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12章 白犬乃是前世人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12章 白犬乃是前世人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宝元元年十月,李元昊在兴州建国称帝,国号大夏,文武百官,一应俱备。消息传到汴京,宋境上上下下一片哗然。

原本捏着鼻子默认李氏武装在西域自由飞翔的赵氏皇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下子也傻了眼。完全没有想过李元昊会如此不给脸面,掀了桌子不说,还把桌子下的东西都给摆到了台面上。

坐在宫城里的赵祯听着外面一浪高过一浪要求惩治李氏的呼声,心里也是烦得很。太宗皇帝以来,我们赵家待你李家一直不薄,只要你李氏承认自己是赵家的藩属,为赵家戍边,就是大大的忠臣。

现在,你李元昊弄这么一曲,把我赵祯往哪里摆呢?要是我不发表下意见做点什么,还有王法吗?

在随即的大朝会上,赵祯立马就这事向朝中大臣征求意见。义愤填膺的文武百官从圣德开始说起,有理有据地争论了好多天之后,终于形成了一致意见:这李元昊狼子野心,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打击一下真不知道锅儿是铁打的。

于是,按照百官的建议,赵祯先是下诏削夺李氏的赐姓和官爵,然后宣布关闭榷场停止与李氏武装的互市,双方的关系正式宣告破裂。

汴梁城出台的这些措施,给李元昊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先是名义上,过来自己终究还是臣属,虽然积累了这么多年,但猛地站出来和往日的主人撕拼,说一点压力也没有那也是在讲逛逛。

不过,对赵祯的“削夺赐姓官爵”,李元昊根本就不在意,全当赵宋在放屁。自己的地盘上,都知道自己原本就不姓李,现在恢复嵬名氏也不过是举族返宗而已。至于赵家给的官爵,老子现在也是皇帝,能看得上吗?

但是,赵家关闭榷场停止互市,这可刺中了李元昊的软肋。这么多年来,榷场里交易的盐、茶、酒、铜、锡、铅、矾、**一下子断了来路和去路,就有些让人抓瞎了。

别的不说,单单那茶砖,可是帮助消化肚子的好东西。自己手下的兵士和牧民,也靠着赵宋来的茶砖维持着战力和体力。至于丝绸美酒,更是秩序等级的象征,没这些东西给自己的底下人赏赐,岂不是乱了纲常?

思来想去之后,李元昊心里一横,你赵祯天天坐在宫里,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榷场不开了不说,还到处修军寨抓走私,这不是把我往死里逼吗?

你都不让我活了,那我就干脆玩把大的。于是,李元昊就点起十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向南边开去。

收到消息的赵祯先是一惊,然后也不甘示弱。随即点起将领组织人马向西直奔李元昊而去。在宋夏边境,双方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手:三川口之战。

对李元昊来说,这一战,我一个光脚板的难道还怕你穿皮鞋的?有了这样的底气,生怕打坏自家盆盆罐罐的赵氏,自然也放不开手脚。

战事结束后,坐在宫里的赵祯对着自己面前的地图忧心忡忡。这些年来,我们赵家对他们还是太好了,竟然被他们坐这么大了。北辽我打不过也就算了,但你这个李元昊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也骑到我头上拉屎来了!

到了康定年间,赵祯终于下了决心,得想办法把李家干掉才行。于是,在经过一番殚精竭虑之后,赵祯任夏竦为陕西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经略宋夏事务。

但老赵家又有个不好的习惯。不知道是不是赵家子孙特崇拜赵老大的武力值,然后又恨自己不能像赵老大那样提马沙场,所以,在对外的攻略中,老赵家的很喜欢排兵布阵,遥控指挥、监察前线将士排兵布阵、行军作战。

而且,不管外头的形式是多么千变万化,要是带兵的将领没按老赵家的战略去打的话,打赢了也会担上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

好在等到帝位传到赵祯手上的时候,环境稍微宽松了些。所以,在赵祯给夏竦、韩琦、范仲淹等人交代西夏事务探讨攻略方案的时候,这几位大佬也敢于指出官家思虑不周的地方。

甚至,为了纠正官家不合时宜的地方,几位顶级大臣还拿出了谁声音大谁有理的方式,震得殿里的宫娥和侍卫们连连后退。

这可是军国大事,万一走漏了消息,殿里的人不会怎么样,但自己这群人却小命难保,还是隔远点好。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看着官家被几位大臣顶得下不得台,这天,在殿里值守的侍禁李贵勇敢地站了出来,“官家,俗话说主辱臣死。微臣要到西边去,为官家擒杀这些贼子。”

脸色正红一阵白一阵的赵祯,瞅着自己身边的人这么有眼色,心里自然欢喜的紧。当即就借着李贵的请求岔开了话题,当着几位大臣的面,很是表扬了李贵几句,还还让拿出些绸缎作为赏赐,打发李贵出宫等候消息。

李贵这么插了一曲,殿里的气氛顿时比先前缓和多了。接下来的讨论中,估计夏竦、韩琦或者范仲淹他们再摇头表示不同意见的时候,赵祯肯定会时不时地长叹一声,“爱卿,你们看朕的侍禁都这么勇于担当,我们是不是……”

响鼓不要重锤敲。等赵祯连续重复几次之后,夏竦他们也很头疼李贵刚才送给官家的这步梯子。但能跻身朝堂的都是人精。再怎么说,赵祯是天子,自己这些人都是臣子,总不能老是驳官家的意思吧?

要是官家再表扬李贵几句,那不就是说官家对我们这些人不满意,在用李贵敲打我们。

有了这层想法之后,夏竦他们就很自然地站到了赵祯的高度去思量官家提出的西夏方略。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很快,君臣们便形成了一致意见。

西行的路上,队伍里的李贵,职务也明确了:寨主。而且,在得知李贵是主动请命并得到了官家的高度赞扬之后,负责统筹的官员还细心考虑到了李贵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实际情况,让李贵驻扎的军寨并不靠前,补充调拨给李贵的,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兵。

一开始,队伍里有些人对上头这样安排李还颇有微词。这是哪路神仙呢?衙内不像衙内的。等弄清了李贵的底细以后,一个个都不说话了,即便是私下里嘀咕,但都是暗自庆幸。

这李贵的后台可是官家。有不有真本事,咱们先不说,但只要他站在那里,就是一尊大神。真要让自己和李贵一队的话,怎么完好地把这个吉祥物弄回京,比上阵杀敌还累呢!

于是,越往西北走,李寨主越来越乐呵了,也庆幸自己在官家面前表的态。几位大佬对自己的安排,表明了就是让自己去打打酱油,不光不会让自己少一根汗毛,军功还少不得自己的。

既然左右无事,李寨主心思更活络了,上下打点了一番之后。他还让人将自己的妻妾接了过来,甚至连家里养着的那只白狗,都带上了。在他的心里,这一趟西行,完全是一次郊游罢了。

好不容易走到自己驻扎的军寨,把兵士们集合在一起训训话之后,李寨主转身便安抚自己一路上哭的娇滴滴的妻妾去了。

看到军寨的兵士们一脸的懵逼。虽说咱们驻扎的地方离前线还远得很,可终究也属于前线。这位京城来的大老爷,领着一群莺歌燕语,还有猫狗,和咱们驻扎在一起,这叫什么事呢?

而且,随着李寨主的到来,往日里的操练,也发生了变化。一天三炼到一天一炼甚至两天一练,全看李寨主的兴趣。为此,跟着李寨主一起过来的老兵还劝过几回,但李贵却振振有词,“咱们这还远着呢,哪里会打到这里来。再说了,我又不懂,你们觉得该怎么弄就怎么弄吧。”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眼见劝说不动,老兵们只要硬着头皮加强自我训练,谁叫过来的路上,李寨主一直是好酒好菜地待着咱们呢。

但军寨原来的兵士,却不这么看了,寨主都没要求,你们几个新来的磨我们干什么?几番折腾之后,有的,想法子离开了,有的,也耍起了滑头。

对这些,李贵也不过问,似乎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每日依旧歌舞升平,时不时的领着家眷带着狗到寨外田猎一番。反正,这离前边,都还有一两百里呢。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李元昊再次率兵南下。而且,这次,李元昊还声东击西玩起了计谋,一支西夏兵绕开边境直扑宋境,李贵所驻扎的军寨首当其冲。

猝不及防的李贵,听到西夏兵进攻的消息也是一惊。等他手忙脚乱地组织起队伍时,西夏兵已经兵临城下了。一番战斗之后,军寨很快被西夏军队攻破。

李寨主还好,有几个老兵一直护着往后面退,但他的家眷连同带着的猫狗都成了西夏兵的战利品。

那支西夏兵攻破军寨之后并未恋战,分了一部分人押着战利品往西夏方向撤,另一部分则继续往宋境进攻。

李寨主的家眷,也被看守的西夏兵打散了。不过,他们家养的那只白狗,倒是非常忠诚,虽然吃了西夏兵的好几鞭子,但却一直紧紧地跟在李贵妻子身旁。看着那狗如此护主,看守俘虏的西夏兵士倒也没有继续为难李贵的妻子。

越往西北方向走,李贵的妻子越是泪襟襟,这被他们掳去,估计是没希望再回家乡了。

某次,途中休息的时候,李贵的妻子看着卷缩在自己脚边的狗,忽然想起一桩事来。于是,她苦笑了一下,对着狗说,“往年间,我听人说,白狗都是人变的,是为了还债来的。要是真的是这样的话,你能带我逃回去吗?”

她的话落音之后,原本趴着的狗一下子站了起来,抬头看了看自己的主人,又低下了头,仿佛听懂了李贵妻子的话。

李贵的妻子不由地心中一喜。于是,在接下来的往西边走的时候,就偷偷地藏了一些食物。

过了几天,晚上宿营的时候,那白狗溜了出去,到了半夜时分,又悄悄溜了回来,咬住李贵妻子的裤腿,往外面拖。

看到这个情形,李贵的妻子立刻明白过来了。猫着腰,跟着狗悄悄的跑出了看守的营地。

在往东南边跑的路上,那狗机警的狠,一旦发现前方有西夏的军队,那狗就会引着李贵的妻子在草丛里躲起来,直到警戒解除了,才会领着自己的主人继续往前走。

如果是躲藏的时间长了,又累又渴的时候,那白狗还会想办法引开敌军,找一处水源,把自己的身上弄得湿湿的,再水淋淋地跑回来,让李贵的妻子借着自己身上的水续命。

就这样,他们经过了六七天的躲躲藏藏和忙于奔命,终于回到了李贵当初驻扎的军寨。而这时,这个军寨也重新回到了宋军的手中,寨主依旧是李贵。

原以为早已在战乱中送命的妻子,现在狼狈不堪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李贵也是很惊奇。赶紧问妻子是怎么回事。

等妻子把事情的经过一说。这回,李贵一下子开了窍突然醒悟了过来。赶紧把妻子回来的消息和看到的原原本本地禀告给自己的上司。

借助李贵妻子逃回途中的见闻,宋军及时调整了策略,李贵也随着大军往西北进拨,击溃了几支掉在后面的西夏兵士,算是扳回了一本。

战事结束后,李贵妻子从西夏兵士手中逃回宋境及宋军借着她述说的消息扳回一本的事,慢慢地就成边陲传到了汴京,得知此事的赵祯更是龙颜大悦。

这几年,不知多少大宋的子民受了李元昊的诱骗跑到了西夏,但李贵的妻子却设法从虎口里蹦了回来。还没有李贵和他的妻子回京,朝廷的封赏就来了,李贵的妻子被封为崇信县君。

至于,李贵军寨被破的事,也没人过问了。可惜的是,那条带着李贵妻子回来的白狗,再也没有听说过了。

都说白犬成妖,从李贵妻子身上的这件事来看,似乎也并不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