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南知夏 > 废黜李显

南知夏 废黜李显

作者:荆莎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9 23:12:56

对于未来太子妃的事情,李治和南知夏二人只能吃一个哑巴亏。可是从这件事之后,太子李弘的病就每况愈下,尽管之后又为他选了一位不错的太子妃,可是依旧不能挽救李弘已经油尽灯枯的生命。这位优秀的帝王接班人丢下一切,离开了人间。李显是南知夏的第二个儿子,相对李弘来说他更加优秀,而且身体非常健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南知夏才会想办法废除这个儿子的太子之位。紧接着李治再次册封南知夏的第三个儿子李显为太子。这时候的李治已经是风烛残年,加之李弘的死对他打击太大,所以他的风疾越来越严重。683年,李治在洛阳宫内驾崩。这个打击对南知夏来说是巨大的。坐在李治的尸身旁边,南知夏的心有一种莫名的绞痛,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与失落。

李显:母后,父皇已然驾崩,请您节哀吧!

南知夏:显儿,你去做你的事情吧,哀家想和你父皇单独待会儿。

李显要在三天后继位称帝,所以现在很忙,而且朝廷中的所有大臣都在忙,有的忙李治的葬礼,有的人在忙新皇继位的事情。南知夏感觉现在只有她一个人闲下来了,曾经的夫妻共治再也不复存在了,手中的权力荡然无存。不过南知夏还是很感激李治的,在最后为她留下了一线希望,那就是李治在他的最后一道圣旨上表示,新皇帝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来询问她。李显离开后,南知夏让周围的执事都走开了,她走近李治的尸身。

南知夏:皇上,知夏第一次进宫后虽然心里依旧没有安全感,可是知夏希望能够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度过此生,虽然想法很好,可是宫里的斗争让知夏的希望破灭了。皇上,如果你知道知夏这一辈子都在利用你,你是不是很生气?可是你知道吗?杀死那么多人,都不是知夏想做的,杀长孙无忌,逼死褚遂良的时候,知夏心里很痛苦。他们都是那么好的大臣,如果他们不与知夏作对,恐怕事情就是另一个结果了。皇上,你放心,知夏不会再做让你伤心的事情了。以后知夏也会试着让自己放弃争夺权力的**,显儿是个很好的孩子,知夏会想办法帮他的。相信他一定会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不会为难我这个母亲吧!

新皇继位的事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南知夏再次找到李显,心情非常复杂,原本想和以前一样,从李显手中将权力夺过来,但南知夏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她曾经害了一个好儿子,她不想再失去李显了。

李显:皇儿拜见母后。

南知夏:显儿,今后你就是当朝天子了,有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就会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皇上。

李显:母后教诲的是,皇儿一定会认真打理朝政。

先帝葬礼和新皇登基的事情办得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全部处理完毕。南知夏被封为太后。可是这个世界并不是随着人的意志转变而转变的,也可以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李显继位两个月后,朝中大臣开始不安分起来。有人上书李显,要为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翻案。一开始,李显将这些事情压了下来,他非常清楚自己母后的手段,虽然这段时间太后没有太多地干预朝政,但并不代表太后对朝中的事情不了解。如果他敢受理这些案件,说不定第二天就会风云突变,所以李显还是聪明地压下了这些折子。李显的做法很对,南知夏在那些折子递上去的当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不过她对李显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在她看来,毕竟儿子是自己的。如果这是自己的丈夫,恐怕早就对她展开调查了。不过即便这样,南知夏还是有些不放心,向李显建议撤换重要职位的人,而且将一部分掌握重兵的人调防。不过这些动作并没有引起那些大臣的警惕,依旧有人上书弹劾太后当年残杀废太子李忠、王皇后、亲姐、侄女等案子,这一系列的案子搞得李显非常头疼。他的性格与李治非常相似,而且从小在强势母亲的阴影下长大,根本不愿意触及这些敏感的东西。可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而且那些大臣拿出了很多证据,李显想敷衍了事,也不能做得那么明显了,所以只能下旨彻查这些案子。后宫之中,南知夏的脸已经阴云密布,看着站在对面的儿子,她没想到李显这样懦弱,在大臣面前居然连一点主见都没有。

南知夏:皇上,听说有人参哀家残杀忠良,是否有这样的事情?

李显:母后,这些只是那些大臣见识浅薄,皇儿这就下旨处理那些大臣。

南知夏:哼,你这样杀了他们,岂不是给别人更多的口实?

李显:这……

南知夏:你去把当年的卷宗和证据调出来,让那些大臣彻底死心。

南知夏原本认为这样事情就会了结,可是没想到,那些大臣居然还不知道死活,偷着向李显献计,请李显暗中做准备,将她软禁起来。当南知夏知道李显被那些大臣鼓动着要软禁自己的时候,气得暴跳如雷,大骂李显不孝。不过经过这件事,南知夏才开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李治还在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生活,唯恐哪里做得不周到得罪李治,到时候落得被废的下场。原本认为到了儿子掌权的时候可以过一些安稳日子,可是这个不孝子居然想方设法跟自己作对。这时候的南知夏虽然很气愤,但还没有下定决心废掉李显。在她的心里,除了自己,儿子是最重要的,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走那一步。这一天,南知夏的寝宫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当南知夏见到这个人的时候,早已被她掩埋在心底的那份痛苦再次翻江倒海地涌现出来。她原本认为经过这么多年之后,自己对李治的那份思念早已经被磨灭,可是当她见到与李治如此相像的冯小宝时,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忘记那份感情。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压制之后,爆发起来更加猛烈。这个冯小宝是千金公主为了讨好她,给她送来的一名男宠。千金公主是李渊的第十八位公主,这位公主平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对当前的局势却看得很清楚。现在虽然是李显在做皇帝,但她知道李显的皇位并不牢固,这一切全都掌握在太后手中,太后和先帝一起临朝听政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势力呢?而且那些势力绝对不是李显一个毛头小子能够撼动的。在千金公主看来,如果李显能够老老实实地做他的皇帝,不动太后,兴许还能做上几年安稳皇帝。可是她很清楚,李显虽然表面上对太后恭恭敬敬,但背后却有一股暗流在涌动。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她特意挑选了一名比较不错的男宠送给太后,希望在紧要关头,太后能够放她一命。当她见到南知夏看冯小宝的眼神时,她知道这件事情自己办得非常漂亮,所以早早地就出宫去了。千金公主离开后很长一段时间,南知夏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她想立刻冲过去抱住这个冯小宝,但她是太后,绝对不能在众人面前失去了威仪和矜持。理智和感情不断地斗争,让她的双手开始颤抖。心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地平复了下来。

南知夏:你真的想留下来?

冯小宝:小宝愿意侍奉太后娘娘,愿意为太后娘娘赴汤蹈火。

南知夏:那好,你先跟着执事去白马寺,在那里出家,到时候哀家会安排好一切的。

冯小宝:是

看着离去的冯小宝,南知夏的眼神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既然不能与李治长相厮守,那么能和他的影子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也算是对自己的补偿吧。但她知道,作为太后的她在李显还是皇帝的时候,绝对不能作出这种给先帝戴绿帽子的事情。如果那样做了,只能给天下人更多的口实,增加自己倒台的危险。在这个时候,李显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借口。这让南知夏感觉上天对她还是不薄的,每次在她需要的时候,都会提供相应的理由。李显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想任命自己的岳父为宰相,可是这件事情哪有那么容易。朝中大部分人是太后时期提拔上来的,一是不希望有人和自己争夺权力,二是他们忠于太后,不买这个小皇帝的账。以裴炎为首的宰相班子完全不听李显的。裴炎倒不是为太后效力,而是在他的心目中有更合适的皇帝人选。所以他根本不支持李显做皇帝,当然也不想让李显的势力在朝中坐大。

李显:韦刺史已经在地方任职多年,可以说对地方的情况比较了解,如果能到中央担任宰相之职,对朝政会有很大的帮助。

裴炎:皇上,韦刺史做宰相并不是不可以,但他担任刺史之职还不满三年时间,现在就让其担任宰相之职不符合朝廷规定。

李显:如果朕一定要韦刺史担任宰相呢?

裴炎:皇上,如果您一定要让韦刺史担任宰相之职,那微臣也没什么好说的。如果其他人也想这样升迁,那皇上该怎么办?如果太后那里反对,该怎么办?

李显:太后,又是太后!裴炎,朕问你,这大唐江山是李家的吗?

裴炎:当然是。

李显: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就在南知夏暗自庆幸的时候,皇宫中已经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很多人都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宫外守卫长安的禁卫军开始不断地调动,一批批的禁卫军进入皇宫。坐在武德殿中的李显心情有些紧张,这是他继承皇位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成功了,那么他就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皇帝;如果失败了,那他不是死就是被废黜,反正这皇帝是当不下去了。站在大殿内的一干大臣的职位都不是很高,大都是一些中下级官吏。他们也非常紧张,这些人都是经历过南知夏和李治共治时代的人,当然了解太后的手段,但他们不怕,为了能够让皇上掌握实权,这些人愿意牺牲一切。这就是一场赌博,赌赢了就前途似锦。

大臣:皇上,您也不要太紧张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您安心地在这里等待结果吧!

李显:朕有些担心,太后那边实在太安静了,这不像母后的作风。

南知夏:皇上希望哀家有怎样的行动呢?

这个声音实在是太有震撼力了,武德殿内所有的人听到这个声音之后,脸色都变得苍白。没有人敢说一句话,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声音意味着什么。话音刚落,南知夏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武德殿内,她身后跟着裴炎等一班大臣。这些人都是朝中的实权人物。南知夏的目光扫过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她的目光落到哪个人身上,那个人都会感觉到一阵寒意袭来,以致身体一僵。

李显:母后,您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南知夏:哼。哀家要是再不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调到宫里来的禁卫军已经被哀家控制住了!

李显:母后……

大臣:太后娘娘,这一切事情都是臣等所为,与皇上无关。

南知夏:李显,你可知罪,作为皇帝,居然不听大臣劝阻,任性而为,照你这样下去,高祖、太宗和高宗艰难创下的基业早晚会败在你的手里。

李显:皇儿该死。

南知夏:禁卫军还愣着干什么,将这些忤逆的大臣全都抓起来,送大理寺审讯。

李显看着这些人被带走,却无可奈何。

南知夏:裴炎,立刻传旨,皇上不遵先皇遗志,任性妄为,已无当皇帝的资格,罢为庐陵王,立殷王李旦为帝。

裴炎:臣遵旨。

虽然心里对太后这般做法颇有微词,但畏于太后的威压,只能遵从。原本裴炎还想再说几句,但见到太后那阴沉的脸色,还是将话吞了回去。

南知夏:从今以后,由哀家垂帘听政,以便帮助新皇打理朝政,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

如今的她,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伪装自己做一个柔弱娇媚的南知夏。那威严、霸气的南知夏走出画面,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