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43章 回京诸事

红楼:我是贾琏 第143章 回京诸事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43章 回京诸事

第143章 回京诸事

贾珍的套路很老套,但是效果很好。不过一个他受用过的丫鬟,就给小安落下了水。

没提任何要求,但这才是桂香最不能容忍的。有小安的把柄在手,就是个隐患。

“如何处置小安,你看着办。”贾琏怕自己不忍心,把事情丢给桂香处置。

“一个女人都没抗住,不能留了!”桂香非常的果断,真不是狠心。现实就是这样,你不狠心一点,将来必受其害。对于桂香而言,贾琏就是她未来的一切,容不得半点疏忽。

贾琏听了倒是稍稍的不忍,犹豫了一下,有点心虚的低声道:“让他父母接回去吧,再拿二十两银子,以后做点小买卖谋生。”

桂香看着贾琏,很想劝一句,最终还是联想到自身,如果我犯错了,是不是也会希望二爷能仁厚一点,不要赶尽杀绝呢?于是桂香没劝:“是,婢子遵命。”

回头等贾琏出门去了吏部,桂香来到前院,小安见了桂香,眼里露出希望的眼神。

“照我的意思,给你父母一点烧埋银子,事情就算结了。可是二爷心善,让你父母来接你回去,还让我给二十两银子,回去你好做点小买卖为生。”桂香冷冷的说着,小安眼里的希望渐渐的散去,失望一闪而过后,露出的是深深的惭愧之色。

小安挣扎着从床上下来,冲着贾琏住处连连磕头,口中道:“谢二爷开恩,……。”

桂香也有点不忍心,闭上眼睛,平息了情绪后才开口:“安心养伤吧。”

薛蟠笑嘻嘻的请贾琏入内,边走边解释:“事关薛家未来几十年的兴旺,小弟不放心。这一路只想着赶路,早点来京城准备好一切。再说了,这不是还带着两个通房么?”

贾琏赶紧入内,见到李冬、林平、吴安中三人,这哥仨正聊的开心呢,年轻人,都是同年,三言两语就能找到共同话题,很容易拉近关系。

怎么说呢,贾琏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要等更进一步的消息。

“抱歉抱歉,去一趟吏部销假,又办了点私事,耽误了时间,怠慢了各位仁兄。”贾琏一本正经的样子,林平正要起身回礼,却见吴安中笑嘻嘻的坐着不动道:“知道错就好,今天我们就是来吃大户的,你看着办。”

贾琏见他这样,忍不住贴脸开大:“哟,这不是三甲同年吴前辈么?怎么好劳您大驾登门来访,要不您先回去,我订好酒席给您送上门去?”

出了薛家老宅,登车往夏同学住所去。事先没通知,只能先递拜帖,等对方回话约时间。

人在成长的某些阶段,还是需要正确引导的。很明显,薛姨妈除了溺爱,很难起到太多作用。贾琏不一样,他的出现在薛蟠的心目中,顿时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薛蟠觉得读书肯定不行了,但是把家业做好,也能让贾琏高看一眼不是?

很明显,贾琏表现出来的随意和亲切,让薛蟠很是享受。觉得自己一定是作对了,才会得到贾琏如此对待。

贾琏先去了吏部,正常的走程序销假,一切顺利,得到了吏部负责官员的回话,三天后来吏部等回执,拿新的告身。对前途没有太多担心的贾琏,并没有提前使钱。

到家的贾琏才知道,今天来了两波访客,这会都在书房里喝茶等着呢。

薛蟠笑着应下道:“琏哥放心,我家在京师也有铺子,这些日子一直在看学着看账本。”

吴安中坐不住了,起身跳脚道:“三甲怎么了?同进士也是进士。哼哼,若不是殿试……。”

贾琏满意的点点头,薛蟠亲自来是有好处的。很多事情有薛蟠在,可以直接拍板,不用等着下面的管事上报,来回折腾耽误时间。

“做挺好,京城不是金陵,这里汇聚了天下最多的官员,最多的权贵。出门在外,谨记一定要低调。不惹事,但有人欺负伱,报我的名号。”贾琏还是有点不放心,毕竟原著中的薛蟠,那就是个只管惹事,不管收拾,自私到极点的混蛋。

声音越说越低,主要还是心虚,其实吴安中会试成绩在中游,殿试有希望往前冲一冲的。结果被那道题目坑惨了,拼命的搜刮记忆,才从看过的书里找了一些内容拿出来做文章。结果可想而知,四书五经要是能指导经济活动,那真是老天不开眼。

夏同学不在家,管家告知人去户部上值,晚间才回来。

进门的贾琏给他后脑勺一个巴掌,笑骂:“搞什么名堂?一個人来京城,安全问题不说,你也不嫌旅途无聊?跟我一道走不好么?”

“琏哥放心,我记住了。”薛蟠小心翼翼的微调了一下称呼,显得更亲热一点。发现贾琏并不在意,觉得自己又作对了。

贾琏没多问,留下拜帖告辞走人,时间近中午了,贾琏回家吃饭。这年月,外客登门拜访最好是上午去,下午登门会显得失礼,当然自家人就没这讲究。

贾琏看看这厮的大脑袋,很想问一句:你确定自带的家伙管用?这才多大一点?

算了,这厮看着沉稳了许多,想必之前的教育发挥了点作用。

“行了,我就是来看看,等几天我带你去见能办事的人。要是家里待不住,你去寻贾蓉,让他带着你在京城玩耍。”贾琏还是不放心,毕竟这家伙劣迹斑斑,得找人看着他。

薛家在京城也是有老宅的,贾琏拿着地址找过去,开门一看居然是薛蟠站门口傻笑。

相比之下,李冬能列二甲,主要是受了贾琏的影响。平时接触时,贾琏也不少针砭实事,提出一些观点,李冬记住后,用在了殿试上。

三人被吴安中的样子逗乐了,纷纷哈哈大笑,贾琏上前,按下李冬作揖的手,一个狠狠的拥抱,使劲拍拍肩膀道:“你我是兄弟,这才是兄弟之礼。”完了对林平与吴安中抱手,区别对待的很明显,吴安中很是眼红,却也没说啥,毕竟他之前表现不佳,慢慢拉近关系吧。

贾琏吩咐摆席置酒,热情的招呼三人上座。

席间各自说起最近的事情,李冬那边自然是又给门砸了,换了个进士及第的门楣。如今的李家全族,都指望李冬一个人带飞。家家户户都想把闺女塞给李冬做丫鬟,要不是李母拦着,根本压不住。李冬那边还有个好消息,媳妇有了。

贾琏听了忍不住表达了嫉妒,并约定,无论是儿子还是姑娘,干爹预定了。

林平的情况要复杂一些,老家那边的族人缓和了关系,但怎么讲呢?很难恢复到当初了,毕竟林平出事的时候,只有他老母一人在奔波求助,族人并没有伸手。

林平虽然能理解族人心中的畏惧,却不能消除心中芥蒂。于是选择了搬到京城租房住,老家的房子托给族人照顾,借口也很好找,要在京城六部观政,以后外放了,也要带着母亲一起去。至于族人投献的田,林平有选择的收了一些,一点都不收不行,祖坟还是要进的。

说起在京期间,林平还说了个事情,坐师李清帮着提了一门亲事,林母答应了。下个月就成亲,特请贾琏届时赴宴。这个事情贾琏自然是表达了恭喜,李清的善意,林平没有拒绝的底气。

吴安中的情况就比较简单了,回乡省亲,光宗耀祖一番回京,他比贾琏早回来三天。这次回来,被爹娘逼着把媳妇带上了,从此自由没有了。说到这事,吴安中很是感伤的回忆,当初上榜之后,一干同年在京城的粉红地逍遥快活的日子。

贾琏见不得这厮嘚瑟,幽幽的提醒一句;“朝廷有法度,官员不得PIAO女昌。我建议你还是收敛一点,免得被龙禁尉请去喝茶,到时候罚款五十两起步,我可没银子赎人。”

吴安中再次跳脚,指着贾琏道:“你你你……,哼,风流韵事,粗俗!”

读书人携妓而游是有传统的,自称是雅事!只不过他们掌握了话语权,黑的说成白的。

这一点,民-国八大胡同的姐儿们,最有发言权。

“看在师娘和未曾谋面的嫂子份上,我不跟你计较!”贾琏笑嘻嘻的加大打击力度。

吴安中被打击后很是沮丧:“唉,今后便是外放为官,也要带着媳妇上任。”

总之,就是不能浪了!对于吴安中而言,不能浪的人生,失去了太多乐趣。

林平倒是很淡定的表示:“带上媳妇挺好,外放做官,地方上的士绅,可不是白白给好处。拿了美人田地,就得为士绅办事,说话不硬气,做事也缩手缩脚。”

李冬拍案道:“林兄所言极是,我辈欲有所作为,此类事情需谨防。”

贾琏在一旁发出威胁:“内陆为官的还好点,在沿海为官的,出门浪的时候,记得当心点。欧罗巴的商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银子和货物,还有新型致命花-柳-病。”

提起这个,吴安中表示【我很有发言权】,点点头道:“确实如此,西洋重商,瘟疫一传就是整个欧罗巴无一幸免,黑死病、霍乱,造成的死亡人数,不比前朝末世死的人少。各口岸的市舶司,西洋人上岸后,画个圈子不许圈禁三个月,正出于此。”

贾琏听了淡淡道:“我观今后朝廷应有加大各口岸对外贸易的力度政策出台,意在增加对外贸易的税收。对内,已经很难改良,只能对外谋求变化了。各位仁兄,如在内为官,应致力于劝农桑,明法度,促文教。有幸得以在通商口岸为官,与欧罗巴人接触时要当心一点,欧罗巴人能到大周来,没哪个是善男信女。在大周乖乖的做人,那是因为大周够强大。”

吴安中再次表达认可:“不错,西洋人恃强凌弱,骨子里是披着人皮的禽兽。”

贾琏见他这么说,忍不住刺一句:“都是两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的人,没太大区别。要说禽兽吃人,大周朝也没好哪里去,不过是一个遮遮掩掩,一个明目张胆。从文明的角度出发,大周朝的士绅们吃相好看一点,面子上总是要过得去,文明程度更高一些,道德底线也高一点。也就是这样了。”

一番话给三位同年干沉默了,都是全国读书人里头杀出来的顶尖智商,哪里会有傻子?只不过呢,人都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我自己过的爽就行了,哪里管的了别人。

“是实话,但实话伤人啊。”李冬感慨了一句,剩下两人默默的点头。

林平还补了一句:“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大道理就是这样,老祖宗在两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人性这东西,早被研究透了,无非就是看个人的智商和认知高低。

所以,读书无用论去死吧。不读书,哪来的认知?没认知,怎么看透人性?

很多人人成为被割的韭菜,是他们大学白读了么?非也,正是因为看透了,才想着去博一博。向上的通道太狭窄了,读了那么多的书,不甘心啊,有机会,哪怕是非常的渺茫,也想去博一博。成功了会-所嫩-模,失败了下海干活。

贾琏笑了笑,给这几位的伤口上撒点金疮药:“行了,各位都已经是人上人了,就别在这伤春悲秋,替别人难过了。做人呢,最要紧是开心点。先顾好自己,违背做人底线的事情别做,看不下去的事情,能管的就伸手,不能管的,还是那句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这句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什么虽千万人亦独往之类的话,贾琏是不会拿出来说的。

热血是热血,但结果往往很不美好。

跟着皇帝走,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贾琏的人生追求。

社会底层的死活,其实最该关心这些人的是皇帝。

给这群将来要一起战斗的兄弟们浇冷水之后,贾琏回京的第三日过去了,自己也喝高了。

宿醉醒来才知道,昨晚上桂香给三人安排在客房睡了。

正在锻炼的时候,三人一起找过来,见了贾琏告辞离开。

贾琏这边得了夏同学的回信,今日请假在家,坐等贵客登门。

收拾一番,贾琏出门,夏同学这边等在门口迎接,见面之后很是客气。

入内上座,敬茶之后,贾琏才问起夏同学,关于皇商的具体流程和相关信息。

夏同学听了表示他会去打听,问清楚之后再回复贾琏。

贾琏也没藏着掖着,道明了薛家之事。并明确表示,薛家那边必有厚报,贾琏也有人情。

夏同学听了只是笑一笑,表示不要客气,大家是自己人。

规则贾琏自然是懂的,银子这个东西当然是很好,但是从夏守忠的角度出发,不是谁的银子他都收的。夏同学的立场自然也是一致的,没有足够的利益交换,京城里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人多了。

中午夏同学摆酒待客,席间提了一句,可以的话,裘世安那边拉拉关系。如此,夏守忠和裘世安一起使劲,效果不是倍增,而是好几倍的放大。

夏同学还提了一句【紫薇舍人与太上皇跟前的戴权来往颇深。】

这句话把问题的本质说清楚了,因为戴权的关系,一个夏守忠帮忙,肯定是不够的。

贾琏自然再三谢过,表示过几天请客,到时候一定让大家都满意。

午宴后贾琏告辞,奔着一个新地址而去,一座不起眼的宅子门前,贾琏仔细打量后很是感慨,谁能想到,承辉帝最信任的裘世安,在京城里的宅子,竟然是一座不起眼的二进小院。

上前敲门,开门迎接的是个老汉,谨慎的看着贾琏问:“你找谁?”

贾琏听他嗓音,知道是个老内侍,语气也带着点客气:“在下贾琏,你回复即可。”

老汉听了微微动容,抱手道:“主人不在家,待他回来处置,有回信使人送到府上。”

贾琏塞过去一锭银子:“劳驾了,一点茶水钱。”

老汉也不客气收下后给门关上了。

感慨于裘世安的低调,贾琏转头去了张府,关系太近了,贾琏不需要挑时间,随时可以随意的进出张府。

师娘张吴氏见了贾琏,很是开心道:“晌午你家的人把礼物送来了,怎么人下午到?”

“有点私事耽搁了,怎么不见安中兄?”贾琏笑嘻嘻的转移话题。

张吴氏道:“去工部观政呢,新科进士在京六部轮转观政,第一个部门最要紧,多半今后是留在工部做官了,这样也好。工部是个清水衙门,是非也少。吴家也不缺他那点俸禄。”

贾琏探头探脑的往后看,低声问:“恩师没发话?”

张吴氏翻了翻白眼,叹息道:“你老师,你能不清楚?算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认命了!”贾琏听了点点头:“老师确实为官秉正,这不是还有学生么?回头我找找人,安中兄还是外放的好,京师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张吴氏顿时眉开眼笑,问起贾琏的婚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贾琏陪着张吴氏说话,逗的她很是开心了一下午,黄昏时分,张廷恩下值,见到贾琏,脸上没啥好脸色:“哟,状元公,回京几天了?还知道来看看恩师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