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凛冬长夜 > 第488章 犹豫不决

凛冬长夜 第488章 犹豫不决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06

“父亲英明,父亲所言,正是孩儿心中所想。”

杨三生闻言,立刻喜笑颜开,他就担心父亲会经受不住诱惑称王。

不过从目前来看,他父亲还是很冷静的,并没有被这所谓的王位给冲昏了头脑,虽然目前杨家在福建、广州以及东番岛和吕宋岛等地的地位与王一般无二,但地位和称谓是否一致,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

大明京师,皇宫。

当崇祯得知流寇张献忠称王,设五府六部,还开仓赈济灾民,再加上年初李自成攻陷承天裂土割据,两件事加在一起,可把他气得不轻,在大殿上对着群臣一顿怒骂。

可骂完之后,事情还得需要解决,于是崇祯对朝堂中的大臣询问道:“不知众位爱卿可有应对张献忠僭越称王的对策!”

崇祯说完这话,还刻意把目光看向一身身上,而此人正是大明新任首辅,陈演。

只不过,此时的陈演也是焦头烂额,作为崇祯的宠臣,他才能平庸,为人刻薄,善于勾结内臣,广受贿赂。

更何况,他才接任内阁首辅的职位不到一月,对于此等大事,更是完全没有应对经验。

……………………………………………………

周延儒于1643年5月被第二次罢免首辅之位,第一次乃是1633年六月被罢免。

……………………………………………………

不过,陈演作为一名宠臣,他能上位,靠的可不是治理天下的真本事,而是懂得揣摩崇祯的心思。

“启禀皇上,微臣认为,可让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军回京,继续剿灭流寇。”

顺天巡抚杨鹗站出来建议道。

听到杨鹗的建议,崇祯帝面露犹豫之色,不由得思索起来。

锦州之战,洪承畴麾下的十三万大军,损失惨重,大军不足一半,最后,不仅没能解了锦州城之围,就连蓟辽总督洪承畴等人也差点被鞑子包了饺子,若非有来自海中的义军相救,恐怕洪承畴等人已然殉国。

不过话又说回来,洪承畴曾说派遣曹变蛟去招降那些义军,这么久的时间过去了,也不知情况如何了。

如今,锦州城失陷,城中守将祖大寿降清,满清鞑子已经占领了锦州城周边的城市,眼下,关外的防线,只剩下宁远城,以及最后的山海关了。

现在的大明已经没有能力再对鞑子进攻,只能勉强防守,若是他下令把洪承畴仅剩的数万大军调回来,那不就相当于是把宁远城以及整个关外的土地,白白送给满清鞑子了吗?!

这种有违皇家祖训之事,他崇祯可是万万不可能做的,就算要做,那也要找一个替死鬼来做,这样一来,等到东窗事发,也能把这个替死鬼拿出来顶缸,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责任。

想到此处,崇祯有些动容,对着新任首辅陈演说道:“不知陈首辅对于顺天巡抚所言之事,有何看法?”

本想装聋作哑的陈演,现在被崇祯点名,他也无法继续置身事外,不过,他可是太了解崇祯的心思和秉性了。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鞑子之祸,远甚张献忠和李自成之流,若是把蓟辽总督洪承畴麾下的数万大军撤回京师,鞑子趁机进攻,一旦山海关失守,我大明北方,将永无宁日。”

明白崇祯心思的陈演立刻反对顺天巡抚杨鹗的建议,并且还回答的头头是道。

……………………………………………………

历史上对陈演当了十个月首辅的评价,完全可以用崇祯在罢免陈演前一天说的话,来做总结:“朕不要做,先生偏要做;朕要做,先生偏不要做。”

从这评价就能看出,陈演确实是把崇祯的心思和脾气拿捏的一清二楚,崇祯帝每次遇到大事,都要强硬地追查到底,从一二品大员到**品小官,都是打包严惩。

这也就导致,让蓟辽总督洪承畴回京事小,可若是因此导致山海关失陷则事大。

届时,山海关若是失陷,崇祯必定要追究责任,而赞同蓟辽总督洪承畴返回京师的所有大臣,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

听到陈演的话,崇祯又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陈演说的不错,如今关外的满清鞑子势大,若是把洪承畴的数万大军撤回来,致使山海关失陷的话,别说北方安不安宁了,已如今鞑子的强势和麾下大量的骑兵,不出几日,京师便会被围困,届时,崇祯就算想跑到南京,鞑子也不会给他逃跑的时间。

紧跟着,朝中大臣开始针对是否撤回洪承畴麾下的数万大军一事,展开激烈的讨论,原本平静的大殿,也变得如同菜市场般吵闹。

“今日之事暂且作罢,内阁尽快商议个章程给朕过目!”

眼见因为是否撤回洪承畴一事,让整个朝堂陷入争吵之中,崇祯只好下令退朝,把事情丢给内阁来处理。

……………………………………………………

1643年,6月下旬,琼州府。(今海南岛,海口,治所海南琼山府城镇)

一艘庞大的战舰,此刻,正停泊在琼州港,而这艘战舰,正是尚在试航和测试当中的镇国号。

……………………………………………………

作为目前大明第二大的岛屿(杨三生占据台湾后,海南岛只能位居第二,此前一直都是第一大岛),琼州府与第一大岛,东番岛相比较,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由于东番岛有杨家父子的大力发展和开发,使得大明南方沿海的百姓都知道,如今的东番岛可谓是今非昔比,其繁华程度,甚至比南京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在对比一下如今的琼州府,当年,在杨家父子尚未占领东番岛之前,琼州府虽然地处偏僻,但好歹也是大明的地界,就算再偏僻,至少也有人烟和城市,比那时候还是荒芜之地的东番岛,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如今两岛对比一下,东番岛犹如高高在上的贵公子,琼州府则如同路边的乞丐。

……………………………………………………

“下官琼州府尹邱理,见过施将军。”

琼州港码头上,一名年过四旬,穿着琼州府尹官服的男子,正对着一名,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穿着一件明军海防游击服饰的年轻男子恭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