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10章 孙家宠猴欲欺主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10章 孙家宠猴欲欺主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说起国人养宠物的事情,时间溯源的话可能要到先秦以前,而且花样也远比后世亮丽的多。

比方说《左传》里提到的鹤,那可是卫懿公的心头挚爱。在卫懿公的王宫,到处都是卫懿公让人用名贵物品给鹤筑的巢,用来给鹤洗澡的池塘,里面的水也是一天两换。至于喂给鹤的食物,也都是卫懿公聘请的名厨精心烹制的。

而且,对养在王宫里的鹤,卫懿公还别出心裁的按照他们的体资形态给予了品级官衔,比照宫廷的士大夫享应享应的俸禄。此外,卫懿公驾车出宫的时候,这些鹤也会依据品阶,和士大夫一样坐乘在华丽的轩车里。

要养这么多有编制的鹤官,必然需要大量的支出,王宫里又变不出钱来,卫懿公就只能向治下的平民伸手。后来,狄人伐卫,生死关头,卫懿公号令百姓保家卫国,结果,“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卫懿公带着心生怨气的部队迎敌,最后在战死沙场,卫国灭亡。因养宠物而身死国灭,卫懿公也是无敌了。

而《山海经》,则提及了一种名字叫做“朏朏”的神兽,这款神兽生活在霍山的构树林里,样子长得像狐狸,尾巴是白色的,脖子后面还长着一丛鬃毛,极其讨人喜欢,养着它的话,可以帮人消除忧愁。

估计当时撰写《山海经》的人曾养过“朏朏”,不然,他对这款神兽的样子和功能不可能这般清楚。

到了魏晋,养鹦鹉、鹅、鸡、狗、猫等宠物的人就更多了,王猛身上的跳蚤也一度成为追捧的对象。至于门阀士族大户人家,养骏马、老虎、猴子等宠物的更是不计其数。丁零王翟昭就曾在自己的王宫里养过一只猴子,结果这只猴子还给丁零王送了顶帽子。

孙家的这只猴子,被主人养的时间长了之后,对自己前辈在丁零王王宫里的那番神操作也是艳慕的很,把主意打到了自家主人身上,结果行迹败露,弄了个死无全尸。

洪老爷子说,当时在嘉兴秀州一带的魏塘镇,有一户姓孙的人家,家主名字叫孙拱。妻子姓顾,也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女子。

白衣渡江以后,国朝的经济中心向南转移,洪老爷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商业经济非常活跃的时候。孙家也借着这股东风,积攒了不菲的家业。传到孙拱手中以后,孙家在秀州可是屈指可数的富户。

在国人的骨子里,对着田土可是有着莫名的情结;手上有了点余钱剩米之后,眼睛就会紧盯着自家周围的土地,然后想方设法把自己田地弄到自己的名下,建成庄园,甚至修建坞堡守卫自己的田园。

孙拱,自然也逃不出这种魔咒。借助妻子娘家的背景,孙拱在魏塘镇的某个村子里圈得了老大的一块地,修筑起了孙家的庄园,然后举家搬了过去,住在村子里。

都说有钱万事易,没钱万事难。孙家在村子里的房子,占地也极广,院子里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应有尽有。至于后世念念不忘的一步一景的园林,自然也不会缺席。

有了静景,也就会有动景作为映衬。一来可以减免几分土豪的俗气,二来可以向士进行靠拢,所以,在孙家的院子里,荷池里游动的锦鲤、亭子里会说话的鹦鹉,等等都是相得益彰。

而且,不知道孙拱从哪里听说,有品味的人家,还会把猴子作为仆役养着,从事些端茶送水的活计。于是,在和顾氏商量之后,孙拱托人寻来一只猴子养在家里,看能不能把它驯成仆役。

这一养就是好几年,但或许是驯养的法子不得法还是怎么的,松开链条之后,这猴子是野的狠,孙拱的愿望却没有实现。只好继续用锁链锁着,还让人专门伺候着这只猴。

不过,即便是只能把猴子锁着,但平日里看着猴子穿着衣冠人模人样的站在那里,再丢上它几个瓜果,给孙家的院子也平添了几分热闹。

某天下午,吃过晚饭以后,天还未黑,但月亮却早已升起来了。

顾氏像平日一样在院子里散步,走到后院的小桥上时,看着亭阁里学着说话的鹦鹉,突然来了逗弄逗弄猴子兴致,于是,就让下人把猴子也给牵过来。

但不想这一牵,让顾氏羞愧的事情发生了。那只穿着衣冠的猴子到了亭阁,看见顾氏以后,还不等仆役把锁着自己的锁链放开。居然直直地朝顾氏扑过去,拉扯着顾氏的衣服,还做出了男女交合的动作。

顾氏顿时勃然大怒。一个畜生,还成了精不成。让下人扯住猴子的锁链,找来棒子,噼里啪啦就给猴子扎扎实实地捶了一顿。

被家养的猴子弄了这么一曲。顾氏也没了散步的兴致,气冲冲的回到了卧室,把孙拱也给埋怨上了。养什么不好呢,偏要养只猴子,偏偏还是只未煽掉的公猴子;说是能把猴子训练成仆役,现在可好,这只公猴子,差点让自己在家里抬不起头来。

等孙拱回到家里,见顾氏对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楞不知道是个什么状况。好不容易弄清事情的原委以后,看着顾氏怒气冲冲的样子,孙拱哄了半天,又给顾氏许下了许多承诺,这才让顾氏转涕为笑。

夫妻说了好半天话,才吹了灯。虽说有了丈夫的安抚,但顾氏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了半夜,孙拱的卧房外突然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响,把好不容易才入睡的顾氏给惊醒了。

莫不是有贼人进了院子?丈夫交给自己的银两和自己的梳妆都放在床头的柜子上。因为猴子闹了这么一曲,还没来得及收拾呢。

顾氏摇了摇孙拱,但孙拱却睡得像死猪一样。可又不敢喊,生怕惊动了贼人。

于是,顾氏便轻脚轻手的披上衣服,蹑手蹑脚地走到窗户边,双手搭在窗户上,想仔细听听瞧瞧外面是什么动静。

听了好一会儿,外面似乎没有动静。顾氏轻轻的用手推开窗桓,想着借着月光透过缝隙往外面瞧瞧。却不想一双毛茸茸的手突然从窗子底下伸了进来,死死地拽住了顾氏的两只手腕。

这下可把顾氏的魂都吓飞了,只听到顾氏尖叫一声,然后就昏倒在了窗户边。

大半夜的,冷不丁来这么一声尖叫,分贝可是相当的刺耳。别说和顾氏同房的孙拱,前院后院的人都给惊醒了。

抬头看见顾氏斜斜地靠在窗户下边,两只手还被窗户外面伸进来的毛茸茸的手抓住,孙拱也是吓的不行,一激灵就从床上跳了下来,死死地抱住顾氏,生怕被外面的手臂给顾氏拽了出去。

孙拱一边和外面的手角力,一边大喊快来人啊有贼人。

等前院后院的人操着家伙打着火把扑到孙拱这边,大家也是愣了。窗户外面,抓着顾氏的手趴在窗户上,和屋里孙拱角力的居然是自己家养的那只猴子。而且,看到这么多人提着棍棒围上了之后,那猴子居然还龇牙咧嘴地犹自不肯放手。

听到家里人说话的声音,外面既不是鬼物也不是贼人,而是自己养的猴子在作怪。孙拱大喊,用力打,看它松不松手。随着梆梆的声响,正中猴子身上。那猴子负痛不过,放开了顾氏的手,跳到了屋顶上去了。

屋里,气喘吁吁的孙拱看着自己怀里的妻子,顾氏脸色苍白早已不省人事。

奴婢们也进得屋来,一大家子人围着顾氏,掐的掐人中,熬的熬汤药,找来筷子撬开顾氏紧咬着的牙齿,把汤药灌进顾氏的嘴里,只盼着顾氏早点醒转过来。

从把顾氏从猴子的手上救回来,一直折腾到天色大明,顾氏才悠悠醒转过来。等顾氏转向自己的手,居然有一圈乌青的痕迹,顿时顾氏又晕了过去。

还好,孙拱让人请的郎中也还在没走,郎中说,夫人只是受了惊吓,没什么大碍。孙拱这才放下心来。

等送走郎中,孙拱回到屋里瞧瞧妻子,不由地有些烦躁。这时,孙拱想起了那只作怪的猴子。于是,就问下人,那只猴子跑到哪里去了。

养猴子的下人说,昨天晚上把猴子打开以后,它就跳到房顶上去了。因为担心主母,没有及时逮住它。不过,我也看了,它现在还在前院的树上蹲着。

听说猴子还蹲在院子里。孙拱也是有点愤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还不把它抓住好好教训,是不是想我把你当猴子教训一顿啊。

看着家主恼怒的样子,养猴子的下人也是讪讪然,赶紧邀集帮手去找猴子。

等家里的下人一蜂窝地涌到前院,团团把猴子围住,想要抓住猴子时。那猴子也是机灵,虽然戴着锁链,在院子蹿来跳去,下人们还拿它没辙。

孙拱从后院走出来的时候,那猴子还盯着孙拱,好像心有不甘的样子。

这下,让孙拱更恼怒了。狗日的畜生,老子将你在家里好生养着,你还欺辱到自家主人头上来的啊,不教训下你,你还真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姓什么了。

于是,孙拱让人去召集村里人,把整个院子和村子都给团团围了起来,不逮住这只猴子誓不罢休。

看到外面人声鼎沸、锣鼓声响,蹲在前院树上的猴子这时候也有点慌了,几蹿就跳到了孙家院子外面。

看见猴子蹿出院子,孙拱也领着下人追了出去。

这下村子里可热闹了。一只猴子在前面左冲右突,后面跟着一群拿枪使棍的人,整个村子更是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到处都是叫喊声锣鼓声。

猴子冲过来冲过去,还是没冲出村子。等再次绕到村东头的大树上时,猴子被脖子上的锁链给挂在树枝上,成了一个挂在空中的活靶子,急的猴子荡来荡去拼命挣扎。

孙拱瞅着这机会,伸手从下人手中拿过弓箭,一箭便将猴子射杀在半空中。

等下人们把猴子的尸体弄下来以后,孙拱犹不解恨,让人把猴子肢解成几块,一把火烧成灰烬。

再回到家里的时候,顾氏已经醒了,孙拱把整个事情给顾氏一说,顾氏也是摸不着头脑说不出话来。不过,顾氏经此一吓之后,在家里整整休养了三天,才镇定下来。而这之后,孙拱家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异常的事情。

至于孙拱家这只养了好些年的宠物猴,为什么突然间会有了欺辱主母的行为。洪老爷子没有说,给人以无尽地猜想。

但是,葛老神仙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猴寿八百岁变为猿,寿五百岁变为玃。”

而在葛老神仙之前,精通《易》的焦大师曾说过一个故事,说“南山大玃,盗我媚妾,怯不敢逐,退然独宿。”

把这两句话,和孙拱家的猴子联系起来,很有可能,当初孙拱托人弄来的这种猴子,本身就是一只问题猴。

其实,在孙拱家豢养这只猴子之前,前朝有人养过一只赤胆忠心宠物猴。估计,孙拱在豢养这个宠物猴时,因为职业的关系,孙拱对这只猴,有着把它训练成仆役之外的想法吧。

毕竟,和洪老先生同代的人说,前朝,唐昭宗逃难的时候,跟随着他的一起逃难的宫伎中有一个耍猴人。这个人耍猴耍的极好,见昭宗皇帝在逃难途中十分郁闷,就把自己带着的猴子整了一副衣冠,送到了昭宗皇帝身边。

一开始,昭宗皇帝还只是给猴子丢几个瓜果取取乐,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后来,某次开会的时候,这只猴子居然有模有样的站在了文武百官中间,还有模有样的学起朝臣们的样子。而且,这一学之后还无法收拾。于是,唐昭宗就给这只猴子赐了一件绯袍,任命它为“孙供奉”。

要知道,在唐代,绯袍是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的。一只猴子身着官服官靴,跻身文武官员之间,肯定会惹人闲话。

后来,有位十试不第的书生就写了首诗来感叹自己混得不如这只猴:“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

不过,这首诗出来以后,好像对孙供奉没有什么影响,反而,“孙供奉”硬扎得狠。

据说,唐昭宗被朱温干掉以后,孙供奉被某些人打扮一新,牵到朝殿上给朱温行礼。哪知道孙供奉却不卖账,当着朱温的面就扯掉自己的帽子撕烂自己的新制服朝朱温扑去,虽说没能成功刺杀朱温,结果被恼怒成羞的朱温下令杀害。

不知道当时嘲讽“孙供奉”事情的那位书生,在听到这事之后是个什么感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