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义军 > 第422章 钳形攻势

南明义军 第422章 钳形攻势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01

清晨,窗外那清脆的鸟鸣声唤醒了沉睡中的孟浚,这么些年来,孟浚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物钟,无论多晚睡,黎明便会准时醒来。

自从夺取山东后,孟浚聚兵在济南一带,此时周军有固武镇,忠武镇,武宁镇,虎卫镇,鹰扬镇,破虏军,虎山,虎林,五千重甲,黄成所部一千二百骑兵,古尔布哈的三千蒙古骑兵,以及新编四镇,全军十三万两千人。

这么多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孟浚分设大营四座,时常组织军士比赛,孟浚亲自制定规则的新型蹴鞠(和足球差不多,只是用手抱着,横冲直撞的那种)。

这一日,是全军高级将领赛,随着鼓声响起,赛场上顿时沸腾起来,两队将官身穿不同颜色的战袍,一黑一红,怀抱皮球,展开激烈的角逐。

每有撞进对方大门时,场外就会响起士卒们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这种雄性荷尔蒙快要溢出来的比赛,看的孟浚兴致勃勃,当初刚组建时,孟浚甚至亲自下场玩了一场,只是诸将都有心避让,阻拦的太假,就玩了一会,孟浚觉得没劲,不公平的比赛,还玩了干嘛,索性就在台上,看着诸将比赛。

军营的生活历来十分枯燥,这些时日的比赛也让紧张的气息为之降低,军中士气高涨,既可以缓解长时间备战的心理压力,也能丰富军营生活,还能增强身体素质,团队合作意识,简直是一举数得。

比赛依然在持续,只见场上控球的是钱彪,他怀抱着皮球,在他面边的是郭虎,古尔布哈,梁敏,郝永忠四人,这四人如同盾牌一样,替钱彪挡住对面,试图给钱彪争取到进球的机会。

对面的柏永馥急道:“快挡住,别被钱憨子破门了!”

钱彪大骂道:“你才是憨子!”

…………

在济南城的这些日子里,孟浚对全军进行军事训练,凝聚人心,整顿军纪,特别是新建的榆园军,以及归降的军镇。

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仅依赖于军械,更在于人心的凝聚和纪律的严明。因此,他特别重视军纪的整顿,要求各级将领严格遵守军规,对于违纪者无论是谁,绝不姑息。

孟浚在济南,一面密切观察南方各势力的举动,一面则是在等待多尔衮的出招,若是多尔衮稳如老狗,即便关外告急,也是不动如山,那自己就准备想办法平定南方。

其实孟浚也有些迷糊,怎么南面各方竟然都没动静,视自己于无物的感觉,自己在山东打的轰轰烈烈,永历朝廷居然没有拉后腿的举动。

而从昆明传来的消息,那也是永历朝廷还在内斗,丁魁楚下台,上台的首辅是吴党领袖黄士俊,其还是加紧攻势,一心一意进攻楚党,势要将楚党残留一举赶出朝堂。

首辅黄士俊也没有要攻击孟浚的姿态,反而是派遣使者奔赴山东,其言劳军。

至于南面可以威胁到孟浚的那些人,如李定国,他依然被牵制在昆明朝中,几无用武之地,两广的李成栋,听说现在大军已经杀进了升龙府,在安南闹的是风风火火,李成栋已经在准备再此增加军力,用兵安南。

福建的郑成功,在控制福建后,其实力大增,在没有了清廷的威胁后,郑成功甚至试图攻打西班牙殖民地吕宋,郑家想要独霸南洋商路,一时间,南洋之上,到处都是战船厮杀的身影。

陕西的吴三桂此时已经进入汉中,对一些不愿投靠的清军进行清剿,此时已近尾声。

吴三桂纳方光琛之建言,遣密使,联络李国英,王遵坦,惠应召等人,清廷如今山河日下,李国英,王遵坦皆是昔日左良玉部下,几人眼看清廷是一日不如一日,陕西汉中皆失,川中俨然已成飞地。

李国英苦思良久,觉得大清可能不行了,至于降刘文秀,这根本就不在李国英和王遵坦的想法之中。

刘文秀出身西营,李国英王遵坦是左良玉旧部,那当初左良玉和张献忠那真是仇比天高,就算不提这些旧事,半年前李国英等人在保宁刚把刘文秀打的是溃不成军,新仇旧恨,李国英觉得自己要是投降西营,下场可能不会太好。

降吴三桂,只能说是如今李国英等人在无奈的情况下,最优的选择,因此李国英旁敲侧击了定西将军李国翰一番,结果李国翰对吴三桂深恶痛绝,甚至扬言要退出川中,入汉中要和吴三桂决一死战。

因此,在五月底,李国英,惠应召,王遵坦等人,在酒宴上,袭杀不愿降吴的定西将军,固山额真李国翰,随后在军中大肆清洗八旗兵,举众降吴。

这消息让孟浚略微警惕,虽说陕西,四川现在残破不堪,但是毕竟这些地方占据地利,都是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

直到多尔衮出兵五万,驰援关外的消息传来,孟浚虽感有些不对,但还是让全军备战,全军十三万两千余众,移师德州。

随后孟浚又遣兵两万五千人,驻防聊城,安东,东平,济宁等运河沿线城市,保护后路补给安全。

同时派信使,奔赴大同,让姜镶做出威胁北京的态势。

姜镶自从大同反清后,族弟姜攘战死在广灵城下,胞弟姜瑄战死在太原城中,这些消息都让姜镶极为痛苦。

姜镶觉得清军势大,因此不敢轻易出击,姜镶在大同加固城池,整顿军队,心中祈祷周王能够尽快来援。

不过随着周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每有捷报传来,周军离山西越近,姜镶便越高兴,直到孟浚全取山东后,姜镶在大同城上,将明军旗帜全部更换为周军旗号,给孟浚的信件中,皆是以臣自居。

而姜镶接到孟浚的命令后,迅速集结大军,又将各地的义军汇聚一起,集结重兵于大同,号称义军十万,频繁演练,出大同,做出咄咄逼人的攻势姿态,威胁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