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5章 安阳书生杀三怪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5章 安阳书生杀三怪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魏晋时,在安阳城的城南,有一处官方设立的为行人提供食宿的处所,称为亭。如果按后世的说法,也就是驿站。

不管是叫亭还是叫驿站,它都是以接待官方的公务人员为主,有着专门的人员负责打理驿站的事务。但也对民间开放,普通百姓不方便的时候,也可以在驿站投宿。

但安阳城城南的这处驿站,却有点邪门。虽说在它的周围也有百姓散居。但是不知道从哪一年起,在驿站里投宿的人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暴毙。

一开始,在出现第一例在驿站住宿的人暴毙身亡后,打理驿站的驿卒还自认倒霉,只当是自己运气霉,挨了板子不说,还给丧者的家属赔了礼道了歉,供上了些银两。

但时间一长,驿卒们发现了不对劲。这第一桩事情开始之后,同样的事情就接踵而至。

晚上住进去的时候好好的,天亮推开门一看屋里就只是一具没了气息的尸体。而且,不管是朝廷的官员,或者是普通的百姓。只要住进了驿站,结局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事情一多,住在驿站周围的人们都说驿站很是邪门。然后,各种神啊鬼啊的说法就满天飞,弄得负责打理驿站的驿卒们也心上心下的。

原本住在驿站里的驿卒,也搬到了周围的农户家,天不大亮的话,绝对不会打开驿站的门;天色稍微暗下来一点,也会匆匆驱赶走客人,然后把驿站的门上锁锁好,生怕自己离开驿站晚了之后会白白丧失性命。

某天,有个书生去安阳城路过这处驿站。书生到驿站打尖的时候已到下午,如果继续赶路的话,时间就有些不将就。

于是,书生就叫过驿卒,让他给自己准备一间房间,说是自己要在这里过夜,明天再赶路。

听书生说要在驿站里过夜,驿卒顿时大惊失色。赶紧将这几年驿站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给了书生,劝他宁可选择在驿站外的农家投宿,也不要在驿站里过夜。

在听完驿卒们说的故事以后,书生却有些不置可否。朝廷办下的驿站,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些怪事呢。

再说,到驿站外的农家住宿,莫不是你们和外面的人有勾结,原本驿站能收取的收益,却让农家的赚去了,损失了朝廷的利益。

有了这些想法之后,书生对驿卒们的劝阻反而起了疑心,坚持要驿卒们给自己准备一个房间,今天就在这里过夜,哪里也不去了。

而且,书生还把话放了出来:你们怕,我可不怕。今天我在这里住定了,即便是出了事,也和你们没有关系,是我命中注定丧命如此。

还说,你们要是怕缠上官司的话,还可以到外面找几个百姓,请他们做个中人,给你们签一个生死文书。

见书生如此固执,驿卒们也是直摇头。但是,书生既然这么说了,他们也就真的从驿站外面找了几个百姓,把事情一说,请他们给自己做个见证。

至于书生说的生死文书,他们倒也没有让书生写。往日里不是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有文书没文书都是一个样,挨板子的终究还是会挨板子。

外面的百姓进了驿站以后,驿卒们领着书生和百姓去了给书生准备的房间,里里外外地给书生解释了一遍。

眼看天色快黑了,驿卒们向书生拱了拱手,告辞离开了驿站。

看着驿卒们和百姓离开,书生也不吭声。反而将他们送到了门口,不过,在书生关门的时候,他隐约听见离开的几个人说了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让书生心里有些膈应。

可是,自己的话先放在了前面,即便他们的神情举止都不是作伪,自己也有点骑虎难下了。想到这,书生不禁苦笑了一下,暗自摇了摇头。

很快,天色就完全暗了下来。回到房间的书生点亮的灯,从自己的行李中抽出本书,端坐在桌子边读书,可越是读,先前众人说的话,越是在自己的眼前飘过来飘过去。

算起来,从自己点起灯把书拿出来,一直过了两三个时辰,书是拿在了手里,可是怎么也看不进去。书生不由地叹了口气,吹熄了灯,准备睡觉。

不过,躺在床上之后,回想着白天大家讲的事情,书生在床上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再说,这间房间的床紧挨着窗户。刚巧,今天又有些月色,书生索性就斜倚在床上闭着眼睛假寐。

到了半夜之后,书生突然听见外面院子里有人在走动。于是,他就挨着窗户向院子里望去。

只见一个黑衣人走到院子里的一根柱子边,拱了拱手,然后问:亭主在吗?

过了一会儿之后,从那柱子边传来了回声:在。

那黑衣人接着问:亭主,今天有人来吗?

那个被称为亭主的声音回答道,今天有个书生来这里了。但是他一直在看书,刚刚才吹了灯,估计还没有睡着。

听到亭主的这个回答,黑衣人沉默了半晌,唉声叹气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之后,院子里又响起了脚步声。书生继续噤声朝院子里看去,这回是一个戴着红色头巾的人。

这个戴着红色头巾的人也走到了先前那个黑衣人走到的柱子边,问亭主在不在。

在得到亭主的回应之后,戴着红色头巾的人发出了和黑衣人一样的问话,有没有人来这里。

那个亭主的声音也是回答说,今天有个书生来这里了。但是他一直在看书,刚刚才吹了灯,估计还没有睡着。

同样的,这个戴着红色头巾的人沉默了片刻,也唉声叹气地离开了。

过了很久之后,院子里再也没有响起脚步声。于是,书生就从床上的爬了起了身,蹑手蹑脚地推开门,像先前的两个人一样走到了院子里的柱子边。

站定之后,书生学着他们的样子向柱子拱了拱手,模仿着他们的语气问,亭主在吗?

令书生意想不到的是,那个被称为亭主的声音也回应了,在。

于是,书生就照着前面两人的话问,

在得到亭主的 回答后,这个戴着红头巾的人也离开了。

而且,在他离开以后,很久没有人再来了

于是,书生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走到开始那两人询问的地方。和他们一样呼唤亭主。

不想,那亭主居然也回应了。

于是,书生就照着前面两人的话问,今天有人来吗?

那个亭主的声音像前面一样一一回答了书生的问话。

接着,书生问,那个穿着黑衣服的人是谁呢?

亭主说,是北边猪圈里的老母猪。

书生又问,那个戴红头巾的人又是哪个?

亭主回答说,是西边邻居家里的老公鸡。

那你又是那个呢?

我是老蝎子。

听到那个亭主说自己是老蝎子,书生暗暗吃了一惊。不过,书生没有慌乱,继续学着前面两个人的举止,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回到了房间。

到房间以后,书生淅淅索索地摸出火石,点亮了房里的灯,把先前读的书又拿了出来,在灯下默默诵读,不敢睡觉。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书生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走出房间,朝昨天晚上那个柱子边打量了一眼,打开了驿站的门。

不一会儿,驿卒们陆陆续续地进了驿站,看到在院子里活动的书生,都很惊奇。就问他,你怎么能够活下来呢?

书生却不搭理他们的问话,反而让他们赶紧找把刀来,说要为他们干掉驿站里的妖魅。

听了书生的话,大家都是半信半疑。不过,这几年来,在驿站里过夜的,就这个书生能活下来,或许,他有手段帮助驿站去掉这个难题。

得到驿卒们送过来的刀以后,书生拎着刀走到了昨晚自己走到了那个柱子边,仔细观察了一番,用刀撬开了柱子下的砖。

不一会儿,一只有小鼓那么大的蝎子就冒了出来,光有毒刺的尾巴都有几尺长,看的驿站了的驿卒都是倒吸冷气。

不过,书生的反应也很快,啪地一声就用刀将蝎子拍死在地上,然后退了好几步。看着死在地上的这个超大蝎子,书生也是惊魂未定。

干掉这只蝎子以后,书生领着驿卒们来到北边的猪圈,指着猪圈里的老母猪给驿卒们讲述了自己昨天晚上碰到的事情,然后让驿卒们把猪圈里的老母猪结果了性命。

回头再走到西边的邻居家里时,在他们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只老公鸡。一问,这鸡老公鸡养了好几年,书生二话不说,把鸡也干掉了。

这三只动物被书生干掉之后,这处驿站再也没有发生过夜的人莫名其妙暴毙身亡的事情了。

在老吴的笔下,大师兄被蝎子精扎了一口之后,痛痒难忍。后来,还是昴日星官出手,叫死了蝎子精,助西游队伍继续前行。

常规里,蝎子和公鸡是天生的对头,但在安阳的这处驿站,西邻家的老公鸡奉蝎子为主,还兼带了一头作妖的老母猪,就让人有些疑惑了。

而且,这个书生杀三怪的故事,还阐述了一个情节,那就是蝎子说书生还没有睡熟的时候,老母鸡和老鸡公都是唉声叹气的离开了,这为后人在演绎这些故事的时候提供了无尽的参考。

比如说大话西游,里面就有这么一段情景。那就是鬼物妖怪会趁着人熟睡的时候吸取精气,让人嗝屁。所以,身为主角的大师兄,在鬼物伏上身来准备袭击自己的时候,不是左扭头就是右扭头避开,想来可能是参考了这个故事。

但是,纪大学士曾说过一个故事,同样是动物有了灵性,但它的选择比安阳驿站的蝎子公鸡和母猪的选择要好的多。

据说是在沧州某地,有一处场院,老百姓把秋收之后的稻秆或者是树枝杂草割下之后堆在那里。天长地久之后,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老大的柴禾堆。

不知道什么时候,当地传出了这个柴禾堆下面有灵怪的说法。说是冒犯了它的人,轻则生病,重则丧身。附近的人病了,有时候还会选择到柴禾堆前焚香祷告,祷告之后病也就好了。

这些事情出来以后,当地人对这个柴禾堆都很敬畏。没有人敢去拿走柴禾堆上的一枝一叶,轻易不去柴禾堆那里。即便有事,要从柴禾堆那里经过,时间宽敞的话也基本上是选择绕道而行。

雍正乙巳年,沧州闹了大饥荒,到处都是流民。纪大学士的祖父怀着悲天悯人之心,主动捐献了六千石粮食出来,熬稀饭赈济灾民。

有一天,熬粥的柴禾不够了。一边是嗷嗷待食的灾民,一边是据说有灵怪的巨型柴禾堆,想用这个柴禾堆得柴禾吧,可是又没有人敢动手。

事情报到纪大学士祖父那里以后。纪大学士的祖父亲自来到了柴禾堆前,净手上香之后,对着柴禾堆祷告。

人们都说你灵验有神,想来也是熟知世事,通情达理。现在,有几千人饿着肚子等死,你也一定有恻隐之心。现在,我想请你到粮仓去守仓库,这里的柴禾,计划取出来去熬稀饭,救救那些饿肚子的灾民,想来你肯定不会拒绝。

祷告完以后,纪大学士的祖父亲自动手,指挥众人拉取柴禾,什么怪异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直到柴禾拉取完以后,人们才发现有一秃尾巴的大蛇盘在柴禾堆的正中央,一动也不动。

于是,大家就找来一个老大的撮箕,把大蛇抬进了粮仓。等大蛇抬进粮仓之后,很快那大蛇就游走了,不知道它藏到了哪里。

人们正常到粮仓送粮取粮,都不曾遇到过这条大蛇。但是,从大蛇被抬进粮仓开始,几十年里,都没有盗贼敢光顾这处粮仓。

知道这事的人都说,这是纪大学士的祖父和大蛇的约定。

后来,纪大学士在回忆这事的时候,很坦诚地和人说。世间万物,再毒的东西,也不是不能被道理所折服,妖怪不能战胜德行,指的就是这种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