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44章 水月庵的馒头

红楼:我是贾琏 第144章 水月庵的馒头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44章 水月庵的馒头

第144章 水月庵的馒头

听到【恩师】这个词,贾琏觉得牙都被酸掉了,张阁老这醋吃的有点过量。

“回老师的话,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您是阁老,朝廷重臣,这点上学生不想授人话柄。”

这话听着就舒服,张廷恩心头的酸被快速的中和。嗯,这学生还能要。

贾琏面临分配的当口,确实不宜太过急切的来拜见。放过他先!

“以往的规矩,状元郎直入翰林,为期三年再论留京或外放。太祖定的规矩,阁臣需起于州县,三年如外放,最差也是一州知府。好处是升官快,坏处是上来就做知府,翰林院可没有太多治理地方的经验可学习。”

张廷恩侃侃而谈,贾琏听着频频点头,觉得这样也挺好,三年在京为官,多舒服啊。

“翰林院好,适合躺……,啊不,沉淀,是适合沉淀。”贾琏说着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冷汗,嘴差点瓢了,把【躺平摆烂】说出来。

“哼哼!”张廷恩报以冷笑泼冷水道:“别做梦了,你的事陛下早有安排。”

听到这个,贾琏立刻露出苦笑,哦,都忘记了皇帝。

“翰林院文字好的人多了,不缺你一个。六部观政半年,宁波和天津,自己选一个。”

张廷恩不愧是承辉帝最信任的大臣,贾琏的安置,承辉帝与他商量过的。

“恩师,就不能离家近点么?学生还是想进翰林院。”贾琏赔笑着上前说话,张廷恩没搭理他,信步进了书房,太师椅上松弛的坐下,斜着眼睛看过来。

贾琏听了顿时拍案怒起:“老贼,何其歹毒?”

张廷恩见他兴致不高,也没再说话,饭后端着茶杯的时候,才提点了两句:“你就知足吧,按照李清的建议,翰林院人员臃肿,不但不进人,还要裁人。新科一甲三人都要外放,特意点了伱的名,觉得你去通州最合适。”

贾琏却丝毫不以为意的笑道:“大兴县令挺好,离家近,就这个吧。”

“那也得分人不是,在学生的地头上惹事,我也不用衙门的人欺负他,亲自上阵,大不了就是个互殴。”贾琏说着不禁得意洋洋,越想越开心。

哦,你就是权贵出身,那也要面对层层的上级,到地方上,你这权贵不欺负知府,那都是为人比较善良了。

张廷恩听不下去了,瞪眼呵斥:“你就这点出息?再有,陛下的意思,你敢忤逆?”

张吴氏进来,身边跟着端茶的俩丫鬟,张吴氏摆茶的时候,俩丫鬟一個熟练的站张廷恩身后捏肩,一个捧起腿,双手一下一下,轻轻的敲着。

得,想半天美事,白想了。无法掌握命运的感觉,太糟糕了!

晚饭的时候,面对张吴氏准备的一桌子菜,贾琏食之无味。皇帝应该是铁了心,要给自己弄到沿海口岸去做官了,没准还要安排一堆硬性指标。

张廷恩听的目瞪口呆,这么开心的么?要知道,出了大兴县衙门,往东不到五百米就是顺天府衙门,顺天府之上还有京师六部、九卿,各路王公权贵,还有内廷,哪一路都是不好惹的神仙。你就不觉得憋屈么?外放一任地方,贾琏至少是同知或通判,日常只需要对付知府一个上司。哪像留在京城,走路上放个屁都怕崩着权贵。

贾琏啧啧两声,双手一摊:“那没啥可说的,听天由命呗!”

贾琏完全没有羞愧的意思,赶紧给师娘捧臭脚,竖起大拇指:“师娘懂我。工作嘛,求的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我看大兴县令就挺好的,占了事少离家近两样。”

张吴氏倒是很理解贾琏,笑着接过话:“八月里成亲,算算日子,能留在京师的日子,也就三五个月的。到时候娇妻美眷,怕是舍不得呢。”

这地界在现代属于苏北,没有进入工业化之前,这地界得等大清最后一个状元张謇出现,带头种棉花用机器纺纱,才算是勉强改善当地的经济环境。要不然就南通那地界,种粮食真就是吃不饱,除非你有海水稻种子。

这老色胚露出享受的表情,贾琏嫉妒的牙根痒痒,真会享受啊,我要这良心何用?

张廷恩冷笑道:“想什么好事呢?南通州,挨着两淮盐场,指着你去扛雷呢。”

张吴氏非常满意的配合:“怎么就事少了?顺天府治下的能惹事的牛鬼蛇神少不了?”

“离家近点?嗯,大兴县令也是六品,附郭京师哦。”张廷恩带上了点调侃语气,那话怎么说的?【恶贯满盈,附郭京师。】

真就是这样,在京城做县令,真是很爽啊。以他的出身,能欺负他的权贵很少,应该说他不欺负别的权贵就不错了。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某对子下联)

对了,换成南通这个地名,是不是很熟悉?

贾琏听着露出不理解的表情:“通州也不错啊,离家不算远。”

苏北即便在解放后三十年内,那也是穷地方的代名词之一。农业不发达,工业没多少,地方上没啥特产,产点盐还是国家统购统销,能不穷么?

这个世界的南通,照样有盐道,两淮盐场不归地方管,即便你是知府,顶多蹭一蹭。

贾琏的身份决定了,一旦他去南通为官,注定是要与盐道起摩擦的。两淮盐场就是嘴边的肥肉,怎么可能不去咬一口呢?你要是本分人,不想掺和进去,那就穷死你,在地方上做不出政绩,想升官难度无形增加很多。

“别叫唤了,他也就是在陛见独对的时候提了一句,说什么林如海在扬州,你去南通州可配合默契,打击走私,整顿盐务。”张廷恩解释了一句,这么一看还真就不是刻意针对了。

“唉,我这宦海之路,注定要艰难困苦啊。”贾琏仰面长叹,气的张廷恩抬脚踹。

“滚,回去之后给我安生点。”

贾琏麻溜的起身告辞,今天没白来,信息量很大,回去好好理顺一下。

回到家中,贾琏躺着发呆,寻思着皇帝到底想干点啥的时候,桂香悄悄进来道:“蓉哥儿来。”贾琏在躺椅上没动,睁眼看着门口,帘子掀起,贾蓉一脸激动的进来。

“琏二叔,我老子那有好消息了。”

贾琏只是平静的嗯了一声,贾珍的好消息,对自己就是坏消息。

“东平郡王世子真就在庆春楼摆了一桌,宴请赦大爷和我老子。京城有名的姐儿,都给叫去陪酒。说是要好好的给二位赔罪,这不,我跟着去了,抽空溜回来报信。我寻思着,事情怕没那么简单,回头商队再去辽东,也未必能讨的好去。”

贾琏听他这么说,倒是露出惊讶的表情,坐起问:“怎么讲?”

得了肯定的贾蓉顿时眉飞色舞的分析:“四大郡王哪个不把面子看的比天还大,此番请客赔罪,本是奔着琏二叔来的。二叔不去,最多是旧账一笔勾销,赦大爷和我老子的面子,根本撑不起重启辽东商队。除非王家太尉有准备,又或者二爷亲临,不然……。”

贾琏觉得吧,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许多,这些京师权贵们的行为逻辑,还是利益为先啊。

灵机一动,贾琏忍不住冒坏水:“唉,没准你老子亲自走一趟辽东,事情就顺利了呢?”

贾蓉听了顿时眼睛一直,飞快的撇一眼贾琏,发现他闭着眼睛呢,好像是随口调侃。问题是,这话听着怎么就令人如此心动,贾蓉很了解自己的老子,为了一年五千两的银子,他真是愿意走一趟辽东的。出了山海关,马贼认得你是谁?

眼珠子一阵滴溜溜的乱转,贾蓉不禁幽恨暗生,手里没有可靠的力量,机会在眼前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错过,好难受!

其实贾琏就是随口一说,没指望贾珍真走一趟辽东。没有一年五千两银子,宁国府的积累,也足以让贾珍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糟蹋不完的。除非元春省亲修园子!

“说起来,如果我老子能走一趟辽东,没准还真的就能成了。”贾蓉小心翼翼的提一句,贾琏嗯了一下,起身疑惑的看他一眼:“你的意思?”

贾蓉笑道:“不是还有贵人么?”

我屮艸芔茻,你还想把李亨拉下水么?这么一看,还真的具备操作性了。

见贾琏露出沉思状,贾蓉进一步低声道:“小侄以为,此事可行,我老子这一去,也能安生一阵子。万一水土不服,还能多安生一阵子。”

贾蓉没有实力,所以坏心思也就到这一步了。撺掇贾珍走辽东,山中无老虎。

贾琏寻思的是,安排靠谱的人跟着,万一路上真遇见马贼,趁乱下手?

不妥,不妥,那些家将真未必愿意做这个事情。即便是焦大,也是怒其不争,不会下手。

“算了,别给贵人添乱,事情成了还好,不成的话,没准贵人那边,你还跌份。”

贾琏强行压下念头,毕竟要做的事情见不得光,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贾琏的否定并没有熄灭贾蓉心头的野火烧的越发旺盛,无论如何,不用每天面对老子的日子,太过诱人了。不行,我得想点法子,促成这个事情。

贾琏却换了个话题:“你那婚事,可有定下?”

贾蓉很是不满的摇摇头:“一个小官的闺女,如何能为原配?”

贾琏见他如此不满,心道,你要见了秦可卿,怕是要拿脸盆来接口水吧。

“此事,你能做主?”想到秦可卿的隐藏身份,贾琏很自然的打击一下贾蓉。

以秦邦业的身份,秦可卿如何能嫁给贾蓉?还能让贾母都表示满意,并多次夸赞。

“自然是做不得主的,只是很不甘心罢了。听闻那女的生的极好,二叔不如先下手为强,想必秦邦业不敢抗拒。”贾蓉心里还是希望能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无法抗拒的时候,只能给贾琏出歪点子。

噗嗤,贾琏正端茶漱口呢,一口茶水喷地上,无语的看着贾蓉,你还是主动版本的NTR!

要不要学薛蟠呢?贾琏意外的有点动心,脸上却是没露出来。仔细想想,再想想。

次日上午,报社后院,李亨再见贾琏时,不禁无语凝捏,分钱的事情也不管了,拉着贾琏在后院散步说话,这样的时光今后越来越少了。

自打贾琏中了状元,李亨清晰的感觉到,两人自家合作的可能性无限变小。

“唉,你我终究是缘分浅了点。”李亨忍不住说出来了,端午节那天,皇后很明确指出,【贾琏乃你父皇欲大用之臣。】眼下之意,你还想与你爹争夺人才?

“殿下,臣以为这样挺好,对你我都好。”贾琏真不是忽悠,实话实说了一句。

“唉,此事不怪你。”李亨的情绪好转了一些,当初贾琏没冒头时,自己要是少动点歪脑筋,何至于此呢?如能在当初就结下深厚情谊,即便是皇帝大用,也能为隐藏奥援。

“嗯,还可以做朋友嘛。”贾琏依旧是那么真实。

“还要感谢状元公的稿子,年底连载结束,新人顶不上来。日后与其他报纸的竞争,无疑增加了不少难度。唉,说起来有几个新人还不错,只是总跳不出个人见识的桎梏,写的都是一些私人恩怨,格局太小了。”

贾琏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小说连载这种事情,今后不是不能做,只是等他外放,想再写稿子,就没那么方便了。

没得到回应的李亨也不失望,今非昔比了。

又一日,城北水月庵,又名馒头庵。

马背上的贾琏,遥看越来越近的水月庵,很自然的想起了秦钟和智能。

打着趁正式授官前,抓紧时间出门游玩放松的借口,贾琏稍稍慢一步,来到水月庵大门外,翻身下马时,门内出来一个小尼姑。

人啊,真是不经念叨!

“哪里来的书生,此家庙也,不见外客。”小尼姑不认得贾琏,见他一个风流书生打扮,自然不敢放他进去。贾琏自然不会为难智能,马鞭丢给身后张三道:“去,让静虚出来见我。”

小尼姑掉头进去,顺手给侧门关上,并且不放心的还上了门栓。

静虚正在陪尤氏说话,得知外面有书生来了,还要自己出去迎接,忍不住对尤氏抱怨:“水月庵清修之地,外男来扰,需顾忌贾家的脸面。”

尤氏笑了笑:“师太去看看再说!”静虚觉得尤氏说话,似乎有点心虚,却也没多想。毕竟是贾珍的填房,比起正室来自然是不能比的。静虚这个老尼姑,可不是什么好人。也就是现在年龄大了点,早年间也不是安分守己的人。

中年尼姑静虚出来,见了贾琏顿时眉开眼笑,走路时体态都做了调整,正要说话时,贾琏丢过来一锭银子,静虚忙不迭的接住,贾琏才开口道:“我贾琏也,出来游玩累了,来此歇脚,你去备一个安静的院子,准备些茶水斋饭来。”

“哎哟,我这老眼昏花,竟不识贵人当面,该打,该打。快请,快请!”静虚赶紧让开门,一时忘记里头还有一个先来的尤氏,等想起来时也晚了,贾琏已经迈步进了殿。

静虚见状,赶紧跟上,贾琏上了一炷香后,静虚才道:“东府的大娘子也在后院,琏二爷,这个……。”

这尼姑就不像个出家人,贾琏心里默默的定性后,回头瞥一眼道:“自家人,无碍!”

静虚转了转眼珠子,低头乖乖的领路在前。

后院门口,银蝶正在陪只能说话,见静虚领着贾琏来了,银蝶赶紧停下见礼。

贾琏摆摆手道:“不必多礼!”脚下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心头也难以平息波动。

入内堂却不见尤氏,贾琏见里屋门帘子晃动,心头又是一荡。

自顾自在内堂椅子上落座,看着面前没来得及收拾的茶几,忍不住笑了笑。

静虚过来看一眼里屋道:“贫尼这就去准备茶水斋饭!”

贾琏挥挥手,这尼姑却往里屋去了,见了尤氏便道:“大娘子!”

尤氏深深的看她一眼道:“这里有十两银子,添点香油钱。”

静虚见摆在桌子上的银子,不客气的袖子过去,银子不见。

告退下去的静虚,顺手带走了智能儿,心头忍不住暗暗嘀咕,我若年轻十岁,何至于青灯孤苦。出家人难啊!善哉善哉!

贾琏进了里屋,见尤氏不安的侧坐塌上,上前挨着坐下,很不客气的肩膀一搂,在尤氏耳边低声道:“静虚那边……。”

尤氏抬头,眼神火热的回应:“你真当她是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么?早几年,这水月庵里,贾珍也来过几次。”

【窝草!】

贾琏想起以前读过的某明朝话本,什么翠浮庵,闻人生,野战之类的关键词。

“总归是个隐患啊!”贾琏忍不住嘀咕,尤氏已经化被动为主动。

须臾,帘子内响起奇怪的声音,还有低语“莫弄乱了头发。”

水月庵外有桃林,桃花已经谢了,枝头长出毛茸茸的小桃子。

微风吹的桃林摇曳荡漾,风声幽幽,如泣如诉。

水月庵的馒头滋味不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