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4章 莫名其妙的因果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4章 莫名其妙的因果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吴郡海盐县北乡亭,有一个叫陈甲的士子,原本是下邳人氏。因为求学的缘故,在晋元帝的时候,陈甲搬到了华亭。

魏晋的时候,是很讲究圈子的,位高权重的职务常常为门阀子弟所占据,虽然说士比平民高一个层次,但要是往上爬的话,也还需要许多技巧与谋略。

那个时候,像陈甲这样的读书人可不是后来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孔子定下的六艺可是样样在行。比方说大家一直羡慕的那些唐代诗人,诗写的极好之外,武力值也是杠杠的,所以,谪仙人也才会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当时,士族的圈子里很流行田猎。而且又重各种奇葩的怪异奇谈。二十四史里,最为荒诞的莫过于《晋书》,对这种现象也有诸多的描绘。

陈甲搬到华亭以后,因为耍得一手好弓箭,又能识别野物的踪迹,很快就融入了华亭的圈子,动不动就和他们一起,骑着马遛着狗到处乱窜。

在华亭的东边,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湖泊边的芦苇,也长得很厚很密,套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天然的湿地公园。

湖泊的周围,野物很多,华亭的士子们田猎的时候,都喜欢在这里施展围追堵截的战术,即便武力值再弱的士子,都会有瞎子鸡遇到米头子的时候。

某次,陈甲应当地士子的邀约,一起来湖泊放松。按照先前说话的计划,玩一个口袋战术,留下一队人马在口袋底埋伏好,其他的人则分散进入芦苇丛里,弄出响动把藏在芦苇丛里的野物往口袋里赶。

对于这样的田猎方式,陈甲是驾轻就熟;再说,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提高自己在士子中的排名。这次,陈甲选择了单兵作战,一个人从最外围进入芦苇丛。

在芦苇丛里钻了有个七八十米以后,因为各处的响动都比较大,有点听不清队友们的声音。

瞅着前面不远处有个小土包隆起在那里,陈甲就打算登上那个小土包,打探一下周围的动静。

正当陈甲准备行动的时候,这时前面却传来了一阵淅淅索索的芦苇折断的声音。陈甲赶紧停了下来,伏在芦苇丛里观察动静。

只见自己东面的芦苇左伏右倒,然后,一条有百斛船大小的黑黄五色大蛇从芦苇丛里钻了出来,长约六七丈,晃晃悠悠地如喝醉了酒一般蜿蜒游到了自己开始看中的那个小土包边,盘成一团。

这下,陈甲的心里有些膈应了。即使是不登上那个土包探望队友们的动静,可按照开始看的方向,这也是自己驱赶野物的必经之地。

现在,这么一条大蛇盘在那里,自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叫什么事呢?

等了很久,那大蛇依旧盘在那里毫无动静,哪怕是不远处有野物逃窜的声音惊扰,可那蛇依旧一动不动。

顿时,陈甲有些恼了,提起弓箭就朝那大蛇一箭射去。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陈甲射箭的本领高强,这箭不偏不倚正中大蛇的七寸。只见那大蛇像是打了个激灵似的,再没了动静。

看着那大蛇的样子,好像是被射死了,但陈甲却没有上前,又观察了一番蛇的动静后退出了芦苇丛。

这么大的一条蛇,万一没有死透,自己贸然上前,被它缠住了可是吃不着兜着走。

等到陈甲和大伙儿汇合之后,众人见他不是从说好的地方冒头,也没有问,但陈甲也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自己刚才在芦苇丛里射杀了一条百斛船大小的大蛇。

在陈甲射杀这头大蛇的三年后,陈甲的一个老乡来到了华亭,也是个户外爱好者。因为初来乍到,老乡就投宿在了陈甲家里。

跟着陈甲在华亭转了几圈之后,看着华亭的士子们组队打猎,不禁也有些心痒,就央求陈甲带着自己出去过下瘾。

这次田猎的地方还是湖边。无意中,陈甲领着老乡走到了自己上次射杀大蛇的地方。

看着自己上次射杀大蛇的小土包,陈甲不由地有些奇怪。那么大条蛇被自己射杀在那里,即便是肉被虫子吃完了吧,但蛇骨头总不能也被蛇吃掉吧,再说,自己当初射出的那支箭也还在那里,怎么就不见蛇的痕迹呢?

老乡看着陈甲的脸色有点怪异,就问陈甲是怎么回事。

陈甲说,往年自己在这里曾射杀过一条大蛇,然后捡起自己的箭,把射杀的情形给老乡讲了一遍。

老乡听了以后也是很奇怪,按道理说,才三年时间而已,那条被杀死的蛇不可能骨头都没有了啊。

就在当天晚上,陈甲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戴着黑头巾穿着黑衣服的人走到他的面前,恶狠狠地说。

昔日我喝醉了在那里睡觉,你无缘无故地杀了我;那时我醉的太厉害了,没有看清你的样子。三年了,我都一直不知道是谁杀了我,想不到今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然后,那黑衣人就吐着信子朝陈甲扑来。

陈甲一下子就被吓醒了,浑身都湿透了,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黑衣人吐着信子的样子,怎么也睡不着了。

第二天早上,陈甲刚吃完饭,肚子就莫名其妙的的痛了起来,然后就死掉了。

还有个从临川传出的故事,说是有个叫陈莽的人,也曾因为射杀一条大蛇然后被蛇报复身亡。

据说这个陈莽,打小就是以打猎作为生计,在山上下套子察脚迹,在水里放笼子设卡子样样精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落在他手上的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在临川,提起他的名字,喜欢野味的人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即便客户再刁难的订货,在短短的时间内,他都会满足客户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跟着他一起进山下水的猎户也就多了去。毕竟进山不放空手,是每个猎户最起码的期盼,再说跟着他一起进山,或许也能偷学点技艺。

当然,对追随自己的猎户,哪怕是新手,陈莽也并不介意,自己捕猎的本领也不是天生就会的,早期还不是和他们一样,跟着别人学,然后再慢慢琢磨。

某次,陈莽又带着几位猎户一起进山,里面还包括带的一位新手。前几天,陈莽在山里发现了鹿的踪迹,当时,陈莽就手把手带着他在山里安放了套子。现在过去几天了,看看有没有动静。

进山没多久,大伙儿就来到了第一个陷阱边。先前安放的机关是触动了,但是却没有猎物的影子。路上一连查看了好几个,都是如此。

于是,大家就悄声打趣陈莽,说他教徒弟留了一手,不然,按他的本事,不可能安好的机关动了,却连野物的毛都没看见一根啊。

这样的打趣,说的队伍里的新队员脸白一阵红一阵的,还真以为陈莽不肯教自己。

对大伙儿的打趣,陈莽早就习以为常了,大家都是从这样的日子里过来的。眼见转过一处小树林,陈莽示意大家噤声。

随着陈莽的方向看去,前面不远处,有一只鹿头冒了出来。新队员不觉大喜,那儿就是陈莽带着自己安放套子的地方,看情形,那鹿是落在的陷阱里。

于是,还不等陈莽有什么动作,新队员就急匆匆的朝前面跑去。看着他冒失的行为,大伙儿也只得提步跟上。

很快,大家就看见了那头鹿的全貌,个头身型都很壮实,而且看起来还没有什么损伤。顿时,大家都很兴奋。

正当大家准备把这头鹿从陷井里弄出来时,却不想那鹿看见众人的动作之后,竟然自己从陷井里死命跳了出来,嗖地一下就跑远了。

众人被鹿冷不丁的跳出陷阱吓一跳,看着鹿跑去的方向,却发现那鹿又掉头跑了回来,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站着,抬头看着他们。

于是,大家纷纷打趣陈莽,说老章子也有失手的时候啊,而且,看着鹿的架势,似乎在挑衅陈莽,你抓不着我你抓不着我。

但陈莽却没有理大伙儿的打趣,盯着那鹿估摸了一下,然后就给同伴们说了几句,准备围捕这头鹿。

看着陈莽站起身朝自己奔来,那鹿掉头就跑。陈莽和同伴们也就分着几个方向跟在鹿后面追。

追着追着,不知不觉的追进到山里的一棵大树边,那鹿绕着大树拐了个弯,朝着同伴们围过来的方向跑去。

追到大树下的陈莽不觉松了口气。今天赶这头鹿硬是把自己赶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好在那鹿往同伴那里跑,基本上就是进了口袋,自己只要在这里盯着就行了。

想到这,陈莽就持着弓箭背靠着树瘫坐在地上。这棵树很高很大,光直径都差不多有个两三米。

正当陈莽靠在树下大口喘着气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团白气从地面升起,离地有个十来丈高,而且样子好像是要朝陈莽扑来。

陈莽赶忙拿起弓箭就朝着这团白气射去,只听得噗地一声,好像是射中了什么东西。那团白气消失了,然后半空里还洒下了许多血滴下来。

紧接着,陈莽就听见半空中有人说,不好了,不好了,大王被射中了。

陈莽循声往上面看去,只见一条大蛇挂在树上,身上还插着一支箭,不停地在树上晃动。

不等陈莽多想,很快,大树周围就传来的淅淅索索的声音,一条又一条的蛇接踵而来,围住了陈莽,而且开始对陈莽进行攻击。

看着这四面八方游过来的蛇,陈莽也是一阵阵头皮发麻,一边惊呼着喊同伴们救命,一边拿起身边的物品奋力驱赶这些游过来的蛇。

可是,这蛇却越打越多,很快就将陈莽淹没在了蛇群当中。随着阵阵咂咂的声音,很快,这些蛇又散去了。

等陈莽的同伴搜寻到这里的时候,大树下面,只看到一具体型和陈莽差不多的白骨,如果不是白骨手里掐着的弓箭,谁也不知道陈莽去了哪里。

至于陈莽开始看见的挂在树上的大蛇,早就没了踪影,而大蛇曾经滴淌在地上的血,也没有丝毫的痕迹。

另外就是在曲阿,还有一件和陈甲事类似的事情。

说是晋安帝隆安年间,曲阿有个叫谢盛的人。某天,他突然来了兴致,独自一个人划着船准备到湖里去采摘菱角。

可是船还没划多远,谢盛看到有一头蛟径自朝着他的船游了过来。因为担心蛟会撞上自己,谢盛就把船转了个向,远远地避开了这头蛟。

等谢盛把船转向划了一会儿之后,听见身后传来水响的声音。谢盛转头往后面一看,那头蛟居然跟上来了。

谢盛心想,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吗?于是,谢盛又把船调了个向,朝着湖边的一个小山包划去。

哪知道谢盛再次调转方向以后,那头蛟却依旧跟在自己的船后面,一直都快跟到了小山包附近。

谢盛不由地大怒,就停下船,等着蛟游到船边以后,提起船上的叉子直直地朝着蛟叉去,正好插在蛟的脑门上。那蛟负痛挣扎了几下,倒在了小山包边的水里。

虽说开始有点怒火,拿起叉子叉了蛟,但等那蛟倒在水里以后,在蛟尸的周围,湖水全都被染红了,谢盛还是有点害怕,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菱角也没采了,划着船逃命般的回家了。

到了元兴年间,差不多也是谢盛杀蛟两三年之后,普天大旱,湖泊里的水也干涸得很厉害。

某日无事,谢盛和族人们一起散步,不知觉就走到了自己当初杀死蛟的地方。看见了自己插在蛟脑门上的那把叉子,但奇怪的是,蛟的踪迹一点都没有。

谢盛就把叉子捡了起来,和族人们说,这是我的叉子。

同行的族人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说这叉子是他的。

谢盛也不避讳,拎着叉子就把当年自己避开蛟蛟尾随不舍,然后自己怒而杀蛟的事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精彩之处让族人们都纷纷侧目。

把自己杀蛟的故事讲完之后,谢盛突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于是就拎着叉子往回走,结果,没走上几步,谢盛突然觉得自己心口很痛。在族人的帮助下,下蛮回到了家里。

但是,到家以后,仅一个晚上,谢盛就死去了。

像陈甲和谢盛这一类的遭遇,在古人的笔下还有很多。或许是为了避讳,这类的故事的主角在当时的环境下应该是个有名有姓的人,只是前人的春秋笔法太盛,在后人读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只能说他们的脑洞实在,而无法考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