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45章 如此给力?

红楼:我是贾琏 第145章 如此给力?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45章 如此给力?

第145章 如此给力?

正常的六部观政程序即将开启,吏部办事房外的回廊上,贾琏被晾了快一个时辰了,依旧没等到上官的召唤。原本这活随便哪个侍郎来安排都很正常,偏偏今天次辅梁道远交代了一句,所有等待观政的新科进士,他都要当面见一见,勉励几句。

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显示对贾琏的重视,诸多进士此地进办事房,人都快走完了,还没有叫到贾琏。这就不难看出有问题了。

约好一道来吏部的李冬和林平,先后见过梁道远之后并没有走,而是留下陪着贾琏说话。

不断有新科进士进去又出来,都会看见坐在廊下的贾琏,有人特意上前见礼说两句话,有人远远的抱手致意,也有人刻意的看一眼,不打招呼就走了。

李冬显得很沉默的看着那些刻意不打招呼就走的人,默默的记下他们的名字。

林平则是说起自己的事情,不出意外的被要到了礼部观政。

“婚事定在三日后,老泰山为鸿胪寺少卿。”林平并无炫耀的意思,语气平铺直叙。

很明显,非常在意贾琏的态度。

“好事啊,届时一定去,还有厚礼相送。”

“陛下,明日内阁会议,老臣建议以韩宗为湖广总督,孙相遥领两江,如此更为稳妥。”

“嗯,是啊。江朝宗性格急躁,民乱难平,气急攻心病倒了。不如让方相去湖广坐镇?”

裘世安立刻微微弯腰,低声笑道:“奴才就是陛下的眼睛和耳朵,没有想法。”

看似没提清欠的事情,实际上还是在说清欠不能着急。太上皇那会,两江欠税固然年年都提要清理,实际上历任总督只是喊几嗓子,任何行动都没有,太上皇也不会有任何责备,更别提会处罚了。君臣之间保持一个微妙的默契。

如今的承辉帝,那是要来真的。当初的方白衣,倒台就倒台在清欠上头。

贾琏抬手下压,示意道:“稍安勿躁,这算的什么?”

“内阁之中,梁李之外,事功学派亦心学分支。”

贾琏略有所思后,忍不住笑了笑,看着李冬道:“李兄,何必计较?”

眼看这廊下就剩下贾琏一人时,林平忍不住站了起来,口中低声道:“欺人太甚!”

“这样啊,孔相的记性也不错,朕都忘记这事了。最近,孙相手头的事情不多吧?”

李冬在侧幽幽开口:“一共八个人,我都记下了。”

孔照一听这个,立刻躬身长揖:“陛下圣明!臣无异议。”

贾琏和林平都有点懵,看向李冬时,他也不解释,只是微微一笑。

“你去一趟吏部,传朕口谕,让贾琏过来见朕。嗯,派人请一下孔相。”

承辉帝不动声色的吩咐,裘世安一个字的废话都没有,立刻就出去办事。

两江总督是不是肥缺,全看皇帝的心思。这不,韩宗的折子上来,照例问候皇帝后,接下来就是不停的讲两江稳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夏税开征在即,不能出任何乱子。

承辉帝嘴上不说,心里却在默默的想,梁李之争为正统之争,孙化贞这一派,在心学内部被视作异端,属于绝对的少数派。这一派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始不被承认为心学一脉,时间久了,事功派也不承认自己属于心学一脉。

君臣二人的奏对到这个份上,孔照还听不明白的话,那就别赖在首辅的位子上了,回家抱孙子更合适一点。

承辉帝当然知道他的言外之意,不就是韩宗以帝师自居,心思不在地方,全在入阁么?

从孔照的角度看,韩宗是绝对不能入阁的,一旦入阁了,帝师的大旗竖起来了,朝中官员必定一呼百应。加之韩宗在两江期间,【民望】颇高,绝对是首辅的有力竞争者。

贾琏听出端倪,抬头看看四周道:“有机会私下里细说。”

“陛下,老臣以为,韩督性格平和求稳,且……,帝师自居。”孔照中间的停顿很有趣。

梁道远站在回廊上,此刻突然能清晰的感受到,院子内的所有房间,窗户门都打开了,无数的眼睛正在看着他。后脊梁冷汗根本压不住,没一会便密密麻麻的。

“回陛下,阁臣的事情做不完的,只是近期西域战事收尾,孔相手头无甚要紧的大事。”

李冬摇摇头:“不是计较,这些人还是好的,知道他们的立场。”

最近朝局看似平静,实则因为陛下的手一直在背后搅浑水,搞内阁人心难安。身为首辅的孔照,单独奏对时,说一個字都要小心翼翼。

边上的屋子里出来一个书办,上前回话:“禀梁相,适才裘公公来传口谕,状元郎跟着去了,说是陛下宣见。”

“嗯,湖广郧阳民乱,迟迟不能平定,湖广总督江朝宗称病不起的折子是去年冬天上的吧?”承辉帝这一问很有讲究,孔照的回答自然也不能让这一问掉地上:“陛下好记性,老臣都忘记时间了,只是记得当初陛下派了御医。”

裘世安笑眯眯的开口:“陛下口谕,宣贾琏觐见!状元公,请吧。”

乾清宫,上书房,承辉帝处理完一份奏折后,抬头看看裘世安。

孙化贞入阁之后,事功派学说实际上已经另立山头了。

裘世安上前一番低语后,承辉帝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倒是有趣啊!大伴觉得呢?”

嗯,应该让梁道远和李清斗的更狠一点,孙化贞的存在,无疑会令人担忧渔翁得利。

吏部,贾琏似乎被忘记了,上一个进士已经走了快一炷香的时间了,梁道远依旧没有叫进。就在此时,裘世安出现了,贾琏起身见礼,李冬、林平跟随。

没一会,孔照便在书房外求见,承辉帝宣进后,示意看座。

两人刚走了不到二十息,梁道远从办公房里出来了,一看回廊里空空如也,顿时脸色一沉,厉声喝问一句:“贾琏呢?”

“臣领旨!”贾琏冲乾清宫方向行礼后,跟着裘世安走了。

“说多少次了,朕问,你就放心大胆的回答。”承辉帝脸上笑容更甚,抬手虚点。

“韩宗的折子看了吧?”承辉帝一开口,孔照心便咯噔一下。

承辉帝点点头,显得非常满意的样子,似乎略略思考一番道:“这样,韩宗晋东阁大学士,领湖广总督,限期两年,平定郧阳民乱。孙相领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总督两江。”

承辉帝要不提韩宗的事情,孔照当然就视而不见了。现在主动提了,棍子都塞手里了,那还客气个什么?这一棒,打你个难以翻身再说。

“婚事本该早就办的,只是女方在老家,五日前才抵京。山长还特意安排见了一见,相貌平平,年龄比我大三岁。”林平的语气稍微波动了一下,似乎言犹未尽。

梁道远保持镇定:“嗯,知道了,你去忙吧。”转身之后,梁道远艰难的移步,回到办事房内,伸手扶着椅子背,缓缓的坐下后,仰面闭目。

知道这厮深受陛下关注,却不知道陛下竟如此护着他。

嗯,许是因为王子腾的折子,相似内容的折子,王子腾已经是第三份了。再次请辞一切职务,回京待罪。贾琏,是王子腾未来的侄女婿,怎么把这事给忽略了。

思来想去,还是因为会试主考之后,对手声望大涨,受到剧烈冲击的自身心思全在争苗头上,导致乱了方寸,忽略了这些细节。

否则以次辅至尊,晾一个新科进士,并无任何不妥。

陛下为安抚王子腾,突然出手,未必是敲打自己,更大的可能是提醒。

错矣,面子掉地上了,偏偏还没法子找回来。原本面对李清的冲击就有点手忙脚乱,现在这么一闹,吏部尚书这个位子带来的优势,再次被削弱了。

孔照这边告辞出来,迎面遭遇裘世安和贾琏,两人上前见礼,孔照很明显的多看了贾琏一眼,客气两句后,孔照觉得步履轻快了许多,往回走的路上,嘴角压不住了。

回到办事房,孔照示意长随关上门后,终于忍不住笑了,好在养气功夫十足,没笑出声。

长随多年身边老人,见状奉上热茶,凑趣了一句:“老爷这是有喜事?”

“嗯,谈不上大喜事。”孔照立刻清醒了一些,不能太过高兴了。

贾琏这边见了承辉帝,自然是要大礼参拜的。承辉帝受了大礼后笑道:“起来说话。”

见贾琏站起,却保持微微鞠躬的姿态,满意的点点头:“朕最近精神不济,上书房的奏章太多,处理不过来。你是真钦点的状元,为朕分担一些案牍之劳吧。嗯,明日起,上书房行走一月,再往六部观政。”

贾琏有点懵圈,但还是很严肃的下跪行礼后再回答:“臣谢陛下隆恩!”

搞不清楚不要紧,谢恩就一定不会有错。

“起来吧,时候不早了,朕这的饭菜怕你吃不惯,就不留你了。”承辉帝挥挥手,贾琏再次谢恩,起身告退。

所谓的饭菜吃不惯,真就是大实话。御膳房出来的饭菜,必须要有试菜的太监尝过,两刻之后才能送到皇帝跟前。做好的菜放半个小时,哪有不凉的?

明白了吧?皇帝真不好当啊!想吃口热的都不容易。

这一点裘世安做的不错,每次都能把承辉帝喜欢吃的菜,放在专用的草编容器内,确保承辉帝吃的时候,不会变凉。即便如此,热气腾腾的饭菜,口感能一样么?

出宫的过程,贾琏已经不记得了,从走出乾清宫的那一刻起,脑子里晕乎乎的如喝醉。

直到走出宫门,过了金水桥,贾琏才算是恢复了清醒。

回头望着紫禁城的时候,贾琏品出味道来了,这后劲有点大了。

仔细一琢磨,上辈子面对面的见过还对话的人,职务最高就是局长了。地级市,局长是正处,相当于七品。如今是面对皇帝,还是在今天这种情况下,皇帝叫过去,亲自安排了上书房行走,作为新科进士观政的起点。本朝科举选官制度出台后的进士观政第一人!

冲击感真就是炸裂,即便上辈子是个老板凳,照样被炸的神志不清,恨不得当场去世那种。换任何一个臣子,今后绝对能为皇帝赴汤蹈火。

贾琏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只不过他的恢复能力远远强于这个时代的臣子们。

【我知道皇帝想要什么,所以,让皇帝觉得,想要的得到了。】

心里默默的定下策略后,贾琏继续归途。今天肯定没事情了,明日卯时末刻要到岗(上午七点),今天看着要早点睡了。

话说,承辉帝午饭后又忙活了一个半时辰,处理了一堆奏折后,起身活动手腕时,看看桌面上的奏折,苦笑摇头后,吩咐裘世安:“今天就到这了,更衣,去张相府上蹭晚饭!”

时间已经过了下午五点,张廷恩也应该下班到家了。

承辉帝换了便衣,带着裘世安和两个小太监,前后各三十步,有便衣的内卫护着。

大周的皇帝就这点比较爽,不会像明朝中后期的皇帝,被臣子们困在禁宫之内。

所以皇帝都应该感谢本朝太祖,当初不是没大臣劝他不可白龙鱼服,结果劝说的大臣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并留下一句名言【尔等欲遮蔽朕之耳目乎?】

后来皇帝,皆以此为不可违之祖制。亦再无臣子敢劝谏陛下不可微服外出。

张府之外,承辉帝微微皱眉道:“此宅小了!朕当初所虑不周!”

裘世安在一旁笑道:“陛下,奴才以为,长相不会介意的。”

承辉帝点点头:“确实如此,朕却不可不以为然,施恩于张相之子,如何?”

“圣人所虑圣哉!”裘世安立刻高度肯定,并透露出他也是读过书的底子。

心情大好的承辉帝摆摆手,走侧门进了张府,管家跪在地上不敢抬头,路过时承辉帝抬脚踢一下:“起来,以后别跪着不起来,外人看了,以为朕苛待张相。”

承辉帝想到贾琏走时依旧跪地谢恩才起身后退的一幕,心里愈加自得,这对师徒朕得矣!

满意的是各种细节拉满,欣赏的臣子们,也是忠诚度拉满。

张廷恩自内里出迎,远远的长揖:“臣迎接来迟,衣衫未整,有罪。”

承辉帝看着张廷恩的一只脚上光着,露出心疼的表情道:“爱卿,何至于此?”

别人这么玩,承辉帝会觉得是在演戏,张廷恩这么一手,就是忠心耿耿的表现。

这不,后面跟着的丫鬟手里,真就是拿着一只鞋,这就是走急了,跑丢的。

示意张廷恩穿好鞋子,承辉帝才往里走,入书房后落座上茶,待张吴氏与丫鬟退下,承辉帝才说起今日之事。他倒没提贾琏的事情,而是说了与孔照单独奏对的内容。

张廷恩安静的听罢,面露思索之色,过了一会才开口道:“陛下深谋远虑,国家幸甚,万民幸甚。”承辉帝听了忍不住问一句:“朕还以为,爱卿会觉得操切了。”

张廷恩摇摇头:“陛下,王太尉的奏折臣也看了,论迹不论心,臣无可挑剔。如此一来,两江之事在士绅也,不在勋贵。”

承辉帝摇摇头:“也未必,不是所有勋贵如王、林、贾之辈,甄家就很不安分。”

提到甄家,承辉帝的语气加重,带着强烈的恨意。

“王太尉表态,京营整顿大事可成,韩督可曾知道此事?”张廷恩还是很谨慎的问一句,有没有把王子腾的奏折抄一份送给韩宗看呢?看过和没看过,那是两回事。

裘世安在一旁低声道:“第一份折子上来时,陛下便令人抄送,快马加急奔两江。”

张廷恩听到此言,忍不住皱眉道:“韩宗,不识大体!不明陛下苦心!陛下还能念着旧情,许他一个湖广总督,如果韩宗不能醒悟,在任上有所作为,再次辜负陛下,绝不可轻绕。”

承辉帝听了微微颔首,看似张廷恩在劝他到时不可心软,实则还是在旁敲侧击,韩宗总归是帝师出身,体面一定要有的。

臣子做到张廷恩这个份上,承辉帝真是没有任何不满的地方了。

到时候韩宗真的不能如期平定地方,张廷恩上奏弹劾,承辉帝出手缓颊的格局定下了。

真就是方方面面,为皇帝考虑进去了。

“宫里吃不到现成的热菜,朕来就是蹭饭的。”承辉帝转移话题,开起了玩笑。

张廷恩知道贾琏的经历,却就是不提,承辉帝知道张廷恩知道,他也不提。

饭后,承辉帝才提起孙化贞的安排,张廷恩表示,陛下英明。

承辉帝又提到,孙化贞到地方,内阁缺一人,兵部尚书空缺,如何应对。

张廷恩建议,空着挺好的,反正也不耽误事情。

承辉帝表示,大善,就这么空着吧。

嗯,承辉帝没说的是,隔着一个空出来的三辅之位,李清的斗志会更加旺盛。

清晨,卯时初刻,贾琏起来了,抓紧时间梳洗吃早饭,连日常的锻炼都停了。

提前一刻的时间,卯时三刻,贾琏出现在乾清宫外等着。

上午挺凉快的,让人有点想打瞌睡的时候,裘世安身边的小太监小贵子出现了。

“状元公,请随奴婢来。”贾琏谢过后,跟着走了一段,发现来到了内阁会议会场,顿时人都清醒了许多。承辉帝出现时,抬手示意免礼,交代一句:“待会负责记录!”

贾琏内心震撼无比,【这么给力的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