增加了济宁至菏泽段的铁路。为了开发日照这个港口城市,又加修了日照至临沂再到枣庄段的铁路。

杨解放手上,不但有烟台钢铁厂,武汉钢铁厂也在恢复生产,莱芜钢铁厂在建设之中,已经不缺钢铁了。

总体来说,这个会议开得很成功,杨解放很满意。这意味着一个高效的创业团队逐渐成型。接下来一段时间,杨解放带领他的团队调动各种物资修路。

这个时候,蒋桂双方则在南边调动兵马开战。冯玉祥也积极调动兵马南下,准备去捡漏。3月26日,老蒋正式对桂系宣战,分三路进攻武汉。

所谓闻战鼓而思良将。杨解放期待已久的良将——叶希夷回国了。叶希夷能改变主意回国,不仅仅是因为杨解放写的亲笔信,还得感谢一个人——伍豪。杨解放当初请叶希夷翻译《大纵深战役理论》这本书,可他手上并没有原版的书。于是他写信到莫斯科,试图联系以前的关系给他寄一本。正常来说,他这封信是得不到回应的。正巧伍豪到莫斯科汇报工作,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伍豪带着书亲自跑到德国,找到了叶希夷。有这位人生导师的开导,原本意志消沉的叶希夷重新振作了起来,决定接受杨解放的邀请回国。

这一天,杨解放亲自到青岛港口迎接这位北伐名将。为了营造声势以示隆重,杨解放让人在港口挂起了横幅“欢迎北伐名将叶希夷将军回国”。郭寿生率领两艘巡洋舰停泊在港口两侧。巡洋舰上也悬挂着“欢迎北伐名将叶希夷将军回国”的横幅。一些记者闻风而来,四处拍照。

叶希夷走下轮船的时候,见到这等场面,竟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杨解放一眼就认出了叶希夷,毕竟在很多文献记录片中很多次见过他的相片。杨解放身穿迷彩服军装,大步迎了过去,先是给这位革命前辈敬了一个军礼,说道:“叶希夷将军,我是杨解放,欢迎回国!”叶希夷虽然穿着西服,可还是习惯性的还了个军礼,说道:“你就是小司令,果然是少年英雄!”虽然早有准备,还是被他的年轻惊到了。

盛方颐手捧鲜花走向前,说道:“叶希夷将军,欢迎你回国!”双手献上鲜花。叶希夷笑着接过花,说道:“谢谢!如此盛情,叶某愧领了。”盛方颐又道:“我们文工团准备了一首歌来迎接将军回国。”说完,她高高举起了右手挥了挥。早就等候在旁边的文工团立刻合唱道:“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一首我的《我的中国心》听得叶希夷心情激荡。

欢迎仪式结束后,杨解放与叶希夷一同来到驻守青岛的海军陆战队指挥部。叶希夷是军人出身,更喜欢住在军营。在指挥部,两人进行了一次长谈。因叶希夷年长,杨解放以希夷兄相称。杨解放先是介绍了一下自己军队目前的实力,然后说道:“希夷兄,目前,在我的军队里,能指挥好大兵团作战的统帅之才几乎没有。这就是我一直盼你回国的原因。”叶希夷道:“杨老弟,你高看我叶希夷了!既然你想要研究《大纵深战役理论》,可见你自己就是一位统帅之才。这本书我带回了原版。还有你重点关注的古德里安提出的装甲集团突击战术理论,我也整理成册带回来了。”

杨解放道:“这些军事理论着作很有研究价值。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来研究才好。我想成立一个战略战术研究所,专门来研究这些军事理论。你觉得如何?”叶希夷明白他的意思,应道:“当然可以。我本人也可以进入这个研究所工作。”杨解放道:“这个研究所得你来领头。另一个,我办了一个陆军学校,目前还只能培养一些下级军官。可我的军队里,很多师团级军官都没经历过正规军校的培训。我想请你来办一期高级军官培训班!”叶希夷点头道:“可以。”

次日,杨解放和叶希夷在海军陆战队总队长高明的陪同下检阅了海军陆战队。然后又登上了巡洋舰,由郭寿生陪同巡查了一番。叶希夷毕竟是陆军出身,对于海军也是看一看、问一问,没发表什么意见。完事后,一同乘坐专列返回济南。

到了济南后,第一时间当然是检阅空军部队。目前,解放军拥有各类飞机460多架。其中,S24双翼教练机200架,都是在德国订购的。各类作战飞机则是在美国订购的,还在陆续抵达组装,组装好的有240多架。一共组建了一个战斗机大队、两个对地攻击机大队和一个轰炸机大队。每个大队有飞机60架,下辖三个飞行中队;每个飞行中队编制18架作战飞机加2架备用飞机,每个飞行中队辖三个小队;每个小队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由主机、僚机两架飞机组成。

侯飞后来居上,以高超的飞行技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成为第一战斗机大队的大队长。原张宗昌手下飞虎队队长耿煜曾和飞龙队队长伊升日现在成为了两个对地攻击机大队的大队长。

巡查完空军部队又先后巡视了炮兵和骑兵部队。最后还去了拖拉机厂,参观了正在研制当中的半成品坦克。对于解放军的总体战力,叶希夷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他就直接住进了陆军学校。新筹办的战略战术研究所就设立在学校内部,曲同丰等一众教官都会参与其中。

杨解放安置好了叶希夷,回到司令部就下达了抽调陆军团级以上军官入校学习的命令。各部队都设有正副两名军事主管,将分两个批次轮训一遍。

3月31日一大早,杨解放在高蕙兰的陪同下乘坐侯飞驾驶的飞机飞往烟台。这是他穿越后第一次乘坐飞机。这是一架小型的容客飞机,颠簸得很厉害。

施中诚率领部队在福山的空军机场迎接,并护送杨解放和高蕙兰到了烟台海军学校。第十九期学员中挑选了800人,即将启程前往英国接收新的战舰。杨解放特意赶来送行。

今时今日,杨解放的地位已经大为不同。当他来到海军学校时,谢葆璋率领全体师生在操场集合,列队迎接。杨解放走到谢葆璋面前,相互敬礼之后,来到第十九期学员方队前面。

杨解放看着戚小宝、李毅超等一众熟悉的兄弟,笑了笑,说道:“都准备好了吗?”戚小宝等人大声回道:“报告小司令,都准备好了!”杨解放大声说道:“你们这次去英国接收战舰,不仅仅是一次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更是一次开阔视野的学习机会。我希望你们再回来时,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戚小宝等人大声回道:“是。”

杨解放又回头看着旁边的林遵,说道:“这次由你带队,有什么困难没有?”林遵回道:“小司令请放心!从舰长到水手,都是经过系统学习严格筛选出来的。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练习。总体水平这么高,我保证能把舰队完整地带回来。”杨解放道:“他们还没毕业,你要多费点心,这一路走还得带着学弟们一路学习!一切从实战出发,实战永远是成长的最快途径。”林遵应道:“是。”

去英国的邮轮已经在等候了,杨解放没有多说别的。他以水代酒,为林遵和戚小宝等人送行。对这一批学员,杨解放充满了期望,格外关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