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凛冬长夜 > 第515章 弘光朝

凛冬长夜 第515章 弘光朝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06

“诸位同僚,目前赞同立潞王为帝的有人,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府詹事姜广曰,以及南京首席大臣,兵部尚书史可法也倾向我等东林党的选择。”

钱谦益把这些天奔波劳累的成果说了出来,瞬间就让众多东林党人觉得胜券在握,毕竟南京众多大臣,包括史可法都是站在东林党这边的。

两天后,江南北诸绅群起拥立潞王一事,逐渐传开。(其实就是东林党人在造势)

……………………………………………………

南京,兵部尚书府邸。

此时,史可法正在与凤阳总督马士英商讨目前在南方的哪位藩王适合立为新帝。(其实史可法更倾向桂王,但碍于其与东林党的关系,使得史可法又默认东林党选择的潞王。)

由于史可法乃是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得意门生,因此对于拥立福王为帝心有芥蒂,但目前他麾下只有洪承畴和吴三桂麾下总共不到四万的兵力,所以他需要得到马士英的支持,因为凤阳总督马士英拥有直接节制高杰、黄得功以及刘泽清等总兵的权利,所以,只要史可法得到了马士英的支持,那就是想立哪个藩王,就可以立哪个藩王。

至于洪承畴,虽然还是蓟辽总督,但大明北方已经沦陷,再加上洪承畴在南方没有根基,只能寄人篱下,暂时听从史可法的安排。

很快,马士英与史可法就达成了协议。

只待马士英返回凤阳后,他与史可法就能一同出声拥立选好的藩王。

……………………………………………………

然而,等到一天后,马士英返回凤阳时,却发生了意外。

马士英回去后发现,在他离开凤阳期间,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勾连了他麾下的大将,已经向福王宣誓效忠,因此,马士英若是坚持与史可法的协议,他自己的权利,将会被架空,从而成为一个光杆司令,最终被权利淘汰。

为了不被权利淘汰,权利的**让马士英顾不得什么信义,他也直接跑去向福王朱由崧宣誓效忠,就这样,史可法还在给马士英写信,说福王朱由崧,贪婪、荒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有司,七大不可立的理由。

正当马士英觉得,自己的从龙之功已然落后于卢九德、高杰、黄得功等人时,史可法的这封信,直接让马士英看到了逆流而上的机会。

如今拥立福王朱由崧的军队人数高达十二万,已然是整个南方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加上福建和东番岛郑家和杨家的口头支持,拥立福王的军队人数,更是高达十六万,仅凭史可法麾下不到四万人的军队,如何与福王争夺皇位。

于是乎,马士英立即以凤阳总督,四镇(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东番岛都督以及福建都督(郑芝龙于去年被封都督)的名义,正式致书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宣布拥立福王朱由崧。

一天后。

当南京各大臣被韩赞周邀请到家中传阅马士英的书信时,顿时让史可法、钱谦益、高弘图等人大为震惊。

“尚书大人,马士英背信弃义,真无耻小人也!”

钱谦益看完信后,顿时对着史可法说道。

此时的史可法,还尚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前几天他还与马士英达成了共识,并且自己还写信数落了福王,可一转眼,马士英就拥立了福王。

房间中的诸多南京大臣,也纷纷斥责马士英这种背信弃义的表现。

待到史可法回过神来,在场的众人,早就义愤填膺,甚至一些人还希望史可法下令出兵镇压这些‘乱臣贼子’。

“诸位同僚,本官麾下只有不到四万大军,而马士英却得到四镇,以及福建都督和东番岛都督的支持,这些人麾下的总兵力加起来超过十六万,我等该如何反对?”

史可法这话说完,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在场的人不傻,四镇再加上福建都督和东番岛都督,几乎是大明南方所有的军事力量,若是史可法等人反对福王,这些人必然会发兵南京,届时,凭借史可法麾下四万人不到的大军,如何能抵挡这十几万大军的进攻。

更何况,东番岛都督和福建都督可都是以水师强大着称,届时,对方水陆并进,南京根本挡不住,而他们想逃也逃不掉。

众人沉默良久,房间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不多时,史可法落寞到:“本官赞同拥立福王。”

就这样,福王朱由崧登基,成为定局。

……………………………………………………

而另一边的马士英也是棋高一着,马士英前脚刚刚发出拥立福王的声明和信件去往南京,后脚就跑到福王面前献殷勤:“臣闻南京尚有臣子心怀二意,臣愿率兵五万,驻扎江干,以备不时之需!”

马士英此举可谓是釜底抽薪,根本不给史可法和东林党人任何反对的借口和时间。

若是让马士英带着福王率兵前往南京,那他史可法可就完蛋了。

因此,当史可法得知此事后,为了避免事态扩大,甚至是爆发内战,他立刻亲身前往福王朱由崧的所在之地,亲迎福王朱由崧前往南京监国。

……………………………………………………

等到身在笨港的杨三生得到消息时,福王已经在南京就任监国。

并重新任命了南京各大臣的官职。

原兵部尚书史可法任命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办事,马士英任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仍任凤阳总督,原蓟辽总督洪承畴任命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入阁办事。

……………………………………………………

一月后,1644年,九月中旬。(历史上,福王朱由崧在1644年五月十五日登基)

朱由崧正式登基称帝,改明年为弘光元年。

第二天,马士英便入阁主持政务,半月后,史可法辞去东阁大学士之职,并于两天后,自请渡江前往淮阳督师。

至此后,史可法被完全排挤在弘光朝的权力中心之外,也造成了弘光朝廷的党争日渐激烈和频繁,更为弘光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同时,史可法的优柔寡断也是弘光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若是史可法早做决断,拥立福王或桂王亦或是潞王,也就不会导致后续的事情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